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的影子兵團:17國之外,還有哪些國家在幫美國做事?

2021-01-13 靜夜史言

1950年6月25日,震驚世界的韓戰爆發。

面對數10萬朝鮮人民軍的瘋狂進攻,韓國軍隊一潰百裡、丟盔棄甲,戰爭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

眼看朝鮮寶島南北對抗的天平即將失衡,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迅速作出反應,6月27日杜魯門政府下令第七艦隊開入海峽,阻擋我國的統一大業。

隨後美國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操縱聯合國在7月7日通過了譴責朝鮮侵略的第83號決議,隨後組建了聯合國軍,任命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

聯合國軍成立後,迅速登陸朝鮮半島,9月15日仁川登陸戰,取得成功後,韓戰局勢瞬間逆轉,聯合國軍開始大舉北上,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國土安全。

從1950年7月7日聯合國軍組建到1953年7月27日韓戰停戰協定籤字,先後共有15個國家追隨美國加入韓戰,它們分別是:

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土耳其、衣索比亞、南非、希臘、荷蘭、泰國、比利時、盧森堡、菲律賓、哥倫比亞。

各國參戰的先後順序以及兵力情況為:

美國:1950年6月27日,參戰序列為第八集團軍:第1軍、第9軍、第10軍;海軍陸戰隊第1師,步兵第2師、第3師、第7師、第24師、第25師、第40師、第45師;步兵第5團;空降第187團共373500人;

英國:1950年7月7日,參戰序列為步兵第28旅、第29旅共14500人(1951年5月第28旅接替第27旅後第27旅返回香港);

澳大利亞:1950年7月7日,參戰序列為步兵第2、第3營共2800人;

荷蘭:1950年7月15日,參戰兵力為1個營共1000人;

紐西蘭:1950年7月19日,參戰兵力為炮兵第16團共1200人;

加拿大:1950年7月28日,參戰序列為步兵第25旅共7000人;

法國:1950年7月29日,參戰兵力為1個營共1200人;

菲律賓:1950年9月19日,參戰兵力為1個營共1200人;

土耳其:1950年10月17日,參戰兵力為1個旅共6000人;

泰國:1950年11月7日,參戰兵力為1個營共1400人;

希臘:1950年11月25日,參戰兵力為1個營共700人;

比利時:1951年1月13日,參戰兵力為1個營共700人;

盧森堡:1951年1月13日,參戰兵力為1個排共50人;

哥倫比亞:1951年4月30日,參戰兵力為1個營共1100人;

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1951年5月5日,參戰兵力為1個營共1200人;

算上當時不是聯合國成員國的韓國軍隊3個軍、16個師、3個團共491000人,停戰前聯合國軍在朝的兵力達合計25個師、4個旅、6個團、10個營、1個排共904550人。

而作為二戰結束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且差點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熱戰,韓戰的交戰雙方絕不僅僅是這樣的陣容,且雙方對抗的戰場也絕不僅限於朝鮮半島。

事實上,韓戰從一開始就是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兩大陣營的較量,戰爭本質上是美國和蘇聯兩大超級大國的針鋒相對。而為了對抗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整個資本主義陣營可謂有錢出錢,有人出人,呈現出「眾志成城」的局面。

所以,很多國家雖然沒有直接派出軍隊尤其是地面軍隊參戰,有幸在朝鮮戰場上領教作為世界輕步兵巔峰的志願軍的吊打,但他們也並沒有閒著。

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南非聯邦了,作為大英國協的成員,南非在韓戰中並未放棄給自己露臉的機會。

1950年9月,南非派出一個戰鬥機中隊及相應地面勤務人員赴朝鮮參戰,這就是號稱「飛行之豹」的第二中隊,人數共包括157名士兵和47名軍官,其中大部分為飛行員。

進入朝鮮後,第二中隊利用美國提供的戰機投入戰場。到1953年10月29日南非參戰人員回國,第二中隊總計執行了12067次飛行任務,總計摧毀車輛891輛、坦克44輛、火炮221門、防空高炮147處、列車機車11輛、車廂553節、彈藥補給貨場441處、橋梁152座和建築物9837座,殺傷敵人約2276人。

