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清官難斷家務事」百歲老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2020-12-24 三個老農民

主題:俗語「清官難斷家務事」百歲老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俗語作為「草根文化」,不僅樸實無華,而且言簡意賅、發人深省,它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本質所在,簡直是字字珠璣。特別是俗語的由來,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察摸索出來的經驗,然後不斷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播,一代又一代的保留了下來。

之所以俗語一直深受廣大群眾喜愛,這是因為它的口語化表達形式通俗易懂,而且其中還包含著博大精深的內涵。再通過不斷的改良加以完善,到了如今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間文化系統。隨著農民素養的不斷提高,就讓這些「貼地氣」的鄉土文化越來越受歡迎,因此老農民們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會經常引用一些俗語,說到開心時也會拍手叫好。

比如俗語:「清官難斷家務事」,就說出了每個家庭成員之間,在家務事上互相牽扯的複雜程度,連辦案如神的清官,都難以判斷這一家人到底「誰是誰非」?可以說複雜的程度,不僅是「扯還斷理還亂」,如亂麻一般,根本沒有辦法理出頭緒。因此,百歲老人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之所以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是因為每個人都以為別人家好,就覺得只有自己家的狀況不好。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每個人家都有難言之隱,只是不肯說出來而已。這是因為在我們的傳統思想觀念裡,一直遵循著「家醜不可外揚」的文化理念,每個人對家裡人都會選擇隱忍不發。

一家人誰對誰錯?沒有人說清道明,就算歷史上有名的清官包公再世,對於家庭瑣事也束手無措。如果你對這個說法不服氣,可以耐心的把文章看完,到時候你肯定會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還是拿這句經典俗語:「清官難斷家務事」來說吧,百歲老人就時常嘆息:「自己難受只有自己知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老人在一大家子成員面前,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而兄弟姐妹的家庭之間,也難免素質參差不齊。所以懂事的孩子就會多吃苦,沒有自知之明的孩子就比較隨便一些。

比如我們家,從前每次和哥哥爭論,母親都會訓斥我,而且特別嚴厲,有時候心裡實在感到不平衡,甚至覺得母親偏向著哥哥。直到有一次,哥哥不僅做事不負責任,而且還「雞蛋裡挑骨頭」抱怨父母。我就和他講道理,可是怎麼講都講不通,而母親依舊批評我。這次我實在忍無可忍了,就回懟了母親一句:「您怎麼良莠不分呢?」

可是母親的話,讓我銘記終生:「你識文斷字又知書達禮,為啥和哥哥一般見識?你和他爭辯是非,不僅說不清道不明,而且會引來路人笑話。人家只會笑你,不會笑他,因為他不值得笑話!你讀那麼多書,全白讀了。」

看到母親發怒了,我陷入沉思,才感覺母親說得有道理。一家人想和睦相處,就得稀裡糊塗不要較真,因為都是骨肉親情,懂事的孩子就得多擔待點。所有老人都明白,家裡的重任也會交給有擔當的孩子,家長管教嚴厲的孩子才是他們最疼愛的人。

所以說,這句俗語:「清官難斷家務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家庭成員之間,血濃於水的感情中,沒有誰是誰非。一旦遇到一個不懂事的家庭成員,你就是「說破大天」,他該不懂事依舊不懂事,爭辯是非也沒有用,不如主動承擔起家庭重任,免得讓鄉鄰落下笑柄。就像老話說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白白浪費口舌,做無畏之爭又何必呢!

何況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家人之中雖然有任性的,當然也要有「挑大梁」的,這樣才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在委屈的時候,多想想一奶同胞聚在一起多不容易,跟家裡人受點委屈能咋地?因為有句老話說的好,連清官都難斷家務事,家庭瑣事就不要認真了,要銘記「家和萬事興」啊!

