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辭》被套路,到底是花木蘭,還是木蘭花

2020-09-14 蒙太奇剪影

宋某花了23元看了迪斯尼的《木蘭》,大聲疾呼:此情此景,我要賦詩一首,

為免劇透,打亂未觀影者看點,情節不敘,採集些許宣傳視頻及花絮,點到為止,以增娛樂,借影片廠家的話「木蘭花開,逆風怒放」開篇點題吧。


《迪斯尼版木蘭辭》

織機壞了不唧唧

木蘭貪玩不識體

阿爺自知無大兒

想讓木蘭有出息

小時上房又揭瓦

不是打狗就攆雞

國產史料書上寫

又是一部套路戲

民國頭飾和髮髻

唐裝漢服好旖旎

軍功章上孝在裡

哪個國家頒發的

人人穿戴挺講究

富家子弟聚一起

層層梯田盤山去

轉眼變成草滿地

別怪我沒告訴你

實在不知是哪裡

個個飛簷又走壁

功夫可是天生的

戲碼拼湊最無敵

人人騎馬唱大戲

法師巫婆大殺器

監製導演真懂戲

天上飛來又飛去

愛用特技能咋地

明明借勢拉大旗

非得扯張大虎皮

平民張嘴說英語

咋看咋像殖民地

權且當作練聽力

真是越聽越著急

面孔都是亞洲人

卻在表演迪斯尼

中軍大帳排排立

現代穿越捐助地

強徵訓練耍投機

勸退還覺丟榮譽

藝菲卸甲披紅衣

東方不敗很象你

鞏俐具有大法力

投靠反派沒道理

幾萬大軍圍住你

誰知竟用大殺器

踏雪神駒就服你

雪崩都沒淹沒你

神鳳總是跟著你

到底和你啥關係

常說為家爭榮譽

得勝好好嫁人去

小哥英文不咋地

一共也就仨兩句

兩人沒有啥交集

就讓木蘭嫁過去

題詩完畢睡覺去

神劇精神傳萬裡

相關焦點

  • 《木蘭辭》裡戰爭的殘酷性和電影花木蘭的去殘酷性
    摘要:《木蘭辭》事實在強調戰爭的殘酷性——一個熟女工、好裝扮的柔情似水的弱女子也不得不上戰場。但《花木蘭》顯然去除了這種殘酷性。
  • 重溫《木蘭辭》:為何我們都愛花木蘭?
    近期,迪士尼拍的電影《花木蘭》上映,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今天,我們一起來重溫僅392字就訴說了一個傳奇故事的《木蘭辭》。《木蘭辭》是樂府民歌中的奇葩,與《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壁」,千古流傳,經久不衰。它講述了一位英勇的女子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經過浴血奮戰,立下赫赫戰功,最終辭官還鄉與家人團聚的傳奇故事。
  • 好萊塢版《花木蘭》:「花」太多,木蘭太少
    好萊塢的編劇和導演們還是費了不少心思的,首先是選了中國人都熟悉的劉亦菲來主演,選了國際大牌影星鞏俐、甄子丹做配角。這其實也是中國影視公司特別是香港影視公司的老套路:明星效益。在電影情節設置上,別出心裁地設置了鳳凰和巫女之鷹。
  • 全新演繹《木蘭辭》 音樂劇《花木蘭》亮相陝西「九藝節」
    課本內、動畫片裡、電影中、舞臺上,那個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英姿颯爽的花木蘭經典形象,已經在人們心裡根深蒂固。由西安演藝集團·西安市豫劇團創排的音樂劇《花木蘭》作為第九屆陝西省藝術節的展演劇目,10月23日在陝西大劇院上演。
  • 《花木蘭》上映後,讓我們重返《木蘭辭》
    最近,因為疫情被擱置的大片《花木蘭》剛一上映就遭遇了口碑滑鐵盧,被豆瓣打出低分。拋開影片不談,我想,任何一個時代或國家導演和攝影恐怕都難以盡數復原《木蘭辭》的神韻和氣魄 。這首被譽為樂府雙璧之一的敘事詩,無論是在節奏,畫面還是精神內核上都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 《花木蘭》:認識花木蘭
    去看了《花木蘭》。是疫情之後第一次走進電影院,上次進電影院是八個月前。。雖然差評如潮,雖然知道豆瓣評分只有4.7,雖然從小就知道「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的故事,我也不是劉亦菲或哪個演員的粉絲……還是貢獻了兩張電影票。我覺得沒那麼差,拍得挺好看的。
  • 迪士尼的《花木蘭》和中國人心中的花木蘭差在哪?
    這部陣容豪華的大ip、大製作的電影到底差在哪了?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我們小時候所了解的那個花木蘭。外國人拍的《花木蘭》,如果單單說電影的話,就是一部很具有迪士尼風格的武打影片,它其實是可以到及格分的。由於文化差異,美國人對花木蘭有自己的理解,電影表達的是多是女性獨立,是木蘭奮勇殺敵,是一位有著女兒身的民族英雄。
  • 這是花木蘭?
    前幾年,很多人就對《花木蘭》真人電影抱有期待,不談別的,就衝著劉亦菲飾演花木蘭,很多人也是想看的,再加上迪士尼擅長打造他們的「公主」,大家感覺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結果2020年《花木蘭》真人電影一出來,大家大跌眼鏡,這拍的個什麼玩意兒?
  • 劉亦菲《花木蘭》,有沒有讓你想起,被《木蘭辭》支配的恐懼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正在熱映。講述花木蘭故事的古詩,有「樂府雙壁」之稱的《木蘭辭》長期位居初中語文重要篇目,成為了無數初中生背誦中的無法翻越的大山。迪士尼製作了動畫版的《花木蘭》,一時間廣受好評。即使動畫片中的花木蘭和我們心目中的花木蘭不太一致,依然不影響國人們對她的喜愛。
  • 迪士尼《花木蘭》口碑崩了?歷史上的花木蘭,到底是什麼樣?
