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是一個人,區分於他人的標誌之一。
那麼,日本人的姓氏起源於何時,為何有山口,松下,井上這些「怪異」的姓氏?
日本姓氏的來源
古代日本人沒有姓,只有名。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在統治階級中間首先出現了氏和姓。
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普通民眾,是沒有姓氏的。姓氏只是貴族的特權。
日本古代的「姓」是賜予氏的稱號,以表示該氏的社會政治地位。姓有幾十種,它類似爵位,是世襲的。各姓之間等級分明。例如:臣、連、君、直等。
除氏、姓以外,公元九、十世紀時還出現了一種新的稱號叫苗字。苗是苗裔、分支的意思。苗字即一個家族從氏族本家分離出去後的新姓。
由於人口繁衍,一個大的氏又有了許多分支。這些分支為自己起了「苗字」。「苗字」意思是嫩芽、分枝,即從本家分出的支。
例如,藤原是一個大氏,分出之後,居住在近江國的藤原氏,便取「近江」與「藤原」的首字,稱為「近藤」。住地伊勢、遠江、加賀的藤原氏就稱為伊藤、遠藤、加藤。
到了明治八年,從來沒有姓的人在取自己的姓的時候,也想沾點「藤」字的光,於是「藤田」、「藤本」、「藤井」、「藤山」、「藤川」、「藤條」等等姓氏就誕生了。
姓和苗字是權勢的象徵,因此在名前面冠以這些稱號是當時日本統治階級的特權。而廣大勞動人民一直沒有姓,只有名。
封建時期的日本,只有貴族及武士才配有姓氏。明治維新以前的日本,擁有自己的姓氏,說明就是特權階層。
後來,新的苗字大量增加,氏、姓、苗字逐漸合為一體,統稱為苗字:在現代的日文中,苗字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姓的意思。
千奇百怪的姓氏
明治天皇時,政府感覺到沒有姓,編造戶籍,課稅徵役,非常不方便,這才號召大家都取姓,可是由於之前,普通民眾根本不能擁有姓氏,加上長期形成的習慣,許多人還不想給自己取姓,覺得沒姓這麼多年也過來了,也挺好的,因此應者寥寥。
至此,政府不得不下達「凡國民,必須取姓」的命令。
這時候,人們才匆匆忙忙找起姓來,舉國上下興起一股取姓的熱潮。以地名為姓氏的最多,其次就是以職業和千奇百怪的理由取出來的姓氏了。
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住在大橋邊的就姓大橋,家門口長棵松樹的就叫松下;門前有一座山的,就姓山口。
有的人住在山腳下,便以「山下」或「山本」為姓;有的人住在水田邊,便稱「田邊」。
於是田中、三木、山田、日光、北風、前部、上方、觀音,這些中國人覺得怪怪的姓一下子湧了出來。
以地名為姓的有「上野」、「田中」、「河內」、「上原」、「市原」、「陸前」、「近江屋」、「吉岡屋」、「三河屋」、「肥厚屋」,
以職業為姓的有「味香」、「味美」,可能是廚師,「那妓男」可能是從事服務業,「豬飯」、「服部」、「鍛冶」,「古井丸」分別是餵豬的,做衣服的,鐵匠,挖井的。。
還有的怕官府處罰,「慌不擇姓」,以魚、蔬菜、寺院、職業作姓。
鈴木本是神官拿在手中的標誌,也成了姓。有點文化的選擇福壽、長命、千年、松竹、朝日等好聽的詞作姓。松、鶴、龜等長壽象徵也成了姓,百、千、萬也成了姓。
有的人實在想不出好辦法,只好隨便對付一個,「我孫子」、「豬手」、「犬養」、「鬼頭」、「茄子川」全來了,讓人啼笑皆非,也有的讓官吏隨便給想出一個。
有個日本運動員,叫我孫子智美,姓「我孫子」,這是不是像在找罵啊,真的佩服當時取這個姓氏的人。。
日本有個知名外交家叫豬口邦子,豬口邦子的丈夫,也是豬口姓,名為豬口孝。此外豬口邦子還在自己出版的著作《戰爭與和平》中提到自己的婆婆,叫豬口光子。姓為「豬口」,讓人不得不懷疑,他祖上是不是個養豬專業戶啊?
日本最搞笑的姓氏是「犬養」,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狗養的」,如果按照英語的倒裝句來理解,他們祖上是養狗的。犬養一族,還真是出過名人的,比如日本第29任首相犬養毅,日本小說家犬養健等等。
無姓的普通民眾,本來就是一幫「無源之水」,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誰,加之當時民眾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給自己取姓,就顯得非常隨意,甚至八卦。人們只有各逞所能,從身邊最熟悉的事務上尋找靈感。眼前之物皆可為姓,所以,日本人的姓氏才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1898年,政府制定了戶籍法,每戶的姓這才固定下來,不得任意更改。因為日本人的姓來得突然,來的特殊,它的內涵也與眾不同。
世界各國的姓多是表示血緣關係的,而日本的姓卻很少有這個意義,姓一個姓的不一定有血緣關係,不是一個姓的倒可能是叔叔、爺爺。
日本人姓多數由兩個漢字組成,少的有一個字的,最多的有九個漢字。如:北、池、岸,田中、鈴木,宇都宮、西園寺,敕使河原,勘解由小路等。
因此,為了分清哪些是姓,哪些是名,在正式署名場合,要在姓與名中間留出一個字的空來,如,井上清,要寫成「井上 清」,三階堂進,要寫成「三階堂 進」,八木下弘,要寫成「八木 下弘」。
據統計,日本人的姓因為來的突然,有十幾萬個,日本人口才一個億多,平均一個姓只有幾百人。最常見的有40多個,其中鈴木、佐藤、田中、山本、渡邊、高橋、小林、中村、伊藤、齋藤佔總人口的10%,有1000多萬。
日本姓這麼多,不過天皇卻沒有姓的。明仁天皇、裕仁天皇誰也叫不出他們的姓來。日本人認為,天皇不是人,是神,神是無姓的。天皇無姓,皇子、皇孫、皇女、皇弟、皇姑自然也是無姓的。
日本女子出嫁後要隨夫姓,著名桌球運動員松崎君代結婚後隨夫姓改為「慄本君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新的民法規定:夫妻雙方可以根據婚前所定,或隨夫姓,或隨妻姓。但大多數日本女子婚後仍照日本的習慣隨夫姓,所以對於林志玲來說,叫黑澤志玲並不是玩笑的話。
一般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但是平民嫁到皇家卻仍然用娘家的姓。皇子文仁妻子川島紀子,姓的川島,就是娘家的姓。
由于姓氏的取捨非常隨意,姓氏歷史不長的日本,卻一躍成為世界的姓氏大國,雖然姓氏大國的形成有些突然和混亂。
據不統計,日本的姓氏有十幾萬個,而日本的總人口才一個億多點,平均下來,一個姓氏只有幾百人。
以上就是日本人姓氏的起源,為何日本人的姓氏,有山口,松下,井上這些?的全部內容了,對於這些,大家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