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本想安慰歌女的遭遇,自己卻被上了一堂課,感動地寫下這首詞

2020-12-22 果果職場情商課

蘇軾的一生歷經了無數的坎坷和挫折,尤其是在仕途上更為坎坷,蘇軾曾自己寫了一句詩自嘲「問汝平生功業,廣州惠州儋州。」將蘇軾自己這一生被貶的地方一一寫了出來,好在蘇軾心胸豁達並未因此鬱鬱寡歡。

大文豪蘇軾心胸如海、豁達豪放,同樣也激勵了許多人在人生低谷時不放棄不洩氣,但若是說到在蘇軾眾多作品中哪一句詩詞最能夠溫暖和安慰世人,正是一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關於這句話,還有一個溫暖的小故事,蘇軾在烏臺詩案後被貶,與他結交甚好的朋友王定國也受到了牽連,甚至比蘇軾被貶的地方還要偏遠荒涼,王定國被貶之後家中女眷四散而去,唯有一個名為柔奴的歌女願意隨王定國同行。

蘇軾心中對好友王定國非常內疚,多年來二人一直用書信來往,直到後來舊黨在朝廷得勢,二人終於得以北歸再次相聚。

這一次見面,跟隨王定國被貶的柔奴也侍奉在左右,蘇軾曾見過柔奴幾面,這一次得見卻被柔奴秀美的容顏所驚豔,在跟隨王定國被貶的嶺南蠻荒之地非但沒有容顏受損,反而更加容光煥發。

蘇軾好奇的問歌女柔奴:「在嶺南如此蠻荒之地一定很辛苦吧!」當蘇軾以為接下來就是柔奴梨花帶雨哭訴嶺南的艱苦和不幸時,柔奴只是為蘇軾斟了一杯酒淡淡的說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蘇軾聽了柔奴的回答震驚不已並且大為感動,便立即為這位外表柔弱卻內心強大的歌女寫下了一首《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奴雖然身份低微但其內心的強大讓蘇軾深受感動,同樣也感動了幾百年後的我們,當我們身處困境的時候,面對苦難若是也有這樣一種坦然豁達的心態,又何愁翻身呢?

我們從蘇軾身上能夠感受到他豁達的心胸,無論被貶何處,他都能夠及時調整心態造福一方的百姓,蘇軾的人生就如同一部勵志的教科書,教會了我們該如何面對困難,該如何走向成功。

人生一定要讀一讀蘇軾,感受他的豁達治癒我們的心靈。

如果,你想要了解蘇軾的一生並不難,從他詩詞著作著手就可以了,目前市面上千萬種的詞傳都比不上小編今天為您推薦的這套「中國浪漫詩詞套裝」中的《蘇軾詞傳》。

《蘇軾詞傳》是一本掌握蘇軾傳奇人生的重要書籍,融合時代背景將蘇軾是怎樣藝術創作的來龍去脈逐一闡述給讀者,編撰者文風幽默風趣,令人輕輕鬆鬆,簡簡單單、愉快的就能感受到一個率性而為的蘇軾。

與此同時,這套「中國浪漫詩詞套裝」中不僅僅有大文豪「詩神」《蘇軾詞傳》還有同樣為豪放派代表的「詞中之龍」的《辛棄疾詞傳》,以及婉約派代表女詞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詞傳》,還有南唐後主「詞中之帝」《李煜詞傳》以及最美詩詞「清朝第一才子」《納蘭容若詞傳》和「一代情僧」《倉央嘉措詩傳》。

