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有一站的站名叫「我孫子」站
我回答:「我孫子還是一個姓了。而且是一個有1000年歷史的大姓。這個地方也是為了紀念他才命名的。」
我爸不信,於是他百度了一下,得到了這樣一個看不懂的答案:
百度上解釋了等於沒解釋的答案
就讓我來給大家講講我所知道的日本那些搞笑姓氏的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吧!(有些是口述的野史,無從考證)首先從「我孫子」姓和「犬養」姓開始
唐朝初年有一位大將名叫薛仁貴。有一個民間故事叫做「薛仁貴徵東」,講的是薛仁貴率軍把高句麗的20萬大軍打得丟盔卸甲一直打到遼東半島,直接殺進了平壤城,把高句麗王朝給滅了。
薛仁貴的名號響徹遼東半島,在百姓間添油加醋口口相傳的薛仁貴傳說也就從漁民的口中傳到了日本,薛仁貴後來更是被日本人當成了萬民敬仰的「神」,並尊稱薛仁貴為薛爺爺。連當時的日本天皇都對薛仁貴崇拜得不得了。
薛仁貴長這樣,還是很神武的
公元718年,也是唐朝建國100年。日本因為實在仰慕薛仁貴的威名以及唐國的文化,天皇派了遣唐使來到中國,後來陸續有共12批遣唐使(也有說16次)。日本從唐朝學了很多東西,從琴棋書畫到插花、建築,到唐朝的武術——唐手(日本發音叫空手,後世就叫空手道);唐朝的大威力武器——唐刀(後來演變成了日本武士刀);唐朝的流行歌曲——唐唄(字面翻譯就是唐朝的歌謠,現在還流傳在日本民間,我國已經失傳)還有唐朝的服飾,後來流傳至日本後,成了他們的服飾——和服。據傳,日本女性和服後面背著一個小枕頭,這個小枕頭裡會放一幅薛仁貴的畫像以示尊重,(也有一種說法是說讓日本女人穿著和服走路必須弓著身,是因為背著的是老祖宗薛仁貴)。當然日本和服的起源還有一種很黃暴的「成人向」說法,在此公眾號內不宜過多表述。
據傳,和服背上背著的是薛仁貴爺爺
在有一次的遣唐使中,有兩個16歲的小夥子在日本當地很聰明,被派至唐朝學書畫。這兩個小子的老師正好姓薛,他們以為是薛仁貴的後代,一見面直接激動得五體投地大喊:「薛爺爺!」
這薛姓老師樂了,問:「你們兩個小子叫什麼名字?」
其中一個說:「回爺爺的話!我在家裡排行老二,我叫小次郎!」
另一個說:「我無父無母,從小和狗一起長大,村裡人叫我一奴(日文中小狗的發音)!」
薛老師眉頭一皺:「什麼亂七八糟的。沒個姓么?」
「回爺爺的話!我們只有大名(即貴族,指的是有姓有身份的人)才能有姓,服侍天皇的大臣能被賜姓,我們平名沒姓,村裡人都是隨便喊的。」
薛老師道:「我們大唐講究的是名正言順,你們名不正言不順,日後回到東瀛我大唐的名聲都要被你們兩個無名無望的小鬼給埋沒了!這樣,我給你們起個姓吧。」
兩人大喜,又是跪地磕頭不止,其中小次郎叫道:「請薛爺爺賜姓!」
薛老師看著這兩個身材矮小的兩人,起了壞心眼,存心想侮辱一下東瀛人便說:「小次郎,你一直叫我爺爺,那你就當我孫子吧!就叫你『我孫子』了。」然後他指著一奴說:「既然你是狗養大的,那就叫狗娘養的!不行不行,四個字太長了,就叫你『犬養』吧!」
於是,世界上就有了我孫子姓和犬養這2個姓了。兩人學成回國後,成了當地的名門望族,人們更把小次郎的故鄉命名為我孫子。
儘管是唐人帶有輕蔑和侮辱性質的賜姓,但是這兩個姓也就由此流傳開來。
我孫子姓最近出了一個名人,叫我孫子智美,是一個很有名的撐杆跳運動員。
犬養家的後代,更是不得了。出了個日本首相,叫做犬養毅。
犬養毅被日本的憤青罵為「日奸」,被槍殺了。這人有點傻,死前,他對拿著手槍的年輕人說:「把槍放下,我們有話好好說。」然後年輕人不管不顧就開槍了。他斷氣前,還吩咐邊上的人:「把那幾個人叫回來,我和他們講講道理,不能開槍打人。」然後就咽氣了。犬養毅的死我不敢判斷對中國的影響是好是壞,如果他不死,可能會推遲七七盧溝橋事變,但是滿洲國卻是他一手建起來的。不管怎麼樣,加劇了我們中國的分裂是少不了的。
「鼻毛」、「肛門」、「一二三」、「牛腸」、「豬鼻」、「釋迦牟尼佛」、「八月一日」、「色魔」、「無敵」都是日本的姓!