整個戰爭期間,第二中隊共有26名飛行員陣亡,8人被俘。由於其作戰賣力,美國和朝鮮政府都對其進行了嘉獎。

而除了南非,還有幾個國家參與了非戰鬥任務,比如派遣醫療隊。

在整個韓戰期間,共有五個國家先後派出了醫療隊,隨聯合國軍入朝參戰,它們分別是瑞典、印度、挪威、義大利和丹麥。

韓戰爆發後,瑞典、挪威、丹麥等北歐國家瞬間感受到了戰爭的迫近,對蘇聯的恐懼也與日俱增。為了自身的安全感,北歐各國紛紛放棄中立政策,開始向西方靠近。而支持美國在朝鮮的行動,無疑就是北歐各國緊抱美國大腿的必由之路。而選擇醫療隊這樣的非戰鬥形式,更為今後的外交留出了巨大的轉圜空間。

而在北歐各國中,最先對韓戰做出響應的國家是瑞典。

1950年9月23日,第一批瑞典醫護人員在釜山登陸,號稱「瑞典紅十字野戰醫院」,這是第一支抵達朝鮮戰場的外國醫療隊。

瑞典醫療隊一直駐留到1957年4月10日,其派出的醫務人員總計160人,其運營的紅十字野戰醫院也成為韓國國立中央醫療院的前身;

1951年1月23日,丹麥醫療隊到達朝鮮,在1953年10月16日完全撤離朝鮮之前,丹麥先後派遣的醫務人員數量達到636人,是5個國家中派出醫務人員最多的國家,治療人數超過15000人;

1951年6月22日,挪威派遣的陸軍移動外科醫院抵達釜山,至1954年10月18日完全撤離朝鮮,挪威累計派出醫務人員623人,治療人數為9萬人。

相比於北歐各國如坐針氈的不得不為,印度的出手似乎是為了臉面。韓戰爆發後,尼赫魯政府始終相當活躍。作為所謂第三世界的領袖,尼赫魯一方面反對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中國侵略朝鮮」的提案,另一方面又派出醫療隊為聯合國軍「救死扶傷」,兩面三刀的套路玩得風生水起。

1950年11月20日,印度首批戰地服務人員抵達朝鮮,隨後開始了醫療救護工作。到1954年2月23日印度醫療隊撤離朝鮮之前,印度累計派遣醫務人員627人,共診察19萬人,對2324人實施了外科手術,共接納2萬人住院治療。

而義大利,似乎比印度更加無釐頭。

荷蘭等小國之所以追隨美國參加韓戰,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荷蘭在二戰後徹底淪為債務國,參戰是美國減免債務的重要途徑,甚至幾個派出醫療隊的北歐國家都有這樣的原因。

而義大利似乎也屬於這一種,儘管不是聯合國成員國,但義大利依然在韓戰爆發後,派遣了以紅十字醫院為名義的戰地醫療隊,其首批人員於1951年11月16日抵達朝鮮。到1955年1月2日義大利醫療隊撤離朝鮮,其累計派出醫務人員128人,診察22萬人,實施外科手術3297人,在院治療7250人,其醫療強度為5國最大。

當然,就像球場上除了隊員和裁判還有搖旗吶喊的觀眾一樣,在當時的國際社會,很多觀眾雖然表面上在觀眾席上坐著,實際上卻早已靈魂出竅般地為虎作倀了,這就是日本。

二戰結束後,美國依靠原子彈的優勢獨佔日本。為了對抗社會主義陣營,儘管麥克阿瑟代表美國政府包庇日本,對日本進行了符合美國利益的改造。但為了防止日本法西斯的死灰復燃,麥克阿瑟主持修訂了日本和平憲法,即《日本國憲法》,並在1947年5月3日正式生效施行。

