在我們國家,尤其是早餐,吃一頓煎餅簡直不要太容易,而在鄰國日本,也有一種類似煎餅的料理,這個料理就是大阪燒。
前段時間在日料店吃飯,看到菜單上有這道菜就點了一份,之前看過不少日本的動漫和劇集,因此對大阪燒也不算陌生,不過卻是頭一次在餐館吃到,百聞不如一見,上來後發現這是一塊煎好的圓形麵餅,裡面有肉和菜做夾心,上面撒的有柴魚片、菜葉和美乃滋,確實和煎餅有點像。
大阪燒是日本西部地區的一種民間小吃,也是大阪地區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和章魚小丸子一樣是日料裡面食文化的代表。比起煎餅,大阪燒的外觀看上去更像西餐裡的披薩,所以也有人稱大阪燒為「日式披薩」。其實直到現在大阪燒也沒有一個較正式的中文譯名,日文漢字的寫法是「御好燒」,大意是「隨意燒出你喜歡的食物」,「大阪燒」則是根據發源地定的名。
據說在上世紀初期,由於日本經濟不景氣,大阪一帶的人們發明了一種在鐵板上煎烤的麵食,這就是大阪燒的雛形,由於成本低廉,價格也很便宜,基本上人人都能買得起,然後等到經濟恢復、民生富足的時候,廚師們開始為大阪燒「盛裝打扮」,增加了肉類、海鮮、雞蛋等較為昂貴的食材,慢慢演變成了今天的大阪燒。
大阪燒的做法也相對比較簡單,首先將水和雞蛋倒到麵粉裡攪拌均勻,把捲心菜、蝦仁、玉米粒等配菜倒進麵糊中,再倒進去適量的鹽和胡椒調味,然後鍋中倒入少許油,等油燒熱以後就放入適量調好的糊糊,中小火煎至一面金黃後翻過來,繼續煎背面,直到兩面全部金黃為止。最後把色澤金黃的麵團盛到盤中,擠上美乃滋、撒上蔥葉和柴魚片,一份大阪燒自此大功告成,可以開始大快朵頤一頓了。
對於大阪人當地來說,在餐館或在家裡吃大阪燒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對於外地或國外遊客來說,來到大阪不吃一頓大阪燒就等於白來了一趟。
據說大阪燒分為關西風御好燒和廣島風御好燒兩種風味,這兩者基本上類似。要分辨兩者比較簡單,主要看是否有加炒麵,後者加的有而前者沒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