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被遺忘的廣東土客大械鬥事件:傷亡數百萬,客家人背井離鄉

2020-12-27 舊時樓臺月

在近代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件大事,這件事就是廣東土客大械鬥,是兩個族群之間的纏鬥,由於這件事發生的時候,中國正處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軍反叛等一系列民間自發的大規模運動浪潮中,因此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多人注意到。

這件事情發生於1854至1867這十三年間,這場爆發於廣府人和土客人之間的大械鬥,持續了十三年之久,規模之大、影響之深,死傷人數之多,在整個中國古代民間衝突的歷史中都是十分罕見。

一、大械鬥發生的直接原因

最早的時候,廣東地區貧瘠,農業不發達,因此這個地區並沒有太多人居住,後來中原地區的農民由於戰亂等一系列原因遷到了廣東,也就是今天廣東的土人,在此之後客家人也遷到了這裡。俗話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兩個不同族群的人在同一個地區呢?那必然會有衝突發生。

廣東土人先遷到這裡,因此他們先入為主,認為他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後來遷到這裡的人在他們眼裡就像是來自己家做客的人,因此後遷入的人被稱為客家人,也有了土客之分。

客家人遷到廣東以後,剛開始土人與客家人還是可以好好相處的,客家人耕種自己墾殖的土地,沒有侵犯土人的利益,他們直之間和平共處了一百多年。

後來一場起義運動改變了這一切,在廣東,洪兵爆發了起義。鶴山這一地區的許多農民都參加了這場起義,他們被稱為紅巾軍,紅巾軍中有土人也有客家人,但是在起義中他們還是能夠同聲共氣一起反抗壓迫他們的敵人。

洪兵起義爆發後,起義軍到了許多地區剷除他們的階級敵人,在鬥爭中,紅巾軍殺害了客家地主高三最為疼愛的小兒子,高三十分憤怒,傾家蕩產組織了一支軍隊,與紅巾軍抗衡,屠殺紅巾軍以消自己心頭之恨。

高三與客籍秀才張寶銘一起組織了一支軍隊,主動與紅巾軍為敵,這支軍隊在清政府平定叛亂、鎮壓紅巾軍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幫助清政府收復了縣城,剷除了紅巾軍的首領。

首領死後,剩下的紅巾軍急忙逃竄,進入了各鄉鎮農村,為了徹底撲滅這次起義,廣東省政府命令高三組織的地主武裝和官兵一起到各地進行搜查,以繳清紅巾軍餘孽。

但是在搜捕過程中,由於一些軍人趁機洗劫財物、傷害了無辜百姓,觸犯到了土人中的一些地主階級的利益。因此,這些地主階級揚言「客家人挾官剷除土人」,鼓動土人進行報復,於是大械鬥發生了。

二、大械鬥發生的根本原因

爆發在廣東土人與客家人之間的這場大械鬥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清朝末年以來隨著高產糧食作物的傳入造成人口快速增長,百姓之間生存競爭力逐漸增加。

其實,從明朝末年開始,土人與客家人之間的衝突就不斷發生,但是在清朝末年這種情況卻急劇惡化。

原因就是因為隨著地理大發現以及工業革命的展開,一些高產作物比如土豆、玉米隨著商業貿易傳入中國,高產糧食作物的普及提高了糧食產量,因此人口大量增長,到了清朝末年已有四億左右的人口數量。

人口的大量增長使人均土地佔有比率快速降,佔有土地的減少促使許多的村落家族尋找新的生存方式,轉移土地壓力。其中就包括經商和向其他地區移民。

一部分選擇經商來滿足個人及家族生存需要,還有一些人選擇向其他地區移民,這種移民往往是全家甚至整個家族一起進行的,他們遷徙到其他地區墾殖土地滿足自身需求。

客家人就是因為在原居住地人口急劇膨脹,耕地減少,因此選擇遷入廣東東部地區,但是由於他們的遷入侵佔了這裡的土地,因此也會在這些地區引起與原有居民關係的緊張。

由於南方地區宗法氣息濃厚,因此不同宗族稍有不合就械鬥的風氣已經成為東南地區的一種傳統。

客家人在大量遷入廣東後,墾殖當地土地,消耗擠壓當地人的生存資源,這本來就已經引起了當地人的不滿,再加上紅巾軍直接點燃的導火索,擴大土人與客家人之間原本就存在已久的矛盾,因此兩者之間爆發了大械鬥。