    但咱們今天來談談關於花木蘭的歷史故事。(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花木蘭,不姓「花」花木蘭的故事,起初於公元386年〜公元557年北魏時期的一首民歌,稱為《木蘭詩》或《木蘭辭》,隨後在南朝被翻譯為民歌。在《木蘭辭》中木蘭參加的這場戰爭的路線,可以看出一些地名,比如: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 花木蘭電影上映,《木蘭辭》英譯學習一下
    由中影/華夏發行,迪士尼影業出品的真人《花木蘭》(Mulan)於9月11日(周五)在中國內地公映,引發熱議。電影中講述的是家喻戶曉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中國的皇帝頒布法令,要求每家出一名男子服兵役,抵禦北方侵略者。作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的長女,花木蘭(劉亦菲飾)站出來替生病的父親應徵入伍。
  • 花木蘭電影評分低至4.9,但再讀《木蘭辭》,為什麼我們都愛她
    花木蘭是耳熟能詳的巾幗英雄第一人,她的故事讓「誰說男子不如男」的思想傳遞給了那些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木蘭辭》是南北朝時期北方族民創作的詩歌,它反映著現實,體現著那個時代民族時期的生活場景。根據明代戲曲家徐渭創作的《花木蘭代父從軍》裡的內容,徐渭給劇中主人公取了「花」這個姓,於是就叫成了花木蘭,後來逐漸被傳頌。也有人稱在《木蘭奇女傳》有記載,木蘭姓朱,替父參軍後,她曾轉戰沙場13年屢次獲得戰功。
  • 木蘭辭與電影中的花木蘭:古代遊牧與農耕文明碰撞下的文化異同
    2018年由神仙姐姐之稱的劉亦菲開始擔任迪士尼真人版的電影《花木蘭》中的關鍵角色,同時還有鞏俐、李連杰、甄子丹等一眾明星。導演是來自紐西蘭的妮基卡羅。妮基卡羅可能在國內的名氣不太大,不過她還是擅長導演劇情片的。
  • 看完《花木蘭》,請記得重溫一遍《木蘭辭》,尤其是孩子
    但還是那句話,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槽點,全因中國觀眾很難拋開自身認知單純從迪士尼電影的角度去看《花木蘭》。這屬於文化差異,是無法改變的事情。如果單就劇情說《花木蘭》不好看,那麼仔細看一下好萊塢大片,幾乎所有英雄系列電影的劇情都經不起推敲。說到底,還是因為中國人在看外國拍的中國故事!
  • 這是花木蘭嗎
    前幾年,很多人就對《花木蘭》真人電影抱有期待,不談別的,就衝著劉亦菲飾演花木蘭,很多人也是想看的,再加上迪士尼擅長打造他們的「公主」,大家感覺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結果2020年《花木蘭》真人電影一出來,大家大跌眼鏡,這拍的個什麼玩意兒?
  • 《花木蘭》到底算不算中國古裝電影?
    劉亦菲版的《花木蘭》,整體感受就八個字概括:上堡已倒,木蘭當立!《上海堡壘》的繼承者終於出現了。雖然電影很差,但還是要申明一下,《花木蘭》的差跟劉亦菲小姐姐關係不大,劉亦菲小姐姐還是美的。第一點,《花木蘭》整體太平了,沒有一點的驚喜。就算把什麼中西文化、《花木蘭》動畫版、《木蘭辭》等相關考量元素全去掉,就拿它當一部普通好萊塢商業電影來看,它都非常差。要跟《花木蘭》動畫作對比會感覺真人版《花木蘭》更差一些。活潑元素沒有了,玩深沉的也沒玩好,唯美的也不唯美,戰爭像是鬧著玩,打戲也很一般情況。當然,劉亦菲小姐姐還是很颯的。
  • 花木蘭其人
    但是,花木蘭這個人我們很熟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小時候,常聽爸爸媽媽講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長大一些,學習了樂府雙璧之一的《木蘭辭》(另外一個是《孔雀東南飛》),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這個故事。 然而,花木蘭是否是真實存在的人?她是哪個朝代的人?是姓花麼? 花木蘭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其故事最早記載在南朝陳史中。
  • 花木蘭電影上映,《木蘭辭》英譯學習一下~
    由中影/華夏發行,迪士尼影業出品的真人《花木蘭》(Mulan)於9月11日(周五)在中國內地公映,引發熱議。
  • 《木蘭詩》:劉亦菲版《花木蘭》根本不是中國人的花木蘭
    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上映了。看完你會發現,它根本不是中國人心中的那個花木蘭。中國人的花木蘭,是「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是因為「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才替父從軍的,是「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的小女人。
  • 劉亦菲《花木蘭》,似乎翻車?
    從去年到現在,迪士尼出品的劉亦菲版《花木蘭》,因為各種原因前前後後也宣傳了大半年了,怎麼著都算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尤其是劉亦菲版《花木蘭》被迪士尼標籤為「花木蘭真人版電影」。鑑於1998年《花木蘭》動畫電影的成功,所以該版《花木蘭》還是頗為讓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