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醫保局巧用「加減乘除」工作法,抓重點、攻難點、聚焦點、補短板,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程式、全覆蓋的服務,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的醫療保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加強協作,合力確保應保盡保。會同扶貧部門弄清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底數,做好參保信息標識的及時錄入,每月與扶貧部門進行一至二次數據對比,確保人員身份、參保狀態等信息同步;稅務部門會同醫保、扶貧部門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保費的徵繳入庫,做好新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繳費、繳費錯誤人員退費重繳等工作,確保完成參保繳費「一個也不能少」的工作任務目標。二是優化服務,創新貧困人口參保繳費。依託各地黨委、政府,發揮好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作用,逐一排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繳費狀態;對外出未返鄉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充分利用「電話辦」、「網上辦」、「郵寄辦」等方式,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登記、繳費和參保排查工作。三是靶向施策,確保待遇保障落實到位。對政府全額資助參保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結轉納入到新年度,及時納入參保人員信息庫,並從新年度的1月1日起享受相關醫保扶貧待遇,確保不因補助資金未到位而影響待遇享受;對已完成參保繳費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確保不因部門間數據傳遞滯後影響待遇享受;對新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確保按規定享受待遇。
一是依託「網際網路+」,力爭辦事「零上門」。加強信息系統支撐,開通「村醫通」設備、網上服務大廳、微信公眾號和自助一體機等辦理渠道,實現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即時辦」。目前,全區已有12884個行政村安裝使用「村醫通」設備,佔總數的90.3%,村民「足不出村」即可結算醫保費用,享受醫保待遇。二是創新便民舉措,推進服務「零等待」。新系統實現醫保領域政務服務事項全覆蓋,實現醫療保障業務獨立辦理,支持定點醫療機構本地、異地聯網刷卡結算,集成「一門受理、後臺審核、全險通辦」功能,達成醫保業務 「一門式」服務目標。三是落實便民利民政策,服務群眾「零距離」。將醫保電子憑證籤發與新系統的切換上線同步推進,群眾可通過「廣西醫保」微信公眾號、支付寶、微信等渠道申領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可在醫院、藥店進行掃碼結算,並可查詢醫保個人帳戶餘額、消費記錄等信息。目前,全區已有221萬參保群眾激活了醫保電子憑證,4362家定點醫療機構和6963家定點藥店實現了掃碼結算。
一是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當前,廣西區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覆蓋五大項目、四個醫療服務類別和三類人群;自治區外實現了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跨省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2015年、2019年廣西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次分別為2.85萬人次、644.33萬人次,同比增長226倍,有效促進了人員的流動和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擴大異地定點醫療機構覆蓋範圍。截至2020年6月底,全區12163家定點醫藥機構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包括定點醫療機構2999家(其中開通跨省直接結算1840家)、定點零售藥店9164家。全區構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一張網」,實現自治區-市-縣-鄉(鎮)-村(社區)五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一卡通」。三是規範高效便民服務。以證明材料最少、辦事流程最簡、辦理時限最短、服務質量最優的「四最」為目標,對服務事項進行了全面梳理和流程再造,打造事項名稱、事項編碼、辦理材料、辦理時限、辦理環節、服務標準的「六統一」醫保服務品牌。編制全區統一的服務事項清單,並錄入廣西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自治區-市-縣三級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辦理。
一是專項啟動「全參與」。4月,廣西開展「2020年醫保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活動,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傳播優勢,大力營造群眾廣泛參與的打擊欺詐騙保高壓輿論氛圍。二是紮實宣傳「全方位」。線上,通過組織線上有獎知識競答,把醫保基金監管政策設計成群眾通俗易懂的小問題,向群眾宣傳醫保基金監管政策,平均每日參與答題超過7000人。線下,同步在發行量較大的紙媒《南國早報》整版宣傳醫療保障基金監管政策法規及監管知識,公布了廣西各級打擊欺詐騙保舉報電話,預估紙媒閱讀量約為30萬人次。三是檢查推動「全覆蓋」。聚焦各類欺詐騙保行為,通過查過程、查臺帳、查廣度、查深度,對所有定點醫藥機構和統籌區內查實的違法違規案例進行專項治理檢查、交叉抽查和複查,實現了對各類對象的監督檢查全覆蓋。四是從嚴處罰「零容忍」。整合醫保、衛健、公安、藥監等部門相關職能,建立醫保聯合監管機制,從超標準收費、虛假結算、超醫保支付政策範圍、基金稽核等違規行為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行動,維護基金安全。五是全面監管「無死角」。通過設立專項行動投訴舉報電話和電子舉報信箱,主動開門接受群眾監督和舉報,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凡是有舉報必嚴查必落實;依託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智能化監管,對不同類型醫藥機構進行數據分析,重點突出以點帶面、全面鋪開,切實補齊監管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