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劇|《嘆息橋》不僅讓人對港劇重拾信心,更看到了更好的一個可能

2020-11-18 紅星新聞

1

在一片「港樂已死」「港劇已死」的哀怨聲中,《嘆息橋》的登場無疑為當下略顯蕭條的港劇市場衝開了一條新路,儘管同班人馬的精良之作《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短劇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在小眾青年中引發熱議,但相較於內地主流觀眾印象中的傳統港劇,這類短片仍屬冷門。

目前《嘆息橋》才播出了三集,一口氣看完,第一感覺是陰鬱冷感,第二個最大感受居然是——燒腦。對,你沒看錯,這是一部需要耗費腦力去仔細解讀甚至深究的港劇,和以往TVB所謂「刑偵片」「職業片」裡看到開頭就猜得到兇手的小兒科級「推理」大相逕庭。

有人會問,燒腦也能用在港劇上?在大眾的觀感裡,無論是亞視還是無線,出品的港劇大部分都是消磨時間、小情小愛的「師奶片」,偶有堪稱經典的時代劇、豪門劇、宮鬥劇,也逃離不了誇張的戲劇性、形式化的橋段和諸如「做人呢,最緊要是開心」這類早已熟知的雞湯臺詞。傳統港劇猶如紅豆奶茶,好喝易嚼,但喝多了難免甜膩。《嘆息橋》和《瑪嘉烈》系列,來自近年來在香港年輕觀眾中更受歡迎的新興電視臺Viutv。電視臺變了,製作班底變了,電視臺自製劇的風格也自然有了新意。

從題材上看,這依舊是一部愛情片,講述了六個城市男女的愛情故事。但無論是畫面色彩、構圖還是敘述方式,都猶如開創了一番新天地。

2

敏感的觀眾從畫面就能看出端倪。因為導演想用羅生門的方式,從不同角色的主觀視角出發去呈現同一段關係的多面,所以,人物對舊時的回憶部分用了黑白色,現實的發生用了彩色,完全是一部「禁慾系」用色典範。高頻率地使用黑白灰和冷色調,讓你第一眼就不得不定了睛,實在是太符合我們冷調性人的審美。

其次,就算不是攝影專業人士,也能從導演的構圖上,看出用心和別致。大量牆體、柱體出現在畫面中,既隔斷了空間,也展示存在隔閡的角色關係。從導演的很多作品中都看得出,他很愛用1/3式構圖,或用牆面、家具、植物做遮擋,讓人物在極小的空間內展開對話,讓觀眾有充分的時間集中在故事本身和對人物情感的體驗中。有很多個瞬間,甚至讓我懷疑這是不是一部紀錄片,因為它太過於真實、逼促但又平靜,你知道那平靜之下,全是男女情愛和人性糾結裡的大風大浪。

大風掀起狂潮,是我們習慣的劇本模式,但處處流淌的暗湧,才是生活本身的面貌。

另一個新奇之處,是整部劇的敘事方式。之所以說「燒腦」就是因為,同一個場景、同一個事件,當它從兩個或多個當事人的視角中呈現時,卻千差萬別。宣傳海報裡的文案是「走進愛情羅生門」,其實生活本身,又何嘗不是每個角色的自說自話,各執一詞。女人覺得是男人主動加了自己的電話號碼,男人記得是女人湊過來啟動了戀愛節奏;男主覺得遇到了愛情的第三者,但換一個眼光看,他自己也許才是第三者。導演在不停地重複講述很多場景故事,但當它多次被講述時,哪裡還算得上是「同一個」?畢竟,每個人心裡,都摻雜了只屬於自己的喜好、認知和思維邏輯,我們從何奢求關係裡的理解和感同身受,尤其當它還被稱作「愛情」時。

3

作為老牌「港式大叔」,林保怡雖然又略有發福,但詮釋一個有品格、有氣度的中年藝術家還是遊刃有餘。很多通過老牌港劇《壹號皇庭》或者再晚一點的《金枝欲孽》《珠光寶氣》認識他的觀眾,對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溫和、細緻、有品位。在《嘆息橋》裡,他是更為真實的小男人,會在影院用紙團扔講話聊天的小情侶,也會為了求證愛情真偽而敲響「情敵」的家門。