一套六冊正版詞傳,內容豐富、生動有趣,讓你輕輕鬆鬆了解歷史、了解詞人的傳奇人生、了解詩詞的真正含義,讓你不知不覺就能夠背誦出許多優秀的詩句。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首詞背後的故事:蘇軾寫下這首詞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了,當時因為寫了一首詩被捲入「烏臺詩案」,所以被貶到黃州。見到蘇軾之後,三人一行飲酒歡聚,蘇軾見到柔娘長得如此嬌美,不免為自己的友人擔心,為了試探她故意刁難,所以在柔娘給自己敬酒的時候蘇軾問:嶺南的環境這麼惡劣,你跟著王鞏去有沒有後悔過?小妾疑惑了一會,堅定地回答了八個字,讓蘇軾心服口服。
  • 歌女哭著喊著不讓走,蘇軾寫下一詞,讓人讚嘆其人品卻又想入非非
    除卻這些留下名字的,還有更多無名佳人從蘇軾的夜空划過了璀璨,她們都給予了這位失意之人莫大的安慰,也因此催生出了美麗的作品。蘇軾為歌女舞妾寫下了不少詩詞名作,他不僅給自己僱傭的歌女創作,就連別人的歌女也照寫不誤!那句經典的「此心安處是吾鄉」就是蘇軾讚美好友王鞏的侍妾的。
  • 歌女希望從良,蘇軾隨手寫下藏頭詞,救人水火千古流芳
    這兩位歌女,一個叫鄭容,一個叫高瑩。可是,令蘇軾沒有想到的是,她們找上門來,既不是傾吐仰慕之情,也不是展現自己的才藝,反倒是希望蘇軾向太守許仲途求情,讓她們從良脫籍。唐宋時期,女子從事歌舞甚至皮肉的工作,並非隨心所欲的,而要加入所謂的妓籍。
  • 蘇軾出格的一件事,將歌女高僧同處一室,高僧坐懷不亂,寫下名詩
    在杭州蘇軾擔任通判一職之時,曾經處理過這樣的一個案件,和尚因心中動了凡心。與曾經來寺廟中的一個歌妓糾纏在了一起,後來因為歌妓不從便心生恨意,和尚殘忍地殺害了歌妓。於是憤然寫下了「這個禿奴,修行忒煞」來批評這個和尚。蘇軾與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在文學方面經常兩人互相抬槓。
  • 背了10多年的蘇東坡,才發現寫給歌女的1首詞,開啟藏頭詩的先河
    背了10多年的蘇東坡,才發現寫給歌女的1首詞,開啟藏頭詩的先河藏頭詩,又叫做「藏頭格」,常見的格式是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可以傳達詩人某種特有的情感,比如說明朝徐渭遊西湖時看到平湖秋月的景色,隨即寫下了一首七絕藏頭詩:平湖一色萬頃秋,湖光渺渺水長流。秋月圓圓世間少,月好四時最宜秋。
  • 晏殊的這首詞,描寫了歌女的悲慘結局,可謂是《琵琶行》的姐妹篇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長篇詩歌《琵琶行》,描寫了琵琶女高超的彈奏水平以及詩人對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可以說這首《琵琶行》再一次轟動了整個文壇。 無獨有偶,北宋宰相晏殊也寫了一首關於歌女的作品,名為《山亭柳.贈歌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首詞相當於是晏殊版的《琵琶行》。
  • 蘇軾被貶密州,出城打獵時,寫下這首詞,開創了豪放派的先河
    原本被人生道理一路上風調雨順的蘇軾,也開始了自己人生中的種種不幸。蘇軾二十多歲便憑藉著自己的才華,成為了當時文壇與政壇的一顆新星。被貶至密州的蘇軾這個時候也不到三十歲,因為年輕,所以對於這種被貶以及仕途上所遭受但的這些災難也完全不當一回事。
  • 晏幾道在宴會上偶遇歌女玉簫一見傾心,分別後相思難耐寫下這首詞
    晏幾道作為宰相晏殊的兒子,常常出現在各種歡宴之上,也認識了不少歌女舞姬,後來晏殊死後,晏家家道中落,晏幾道因太過清高而無法在仕途上有所進展,從而淪為下僚輾轉各地,和之前認識的歌姬分隔兩地,想起之前的快樂生活以及和歌姬們的嬉戲玩樂,他寫下很多相思之作。
  • 蘇軾為歌女寫的一首「詠足」詞,為何被現代專家評價為「俗氣」?
    最出名的便是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是寫蘇軾與歌女王朝雲初見時後被王朝雲所驚豔的詞作,落魄時途徑蘇州唯有一歌女相送為此寫下了一句「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來讚譽歌女的氣節。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詞作,同樣是蘇軾在宴會上為歌女所寫的一首詞作,不同於其他幾首朗朗上口的詞作,這首詞頗受歷代文人的詬病,被許多專家批評為「俗氣」、「無聊」。
  • 蘇軾在野外睡了一夜,醒來時在橋柱上寫下這首詞,成一首千古名作
    在此之前,蘇軾在仕途上是十分積極且充滿幹勁的,頗有「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架勢。但是在此之後,蘇軾被貶黃州,一度變得心灰意冷,有點消極和淡然。而這也是蘇軾人生的一大轉折點。被貶黃州之後的蘇軾,十分悠閒,公務很閒,所以有了很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歌女苦苦哀求從良,蘇軾微微一笑,填寫了這首千古流芳的藏頭詞
    但是,在當時,營伎要想脫籍,又談何容易。更何況,像這樣出色的女子,存有私心的太守,又怎麼會輕易放手?機會終於來了,那是在元豐七年時,被貶黃州五年之久的蘇軾終於東山再起,被派遣到汝州赴任。從黃州到汝州很遠,途中就要經過潤州。對於全國知名大文豪的到來,潤州上下一片歡騰,上至太守,下至百姓,無一不歡天喜地。鄭容、高瑩聽說蘇軾的到來,更是歡喜。
