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注生命的遊戲【淺析導演深作欣二作品中的暴力美學】

2021-02-11 張小米分和他的朋友們

他人即地獄。無論兩個人之間是朋友,戀人。當遇到危機自身生命安全的狀況時,人內心最深處的真實情感就會爆發出來,一個人本性的善惡立刻顯現出來。電影《大逃殺》是深作欣二導演的關於一場殺人遊戲的驚悚電影。電影通過講述一個班級參與了一次殺人遊戲,最終三個人脫離了規則成功逃離的故事。

      向觀眾展現了在生死之間,人與人之間內心最真實的情感的流露與一場信任的危機的爆發。用一種「遊戲」的荒誕方式,揭露了一種人性的矛盾。或摯友反目,或自相殘殺的人,也有保持著自己內心的善良與友好,為愛而戰的人。用殘暴與血腥剖析人的內心。電影的結局,典子與秋也走在日本街頭的一組鏡頭,也同樣帶給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兩人心存善意,他們不是所有參賽者中的最強者,不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中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但他們卻心存善意為愛戰鬥,在這樣一場殺人遊戲中活到了最後。

       交響樂:狂歡的殺人遊戲。電影將殺人的血腥場面,與交響樂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強烈的衝突,體現了一種暴力美學。三次廣播時都選用古典樂曲。

       第1次放送,選用一首進行曲。曲風慷慨激昂,歡騰熱烈的,是這場遊戲的一首戰歌,意在激勵同學們堅持戰鬥到最後。但卻與遊戲參與者,這些朝夕相處的同學們自相殘殺的荒唐情景形成戲劇衝突,從反方向體現了場景的血腥,和這場遊戲的荒謬,反映了人性的矛盾,與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危機。與之相同的是第2次放送。

      第2次放送時選用了一首圓舞曲,曲風輕鬆活潑,華麗明快,同時鏡頭從學生們之間緊張的場面轉換為一個俯拍看守士兵的大全景,表現出了士兵的冷漠,而後又轉變成側拍北野老師的近景鏡頭。體現遊戲外人員的悠閒,與同學們激烈的戰況形成強烈的對比。千草貴子穿著運動服跑步時,一個中近景平拍鏡頭與激揚中帶著憂鬱的背景音樂相匹配。非常唯美的色調與場景,讓觀眾仿佛脫離了這麼一場殘酷的遊戲,而後千草在心愛之人懷中死去時,背景音樂與之相似,悲涼的歌聲也是對千草真摯的感情,與單純美好的暗戀的傳遞。

        同時,第3次放送時的音樂,與千草貴子死亡時的音樂相同。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體現了這場遊戲的殘酷與荒謬。

     大光比:可怕的人心人性。影片所有夜晚的畫面中,都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道具,手電筒。借用手電筒中光線的特性形成了大光比的畫面。影片中光子找到藏在房間裡的惠時,選用一個平拍近景鏡頭,用手電筒作為光源,光線由光子的下巴處往上照射。讓光子的面部形成一種扭曲之感,同時配合著光子詭異的笑容營造了一種恐怖的氣氛暗示了惠即將死亡的命運。體現了一種生死之刻,人的本性中最真實情感的爆發,與信任危機的產生。表達了一種「他人即地獄」的真理。與之相似的是,影片遊戲的開頭,學生們在教室醒來後,一個平拍大全景鏡頭拍攝了直升機的全貌。燈光選用逆光光位,光源通過鏡頭直接照射觀眾眼睛。背景音樂尖銳詭異,與在燈光照射下的煙霧一起渲染了恐怖懸疑的氣氛。暗示了遊戲即將開始,一場人性的較量與信任的危機即將爆發。同時,學生們在教室同仇敵愾的話語,也即將於他們後續的自相殘殺,形成鮮明的對比。體現了在生死之間,人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才會爆發。

     與該電影同樣是暴力美學的經典作品《王牌特工》相比較。電影王牌特工中,暴力美學的運用主要帶給觀眾一種視覺上美的享受。晶片在頭部爆炸的一組鏡頭中,一個俯拍鏡頭,大廳中的人們腦袋如煙花一般相繼爆炸,爆炸音效卡在背景音樂的節奏點上,即使是這種本該十分血腥的畫面,卻依然讓觀眾有一種壯觀美麗的感受,是一場視聽盛宴。而此部電影中畫面美學的運用主要是為了襯託出一種生死之間,人內心的矛盾。用充滿儀式感的交響樂與血腥的畫面形成一種戲劇衝突,帶給觀眾反思。電影用這樣一種生存的遊戲,將人性的矛盾表現得淋漓盡致。生死之刻,人的本性才會全部暴露出來,只有向典子與秋也一樣,保持善良,才能夠在人生這場遊戲中勝出。