我們習慣的男女情愛,總是容易被表達得歇斯底裡或充滿舞臺感,臺詞糾纏在「你聽我解釋」「我不要聽你解釋」的車軲轆話裡,以至於我從小到大看愛情片最大的疑惑就是一男一女筆直地相向站立,面對面只有三釐米卻還要大聲吵架,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在這些新派港劇裡,我們極少見到這樣的畫面,所有人物內心的衝突、糾纏都是隱忍的,情緒潛藏在每個細節、眼神、動作裡。通過手機微信這些看似冰冷的工具往來傳遞的,卻全是每個小人物內心熱烈的動靜。我記得剛看完《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系列後,鬱悶了整整一個晚上,竟然感覺到「喪」,因為裡面每一幀畫面都是真實生活和感情關係的複製品。而真實,是打動人心最大和最持久的力量。

4

《嘆息橋》或者說以此為代表的港劇的出現,是一個新鮮的試探。豆瓣評分8.8,也足以說明年輕觀眾對它的喜愛。

Viutv的自製劇開始於2016年,在TVB劇集日漸式微的背景下,它以及它所創作的劇集,從某種角度來說算是一個新嘗試,也是一場小小的翻身仗,至少,它讓對港劇慢慢失去興趣的觀眾,不僅重拾信心,更看到了更好的一個可能,那就是用更真實的鏡頭、更多元的角度和更高階的審美,去表達對生活的理解。作為一個聽廣東歌和看港片長大的內地「中女」,感謝有舊故事的累計和新故事的出現,它們不斷完善我們對於一個城市或者生活本身的認識和體驗,凡事種種,都值得欣喜,無需嘆息。(小愛)