其實,這句俗語:「清官難斷家務事」,就是老祖宗告訴後人,一家人過日子,不要因為「雞毛蒜皮」點小事,就爭辯誰是誰非。懂事的孩子就多擔待點,忍讓一下,多想想大家都是一家人,就不感覺到委屈巴巴了。平時不要羨慕別人家如何的好,因為你對別人家不清楚,就像百歲老人說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相關焦點

  • 熱評|珠海首份老人保護令發出,「清官也斷家務事」是進步
    以前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因此,許多家庭暴力、家庭糾紛都隱藏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後面,讓家庭成員間事實上的侵權和違法行為得不到應有的懲治。許多人礙於面子,也並不願意將家庭糾紛鬧上法庭。林阿姨與其女兒王女士之間的案例也是如此。
  •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三種家務事,關係再好也不要插手
    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一個家庭之間也有風雨飄搖,在這個人世間,最親近的人際關係無疑是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關係,一家人過得好,有著良好的感情關係,無疑就會感覺到幸福和美好。這世界上最令人心寒的事,就是夫妻反目,父子不和,兄弟姐妹之間怨恨仇視,老死不相往來;有時候,你會感嘆,越是最親的人,一旦撕破臉,反目成仇,好像有幾輩子的怨恨,連個外人都不如,所以家人之間一定要珍惜彼此的感情,相互團結尊重才會有親情的繼續。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農村分家鬧矛盾,兄弟幾人反目成仇
    提要: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農村分家鬧矛盾,兄弟幾人反目成仇農村兄弟兩人怎麼分家?分家在農村可是個大事,分好了一家人還是和和睦睦的生活,分不好了兄弟兩個有可能反目成仇。不過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為了讓老人們晚年生活的順心一些,分家的情況在農村也已經不多了。「分家」怎麼分?
  • 清官難斷家務事,可能是清官不清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務事之難,家務事之複雜,想斷、能斷、會斷要求之高,讓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慨。我非「清官」,也想斷明白一些家務事。如果這樣的話,可以騰出手把老家宅基地翻蓋一下,贍養老人的地方也就妥當了。經過討論,在飯桌上通過了這個方案。意外的是父親不願操翻蓋老宅的心。2父親婉拒的緣由妹妹,是我們家老小。
  • 拉姆之死:「清官難斷家務事」無異於助紂為虐
    經過半個多月的搶救後,拉姆不幸於9月30日去世,而在數天前,拉姆曾一度「有了一點意識」。10月1日中午,金川縣公安局發布消息稱,唐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已於2020年9月14日晚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10月2日 封面新聞) 「慘案發生之後,卓瑪反覆復盤,如果母親還在,如果父親不那麼懦弱,如果拉姆出去打工,如果曾有外部力量介入施以保護……」在騰訊新聞穀雨實驗室發布的文章《被前夫燒毀的拉姆》中,我們可以看到:拉姆之死,除了其前夫的暴虐與慘無人道、其父親的沉默與懦弱之外,不作為的基層民警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 家暴、「沒事的」、「清官難斷家務事」、「各人自掃門前雪」
    但估計阿姨說「沒事的沒事的」也只是口頭安撫,並沒真的對張栢芝有啥阻止作用。一個隨便說說,一個還就聽了,就給張栢芝留出了揍人的時間和機會。我覺得,許多家庭暴力,好像都是這樣,在旁觀者「沒事沒事的」之間,終於有事的。遇到家庭糾紛,中國有句萬用老話,叫「清官難斷家務事」。
  • 清官難斷家務事,「難」在三點,不知就裡越斷越亂
    俗話說:「哪有馬勺不碰鍋巖的。」居家過日子,瑣事繁雜,意見不同意了會有點矛盾。人有喜怒哀樂,誰也不能保證天天心情舒暢,情緒低落,使個性子,甩個臉子,也會引人不滿。但人們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由於家人之間的關係密切,讓外人從中調解時,在尺度把控、處理方式等等方面便會出現許多困難。那解決家庭矛盾,到底難在哪兒呢?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存在難點。第一,難在「事」上。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什麼樣的「家事」 會是如此難念的經?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到底是怎樣的家庭問題會令人從內心發出這般的感慨又是什麼樣的「家事」會是如此難念的經?婚姻中常見的問題根據現代心理社會學家研究和歸納,我們找出了婚姻中最常見的問題。1.溝通不良婚姻專家發現85%的夫妻有溝通不良的問題。
  • 巫師3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完美結局