在這一憲法中,規定日本不能保留軍隊,只能維持自衛隊,而且不得出國作戰。但韓戰爆發後,美國很快就食言而肥。

由於二戰末期美國等盟軍對日本群島採取了史無前例的囚籠戰術,在日本列島對外航線上布置了超過12000枚水雷。1945年8月25日日本投降後,日本周邊仍然遺留著約6600枚各式水雷,每年造成的損失不計其數,所以戰後的日本大量裁軍,但美國卻把掃雷部隊保留了下來,擁有各類掃雷艦艇350艘,人員上萬人。

而當年美國遺留的水雷也大量分布在朝鮮半島周邊,更要命的是,韓戰爆發前後,為防止敵人登陸,人民軍也在朝鮮周邊海域布設了大量水雷,這讓海空優勢巨大的美國苦不堪言。比如從1950年9月26日到10月2日一周時間裡,就有5艘美國艦船觸雷。

而當時美國在西太平洋不過10餘艘掃雷艇,遠不能達到需求,一籌莫展的麥克阿瑟為儘快達成在元山登陸的目標,秘密要求日本掃雷部隊參與掃雷工作。

日本首相吉田茂面對這個讓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機會當然是求之不得,於是1950年10月2日,日本海上保安廳航路開闢總部長官田村久三上校被授權組建「 朝鮮派遣掃雷部隊」。

日本掃雷部隊奉命出發後,在10月2日到12月12日這段時間,先後派出46艘掃雷艇和1艘試航船共1200餘官兵參與掃雷作業,在朝鮮元山 、 群山 、仁川 、鎮南浦 、海城五個港口共清掃了沿岸327公裡的航路和607平方海裡的停泊海域 ,排除各種水雷27顆,有力支援了美國的登陸行動。

由於此舉嚴重違法日本和平憲法,所以日本各界政府一直三緘其口,在掃雷期間被炸死的中谷板太郞也偷偷放到了靖國神社。

但日本明顯做得更過分,在韓戰爆發後,日本作為聯合國軍的大後方不僅提供了大量的軍火,更在美國默許下秘密派出25000多人秘密前往朝鮮作戰,它們以顧問、軍事專家甚至尖兵的身份進入聯合國軍,充實了聯合國軍的力量。

而且仁川登陸戰時,日本人就曾參與其中;抗美援朝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細菌戰罪魁石井四郎更是在1952年幫助美國在朝鮮戰場實行罄竹難書的細菌戰。

