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片人焦雄屏青年電影季分享經歷:拍電影勇氣最重要

2021-01-09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武芝)今天,2018年第三屆「NEW ERA」青年電影季頒獎典禮在京舉辦,現場對主競賽單元和命題短片單元獲獎作品進行了頒獎。頒獎典禮現場,電影季評委會成員萬瑪才旦、焦雄屏、方勵、耿軍、樸相洙、黃驥、楊超、秦曉宇、程亮等悉數到場。

黃驍鵬執導的《雨季不再來》獲最佳劇情短片,阮鳳儀《姊妹》獲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則由薛馳原的《今日結課》和Jason Chau的《伊莎貝拉》獲得。值得一提的是,來自清華美院的洪嘉寶導演的《愛山記》獲得最佳動畫/實驗短片,該片將盲人的內心話語呈現,讓明眼人看到了盲人內心的畫面。

曾擔任《藍色大門》《十七歲的單車》《色戒》等影片監製的焦雄屏在現場以自身經歷鼓勵青年電影人:「我從三歲起就對電影特別有感覺,但我們那個年代沒有人做電影,被認為是戲子的行業。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是需要勇氣的,求學時看到許多和我一樣熱愛電影的同學,我知道電影是我終身的使命。」

相關焦點

  • 第三屆new era青年電影季頒獎典禮:為年輕和電影而生
    2018 NEW EAR 青年電影季宣傳片  頒獎典禮現場,電影季評委會成員萬瑪才旦、焦雄屏、方勵、耿軍、樸相洙、黃驥、楊超、秦曉宇、程亮等悉數到場,同時,淘票票CEO 李捷,此次頒獎典禮不僅是青年創作人的盛會,更是「泛電影人」對電影新時代的誕生的一次重要見證。
  • 2018年第三屆「NEW ERA」青年電影季頒獎典禮:為年輕和電影而生
    2018 NEW EAR 青年電影季宣傳片 頒獎典禮現場,電影季評委會成員萬瑪才旦、焦雄屏、方勵、耿軍、樸相洙、黃驥、楊超、秦曉宇、程亮等悉數到場,同時,淘票票CEO 李捷,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 劉開珞等影視大咖都作為頒獎嘉賓也到場為青年電影事業打call助力。
  • 為年輕和電影而生,2018年第三屆「NEW ERA」青年電影季頒獎典禮在京舉辦
    2018 NEW EAR 青年電影季宣傳片頒獎典禮現場,電影季評委會成員萬瑪才旦、焦雄屏、方勵、耿軍、樸相洙、黃驥、楊超、秦曉宇、程亮等悉數到場,同時,淘票票CEO 李捷,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劉開珞等影視大咖都作為頒獎嘉賓也到場為青年電影事業打call助力。
  • 觀察 | 為年輕和電影而生,2018年第三屆「NEW ERA」青年電影季頒獎典禮在京舉辦
    現場對「NEW ERA」青年電影季主競賽單元和命題短片單元獲獎作品進行頒獎。2018 NEW EAR 青年電影季宣傳片頒獎典禮現場,電影季評委會成員萬瑪才旦、焦雄屏、方勵、耿軍、樸相洙、黃驥、楊超、秦曉宇、程亮等悉數到場,同時,淘票票CEO 李捷,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 劉開珞等影視大咖都作為頒獎嘉賓也到場為青年電影事業打call助力。
  • 2018年第三屆「NEW ERA」青年電影季頒獎典禮在京舉辦
    2018 NEW EAR 青年電影季宣傳片頒獎典禮現場,電影季評委會成員萬瑪才旦、焦雄屏、方勵、耿軍、樸相洙、黃驥、楊超、秦曉宇、程亮等悉數到場,同時,淘票票CEO 李捷,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 劉開珞等影視大咖都作為頒獎嘉賓也到場為青年電影事業打call助力。
  • 【智者】焦雄屏 電影粘合劑
    如今,老焦頻繁來北京,主持一檔由風行網出品的對話節目《聚焦》,對談電影行業裡的各類精英佼佼者,對談的對象很多都是她的老朋友,吳天明、陳可辛、章子怡等等。其時正忙於執導春晚和宣傳自己賀歲新片《私人訂製》的馮小剛,也將他這個階段重磅的訪談留給了老焦。 焦雄屏 臺灣著名電影學者、影評家、劇作家,同時也是著名的電影評論人、製片人,臺灣年輕影人的幕後推手。
  • 【舊文】焦雄屏對話陳丹青
    我常常會覺得,我在看老一批大陸電影的時候,會有很嚴重的鄉愁。這種鄉愁我很難跟你分享,因為這是我們在臺灣,地理課本歷史課本裡的一個中國。突然之間,發現新大陸一樣地看大陸電影,覺得那裡面是我們沒有經歷過可是有的鄉愁,是從我們父母基因裡帶過來的一種鄉愁。陳丹青:孝賢剛看大陸電影,他說他哭得一塌糊塗。焦雄屏:我第一次看到的大陸電影是《我這一輩子》,我真的是哭在地上爬不起來了。
  • 臺灣年輕影人的幕後推手——焦雄屏來了!
    這一次的授課導師是著名的監製、製片人、前金馬獎評委會主席焦雄屏老師。 焦雄屏老師不僅僅是著名監製、製片人、電影學者、影評家、劇作家,同時也是前金馬獎評委會主席,人稱「臺灣電影教母」,一直是臺灣年輕影人的幕後推手。焦雄屏老師曾監製過多部作品,其中包括《色戒》、《香港情懷》、《望鄉》、《洞》、《十七歲的單車》等。
  • 焦雄屏:「《夏洛特煩惱》是部爛片」
    中國是一個特別講究集體意識的社會,特別容易從眾,很怕鶴立雞群、別出一格,所以會造成對自己的判斷力沒有信心。甚至有些導演的片子出來,明明不怎麼樣,但大家也不敢說出真實的想法。我希望現在只是一個過渡階段,希望大發行體系將來有機會容納更多元的電影。要保持電影的美學和品位,多元的機會永遠都很重要。除了院線的原因,這種現狀與中國導演有關係嗎?
