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種|仲夏時節至 青梅煮酒時

2020-12-25 文旅北京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

迎來「芒種」節氣

此時,仲夏已至

北方麥黃,江南梅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

「芒種,五月節

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節氣

芒種三候

一候螳螂生

「蟬響螳螂急,魚深翡翠閒」,都是夏天美好景象。螳螂深秋生子於林間,一殼百子,此時破殼而出。

二候鵙始鳴

《詩經》「七月鳴鵙」,周七月即夏五月。鵙(jú)是指伯勞鳥,是一種小型猛禽,此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

成語「勞燕分飛」之「勞」即指此鳥。伯勞在古代詩歌中通常用來比喻夫妻、情侶、親友的別離。但事實上,伯勞和燕子的遷徙方向都是夏北冬南,歌中「東飛伯勞西飛燕」只是表達遷徙的離愁,後人望文生義,才引申為「各奔東西」。

三候反舌無聲

「反舌」即百舌鳥,「螳螂、鵙皆陰類,感微陰生或鳴,反舌感陽而發,遇微陰無聲也」。

百舌鳥,學名烏鶇。百舌鳥自春秋時代起就被人們作為寵物鳥飼養。中國古有:「仲夏之月,反舌無聲;反舌有聲,佞人在側」之句,認為反舌鳥可辨忠奸。

節氣

芒種習俗

送花神

芒種時節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紅樓夢》曾大篇幅描寫芒種送花神,「黛玉葬花」更成為中國文學的經典一幕。

青梅煮酒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

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安苗

安苗是皖南的農事習俗,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麵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節氣

芒種詩詞

此時,梅黃垂垂雨,樹碧淡淡煙,草間螳螂生,枝上新蟬鳴,小池蜻蜓飛,流雲清朗,繁星相隨。

文旅君為大家挑選8首經典芒種詩,祝願每個人在芒種時節,忙而不茫,收穫美好,播種希望。

《時雨》

宋·陸遊

時雨及芒種 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 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 永日付竹床

衰發短不櫛 愛此一雨涼

庭木集奇聲 架藤發幽香

鶯衣溼不去 勸我持一觴

即今幸無事 際海皆農桑

野老固不窮 擊壤歌虞唐

《耕圖二十一首·拔秧》

宋·樓璹

新秧初出水 渺渺翠毯齊

清晨且拔擢 父子爭提攜

既沐青滿握 再櫛根無泥

及時趁芒種 散著畦東西

《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 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 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 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 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 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 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 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 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 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 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 盡日不能忘

《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

唐·元稹

芒種看今日 螳螂應節生

彤雲高下影 鴳鳥往來聲

淥沼蓮花放 炎風暑雨情

相逢問蠶麥 幸得稱人情

《北固晚眺》

唐·竇常

水國芒種後 梅天風雨涼

露蠶開晚簇 江燕繞危檣

山趾北來固 潮頭西去長

年年此登眺 人事幾銷亡

《田間雜詠六首·其六》

明·樊阜

棗花落靡靡 一犬護柴關

節序屆芒種 何人得幽閒

蛙鳴池水滿 細草生階間

刈麥欲終畝 風吹雨過山

大兒早未飯 嘆息農事艱

豪貴本天命 悠悠不可攀

《伊犁記事詩》

清·洪亮吉

芒種才過雪不霽 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駒步步行難穩 恐有蛇從鼻觀飛

《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閒敲棋子落燈花

節氣

芒種養生

芒種時節,天氣炎熱,身體要及時補水,以防脫水和中暑,同時還要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飲食應以清熱利溼為宜,儘量不吃或少吃羊肉等熱性食物,多吃一些健脾胃、祛溼邪的食物。

黃瓜

暑溼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水、排毒通便。黃瓜就是涼性蔬菜中的代表。

木耳

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稱,入夏多吃點黑木耳,一方面有利於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涼血、增加食慾之效。

鯉魚

夏初的鯉魚正值產卵季,體內積蓄了很多脂肪和營養成分,身體肥碩而結實,味道鮮美,吃起來有種香甜的感覺。芒種時節溫熱潮溼,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溼開胃、利水消腫。

