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落魄時有一歌女仍肯善待他,他一連寫兩首詞送她,都流傳至今

2021-01-08 騰訊網

說起蘇軾,相信喜愛古詩詞的朋友對他的生平應該都有所了解,很多人都會覺得「烏臺詩案」是他生涯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仕途平順,在此之後他仕途坎坷幾經沉浮。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在烏臺詩案之前蘇軾的仕途就已經幾經挫折,當時的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但蘇軾和他政見不合,公元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這也直接引得王安石震怒,於是便讓人彈劾蘇軾。在朝堂上舉步維艱的蘇軾只能選擇自請出京,到杭州任通判。三年之後,蘇軾又由杭州被調往密州任職。所以「烏臺詩案」之前的蘇軾仕途也並沒有很多人想得那般順遂。

而在去往密州任職的途中,蘇軾經過蘇州時,受到了蘇州太守王海的款待。在宴席上也有一些其他的官員作陪,但是因為當時王安石新法派在朝中佔有絕對優勢,這也讓很多人和反對新法引得王安石震怒的蘇軾劃清了界限。就在蘇軾這樣落魄的時候,席上卻有一位仗義歌女,不僅沒有勢利眼對他冷眼相加,相反仍願意善待他,不忍他就此離去。這也讓被孤立的蘇軾感動不已,於是便在席上寫了首詞贈與這位歌女。

《阮郎歸·蘇州席上作》

一年三度過蘇臺。清尊長是開。佳人相問苦相猜。這回來下來。

情未盡,老先催。人生真可咍。他年桃李阿誰栽。劉郎雙鬢衰。

這首詞上闋前兩句寫的是對於蘇州太守王海的感謝,自己一年之中三次經過蘇州,王海每次都設宴招待,這對於眾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蘇軾來說無疑是一件很暖心的事。而緊接這兩句則是表明歌女對自己的關心,每次蘇軾來歌女都是在酒宴上殷勤相陪,苦惱的問他還會不會再回來,可見這位歌女在幾次往來中對於蘇軾很是在意。

下闋前兩句詞人不由感嘆,情分還未盡,但是時光依然催著自己慢慢變老,人生便是這般的可笑。後兩句則是化用劉禹錫的詩句「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旨在說明此次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回來。畢竟在古代調任之後或許再難有相見之期,即便是他年能夠回來,可能自己已經兩鬢斑白。想來這位歌女對於蘇軾已是情根深種,但是蘇軾卻沒有辦法給她一個承諾,只能婉轉地告訴她,這份情註定有緣無分。

這次酒宴之後,蘇軾在蘇州呆了幾天。但是別離總是不期而至,在他離開之時,歌女在長亭設宴為他餞行。蘇軾在浮沉之間早已遍嘗人情冷暖,只有這位歌女始終待他如一,他內心的感動可想而知,於是在離別之際又寫了首詞贈與這位歌女。

《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

蒼顏華發,故山歸計何時決!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吹頰。淚珠不用羅巾浥,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這首詞前兩句表明詩人的艱難處境,自己已然是容顏老去頭髮花白,但是歸鄉一事卻總是遙遙無期,不知何時才能實現。後三句則是表明歌女對自己的懇切情意,要知道當時的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曾經和他交好的人都已經和他斷了聯繫,不想惹禍上身,只有這位歌女,始終對他殷勤有加,還為他設宴餞別。在這樣的對比中,無疑更是襯託出歌女的體貼和暖心,這也自然而然觸動了詞人的真情。

下闋則是描寫了和歌女的依依不捨之情。在長亭離別之時,離歌未唱便已哽咽,瀟瀟細雨吹打在彼此的臉頰之上,讓人更為這離情傷懷。不要去擦拭臉上斑駁的淚痕,就讓它自顧自地滴落到衣衫之上,等到再次相會之時,這些便會是彼此相知想念的憑證。這裡其實也是在安慰歌女,雖然現在兩人要離別,但是終會有再見之期,不用太過悲傷。

蘇軾這兩首詞可謂寫得有情有義又有水平,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歌女地位低下,很少會有人去在意她們的所思所想,但是蘇軾卻願意將她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還將對方視為知己,願意以真心待之,不得不說這樣的蘇軾確實擔得起「至情至性」這四個字。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兩首詞中飽含的真情,它們才能經過歷史長河的風浪,一直流傳至今。