三、大械鬥發生的政治原因

廣東大械鬥的爆發就是由於官員借搜查叛黨之名劫掠人們的財物,官員們對百姓們的申訴視而不見,只顧自己的利益。大械鬥發生的時期是清朝末年,這個時期中國社會局勢動蕩,國家正經歷著劇變,同時,朝堂之上官員腐敗問題十分嚴重。

清朝末年,西方帝國主義國家不斷入侵中國,迫使中國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與他們籤訂不平等條約,以便從中國長期攫取利益。

而此時在中國內部一些有識之士想要改革自強以避免國家被欺辱的現象再次發生,但是奈何統治者不思進取,朝廷之上頑固派勢力雄厚,一些措施根本無法推行,再加上一些貪官汙吏壓榨百姓,中國的局勢很不穩定。

四、大械鬥發生的其他原因

大械鬥發生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土人歧視客家人。客家人是遷徙到廣東的,他們不是這裡的原住民,因此在遷徙到這裡之後,遭到了原住民土人的歧視。

首先是語言歧視,客家人與其他民族一樣有著自己的語言,他們的語言融入不到廣州土人的語言中,因此被認為是蠻夷之語。

其次,客家人與土人的生活習俗和一下節日風俗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的一些行為和風俗在土人眼裡是難以理解的、不能接受的,因此引起了土人的歧視。正是歧視推動了後來大械鬥的發生。

