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 兌下離上
《序卦傳》說:「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睽的意義是睽乖離散。家道必有窮日,家道窮則必睽乖離散,所以家人之後次之以睽卦。睽之為卦上離下兌,離為火,火炎向上;兌為澤,澤潤向下。一個在上且向上,一個在下且向下,有二體相違之象。又離為中女,兌為少女,二女雖同居,但畢竟要嫁到不同的人家,也有相違之象。因此這一卦名曰睽。
睽,小事吉。
六五柔為卦主,故稱小。主柔而應剛,故不可大事,而小事猶有吉也。小事吉是說處在睽的時候,事情已經睽了,不合了,不應以忿疾之心強為之合睽,應當採取溫和柔順的辦法,周旋委曲,慢慢解決問題。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解釋卦名曰睽的意義。睽卦上體離,下體兌,火向上而澤向下,雖在同一卦中而所為卻不同。離為中女,兌為少女,二女雖住在同一室中,各思其歸,所想卻不同。二事有同的一面,同時又有不同的一面,不同的一面還很明顯很深刻,這就是睽。睽乖的兩個事物必須有同為前提,根本不相干的兩個事物無所謂睽。
「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此以卦才解釋卦辭。從卦體看,「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講的是事物動而相睽的一面。從卦才亦即卦德看,講的是事物有睽而必合的一面。兌說而附麗離明,有利於睽而合,「柔進而上行」,有利於睽而合,「得中而應乎剛」,也有利於睽而合。睽而不合,天地萬物便要停止發展,便要息滅。睽而必合,主要是柔在起作用。因為是柔的作用而得吉,所以叫小事吉。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在從卦體和卦才兩方面講完事物動而相睽和睽而必合的關係之後,孔子接著進一步闡發睽的普遍意義和應用價值。睽,看來不是好事,而實際萬事萬物沒有睽是不行的。睽的用處大著呢。天地是最大的睽,天在最上,地在最下,正是因為有天地之睽,才有四時變化,才有萬物萌生。男女是最顯著的睽,正是因為有男女之睽,才有陰陽交感,才有人的生育蕃衍。世間萬物千差萬別,是最普遍的睽,正是因為有萬物之睽,萬物才能有類,有類才能有合。假若沒有睽,則將是天地渾沌,男女不分,萬物無殊,合也就無從談起。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君子觀睽之象,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要以同而異。睽卦揭示的道理是事物睽而合,有睽必有合。也就是說,事物的同是以異為前提的。沒有睽的合,沒有異的同,是不足取的。所以告誡說:以同而異。君子處於世上,要同中求異,保持自己的個性和特色。「以同而異」與《論語》「和而不同」的說法一致。沒有異的同要不得,猶如無五音之分的音樂一樣,聽不得。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初九以陽剛居卦之初,是以剛動於下之象,所以有悔,然而初九又與九四敵應,敵應在睽的時候屬於同德相與而相遇,所以可以亡其悔,使有悔變成無悔。初九處睽之初,是睽而未深的時候,這時求合睽的最好辦法是安靜以俟,不急於求同。好像馬跑了,越追馬越跑;索性不追它,它反倒容易自己跑回來。還要寬裕從容,不輕率立異。好像與我交惡的人慾來見我,我忿激不見,往往隔閡益深,甚至永遠不得合睽;一見則睽情可立釋而得無咎。
《象》曰:見惡人,以闢咎也。
初九處睽之始,睽違剛剛開始,還不深刻,這時惡人主動來與我合,我應遜而見之,以不使睽違加深而得咎。
九二,遇主於巷,無咎。
按照《春秋》書法,禮儀齊全的會見叫會,禮儀簡約的會見叫遇。巷是貼近宮牆的小路。君臣賓主相見,升堂由庭不由巷。九二與六五正應,《彖傳》所謂「得中而應乎剛」即指此二爻的關係。九二要與六五相見相合的願望十分迫切,以至於「遇主於巷」。與主相見,禮儀簡約不備而且升堂由巷不由庭,循牆而走。態度是謙遜又謙遜,謹密又謹密,有卦辭所謂小事吉的意思,無咎是必然的。
《象》曰:遇主於巷,未失道也。
九二遇主於巷,雖謙遜謹密,極盡委曲,但並不是違背正道的詭遇。
未完待續……
本文選自金景芳、呂紹綱合編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譜的講解易學知識之書,想入門或深學的朋友都可讀一讀。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小學語文教材回憶匯總
全本《寫作技巧方法》整理匯總
全本《文章寫作》整理匯總
文學小說《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全本整理匯總
全本小說《命運四重奏》整理匯總
全本《畢淑敏散文》整理匯總(一)
全本《民國名家隨筆散文》整理匯總
全本《文言基礎知識》整理匯總
《錢鍾書講宋詩》全本整理匯總
全本小說《都市放牛》整理匯總
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絡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