相關焦點

  • 淺談遊戲中的暴力美學
    將前後兩者對比一下,顯然後者能更容易被大多數人接受,看客的注意力從人的本身而轉向了戰鬥過程,這便是暴力美學的修飾手法。在槍戰的修飾上,吳宇森導演絕對是最有發言權的簡單來說,所謂暴力美學就是將戰鬥的過程變得更加的形式化,產生十分炫目的效果,從而讓人們忽略了打鬥本身是一種暴力的行為,而更加專注於打鬥的精彩程度上。
  • 從《殺死比爾》和《被解救的姜戈》,淺析電影中「暴力美學」
    在一部電影中如果同時出現荒誕、暴力、黑色幽默、血腥這些標誌,你第一時間會聯想到什麼?是的,沒錯,答案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不是昆汀?」昆汀·塔倫蒂諾,美國著名導演,曾執導過《危險關係》《低俗小說》等一眾電影,昆汀的電影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那就是電影的全片幾乎充滿了各類暴力元素。也因為如此,在大多數的影迷心目中,昆汀被封為了「暴力美學」的開山鼻祖。
  • 以《英雄本色》為例,淺析吳宇森鏡頭下的暴力美學
    不得不說,《英雄本色》絕對是吳宇森導演的翻身之作,通過他的鏡頭,呈現出來的人物英雄情懷,兄弟情義都能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這就是我們理想中的英雄豪氣。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得不從暴力美學開始說起,接下來我將從暴力美學的概念,吳宇森鏡頭下的暴力美學,以及暴力美學運用給我們的啟示這幾個點逐一展開論述。
  • 以豆瓣8.9《情書》為例:淺析導演巖井俊二的電影美學
    導演巖井俊二對青春題材電影的把握可謂爐火純青,而今時隔26年,再看這一部豆瓣8.9高分的《情書》,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深刻暗戀,那份關於青春的悸動與遺憾,為之悲傷與感動。成就這場「極致暗戀」的背後,是導演巖井俊二獨特的「巖井美學」的加持。
  • 以豆瓣8.9《情書》為例:淺析導演巖井俊二的電影美學
    作為日本「新電影運動」的旗手,巖井俊二有著極其濃烈的個人風格,在日本影壇自成一家。不同於北野武的血腥暴力,也有別與同樣以溫情題材與唯美表現出名的周防正行,巖井俊二的作品有著獨樹一幟的個性化和詩意的美學特徵,而正是這種獨特的「巖井美學」使其受到無數人追捧,被譽為日本最具潛力的新晉「映象作家」。
  • 視聽語言、敘事結構、主題情節三個方面,看《無恥混蛋》暴力美學
    今天,我們將從電影的視聽語言、敘事結構、主題情節三個方面,淺析電影的暴力美學色彩,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暴力美學」?郝建發表在《當代電影》的一篇文章《美學的暴力與暴力美學》中指出:「暴力美學的內在含義是去發現電影中存在的形式感,把電影中的暴力美擴大化到讓觀眾們感到炫目的程度,讓我們去忽視其中的道德化的社會效應。」
  • 暴力美學鬼才導演,他的電影作品,你值得擁有
    說到暴力美學,便不得不提一部經典電影《殺死比爾》。《殺死比爾》而導演了包括《殺死比爾》在內一系列類似暴力美學電影的導演,就是昆汀·塔倫迪諾,也就是「鬼才知道他在想什麼,可以說真的電影導演中一個非常奇特的存在。
  • 昆汀·塔倫蒂諾與他的暴力美學
    美國的「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中,動作設計、畫面色彩以及音樂音響上不同的表現手法體現了電影中暴力美學的魅力,所展現的藝術是那樣的深刻和富有感染力,其暴力鏡頭與誇張的表現手法也滿足了許多觀眾的觀影需求,是藝術與商業的完美融合 。為什麼許多電影熱愛暴力?
  • 【電影推薦】4大暴力美學電影導演,11部暴力美學電影
    暴力美學, 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其特徵表現為:創作者往往運用後現代手法,要麼把影片中的槍戰、打鬥場面消解為無特定意義的遊戲、玩笑;要麼把它符號化,作為與影片內容緊密相關的視覺和聽覺的審美要素。
  • 暴力美學大師昆丁作品合集
    相信看過昆丁導演電影的人都知道,昆丁是美學大師,暴力美學大師,非線性敘事跟話癆劇本是他的特點,斷手斷腳是常事,不要錢的血漿,有仇必報的江湖,都構成昆丁獨特的暴力美學 。昆丁導演拿各種獎拿到手軟,奧斯卡、華鼎獎、金球獎、金棕櫚等.......
  • 吳宇森的經典暴力美學電影,如果只知《英雄本色》就太low了