  • 蘇軾借酒「為難」歌女,歌女巧妙回擊八個字,令蘇軾當場自慚形穢
    蘇軾文筆驚人,才華出眾,奈何他嫉惡如仇,剛正不阿的性格,引來了朝中許多人的不滿。蘇軾借酒「為難」歌女,歌女巧妙回擊八個字,令蘇軾當場自慚形穢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好友王鞏也受到牽連,被貶到更偏遠的嶺南賓州。
  • 蘇軾被貶後創作的一首詞,卻安慰了後人許多年!
    "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蘇軾的詞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這首詞是蘇軾寫給友人王定國侍妾寓娘的一首詞。過了四年之後,王鞏官復原職,他在回京的時候,想要去看一下蘇軾。於是帶著自己的小妾一同前往,這個小妾名叫寓娘。說道寓娘,王定國定案後,歌女紛紛散去,唯有柔奴一人願意陪伴王定國到賓州去,在古時,嶺南是蠻荒之地,人人避之不及。
  • 蘇軾因友人侍妾一語得到啟發,作下《定風波》,感動後世近千年
    而這其中的大小事件,當屬「烏臺詩案」之難最為兇險,為此蘇軾還差點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好在之後,經過多方友人的搭救,蘇軾最終得以保全性命,不過還是免不了被貶謫至黃州三年的命運。在這之時,蘇軾卻突然感到一絲好奇。雖然王鞏遭到貶黜,但在賓州如此苦寒之地待了5年的朋友,竟然還能夠面色紅潤,神採依舊,實在是令自己佩服。於是便追問他是何故讓他免於因此事而沉淪的?王鞏則回答說是在其侍妾的悉心相伴下才堅持了下來。
  •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流傳至今,讀完似春風撩人心弦
    >「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這句話看似是在描寫二人新婚之夜的情形,實則是蘇軾在抒發自己的情感,蘇軾在表達此時的自己有點英雄志短兒女情長。雖然這首詞每一句都是引用他人的句子,甚至每一句都不是名句,但是蘇軾卻做到了讓這首詞流傳千古。世事無常,蘇軾的妻子並沒有陪伴他多長時間就因病去世了,蘇軾為了悼念自己的亡妻,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江城子》,其中「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感動了多少人。
  • 蘇軾落魄時有一歌女仍肯善待他,他一連寫兩首詞送她,都流傳至今
    在宴席上也有一些其他的官員作陪,但是因為當時王安石新法派在朝中佔有絕對優勢,這也讓很多人和反對新法引得王安石震怒的蘇軾劃清了界限。就在蘇軾這樣落魄的時候,席上卻有一位仗義歌女,不僅沒有勢利眼對他冷眼相加,相反仍願意善待他,不忍他就此離去。這也讓被孤立的蘇軾感動不已,於是便在席上寫了首詞贈與這位歌女。
  • 蘇軾經歷人生起起落落,大徹大悟寫下這首詞,最後10個字千古名句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蘇軾在經歷人生起起落落後,大徹大悟寫下的《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這是一首大開大合之作,通篇大起大落快人快語,最後10個字更是道盡平生灑脫,是千古名句。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北宋.蘇軾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說起蘇軾,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豁達,他的人生態度,人們都說,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這句話說得真沒錯!誰都想要有個豁達樂觀的心態,過好自己的一生。王鞏也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時他被貶到了嶺南,蘇軾則是被貶到了黃州。就這樣過了四年之後,王鞏被官復原職,他在回京的時候,想要去看一下蘇軾。他帶著自己的小妾一同前往,他的小妾名叫柔娘。這個小妾其實就是個歌女,長得非常秀美,並且嗓音也好,當時王鞏被貶,她大可自己離開,畢竟長得非常漂亮,很多公子哥都喜歡!
  • 如果孤獨分等級,我想蘇軾這首詞中的孤獨,是十級的孤獨
    導言:如果孤獨分等級,我想蘇軾這首詞中的孤獨,是十級的孤獨 詩詞是古人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人什麼時候的情感最豐富,無疑是存在情緒波動的時候。或喜或悲,或憂傷或苦悶,在這時,古人的感情往往最容易通過詩詞流露出來,表達的情感也是最真摯最感人的。
  • 蘇軾和柔奴的精神共鳴: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臨行前,王鞏散盡了妻妾,柔奴本可離開,但她還是毅然跟隨前往嶺南。幾年之後,王鞏北歸,宴請蘇軾。本以為經過荒蠻之地的摧殘,好友應該會感到疲累。但是蘇軾驚訝地發現好友仿佛比五年前還要年輕。王鞏讓柔奴給蘇軾敬酒獻歌,蘇軾方知原來是有美人歌舞相伴。蘇軾問柔奴:「在嶺南那樣的荒蕪之地,過得很不好吧?」柔奴卻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了大為感動,寫下了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