酸梅湯

酸梅湯味酸性鹼,有健脾消食、解暑生津、解乏祛暈之效,是最佳的夏日飲品。酸梅湯可用砂鍋或不鏽鋼鍋具熬製,切不可用鐵鍋熬製。

芒種,多麼美的名字

稻子的背負是芒種

麥穗的傳承是芒種

高粱的波浪是芒種

天人菊在野風中盛放是芒種

那一絲絲落下的陽光

也是芒種

芒種時節

只要希望不滅

所有的幸福都會發芽開花

-END-

相關焦點

  • 今日芒種,農村風俗「青梅煮酒論英雄」酸甜爽口,初戀的味道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將迎來「芒種」節氣。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至,仲夏始;此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我國很多地區先後迎來雨季;飲食應以清熱利溼為宜,如扁豆、青梅、冬瓜等,薏苡仁、赤豆、西瓜等,防止暑溼之邪傷害人體。芒種習俗芒種習俗有三,一青梅煮酒,二送花神,三安苗。
  • 今日芒種:青梅煮酒,夏暑菱歌雨漫漫
    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上圖來自,顯示2019年6月6日,芒種 軟媒時間芒種傳說和芒種相關的民間傳說不是很多,其中一條和關公磨刀有關。芒種時節,農作物需水量旺盛,農諺說,「大旱不過五月十三」,因此芒種時節的「五月十三」又稱為「雨節」。民間傳說中,五月十三這天是關公磨刀的日子,磨刀的聲音化為雷聲,磨刀的水則為雨水。
  • 青梅煮酒,不論英雄
    翻開歷史長卷,穿越時空,追源溯流,你會發現,青梅是個被人所愛的事物,它是美好,是故事,是一壇溫酒,是一種意境。它是24節氣之外的節氣,是春夏秋冬之外的季節。它跨過芒種、夏至,甚至跨過小暑。它的存在,無法忽視,又難以歸類,只知梅子黃時,雨紛紛。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 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  將迎來「芒種」節氣。  芒種,又名「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 今日芒種 | 麥黃熟,仲夏始,煮梅飲湯!
    芒種至,仲夏翩,小屋圍籬,榴花照眼;青梅煮酒,把盞言歡。且莫論世間英雄誰是,但憑說吾輩做事幾番。在中國南方以及日本,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則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中有如下描述:「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降血脂、消除疲勞、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效。但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要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就是煮梅。
  • 芒種|風吹麥成浪,鳥鳴夏始忙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今天迎來芒種節氣梔子花開,麥黃梅熟舊糧將收,新谷既種各地正式進入仲夏時節芒種簡介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幹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
  • 芒種,忙種!農忙時節裡,南京人獨特的生活情調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迎來「芒種」節氣。「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也叫「忙種」。芒種節氣正是農人最忙的時候,夏收、夏種、夏管全擠在一塊了。
  • 芒種吃梅子,「我寫我自己」
    #芒種正是夏天漸入佳境的時刻,也正是梅子成熟的季節。因此在南方,有芒種吃梅子的習俗。說到梅子,有點瑟瑟發抖,因為我就是小梅子啊。我的頭像是這樣的:這個梅子紅彤彤的,應該是話梅或者楊梅之類的。但芒種要吃的,主要還是這種青梅:這種青梅可以泡酒,亦可下酒。三國還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
  • 歌曲《芒種》大火:但作為節氣的芒種 你又了解多少
    簡單來說,就是在芒種時節,大麥小麥的作物種子已經成熟,如果再不收割就會錯過最佳的成熟時期,麥子質量會大幅度下降。人們將芒種時節的季節特點總結為「三候」:一候曰「螳螂生」,螳螂一般在每年的秋日產卵,待發育至次年芒種時節,小螳螂感受到陰氣的出現,隨後便破卵而出,成功誕生。
  • 【曙光·節氣】芒種至,仲夏始,暑氣升,溼熱防
    【曙光·節氣】芒種至,仲夏始,暑氣升,溼熱防 2020-06-07 0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程傑:「青梅煮酒」事實和語義演變考
