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美國英國的電視劇比中國的好看?

2021-01-09 健鳳跟你去看世界

最近幾年,大家都在發牢騷,說中國的電視劇水平下降了很多。在我身邊的人問問,確實,他們都說現在的電視劇不好看了。既然中國的電視劇不好看,那他們看什麼呢?答案是:看美劇,看英劇。

其實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專看美劇英劇的觀眾群。他們對美英電視劇非常喜愛,因為美劇一個星期才播出一集,在這些喜歡看外國電視劇的群體裡,有了一個專有詞語:追劇。人家那是真的追,一個禮拜才能看一集。有時候一個系列的電視劇可能要好幾年才能播完,真的需要鍛鍊身體,拼命活到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播出。

那麼,他們為什麼那麼喜歡美國英國的電視劇呢?用他們的回答就是:真的用心在拍攝。這裡我們以響噹噹的美國王牌電視劇,號稱有電視劇之王之稱的《權力的遊戲》做一個簡單的例子。

據說為了復古中世紀平民百姓最真實的樣子,劇組給每個演員只發一件衣服,且不論主演還是群眾演員。這套衣服不能洗,不論是只演幾天還是幾個月,衣服都不能洗。最後的結果是,衣服破破爛爛,人人都跟要飯的叫花子一樣。這還不算,劇組要求所有人都不能洗澡,多少天都不能洗。最後演員們一個一個都渾身散發著汗臭體臭,面容憔悴。達到這個效果,都不用教他們怎麼表演,他們其實就是中世紀的普通老百姓。走在街上,你都不知道這是現代還是古代。然而,廢了這麼大勁兒,有時候也只是拍一兩個過場鏡頭。你說這樣的用心程度怎麼會拍不出好電視劇?

反觀我們國內的電視劇,凡是涉及到古代的,那些人都一個個眉清目秀,化的妝比現代人還好看,衣服比現代時裝還新潮。古代科技不發達,衣服都是粗布土衣,而且普通老百姓都是補丁上面蓋著補丁,哪有那麼顏色鮮豔的,跟剛買的一樣的衣服?這樣一來,一點兒歷史的厚重感都沒有,再加上小鮮肉小鮮花那尷尬的表演,簡直是在過家家。

也不怪國內的觀眾崇洋媚外,你說你拍好了電視,我能頂著聽不懂的語言去看外國的嗎?所以說要想讓觀眾喜歡看國產電視,首先劇組要用心拍國產電視劇,否則你只能把觀眾逼到外國電視上去。