相關焦點

  • 廉江漢人的一個重要來源:因「土客大械鬥」遷來的彪悍客家人
    但廉江有一支客家人的來源卻比較特殊,他們源自廣東歷史上有名的「土客大械鬥」。鹹豐同治年間(1854-1867),廣東發生了一起重大的歷史事件,那就是「土客(廣府人與客家人)大械鬥」。這場械鬥起於粵中西部之鶴山,延及開平、恩平、高明、新興、新寧、陽春等十幾縣,綿延十幾載,屠殺沒有上百萬也有幾十萬。
  • 被遺忘的廣東土客大械鬥,傷亡百萬,持續了十三年才被平息
    廣東土客大械鬥是一場持續了十幾年的因人口大遷徙而發生的動亂,這次事件發生在清朝後期,主要是廣府人和客家人之間的衝突。大量的客家人流入廣東,讓原本有餘田的廣府人土地資源一下子緊張了起來,而廣府人對到來的客家人敵意大於友善,人地矛盾隨著時間的流逝日益激化,成為了日後械鬥的生長土壤。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哪家最正宗
    三種方言的廣東讓一個沒學過外語的中國人聽法語和德語,大概會覺得兩種語言聽起來都是嘰裡咕嚕的鬼話。同樣道理,多數北方人對「廣東話」的印象就是「一種我聽不懂的話」。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三種方言在歷史上進入廣東的時間和方式都有相當大的差別。
  • 人地矛盾與土客之爭:論客家人是太平天國運動拜上帝會之母
    熟知太平天國歷史的人應該知道,拜上帝會的主要創始人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其受基督徒梁發的《勸世良言》一書有感而撰寫了三本「原道」書籍,成立了拜上帝會。拜上帝會在發展的過程中,一開始招收的信徒主要是農民,這些農民深受地主和鄉紳壓迫,其反抗熱情和精神撫慰的需求極其強烈,拜上帝會的產生,給他們帶來了精神的寄託。
  • 客家人遷徙了上千年,為何客家人的語言不會變,向心力如此強?
    客家人是晉朝開始由中原各地開始南遷的漢人,所使用之語言因其年代和具體來源區域不同而彼此差別甚大,只因大家都期望有天能重回故土而自稱客家。現在統計總人口在一億以上,分布範圍也非常廣,連四川都有。事實上客家人之間血緣關係非常弱,隔幾十公裡的不同村落,可能祖先就是一個來自山西一個來自河南。
  • 客家人從何處而來?
    一聲「客家」也道出了這個背井離鄉的族群1700多年來顛沛流離的辛酸史。 客家人的遷徙路線 (製圖孤城) ▼ 越往前,離家越遠,腳步越重,但客家人始終抱著一個執念,那就是一定要找到一份安寧。 他們不屈不撓地翻越一座座山嶺,最終走到了廣東和福建。在看到大海的那一刻,明白這已是天涯海角,他們才終於互相看看,說:行,那就這樣吧。
  • ——從「土客之爭」說起
    清鹹豐六年(1856)有所謂「土客之爭」,廣東西路高要、高明、鶴山、恩平、開平、新寧六邑發生土、客械鬥,持續12年,往復尋殺千百次,死、傷、流亡者逾五六十萬之眾,舉世譁然,皆視為奇禍。羅香林1933年《客家研究導論》第一章「客家問題的發端」,即以「土客之爭」為引,述其備細:太平天國奠都南京以後,不數年而廣東西路的客家又復與本地的廣府系,發生劇烈鬥案,交相凌辱,多年不解,因而引起中外人士漸知致力於客家問題的研究。先是道鹹之交,廣東恩平、開平、增城、新寧、及廣西武宣貴縣等地的客家,因與土民積不相能,迭相攻擊,兩粵大吏不敢過問。
  • 客家人從哪裡來?他們是中原人嗎?你的祖先是客家人嗎?
    說到「客家人」,大家也許都聽過這個詞,作為漢族八大民系中唯一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由於方言和習俗都相當特立獨行,有時甚至會被誤認為是少數民族,那麼客家人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又是從哪來的名字?為啥這麼奇怪?
  • 該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國度以客家話為國語,很多人看不懂其文獻資料
    客家話又叫涯話、麥介話,新民話、客家方言、客方言、客語或土廣東話,和粵語、贛語、北方話、閩語、吳語、湘語並列為中國七大方言。一般認為,客家話的底層是唐初的正音,至今,梅縣人仍稱客家話為唐音。粵方言則是秦朝正音,融合南楚古音而成;閩語則是晉朝正音,是融合甌閩古音而成;贛方言則是江淮古音融合而成。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布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布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布所有城市/維基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 被九連真人樂隊圈粉:生猛的客家人,就是搖滾本身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布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布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布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 廣州粵語與香港粵語,哪個才是正宗的廣東話?
    為何近代史上只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轉折?這些都涉及到漢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並且是一環扣一環地一直發展到如今!以下詳細講述! 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並不屬於中原政權,被稱為「百越」,但也沒有形成「國家」,全是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氏族部落。
  • 客家人從何處來?從客家民系看中華文明的生命力到底有多能扛!
    今天的客家人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湖南、香港、澳門、海南、浙江、臺灣等地,尤其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南洋地區,客家語還是當地重要的語言組成部分。全世界有客家人約8000萬人,其中國有約5000萬人,海外還有大約3000萬人。客家,這個曾經漂泊無依的民系,如今已繁衍了近一億人口,他們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和聲望。
  • 廣東歷史——廣州粵語和香港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為何韶關南雄縣的「珠磯巷」及肇慶封開縣這兩處相距甚遠的地方都被稱為嶺南文化的發源地?為何近代史上只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轉折?這些都涉及到漢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並且是一環扣一環地一直發展到如今!以下詳細講述!
  • 為何廣東的客家地區經濟都不發達?是巧合,還是客家人只會死讀書
    很多北方人以為廣東人都講粵語,到過廣東好多地方才知道,粵語並非通行全省,而只是廣府人的日常語言。廣府是廣東三大民系之一,另外兩個民系是客家和潮汕。今天要講的主角客家主要分布在東江和梅江流域,以及北江的中上遊。
  • 在廣東,客家人真的很拼!
    九連真人,一支來自廣東河源連平的樂隊。在一年前的夏天,憑藉《莫欺少年窮》爆紅了全網,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客家話的魅力。「涯系客家人」「九連真人」是一支成立於2018年的搖滾樂隊,由主唱兼吉他阿龍、副主唱兼小號阿麥、貝斯萬裡組成,3人都來自廣東河源。別看如今的九連真人已經是坐擁26萬粉絲的知名樂隊,在參加節目《樂隊的夏天》之前,九連真人還是默默無聞。
  • 詳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為何近代史上只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轉折?這些都涉及到漢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並且是一環扣一環地一直發展到如今!以下詳細講述!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並不屬於中原政權,被稱為「百越」,但也沒有形成「國家」,全是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氏族部落。
  • 詳細講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為何近代史上只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轉折?這些都涉及到漢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並且是一環扣一環地一直發展到如今!以下詳細講述!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並不屬於中原政權,被稱為「百越」,但也沒有形成「國家」,全是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氏族部落。
  • 詳細講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不得不看)
    為何近代史上只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轉折?這些都涉及到漢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並且是一環扣一環地一直發展到如今!以下詳細講述! 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並不屬於中原政權,被稱為「百越」,但也沒有形成「國家」,全是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氏族部落。
  • 在深圳,客家人讓人心服口服!
    但是大家似乎遺忘了,深圳這座城市,其實也有原住民的。 歷史上,深圳前身寶安縣原有四個民系雜處,客家、廣府、福佬與疍家人,其中以客家人居多。 而且深圳之所以創造了近代以來世界城市發展的奇蹟,客家人的貢獻可謂是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