    ,李清照《蝶戀花》說「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江海學刊》發表時該詞牌作《卷珠簾》,是《蝶戀花》別名,承揚州大學劉勇剛教授指點,改用通名,謹此志謝。],無論物理功能還是心理感覺都十分搭配,因而以梅佐酒成了生活中的常見情景。而這其中何以青梅與煮酒佐食言之最多?關鍵是煮酒成熟的時節與青梅採食季節的奇妙遇合。
  • 芒種給家人朋友的祝福語 芒種節氣朋友圈文案發什麼好
    今日12時58分,「芒種」至,仲夏始;此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增大,我國很多地區先後迎來雨季;飲食應以清熱利溼為宜,如扁豆、青梅、冬瓜等;天氣炎熱要及時補水,以防脫水和中暑。  1、芒種節氣到,把健康種進身體裡,收穫美好;把快樂種進心裡,收穫常樂;把夢想種進生活裡,收穫人生;把幸福種進耳朵裡,收穫美妙,芒種快樂!
  • 芒種借勢海報文案精選,激發你的靈感
    芒種前後,空氣潮溼,天氣悶熱,不妨斟一杯美酒搭配清淡飲食,以愜意身心哦!傑士邦#芒種#春爭日,夏爭時多樂士#今日,芒種# 春爭日,夏爭時私激有芒之種,忙有所得——有種有得自然堂#芒種#已至,仲夏即臨,日趨炎熱的天氣出門不要忘記塗防曬喔!
  • 芒種至,餞花神,一杯花香輕盈的白牡丹,重溫那春花爭豔的好時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今日芒種。至此時,繁花辭樹,麥收時雨,星垂平野,蛙鳴田間。芒種一過,四季的時令就悄然從初夏過渡到仲夏。按照慣例,芒種也分為三候。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綠蔭新生,新梢碧綠,螳螂初生於綠葉草叢間。
  • 時雨及芒種,牌運一條龍
    6月6日,當太陽到達黃經75°時,就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芒種」。這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此時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芒種時節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
  • 欣賞古詩對對聯,上聯:青梅煮酒評天下;下聯怎麼對?
    上聯:青梅煮酒評天下下聯:???????有關青梅煮酒的古詩詞:一、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宋代: 晏殊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此情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
  • 青梅煮酒,甘醇中略帶酸,可生津和胃、健脾補益
    文/阿宏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嚇走了劉備,才有了後來的三足鼎立。青梅酒從此成了網紅,時下芒種季節,正當採青梅做酒,來泡青梅酒,把時光泡進去,留住歲月的美好,在酒中經年不去。青澀的味道是青梅獨有的魅力,做青梅酒之前先要緩解過重的青澀,這對整個青梅酒的醇香有著極大的影響。把採摘來的青梅丟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撈出後放常流水下衝洗1小時。梅子的青澀味會隨著水流流失,同樣也吸收著水流的甘甜,這是一種自然形成的美味,自來水很難替代。要做出好的青梅酒還需要其它食材配合,只有青梅顯得過於單調。
  • 「青梅煮酒」、「青梅竹馬」中的青梅,究竟是哪一種植物果實?
    「青梅煮酒」、「青梅竹馬」中的青梅,究竟是哪一種植物果實?  作者:花木君    「青梅煮酒」的典故,出自羅貫中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在第二十一章回中,曹操邀請劉備到相府後園相聚,文中寫道「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 芒種祝福語大全簡短 2020最新芒種朋友圈文案說說問候語
    伴隨著芒種的溫暖氣息,讓我們在忙碌中升華,在平淡中知足,在簡單中常樂!  6、 種芒種,為你種下幸福,讓憂傷無隙可鑽;為你種下好運,讓黴運無處可站;為你種下快樂,讓煩惱無處可躲。芒種到了,祝你幸福!  7、芒種至,初夏日,天氣轉熱換季時;不貪鹹,不貪甜,瓜果蔬菜擺在先;春爭日,夏爭時,工作生活新開始!祝夏日快樂。
  • 芒種餞花神 是「尚古習俗」還是曹雪芹首創?
    今日中午,當太陽到達黃經75度,仲夏第一個節氣芒種又悄悄來到我們身邊。每個節氣都會有一些傳統習俗,芒種這天自然也不例外。如皖南的農家在種完水稻後,便舉行「安苗」;黔東南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在集體插秧時打起了泥巴仗;江南一帶的風雅之士,趁著梅子成熟,三五知己聚在一起「煮酒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