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睽卦卦象為下兌上離,取彼此相違之義,離火炎於上,兌澤潤於下,悅生於內,明用於外,上下不合,悅明不當,所以其卦名取睽為義,睽者,乖離也。

下卦兌為少女,上卦離為中女,所以《彖辭》中雲「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又雲「男女睽而其志通」,其意為何,男女雖然有別,但是如果用以行嫁娶之禮,則男女可因睽而進,由此可知聖人垂誡化睽為合之意,所以本卦內三爻主要說睽乖之道,而外三爻主要是說睽而合之道,是始暌而後合之像,能知此者,小事吉也。
何謂小事吉,當睽乖之時,人心離散,求其人心不壞已是既為難得,所以知其不可荷負天下之大事也亦必可知,唯有可獨力承擔之小事,無需眾人之助者,即使身處睽乖之境,亦可借睽而化合之機得以有所成就,所以大事不宜而小事吉也。

本卦下互為離,上互為坎,離為明,坎為心病,人皆有心,誠則通,疑則睽,即使親於父母、兄妹,睽乖則為鬼、為寇、為惡人,誠則群疑消散,疑釋而情親,父母兄妹復返天性而無疑,一誠一疑之間,化睽為合之機得矣,前之相疑之甚,後之相合若此其切,於中知其堂奧也。
由此可知內卦之睽,都是疑而有待,外卦之睽,都是反而有應,比如說初為「喪馬勿逐」,而得九四爻之「元夫」而合,九二爻為「遇主於巷」,得六五爻之「噬膚」而合,六三爻為「輿曳」,而得上九爻的「遇雨」而合,無不如此,睽乖則家人疑為寇讎,合則惡人化為宗親,所以君子知之而以無心應物,以悅而寬憂,以明而破疑,卦名為睽而卦象為合,即是此意。

本卦六爻之中雖然都藏有化睽為合之道,但是卻也僅僅是可以免於陰陽不睽之道而已,並不能夠獲得陰陽相濟的吉祥結果,所以在這睽乖之境遇中,也只能做到「小事吉」,但是話雖如此,如果有道君子能夠深體卦意的話,那麼小事可吉,大事亦可得吉,因為陰陽相通,化睽為合,其理本一是也。
於同處見其象,於異處別其用,不黨同以背道,不立異以悖俗,就像世人所追求的功名利祿一樣,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如何在這世人皆欲的魚與熊掌之間有所取捨,就顯示出了世人自己的去就取捨之道,在別人的同中顯示出自己的異,就像火澤同卦,而炎潤各異其性其實都是一個同樣的智慧,而非具有大智慧的君子,是很難理解和做到這一點的。

在睽乖之境中能夠做到化睽為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需要德行完備,而且要善於靜守待時,能夠在危機之中找到並抓住機會去進行改變,才能獲得吉祥的結果,否則的話,在睽乖之世,上下離心,自保尚難,又怎麼還能夠在危機之中去做別人辦不到的事,使危機轉為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