可以說,韓戰不僅為日本戰後經濟的起飛積累了第一桶金,更讓日本脖子上的鎖鏈幾乎鬆開,將韓戰形容為日本復興的天賜良機實在不為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爆發,林彪不顧兵家大忌臨陣換將,堅持要換13兵團司令
    朝鮮半島和中國有著特殊的歷史淵源,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朝鮮一直都是中國的附屬國。每當日本還有其他勢力侵略朝鮮半島的時候,中國古代王朝都會有所表示,保障朝鮮半島的穩定性。既是為了兩國上千年的友誼,又是為了保障中國東北地區的安全,抗美援朝戰爭也是這樣。
  • 韓戰中,14位開國上將榮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他們都是誰?
    1950年6月25日,南朝鮮和北朝鮮圍繞國家統一問題,爆發了大規模的內戰。韓戰爆發後,美帝國主義不顧聯合國的反對,悍然出兵,武力幹涉朝鮮內政。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還公開發布聲明,在幹涉朝鮮內政的同時派遣第7艦隊入侵臺灣,幫助蔣介石阻礙解放軍解放臺灣。
  • 浴血朝鮮戰場:戰將當年正年輕!
    與眾多的美國人一樣,麥克阿瑟崇尚實力,信奉「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的叢林法則,而當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就有著強大的實力:總兵力55.3萬人,地面部隊42.33萬人,美國投入到朝鮮戰場的作戰飛機1100餘架,還有包括3個航母戰鬥群在內的200餘艘戰艦,海空兵力13萬人。而此時的志願軍,沒有一架能夠用於作戰的飛機,也沒有一艘可以作戰的艦艇。
  • 解放軍「三楊」來到朝鮮戰場,重創美軍,立下大功
    隨著韓戰的爆發,解放軍著名的「三楊」也相繼來到戰場。楊成武將軍第一位來到朝鮮戰場的是楊成武將軍,當時被任命為志願軍第20兵團的司令員,參加了當時的夏季和秋季的防禦戰,在文登川一戰中,粉碎了美軍的新戰法,重創了當時的美軍第七師,而且還創造了最高的殲敵記錄,一時間楊成武將軍威名大震
  • 抗美援朝時,奔赴朝鮮戰場的共和國元帥都有誰?
    作為國家和人民軍隊重要奠基者,後被授予元帥軍銜的革命家們更是不懼強敵、夙夜在公、兢兢業業,為戰勝強大對手作出艱巨而卓越的貢獻,值得永遠銘記。奔赴朝鮮戰場。新中國成立後,彭德懷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集中精力鞏固和建設大西北。美國入侵朝鮮、嚴重威脅我邊境安全時,接到毛澤東密召的他火速抵京擔當重任。
  • 華野虎將許世友,一生戰功赫赫,可為啥在朝鮮戰場上的名氣卻並不高?
    其實對於許世友而言他是特別想去朝鮮作戰的,但由於許世友不在五大野戰軍編制裡且不是野戰軍司令員,而且首批入朝作戰的是四野第十三兵團、三野的第九兵團、華北野戰軍第十九兵團等等都是以野戰軍兵團為單位入朝。
  • Pearl Abyss《影子戰場》今日開始展開全球最終內測
    Pearl Abyss(代表 鄭景仁)表示 「動作大逃殺」PC在線遊戲《影子戰場》的全球最終內測將在今天(17日)下午4點(北京時間)開始。全球最終內測將在4月17日至4月20日進行。將支持韓文、英文、中文、俄文、泰文等14國語言,並提供亞洲、北美、歐洲3個區域伺服器。
  • 抗美援朝紀念日丨85歲老兵難忘朝鮮戰場姊妹情——好姐姐,你在哪裡?
    本文講述一段戰場「姐妹情」——程秀華與王月眉自1953年朝鮮分別後,就沒見過面,後來又失去了聯繫。年已85歲的程秀華經常拿出老照片,思念有過救命之恩的「好姐姐」王月眉,只知道她今年91歲,曾經的工作單位是石家莊市交通局……歡迎大家轉發並提供線索(可在留言區留言,或致電《軍嫂》雜誌社客服號碼15120083819),一起助力完成她尋找戰友的心願。
  • 韓戰中,聯合國軍有16個國家參與,這些國家都為什麼參戰?
    然而這次戰爭,並非是美國和中國的單挑,除了美國之外,還有十五個國家響應美國的號召,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侵略朝鮮。戰爭是要死人的,如果沒有好處,光憑著美國新晉班長的威望,顯然還不足以讓這麼多國家把自己的軍隊送上戰場,那麼除了美國之外,朝鮮戰場上,組成聯合國軍的其它十五個國家,都是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參與這場戰爭的呢?
  • 朝鮮戰場麥克阿瑟如何作死,最後被杜魯門免職?
    麥克阿瑟在韓戰之前一直都是美國人民心中的"不敗戰神",然而他卻在朝鮮戰場上接連輸給了彭德懷指揮的志願軍,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還沒有美國軍隊好,這讓美國人民感到憤怒,認為麥克阿瑟已經不適合繼續再指揮朝鮮戰場上的事務了,要求總統更換朝鮮戰場上的指揮官,但是真正讓杜魯門決定將麥克阿瑟免職的卻是麥克阿瑟發表的一次言論。