    巫師3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完美結局,應該就是男爵一家不死的結局了,男爵雖然家暴且不是個好丈夫、好父親,但是卻是對希裡有救命之恩,這就是我們需要救他的原因,在得知他女兒的下落之後先去見他女兒,然後林中女巫任務殺死樹心就行了。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心疼他們
    首先是關於索菲亞的「保姆」說辭,瓦妮莎表示多數的家務事是她和科比在照料,自己母親明明只在女兒孩童時期稍微照顧了她們罷了,並沒有權利來訴求這麼高一筆金額。 本以為孫女的出生可以讓科比的家人心軟,使雙方重歸於好,而事實上,2010年左右,雙方確實也有關係好轉的跡象: 科比的父母到場為兒子的比賽助威,科比還特意親吻了母親,一派和諧。
  • 「清官難斷家務事」,關係再鐵,也莫牽扯這3種事,出力不討好
    明代馮夢龍在《喻世明言》第十卷中提到:「清官難斷家務事」清官即是指公正嚴明,能夠秉公執法的官員,他們能夠破千種離奇的案子,卻難以判斷家務事中的誰是誰非。因為一旦牽扯到家務事,總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說不透也道不破,站在不同的立場,就有不同的判斷,實在是令人頭大。所以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當我們身邊的朋友遇到家務事的糾紛時,我們就不要再摻合了,就算你做對了,也未必討好。
  • 耐心調解 清官巧斷家務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耐心調解 清官巧斷家務事 2020-12-18 1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耐心調解 清官巧斷家務事
    法官受理該案後,經了解發現,該案中年齡最大的75歲,最小的也有57歲。本案的爭議主要集中在70歲的原告孫某與被告小弟之間,由於其他幾名被告人有的因年邁臥床無法參與訴訟,有的因在外地不想摻和此事,因此案件的送達就是個難題。而且,考慮到原被告的親情關係,依法判決難免會使雙方產生心結,於是法官決定轉換方式,組織雙方進行調解。
  • 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簡單的語言形式,顯得又非常的幽默風趣。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是卻又意義深刻,有一番道理在裡面。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啥意思?有道理嗎?夏敏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為什麼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因為怕老婆?這裡不僅僅指自家的家務事
    俗話說得好「清官難斷家務事」,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再怎麼厲害和聰明,在面對非常複雜的家庭關係的時候,他們也可能會感到非常頭疼,並且無法給出公正的評判。家庭事務著實是比較繁瑣,再加上親情和利益的牽扯,想要把其中的利害分清楚確實是非常困難的。
  • 清官難斷家務事?趕緊圍觀柳江法院家事法庭如何巧解家事千千結!
    清官難斷家務事?趕緊圍觀柳江法院家事法庭如何巧解家事千千結!—— 家事法庭專管別人的「家務事」從雞毛蒜皮,家長裡短的小事到夫妻離婚,孩子撫養的家庭大事都要經過他們的「法眼」
  • 往事並不如煙....清官難斷家務事
    關於陳述老的遺產處置,其實早有預兆,李波也訴說過此事。李波說,那天看到老爺子(李波是這樣稱呼陳述的)眼睛睜開了,並含含糊糊地說要喝水,她心中透出多日不常有過的輕鬆。這此天,當她每晚按規定時間去瑞金醫院重症病房看護陳述時,同室的病友說:你不在,陳老師就一天不發出任何聲音,你一來,他就會嘴裡嘟嘟噥噥地就一種聲音,好像要對人說話。
  • 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唱的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  人生不易,不要笑話別人。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唱的曲。再風光的人,背後也有寒涼苦楚;再幸福的人,內心也有無奈難處。誰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於笑己,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總會出頭。
  • 他能管百萬雄兵,卻管不住小妾,只能感嘆:清官難斷家務事
    孫傳芳有一妻兩妾,結髮妻張貴馨,兩個小妾名叫何潔仙、周佩馨。 何潔仙是孫傳芳的第一名小妾,她本是孫傳芳上司妻子的女傭,因美貌如花被孫傳芳看上,納為小妾,十分寵愛。何潔仙為人溫柔和順,對孫傳芳的正妻很是尊重,妻妾和睦,但是何潔仙紅顏薄命,結婚一年就病故了,孫傳芳很是懷念她。
  • 《親愛的你在哪裡》真實,不止丟孩子的痛,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這部劇很真實,不止把丟孩子的痛赤裸裸地通過影視劇呈現在觀眾面前,還牽扯出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的家庭問題。難念的經之一:女主過於強勢,男主過於溫柔,他們在一起不像夫妻,倒像是「母子」。難念的經之二:家庭矛盾太多了,所有平時能想到的矛盾都被劇中一家人趕上了,編劇有點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