編輯 李潔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相關焦點

  • 豆瓣8.8高分的《嘆息橋》,能成為區別於經典港劇的新派港劇嗎?
    與幸運相對應的是《嘆息橋》不俗的成績單。一經上線,就斬獲8.8的豆瓣高分,甚至有聲音稱這是區別於經典港劇的新派港劇。 導演:拍攝方面,這次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因為同一場戲可能要拍兩三場。舉個例子,李子勇眼中看到的方小薇,跟何樂兒眼中看到的方小薇不一樣,所以可能這場戲要分別拍李子勇和何樂兒視角中的方小薇這個角色。另外美術方面可能做的衣服也會不同,各個細節要做的工夫也比較多,所以整個團隊要做的東西也會比較多。
  • 不像港劇的港劇《嘆息橋》
    港劇《嘆息橋》,還是《綠豆》那個熟悉的轉場、構圖和運鏡,深得我心。「大家習慣了TVB的風格,這沒什麼不好,但我們更想講一個好的故事。」作為港劇曾經的標杆性演員,林保怡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是的,這部劇是恰如其名地講述了一段令人一聲嘆息的故事,沒有槍戰,沒有飛車,沒有探案,而是人性。《嘆息橋》很現實,拋去了上帝視角,讓每個人看問題都是主觀的、片面的,所以才會出現各種錯過和遺憾。《嘆息橋》裡,藏著每個人的人生。每一集是每一個角色的視角,這集內是她記憶中的事情的樣子,而下一集是另外一個角色的視角的同樣的一個故事。
  • 港劇《嘆息橋》主創:誠實地表達故事
    最近在優酷獨播的港劇《嘆息橋》,以獨特敘事手法和影像風格,圈了一票粉絲,更在豆瓣拿下8.8高分(2萬人評分)。許多港劇粉絲剛打開這部劇集會覺得詫異:這實在是一部「非典型又典型」的港劇。非典型的是其中沒有以TVB為代表的老派港劇的種種經典臺詞、經典風格,典型的是它所講述的依然是韻味很香港的都市情感故事。
  •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圖片來源:優酷官微不僅是形式,《嘆息橋》的誕生也與絕大多數港劇不一樣。在多數港劇還走內地-香港合資拍攝的模式時,它由優酷100%投資。而其「羅生門」式的愛情,也跳脫出香港一城的生活經驗,收穫了更廣泛的共情。如此深度的港劇基因編碼,可以說開啟了港劇發展的新篇章。
  • 不像港劇的港劇:林保怡主演《嘆息橋》展現「羅生門」式愛情
    與以往的港劇有很大不同,其故事情節、拍攝角度、人物設定都別具深意,是「以一種羅生門的方式,講述當下香港男男女女愛來愛去的故事」。「TVB風格沒什麼不好,但我們想講好故事」林保怡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及《嘆息橋》文藝風格明顯,節奏慢了許多,完全顛覆外界對港劇的固有認知,林保怡表示:「大家習慣了TVB的風格,這沒什麼不好,但我們更想講一個好的故事。」
  • 比起8.8分《嘆息橋》這些新港劇,我還是更懷念老港劇的「港味」
    《嘆息橋》是ViuTV平臺的新劇,該頻道在2016年成立,背後的製作團隊是相對年輕的傳統港劇系統外新生力量,而該頻道第一部自製劇,正是由《嘆息橋》主創打造、2016年播出的《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這類與老港劇風格、基因截然不同的劇集,被評論者賦予了一個統一的稱號——新港劇。
  • 林保怡首任監製《嘆息橋》 「老中青」港劇演員同臺飆戲
    此次在《嘆息橋》中領銜主演的林保怡更首任監製,在雙重身份之間無縫切換,從影多年的深厚沉澱讓他敢於冒險,不斷更新、挑戰自我。該劇還是林保怡與周家怡合作的第十部作品,之前兩人在豆瓣評分8.9 《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中飾演情侶,細膩詮釋芝麻綠豆的愛情大小事,已經大獲好評。
  • 港劇《嘆息橋》:幸福還是嘆息,都是自己選的
    最近看了一部與以往港劇劇情很不一樣的港劇——《嘆息橋》。這部2020年的港劇,由楊承恩、李紹波執導的愛情懸疑劇,於2020年3月底播出。
  • 四男三女愛情羅生門,林保怡主演新式港劇《嘆息橋》讓人拍案叫絕
    最近重啟港劇老IP的《法證先鋒4》播出,口碑低迷,並沒有讓「港劇已沒落」的觀眾認知有多少反轉,反而是悄聲上線的文藝氣質濃鬱的《嘆息橋》又讓港劇迷們重燃信心。《嘆息橋》講的是都市裡多位普通男女的情感故事,沒有青春瑪麗蘇,也沒有漂浮空洞的中年危機,導演用王家衛和韋斯·安德森式的鏡頭語言反反覆覆地在研究人,研究人與人情感中的懷疑、背叛、選擇、迷茫、誤解、隱瞞、勇氣等動機帶來的生活真相或假象。在對人性明察秋毫的剖析中,竟然生出絲絲悲涼。
  • 《嘆息橋》港劇總要向前走
    《嘆息橋》的走紅讓很多人第一次聽說ViuTV,這部近幾年最高分的港劇不是來自TVB而是來自ViuTV。ViuTV成立於2016年,是香港一個拍網劇起家的電視頻道。我不知道如何準確定義ViuTV,拿它和TVB相比似乎不是特別合適,說是香港版的愛奇藝也相差較大。