對於蘇軾寫給歌女的這兩首詞,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蘇軾落魄時寫出一首《醉落魄》,將一歌女視作淪落天涯時的知音
    公元1074年,蘇軾再一次被貶黜由杭州調任到密州,此次貶黜路途遙遠,必定在路上要受不少苦難,一路途經許多城市蘇軾都沒有停留,唯獨到達蘇州時,有一個歌女曾與蘇軾有過一段緣分,特地為蘇軾設宴踐行。此番舉動讓蘇軾甚是感動,為此將這位歌女視為知音,特意寫下了一首名為《醉落魄》的詞獻給歌女。《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蒼顏華發,故山歸計何時決!
  • 蘇軾為歌女寫的一首「詠足」詞,為何被現代專家評價為「俗氣」?
    提及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相信許多喜歡詩詞的朋友都不陌生,畢竟蘇軾詞壇的地位可以說是如同魁首一般的人物。蘇軾一生寫了近2700首詩作和350首詞作,他的作品多以慷慨激昂的豪放為主,但是也不乏有一些百轉千回的婉約之詞,為後世留下的許多朗朗上口的經典之作。
  • 蘇軾灌醉友人被其妻趕出門,寫一詩罵他「妻管嚴」,卻流傳至今
    蘇軾一生寫下了許多的詩詞,其中每一首詩詞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故事。比如這首《戲贈張先》,就是蘇軾調侃自己的好朋友張先。蘇軾看到自己的好友在家裡地位如此低下,便寫了一首詞取笑他:《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蘇軾被好友妻子趕出門,他憤然寫下一首詞,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蘇軾,北宋著名詞人,這是人們對他最直觀的一個印象,從小我們就熟知蘇軾的詞,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的詞多為氣勢恢宏、豪放自如。可有那麼一首詞,令人啼笑皆非,作這首詞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拜訪好友時被友妻趕出家門,氣憤之下寫下的一首詞,後來經過漫長的歲月竟然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火了千年!事情是這樣的,蘇軾有一好友名叫陳慥,字季常,我們就稱呼他為陳季常。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我們不去分析這句話的意思,單單讀起來就感覺身心舒暢,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句子很美,卻不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中還有另外一句「網紅金句」,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話比上面這句更有水平,意境更高了一個層次。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詞,全篇借用了別人8首詩,卻一氣呵成
    這一做法,需要作者對原作有深刻的理解與共鳴,況且還需要再創作,一般來講能夠創作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新作,其實並不容易。蘇軾有許多作品都是這樣的隱括詞,有再傳佳作,也有惜敗之筆。今天聽小編一一道來。01再創作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蘇軾縱橫恣肆的文筆與他清新豪健的寫作風格,使得他的作品流傳至今,我們不得不佩服蘇軾的才華
  • 蘇軾這兩首詞,寫盡一世浪漫道盡萬古柔情,百年來有幾人能體會?
    說到蘇軾,我們就會想到他的那道《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可是你知道嗎,還有兩首詞,其婉約,其浪漫,其柔情百轉,一點也不差於它。那麼這兩首詞是寫給誰的呢?詞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她比蘇軾小11歲,有人說他對姐夫從小暗戀之心,所以才會給姐夫做填房。蘇軾自己說,在王弗死後不滿一年,他和王閏之的婚事就定下了,為什麼這麼早呢,主要是考慮王弗留下的幼兒蘇邁有人照料。而後來,王閏之也對孩子特別好,視如己出,這樣蘇軾就重新有了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
  • 蘇軾被友妻拿棍子趕走,氣憤不已寫下一首詞,讓這一成語流傳至今
    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都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璀璨的明珠,唐朝的李白跟宋朝的蘇軾更是流傳千古的大文豪,他們兩個人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喜歡喝酒,甚至還有很多流傳千古的名篇都是他們酒後有感而發才寫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聊一聊蘇軾的人生經歷,這位即便是一生都在被貶,但是一生都沒有喪失自己的一腔熱血的東坡居士是後世很多人的偶像,不說他在詩詞上的造詣,單單說他豁達的心胸就足夠讓我們欽佩。蘇軾一生仕途都不順,他的一生就好像是流浪的一生,即便是生活如此辛苦,蘇軾都沒有喪失過對生活的熱情,而且還練就了淡然的處世態度,豁達的心胸。
  • 李清照16歲時寫了兩首詞,瞬間名滿京城,至今仍是婉約詞巔峰之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一個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美譽的天才女詞人,芳齡十六歲時,便已名滿京師。李清照是真正的大家閨秀,她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師從蘇軾,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母親則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有如此家庭氛圍,又有如此優良基因,李清照生來就註定不凡。