  • NEW ERA青年電影季:留洋本土兩派對決,誰能俘獲評委青睞
    同時,超過50%的提名影片出自於「留洋派」的青年電影人,除了他們的留學經歷以外,他們的作品中更是一致的表現出對於奇幻/科幻類型的專注與探索。譬如,劇情短片單元中《敬子的手》、《不眠少女》、《伊莎貝拉》、《杯子蛋糕》等影片均主打奇幻/科幻的成功實踐,且又將奇幻類型與其他類型元素相結合,通過影像延伸電影敘述內涵。
  • 聚焦中國電影走出去:國際選片人談青年影人優勢
    11月15日,吳天明青年電影高峰會論壇之「明日之子·國際電影發展歷程中的中國青年電影人」在杭州舉辦,論壇由著名電影監製焦雄屏主持,坎城電影節平行單元「導演雙周」選片人班傑明·伊洛斯、多倫多電影節選片人喬凡娜·芙維、東京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選片主席石坂健治、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參贊(文化藝術)馬昌以及獨立製片人Pieter Fleury出席。
  • NEW ERA青年電影季落幕|留洋派和本土派正面battle,誰更能俘獲評委的青睞?
    整體來說,學院派創作者還是佔據NEW ERA青年電影季的絕大多數。同時,超過50%的提名影片出自於「留洋派」的青年電影人,除了他們的留學經歷以外,他們的作品中更是一致的表現出對於奇幻/科幻類型的專注與探索。
  • 觀點丨焦雄屏炮轟"夏洛"是"短劇爛片" 「三觀不正就忙著拍電影,很危險」
    在大數據、大發行、大財團控制的體系下,電影美學基本上是走大眾化路線,在這個本身講究效率、經濟的時代,慢慢往通俗、從眾的方向走,用最短視的方法掙最大的票房,電影製作是朝著公式化邁進。我現在看到一些非常賣座的電影,在美學品位上沒有要求,完全不尊重電影藝術,我還是會難受和憤怒。我最近剛寫了一篇文章,不能拿「娛樂無罪」當做沒有品位的擋箭牌。
  • 慈悲心腸、暴力手腕——焦雄屏對話吳宇森
    我覺得可能在將來的電影史上,不但會認為您的位置是——現在看文獻,很多人說您是動作影片類型中間,這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一位導演,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你們幾位共同創造了一個新的、後現代的文化現象。 焦雄屏:橋段都燒掉了,在你們腦子裡。 吳宇森:然後我就把空白解釋給每一個重要的人聽。(焦雄屏:挑戰你的記憶力。)當時拍的時候好玩兒,他們都是非常拼命,湯姆·克魯斯不用替身,攀在兩千米的石臺上面。
  • 焦雄屏對話陳可辛:北漂十年
    北漂十年,所感所得,值得一聽「北漂十年,現在自我感覺最良好」焦雄屏×陳可辛從2004年起開始「北漂」的陳可辛終於得到內地電影獎項肯定:他導演的電影日前他接受焦雄屏的訪談,話題也由此開始。他還承認,前一部作品《武俠》的失敗讓他進入人生低潮,沉寂兩年。回首北漂十年,站在一個相對清醒的立場,陳可辛也談及兩地電影產業的得與失。從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雙城故事》到《投名狀》、《中國合伙人》,友情是主題之一。「因為沒有,所以才拍」,陳可辛說,「很多時候,我在訪問裡面更開放,我更容易把內心說出來。」那麼,他內心裡在想什麼?
  • 第四屆浙江青年電影節 聚焦中國青年影人成長
    2017年11月15日,第四屆浙江青年電影節期間,舉辦了「明日之子:國際電影發展進程中的中國青年電影人」和「青年導演創作之路分享」兩場主題論壇,邀請海內外的資深電影人、專家、選片人和優秀青年導演代表共同探討聚焦中國青年電影人的成長與突破。
  • 臺灣電影教母焦雄屏:期待華語電影挑戰好萊塢
    臺灣電影教母焦雄屏:期待華語電影挑戰好萊塢 時間:2013.06.18 來源:濟南時報 分享到:
  • 《捉妖記》製片人江志強:對我來說藝術電影更重要
    《捉妖記》製片人江志強:對我來說藝術電影更重要 2015-08-27 22:21: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捉妖記》的製片人江志強日前在湖州舉辦的「中國青年電影導演太湖論壇」上,和青年導演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做電影的感悟。
  • 「電影教母」焦雄屏:創意一定具有產業特性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9日訊(記者劉晨)4月18日下午,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之——「電影創意論壇」在北京飯店北京宮舉行。論壇旨在研討電影創意在全球電影發展中的作用及影響。具有「臺灣電影教母」之稱的焦雄屏女士參加了此次論壇,她旁徵博引地以「原創性」為話題展開了演講,生動而深入。
  • 我們必須更加專注,才能獲得自由 | NEW ERA青年電影季頒獎禮
    著名電影製片人、監製和編劇,製作了包括《安陽嬰兒》《頤和園》《蘋果》《觀音山》在內的多部電影,並多次在國際電影節獲得重大獎項的方勵老師,擔任本屆電影季主競賽單元評委會評委,並上臺分享自己做電影的經歷: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