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踢正步一點都不陌生,這種隊伍行進的方式整齊劃一意在展現軍人的風貌,同樣也是軍威的一種表現形式,在英語中也叫鵝步,實際上正步起源於一種民間舞蹈,最早由普魯士軍隊採用,這種步法顯得軍人剛勁有力,氣勢磅礴,震撼效果可以說是滿分,但是隨著正步的傳播,各個國家的正步也有不同的特點。圖片為葉門軍隊的正步,幾乎像跳舞一樣,失去了軍隊的莊嚴。
俄羅斯軍隊是最早推行正步的國家之一,並結合自己的特點做了改進,俄羅斯人普遍高大威猛,身材魁梧,走正步時上半身幾乎保持不動,僅有手臂向前擺動,踢腳時腳要保持緊繃,腳掌與地面平行,通過閱兵臺時,下巴向右30度角上揚,這樣就有一種昂揚感,表現出自己的自豪和自信,女兵在走正步時就像高傲的白天鵝。
朝鮮正步深受蘇聯的影響,但是最近幾十年來卻有跑偏了的感覺,如今的朝鮮正步雙臂不再擺動,並且腿抬的非常高,兩腿之間的夾角超過了90度,落地時腳跟先著地,然後順勢向前腳掌接地,所以在行進時就給人一種一跳一跳的感覺,雖然這樣的正步很有氣勢,但是卻是難度最大的一種,並且朝鮮人的身材並不像歐洲人那樣高大,所以走這樣的正步的確有些難度。
最搞笑的要數印度人的正步了,印度的軍人都是拼了命的把腿抬到最高,這個高度與頭頂幾乎平行,幾乎可以稱之為站立的一字馬了,腳落地時一定狠、重,以此顯示自己的氣勢,看到這樣的正步其實是非常滑稽的,看起來就像演雜技一樣,曾經還因此出糗,原因是一名印度軍人踢得太高以至於失去平衡直接跌倒在地上,讓人貽笑大方。
那麼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呢?其實美國並不踢正步,一方面美國人認為走正步是舊時代落後思想的象徵,另一方面走正步需要大量的訓練時間,而且會影響到士兵們的健康,所以美國軍隊並不會踢正步,所以在美國軍隊的行進中就很少能夠見到整齊劃一的隊伍。此外,由於走正步被認為是希特勒的象徵之一,所以二戰結束後,德國也廢除了走正步的規定。
中國的正步則是在德國正步和前蘇聯的正步基礎上改進而來,更加適合中國人的體型特徵,不僅軍人的選拔要求極其嚴格,而且各種動作幾乎都被量化,比如左腳向前踢出的距離為75釐米,踢腳的高度距離地面約為25釐米,擺臂時,手腕距離褲線30釐米,行進的速度為每分鐘110-116步,與俄羅斯正步不同,中國正步並不抬起下巴,避免被誤解為傲慢,正是嚴格的規定鑄就了中國正步的威武,也是最帥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