  • 新婚燕爾,蘇軾寫了首很是肉麻的詞,連用四句名言
    蘇軾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他不僅在詩詞方面的額造詣極深,而且蘇軾還是一個全才的人。蘇軾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是蘇軾的詩詞還在,蘇軾的精神還在。在我的心中,一直都有一個蘇東坡。在我們的印象中蘇軾一直是瀟灑的,豁達的,樂觀的,但是又有誰知道蘇軾的一生也是坎坷多變的。
  • 經典詠流傳: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首詞啊,大家都很熟悉,我們可以這樣講,寫中秋的文學作品很多,特別在古代,在中秋節這一天用詩詞來表達情懷的作品更多。但是這一首是最著名的,而且我相信在整個華人的世界裡,在中秋節裡背誦這首詞也是背誦最多的。
  • 蘇軾高雅的詩句流傳成了俗語,他的演變成了成語,意思卻大相逕庭
    宋朝有兩位詩人,各寫了一首詩,裡面的名句流傳千古,經常被引用,用著用著就變味了,跟人家詩人當初的意思完全不同了。這兩位詩人,一位是北宋文壇領袖蘇軾,一位是南宋著名詩人葉紹翁。說到蘇軾,大多數人都想到他的詞,因為他的詞被尊為宋詞的高峰,有著大江東去的豪邁。而實際上,蘇軾寫詞並不多,也就362首,而他寫了2700多首詩,他更喜歡寫詩。蘇軾的這首詩叫《春宵》,看詩題就知道是寫春天美景的。那麼,蘇軾筆下的春天美景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這首詩。
  • 歌女苦求蘇軾不要離開,蘇軾破例寫了兩詞相贈,後一首成千古名作
    蘇軾幾乎也不拒絕這樣的請求,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他的作品,有很多都是應歌女之邀所作。但是,蘇軾畢竟很忙,他並非一般的讀書人,幾乎沒有為哪位歌女連寫過兩首詩詞。這個規矩,直到在蘇州時才被打破。宋神宗登基後,蘇軾因為對王安石新法不滿,只能出京到地方任職。貶謫在外的日子是難熬的,蘇軾往返各個州府為官,熙寧七年他接到命令要去密州擔任知州。
  • 蘇軾專門為歌姬的腳寫的詞,被批俗氣,但讀完卻令人肅然起敬
    被貶黃州愛上了當地的燉豬肉,專門寫下了首《豬肉賦》,其中「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一句,可謂「土得可愛」!但這些作品與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詞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這首詞是蘇軾平生362首詞作中的「俗氣」之作,是一首詠足詞。都知道古代流傳三寸足,蘇軾這首詞專門為歌姬的腳而寫,詞的名字叫《菩薩蠻·詠足》。
  • 蘇軾帶歌伎進禪堂,一首小詞逗笑了老方丈,看他都寫了什麼?
    而有一天,蘇東坡和一群人去逛廟,隨行就有一個妓女。蘇東坡與老僧相交甚厚,可也知道這個規矩。不過他硬是帶著妓女進去向老方丈敬拜,老方丈一見這年輕人如此荒唐,當然心中老大不悅。不過蘇東坡有辦法,他說,倘若老方丈肯把誦經時用來打木魚的木槌借給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寫一首詩向老方丈謝罪。
  • 被蘇軾以「河東獅吼」取笑,他寫下一首詞,妻管嚴外表下是真豁達
    因好友一篇文成名的,不只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汪倫,還有成語「河東獅吼」的男主陳季常。讓他出名的不是別人,而是其平生摯友,那北宋好管閒事第一人的蘇東坡。但很多人只知道這個成語,卻不知道蘇軾原詩中的描述更加喜劇。
  • 蘇軾寫了首很是肉麻的詞,連用四句名言,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林語堂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也有人曾說: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他一生風雨,卻依舊泰然處之。三位王姓女子中,王弗是他的原配,也是一生摯愛,那首《江城子》就是為她而寫,這大概這就是應了那句話:你走後,我愛上的人都是你!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為王弗寫的另一首詞,有人說這是蘇軾最早開始嘗試填詞之作。
  •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流傳至今,讀完似春風撩人心弦
    蘇軾的一生創作詩詞無數,有寫景勵志的,有描寫事情抒發感慨的,他的作品,帶給我們很多的感悟,甚至影響了很多人的一生。蘇軾是一位有趣的,帶著浪漫色彩的人蘇軾跟王弗結婚的時候只有19歲,他在新婚之夜看到自己的妻子嬌豔欲滴,心中感慨,便借鑑前人的詩句,寫下了這首《南鄉子·集句》,裡面滿滿的都是對妻子的愛慕跟誇讚。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
  • 蘇軾最隨意的一首詞,卻傳到如今,最後一句奉為經典,至今被引用
    蘇軾,北宋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書畫家,可以說是稱霸文壇很多年,被奉為天花板的存在,無論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豁達,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亦或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壯志,都成了蘇軾千古流芳的原因,在哪一方面他都有很高的造詣。
  • 蘇軾在結婚當天隨手寫一詩,沒想到卻廣為流傳,成千古名篇
    如果要評選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文人,恐怕也不是李白,儘管李白被稱為詩仙,屬於浪漫主義詩人,但要說到雅俗共賞,士大夫和平民都喜愛的恐怕就不行了,恐怕唯有這個苦中能夠作樂且風趣幽默的蘇東坡了。蘇軾的原配夫人叫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