本文由【健風跟你去看世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美國人收養了很多中國兒童?
    除了開頭提到的「無臂女童」外,2014年8月,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帕提•沃德米爾寫過篇《一個中國棄嬰的童話》。2010年年末,剛出生不久,有多種先天疾病的貝拉(中國嬰兒),被父母遺棄在上海的一家外國門店前,親生父母的意思很明顯,希望有外國人能收養她。這或許是因為在中國,醫保非常低,家庭負擔不起治療費的關係。
  • 為什麼有一些人認為:英國的演員要好於美國的演員?
    在英國,許多演員們都會受到舞臺訓練,接受更正式的訓練,他們通常要去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這樣的地方去進修,那裡有一些世界上最好的表演院校。不過,老實說,美國比起英國來,有一個大得多的市場。雖然說很多英國的影片,比如英國的《神秘博士》(Doctor Who),在其他國家獲得了比較歡迎的影響,也很受人們的喜歡。但總的來說,英國市場要小得多,競爭也更激烈。
  •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95版本《神鵰俠侶》李若彤的小龍女並不好看?
    很多人覺得李若彤的小龍女並不好看?其實欣賞電影或者電視角色,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你可以認為李若彤的小龍女不好看,也可以覺得古天樂的楊過平平無奇,沒必要在乎別人的看法,也不必要隨大流的認同別人觀點。
  • 為什麼很多書法家寫的毛筆字並不好看,卻被很多人認為功力深厚?
    是覺得詩詞都是漢字,書畫都是給人看的,所以是個人都可以談的麼?很多人都認為這樣的就是寫得好的:有的人覺得這是醜書:在大眾的認知裡,只有楷書和隸書是寫得好的(甚至很多人楷書和隸書都分不清楚)----因為這些字體整潔清晰。
  •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如今的流行歌曲不好聽,電視劇不好看?
    在與周圍人的聊天中,如果談起關於本年度的好聽歌曲、好看的電視劇有哪些,大家僅能提起幾首歌、幾部電視劇而已,而且一致認為,當前的歌曲與影視,都不如二三十年前的經典。令人稱道的影視作品也有很多,諸如《功夫》《少林足球》《神鵰俠侶》《還珠格格》《無間道》《三國演義》《西遊記》之類。
  • 為什麼英國人寫的兒童故事更好看?
    哈佛兒童文學與民間風俗教授瑪利亞·塔爾塔(Maria Tatar)認為,首先,英國人吸收了來自異教的民間傳說,而且,英國起源的傳說就是男巫教導年輕國王的故事。從梅林(Merlin)到麥克白(Macbeth),傳說總是與歷史密不可分。塔爾塔說:「在英國人不停地描述這個魔法世界時,更加實際的美國人只關注土地的開發價值」。
  • 美國演員與哈裡王子訂婚引爆關注,為什麼美國人那麼著迷於英國王室?
    據尼爾森說,Netflix公司出品的美劇《王冠》,在第二季第一集吸引了三百萬美國觀眾。可以說長期以來,美國人一直迷戀英國王室文化,今天來看看這種現象背後的心理。「對很多人來說,伊莉莎白女王是英國20世紀和21世紀的一面鏡子,她一直在政府首腦的領導下陪英國度過美好或糟糕的時光。」 Chernock 表示,為什麼這部關於伊莉莎白女王美劇《王冠》會在我的學生中大熱,英王室就是一個很好的研究對象。
  • 美版知乎提問: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中國人吃不好的東西?
    在很多西方人眼裡中國人什麼都吃,一些西方人更是認為中國人吃自己的寵物,養貓養狗就是為了食用,還偷鄰居家的狗等等。顯然這是一些西方人的偏見,他們忽視了世界各地各個人種吃的所有「怪異食物」。在羅馬有發酵的魚露加倫,老鼠棒很受歡迎;在今天的美國:響尾蛇、松鼠、海狸鼠、鱷魚,牛和豬的睪丸、豬的腸子等等。哦,是的,甚至在佛羅裡達的一家餐館也供應蝙蝠;在歐洲腎餡餅、哈吉斯、血布丁、發黴的奶酪裡面有蛆,蝸牛、青蛙等等。在美版知乎上就有這樣一個提問: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中國人吃不好的東西?
  • 【薈聞】 為什麼英國人寫的兒童故事更好看?
    哈佛兒童文學與民間風俗教授瑪利亞·塔爾塔(Maria Tatar)認為,首先,英國人吸收了來自異教的民間傳說,而且,英國起源的傳說就是男巫教導年輕國王的故事。從梅林(Merlin)到麥克白(Macbeth),傳說總是與歷史密不可分。塔爾塔說:「在英國人不停地描述這個魔法世界時,更加實際的美國人只關注土地的開發價值」。
  • 英國美女到中國後驚訝:黑髮才最高貴,為什麼中國人還喜歡染髮?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追求美麗,在追求美麗的眾多種方式中,將頭髮染色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做法,很多人都喜歡將頭髮挑染或者全部染成一種顏色,最常見的應該就是橘色。很多中國人都羨慕歐美人有一頭好看的天然金髮,都想有這樣的一頭秀髮。但是,對外國人來說,他們又是怎麼看待發色的呢?