    「暴力美學」原指起源於美國、在香港成熟(現在又有向美國轉移的態勢)的一種電影藝術趣味和形式探索。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其特徵表現為:創作者往往運用後現代手法,要麼把影片中的槍戰、打鬥場面消解為無特定意義的遊戲、玩笑;要麼把它符號化,作為與影片內容緊密相關的視覺和聽覺的審美要素。而吳宇森作為暴力美學大師,其「英雄系列」影片更是代表了他獨特的審美風格。
  • 《花火》:從北野武的暴力與溫情的矛盾中,看懂生命的意義
    《花火》是1998年上映的一部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這部電影是北野武在經歷了自己的車禍的生死創傷,對生命產生了新的認識與感悟之後拍出的作品。整部影片有濃厚的北野武的風格,幾乎包含所有的北野武元素。這部經歷生死的深思之後醞釀出的作品斬獲了第54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對當時整個東方影壇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花火》是一部很有爭議的作品。
  • 吳宇森 | 浪漫式「暴力美學」
    真的疲憊~   這是一位比較高產的導演,並且他的電影讚譽挺高的。吳宇森在這些年裡,動作片無疑是他最為亮眼的成就,他通過影片的創作形成了強烈的個人影片風格,他也因此而成為全世界知曉的華人導演,給全世界展現了一種新的視角來審視電影中的暴力元素。
  • 這個導演將暴力販賣為美學,連吳宇森和杜琪峯都是他的粉絲
    以販賣暴力文明,也是最早享有「暴力美學」美譽的已故導演山姆·佩金帕,一再在其作品中,透過美國西部的大背景,來渲染不同章法的暴力場面。當然,他也是在這場面內,耐心地探討法律與暴力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香港電影吳宇森也以「暴力美學」為名,他深深地受到了佩金帕的影響。而杜琪峯,將佩金帕的《稻草狗》選為他個人的十佳電影第三名。
  • 暴力美學韓國暴力美學「教父」樸贊鬱深陷激情之下的復仇困境
    此外,未來具有國際視野的史詩電影《雪國列車》來自著名導演馮俊昊和樸贊鬱轉向製片人。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我要復仇》、《老男孩》和《親切的金子》最能代表他個人的電影理念和視覺風格。暴力美學,歷史恐怖,階級鬥爭,黑色電影,復仇與救贖,我們可以將這個標籤冠冕堂皇地概念化,或者迷信導演說「導演意圖」,但這並不有趣。
  • 【盤點】暗黑系作品大盤點第二發——以性命為賭注的生存遊戲,展示最真實的人性!
    也許在死亡離得如此之近時,才能更加看清人性為何物,有人會為了活下去而失去理性,也有人會為了幫助別人通關而犧牲自己,無論是誰,在遊戲中都會展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1 《誠如神之所說》城宗幸原作、藤村緋二作畫的日本漫畫作品,真人版電影已於2014年上映。
  • 《劍豪生死鬥》論暴力美學,我只服這一部動畫丨推薦
    雖然布丁娘是個純潔的好孩子但這類動畫多少還是看過一點的肯定不會推薦你們去看那些打打殺殺流於表面的作品同樣是暴力血腥這個主題在不同的動畫裡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但真正能稱得上是「暴力美學」的動畫卻少之又少普通的暴力,有如《Blood-C》刻畫直接,雖然看著很爽,但用力過猛容易膩著
  • 今天來點重口味 暴力美學——《劍豪生死鬥》
    現在的年輕人啊,怎麼都這麼獵奇雖然小編是個純潔的好孩子,但這類動畫多少還是看過一點的,肯定不會推薦你們去看那些打打殺殺流於表面的作品。同樣是暴力血腥這個主題,在不同的動畫裡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但真正能稱得上是「暴力美學」的動畫卻少之又少。
  • 日本暴力片宗師 深作欣二
    日本暴力片宗師深作欣二,一生鮮有失敗作品作為一個「國民導演」,其作品大多賣座且口碑頗佳他的幫派片和時代劇,影響了很多人深作不僅擁有拍攝B級片的才能《復活之日》那樣的大製作科幻片他同樣遊刃有餘縣警對暴力組織県警対組織暴力Cops Vs Thugs
  • 《掃毒2》:文化工業與暴力美學
    警匪片都有一種暴力美學,這種暴力美學如何體現在《掃毒2》當中?所有類型片都有一定的標準,是特定的類型片贏得觀眾,還是有標準的類型片都能在商業上取得成功?《掃毒2:天地對決》上映10天,票房近9億。以這樣的勢頭,這部電影超10億不成問題。作為一部標準的香港製造,這部電影從導演到演員,再到製作公司,都是清一色香港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