  • 黑色沙漠影子戰場好玩嗎?影子戰場延遲高用什麼加速器?
    影子戰場開放上線已經有一周了,小編親自上線測試了之後,發現這款遊戲真的是非常好玩,超爽的打擊感,精美的遊戲角色和場景,完全是一款動作大作。目前影子戰場共支援包含韓文、英文、中文(簡體)、中文(繁體)、俄羅斯、泰文等14種語言,並開放了亞洲、北美、歐洲、南美等四區域的伺服器,在steam上線之後,全球玩家都可以直接免費體驗。黑色沙漠影子戰場好玩嗎?
  • 大逃殺端遊《影子戰場》17日終測 全球玩家均可參與
    《黑色沙漠》開發商PearlAbyss的端遊新作《影子戰場》,即將進行最終測試。此次測試將從4月17日開始進行到20日為止,為期四天。此次測試跟三測一樣,全球玩家均可參與,遊戲已支持包括簡體中文在內的14種語言。若說三測是把重點放在新內容上,此次的最終測試,則以新手玩家也能方便體驗的新模式和提升遊戲完成度上。
  • 「旋風將軍」韓先楚,在戰場上面橫掃四方,指揮了哪些經典戰鬥
    韓先楚將軍今天就為大家說一下韓先楚將軍都指揮了哪些戰鬥。三、遼瀋戰役作為林總麾下第三縱隊的司令員,韓先楚將軍率部參加了攻擊錦州的戰役,順利拿下錦州後,要直接趕赴遼西參加了圍剿廖耀湘兵團的戰鬥中,當時的廖耀湘10萬大軍,被攔截在黑山和大虎山陣地前面,進退兩難,而韓先楚的目標則是廖耀湘兵團的主力新一軍、新6軍,經過激烈的交鋒,活捉廖耀湘。
  • 第九兵團奉命入朝參戰,頂著嚴寒,拿下長津湖戰役
    宋時輪將軍當時朝鮮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第九兵團緊急接到通知,讓以最快的速度入朝作戰,而第九兵團的司令員是我們熟悉的宋時輪將軍,當時由於事情緊急,於是就倉促集合隊伍準備開赴朝鮮。結果當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員看到第九兵團戰士們之後,大吃一驚,戰士們穿的還是南方的單薄衣服,於是直接就告訴宋時輪這樣上戰場,還沒打就會被當地的嚴寒天氣給凍死了,但是事情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只能從讓後勤部門將5萬套厚軍裝仍到火車上面,將能夠禦寒的東西儘可能地扔給第九兵團的志願軍們。
  • 在朝鮮戰場「狹路相逢」 從無敗績的美國「王牌軍」輸了
    在朝鮮戰場「狹路相逢」 從無敗績的美國「王牌軍」輸了 2020/12/19 00:0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1045
  • 抗美援朝時,第九兵團沒有棉衣,一支部隊在長津湖被凍成冰雕
    但是我們都知道,美國和蘇聯所屬陣營不同,一個共產主義國家,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這兩大陣營是有嚴重分歧的。朝鮮半島的統一牽扯到美蘇雙方的利益,因此始終沒有統一。而後南北朝鮮先後宣布獨立,南朝鮮成立了大韓民國,北朝鮮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和朝鮮的主義不同,雙方政權性質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沒少爆發衝突。
  • 齊天印:朝鮮戰場,立三等功的情報老兵
    據齊天印回憶,抗美援朝開始後,由於文化程度比較高,他被軍委技術部抽調到張家口某基地進行集訓,主要是學習外語、熟悉並掌握韓戰情況。1951年1月20日,他由張家口乘火車來到北京,在香山見心齋旁一個院落內,承擔起接收朝鮮戰場情報、分析戰況形勢,並向志願軍司令部、毛主席、周總理等領導人傳送情況的任務。
  • 在朝鮮戰場所向披靡,栽倒在女人床上的一代志願軍名將尹先炳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北部由蘇軍受降,而南部由美軍受降。根據開羅宣言的約定由蘇聯和美國協助南北朝鮮半島組建一個臨時政府,由於雙方利益分歧過大未能落實。南朝鮮半島在美軍的支持下組成大韓民國,而北朝鮮半島則在蘇軍的支持下組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開國將軍王直的筆記中,記載了70年前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
    △朝鮮兒童向志願軍9兵團某部獻錦旗:有了志願軍什麼也不怕!列車停靠瀋陽的一天裡,89師全師換上了高寒地區的棉衣和大衣,但缺少高寒地區棉褲,一部分人沒有棉帽、棉手套和棉鞋。△志願軍部隊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剛入朝,志願軍後勤運輸線還沒有建立起來,就地取糧一時不能實現。89師全師隨身所帶只有一個星期糧粖,斷糧後,在饑寒交迫下如何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