  • 你們必須要看這些英國電視劇
    你們也都知道英國的《神探夏洛克》,但是英國還有好多更好看的電視劇。基本來說英國最好看的電視劇都是犯罪/驚悚/懸疑的。看這種電視劇特別好玩兒,因為每一個角色都好可疑,觀眾永遠不知道誰是殺手誰是罪犯誰是好人誰是騙子。英國電視劇最好的方面就是節奏。每一季只有6到8集,有的時候才三集,所以節奏非常快。我也挺喜歡看美國電視劇,但是喜歡看《行屍走肉》的人都知道那種節目特別慢。
  • 同樣的髒話,為什麼美國人說的跟英國人不一樣
    任何一個沒去過美國的英國人都可能認為美國就是個大地獄,美國人說髒話就像伊莉莎·杜利特爾(Eliza Doolittle)取下頭戴式耳機一樣正常。這些想法通通能得到寬恕,但從一開始就不必要存在。英國人可能經常談論,卻很少理解美國人的某些規矩。這些條列在一些不可思議的方式中得以展現,比如他們不願意使用某些看起來無傷大雅的詞彙(像「廁所toilet」這樣的詞)和辱罵他人時,某種程度上的溫文儒雅。
  • 394億口罩抵美,美國人狂掃中國貨後,英國人:我們也離不開中國製造
    例如,英格蘭中部的一家企業蘭開夏紡織公司(Lancashire Textiles)在疫情開始時,就第一時間轉產口罩,但這個英國企業在其Burnley基地僱員僅35人,當時一周僅能生產2000個口罩。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英國消費者高度依賴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
  • 為什麼英國、日本靠左開車,而中國卻靠右?
    憨豆先生主演的電視劇裡,他那輛經典的小綠車絕對是人見人愛。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發現了英國人開的都是右舵車並靠左行駛。
  • 「英國演員」為什麼特別容易被圈粉?
    英國演員「佔領」好萊塢,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了。2003年,《衛報》影評人約翰·帕特森曾控訴:「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態狂,甚至是美國壞蛋。」而短短六年後,他就發表了名為《英國演員席捲美國電視劇》的文章。
  •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95版《神鵰俠侶》,李若彤的小龍女並不好看?
    95版的《神鵰俠侶》被很多人奉為經典,很多人覺得李若彤的小龍女堪稱經典,也有一些人覺得李若彤的小龍女並不好看?其實審美是非常主觀的,你欣賞一部影視作品,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是所有的經典作品,經典角色都是經典的被人推崇。
  •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95版《神鵰俠侶》,李若彤的小龍女並不好看?
    95版的《神鵰俠侶》被很多人奉為經典,很多人覺得李若彤的小龍女堪稱經典,也有一些人覺得李若彤的小龍女並不好看?你也可以認為古天樂的楊過平平無奇,李若彤的小龍女並不好看,審美get不到很正常,沒必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和大家保持一致。
  • 中國和美國電視劇差異在哪兒?
    把錢花在了刀把上劇情緊湊、人物關係複雜、信息含量大且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社會現實意義……總體說來,美劇的解讀難度高於日劇和韓劇。相應地,這就要求它的受眾能夠有一定的知識結構和文化素養,思維節奏快、反應敏捷,善於思考和理性分析。
  • 英國電影人:警惕美國流媒體巨頭控制創意內容
    他們認為,目前,不僅英國電影行業從業人員紛紛流向好萊塢或其他海外電影市場,隨著美國在線流媒體平臺在影視行業佔據的主導地位愈加明顯,英國本土電影的製作也將面臨重重危機。7月初,美國流媒體平臺奈飛為了吸引更多英國影視人才,宣布將在英國謝伯頓工作室建立一個永久性生產基地,並計劃每年投入130億美元。迪士尼為了在流媒體行業獲得一席之地,也加入了這場競賽。
  • 穿越劇:中國《尋秦記》,美國《外鄉人》,英國入金氏世界紀錄
    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尋秦記》,畢竟作為開篇,不僅時間早,故事內容還優秀,肯定讓人印象頗深,作為排名第一它,依舊優秀如當初。美國《外鄉人》《外鄉人》又名《古戰場傳奇》,是根據美國作家撰寫的青春小說改編拍攝而成的穿越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