  • 《嘆息橋》豆瓣8.8,港劇裡程碑
    最近,有一部豆瓣開分9.0的新劇,刷新了人們對港劇的認知——《嘆息橋》。這部劇的主創團隊,在2016年時就曾打造過一部港式文藝短劇《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該劇性冷淡風的色調、強迫症般的構圖和溫和細膩的情感,讓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 《嘆息橋》能讓港劇回春嗎?
    靠著《瑪嘉烈與大衛·綠豆》打出口碑,代表著港劇新力量崛起的ViuTV這一次出手,依舊水準在線——是呢,說的就是《嘆息橋》。由《瑪嘉烈與大衛·綠豆》原版班底打造,林保怡、周佳怡等人主演,剛播出便好評如潮,豆瓣評分曾一度飆升至9.0,現在基本穩定在8.8。
  • 《嘆息橋》,讓觀眾又一次看到了,黃金時代的港劇所表達的關於人性掙扎
    這部《嘆息橋》的高級之處就在於,雖然整部劇都在講述不同人記憶中的事件,但從來沒有給出過標準答案。這不僅考驗演員和導演,也很考驗觀眾。畢竟,所有人都在說事實,說自己心裡的事實。正如許多事情,從來沒有標準答案……對於該部劇的主角,從《綠豆》到《嘆息橋》,觀眾本是被演員吸引,但看到後面會發現,這哪裡是愛情劇,明明是一部解讀社會與人性的藝術片。
  • 8.9分港劇的班底帶來文藝又燒腦的《嘆息橋》,林保怡:港劇不該只有TVB
    林保怡提到,自己很著迷於《嘆息橋》中的複雜情感,「我覺得人與人之間包括兄弟姐妹情、愛情、友情,如果你要深度交心的話就一定會有很複雜的事情出現,特別是愛情。」先後在兩部劇中探討「出軌」這個話題,林保怡說自己並非「有執念」,而是「現實的世界就是這樣」,「比如說你們的男朋友、女朋友真的只擁有過你們一個人嗎?你真的知道嗎?」
  • 林保怡首任監製《嘆息橋》口碑飆升 不負期待樹立港劇新標杆
    由優酷、ViuTV聯合出品,Fatball、25執導,黃綺琳擔任編劇,林保怡首任監製並領銜主演,周家怡、衛詩雅、伍詠薇、陳奐仁等出演的愛情懸疑港劇《嘆息橋》已於3月28日在優酷全網獨播。此次在《嘆息橋》中領銜主演的林保怡更首任監製,在雙重身份之間無縫切換,從影多年的深厚沉澱讓他敢於冒險,不斷更新、挑戰自我。該劇還是林保怡與周家怡合作的第十部作品,之前兩人在豆瓣評分8.9 《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中飾演情侶,細膩詮釋芝麻綠豆的愛情大小事,已經大獲好評。這次兩人再度出演曖昧摯友,攜手衛詩雅、伍詠薇、陳奐仁等主演,還聚集了秦沛、唐寧、艾威等港劇熟面孔及一眾青年演員同臺飆戲。
  • 《嘆息橋》:開播9.0,近年港劇最佳,一口氣15集!
    這是一部顛覆普通人認知的港劇。你無法用過去任何一個港劇類型去定義它,也無法用以往看港劇的放鬆狀態來看。它相當挑戰觀眾的智力:突然就冒出一個新人物,不按正常的時間線講故事,還有很多細節第一遍看不懂,得倒回去重看…即使這樣「不好看」,這部另類港劇,短短兩天已經衝上豆瓣熱門劇集首位,首播評分高達9.0:《嘆息橋》中國香港。
  • 《嘆息橋》節奏慢卻燒腦 林保怡主演「非典型港劇」
    《嘆息橋》主演林保怡。愛情懸疑劇《嘆息橋》目前正在優酷熱播,該劇匯聚了「老中青」的港劇演員林保怡、周家怡、衛詩雅、伍詠薇、陳奐仁、秦沛、唐寧等。不過這又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港劇,對此,該劇監製兼主演林保怡直言,《嘆息橋》是冒險的,如果不冒險就變回以前的港劇,「未來應該有新的概念,新的手法去講述不同的故事,畢竟已經2020年了。」
  • 豆瓣8.9,最新港劇《嘆息橋》,值得一看
    《嘆息橋》是由林保怡、周家怡、陳奐仁、衛詩雅、伍詠薇、秦沛等主演的網劇。該劇講述了講訴了6對男女幾十年來在愛情、友情中兜兜轉轉的故事。李子勇Thomas出生貧窮,年輕時為賺取母親的醫藥費拼命打工賺錢,與同在茶餐廳打工的少女方小薇Sammy相識,自此兩人變成好朋友。
  • 《嘆息橋》破格而出,非典型港劇熱爆內地
    幾乎所有內地的影視類自媒體都分析為何這部風格文藝小眾的港劇能收穫好評,卻鮮少有人注意到,其實由ViuTV母公司電訊盈科媒體和優酷聯合出品的《嘆息橋》至今還未在香港播出—作為一部港劇,它反而是先走出了香港,再與香港觀眾見面(ViuTV已定5月11日首播)。
  • 《嘆息橋》:你我眼中各有一個香港
    、真假難辨、固執己見,完全可以被對應到一個更宏觀的現實社會當中——尤其在今時今日的香港這個大背景下。每個內地人的港劇啟蒙都不一樣,80後可能是「不要怕,是技術性調整」的《大時代》,90後可能是宮鬥劇鼻祖《金枝欲孽》,當然還有一票職場題材和類型化劇集:警匪劇、愛情劇、醫生劇、律師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