是的你沒看錯,我也沒開玩笑。
明治天皇的時候,要進行人口普查。結果他發覺怎麼下面人名字清一色都叫「純子」「小雪」「太郎」「次郎」,誰是誰都搞不清,這怎麼統計人數?於是明治天皇在1875年發布了一個法令,規定所有人包括平民必須有姓。
於是,大多數日本人都是沒創意的,就出現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姓了:住在山的下面——山下;住在渡口的邊上——渡邊;住在松樹的下面——松下;住在農田裡——田中;住在一個小島上——小島。等等等等。
但是有些人不知道是奇葩,還是特別有創意,一個一個很搞笑的姓氏就出來了。
據傳,在日本九州的一個鄉下地方,大多數百姓都是農民不識字的,都請村裡識字的文化人幫忙起一個姓。一開始這個人還很熱心,不過到後來人實在太多,他也實在想不出了。不能所有人都叫松下渡邊田中井上吧?
一天,一個邋遢大漢很著急地找到了這個人,讓他幫忙取一個姓。這個文化人想了很多天都想不出到底取個什麼好,但是馬上要到截止日期了,怎麼辦?這時,文化人瞥見大漢的鼻毛很長,而且是異於常人的長。他腦袋一拍,大筆一揮——鼻毛!他寫下這兩個字後,就對這個大漢說,你去上報吧!
邋遢大漢不識字,千恩萬謝地走了。等他注意到這個姓是鼻毛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都已經上報給官員了。於是,就有了「鼻毛」這個奇葩的姓。
這個故事真的不是我吹的,日本有一個綜藝閒的蛋疼,他們也覺得鼻毛這個姓很搞笑,專門去九州拍攝了鼻毛姓這一個專題。
有個人叫鼻毛豐!一聽就是鼻毛很長的人。日本綜藝居然還特地去測量他們的鼻毛長不長,哈哈哈哈
這鼻毛姓有周星馳電影的既視感
還有「肛門」姓。
具體來源已經不可考,不過估計和那個鼻毛的來源也差不多,屬於惡搞類型的。果不其然,有個人叫做——肛門強!
「執行」姓
日本有個教授名叫執行正義。妥妥的一拳超人既視感。
其實他祖上是幫官員跑腿當差的,官員一直叫他執行。所以在統計姓的時候也就理所當然地寫了執行二字當姓了。
其他亂七八糟的姓,沒什麼知識點就不展開了,博大家一笑就好
無敵。。。既然無敵了還當嫌疑犯被逮捕?
「無敵」這個姓氏在日語中也是無敵的意思,這個姓氏來源自一名叫做「無敵幸之進勝行」的長府報國隊士兵。無敵幸之進勝行原名幸吉,家中經營著一家年糕店。從軍後憑藉戰功被提拔為武士,賜予「投石」的苗字(武士特有的姓氏),又改名「幸三郎」,此後被允許帶刀作戰。本身姓「投石」就非常奇怪了,但是小倉口的總督、奇兵隊總隊長高杉晉作聽說了投石幸三郎的勇猛事跡,便給他起了一個更怪的名字——「無敵幸之進勝行」,希望他能夠像名字一般的無敵、勇往直前。「無敵幸之進勝行」的名字並沒有保佑他真的無敵,他最終於19歲的時候戰死。
無敵幸之進勝行戰死後,他的親人為了紀念他,便在明治維新後的起姓氏運動中沿用了高杉晉作賜予他的「無敵」姓氏。
牛腸,為什麼不叫牛肚?這個人如果去開火鍋店肯定生意好
一二三,這個太隨意了。。。
這個這個。。。
其實日本人喜歡烏龜,所以能看到很多和烏龜有關的姓,比如龜田小隊長。龜頭這個姓其實也是因為他們喜歡烏龜能屈能伸,長壽的意思。上床教授,上床研究室,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上床穩,老哥你開車真穩!
日本人喜歡直接稱呼姓,以後見到他,是不是要說見面後第一句話就說:「您好,上床嗎?」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啊!
其實,在日文「上床」的意思是——地板!「您好,上床嗎?」「不,我是地板!」聽起來也是怪怪的。
日本還有姓「釋迦摩尼佛」「無量壽佛」「舍利佛」的,據傳是日本寺廟內的僧人。想凸顯自己的法力高強。不過因為沒有後人,這幾個姓已經失傳了。
你們還知道有什麼搞笑奇葩的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