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轉」起來 產業「綠」起來 聚焦楚雄州生態文明建設系列報導...

2020-12-19 瀟湘晨報

初冬的千裡彝山,依然滿眼的綠意盎然。走進雙柏縣愛尼山鄉把租村委會,滿山逐級而上、沿坡而種的橘子樹鬱鬱蔥蔥,果實纍纍。「眼下,掛果後的橘子樹進入關鍵的管護期,進入豐產期畝產可到1.5噸,產值1萬元,比起原來種甘蔗翻了將近10倍。種下這些經濟林果,我們的山變得越來越綠、越來越美了,雨水感覺比原來多了。」村民楊光美介紹說。

這片林地是8年前退耕還林後種上的橘子林,不僅增加了當地群眾收入,也讓這一方青山綠水得以保護,並繼續發揮生態效益,在這青山綠水的底色前,村民們一張張幸福的笑顏燦爛綻放。

村民的笑顏,是愛尼山鄉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合理有效處理好興林與富民、生態與產業、保護與利用的結果。截至目前,全鄉完成退耕還林、陡坡地生態治理項目面積1.2萬畝,項目的實施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助推林業產業發展,也讓當地群眾從中受益。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近年來,我州立足資源稟賦,主動服務和融入全省加快發展八大重點產業,以楚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祿武產業發展新區、楚雄國家農業技術園為載體,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數字經濟、大力發展「綠色+」「特色+」「網際網路+」,初步構建形成了「菸草、冶金兩大支柱產業,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旅遊文化、新材料與綠色能源、先進裝備製造、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與綠色食品製造五大重點產業,石化、現代物流、新興服務業三大成長性產業」的「2+5+3」迭代產業體系,新動能成長迅速。

在永仁,以芒果、核桃、板慄、油橄欖種植為主的生態產業正凸顯優勢;在大姚,通過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專業化分工、品牌化打造的「金果果」三臺核桃,正通過電商平臺走出大山……我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綠色+產業」為引領,推進「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和「科研+種養+加工+流通」全產業鏈發展,著力做大做強生豬、肉牛、蔬菜、水果、核桃、中藥材、花卉、食用菌「八大」優勢主導產業,助推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與綠色食品製造業轉型升級。

不僅如此,我州加快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綠色+矽」「綠色能源+銅」和「綠色能源+鈦」產業加快發展;強化龍頭企業培育、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和彝醫藥研發,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互促共進的綠色經濟發展新路徑,正在千裡彝山得到實踐。

資源「轉」起來了,產業「綠」起來了。2019年,全州10大產業累計完成增加值823.94億元,增長10.3%,佔GDP比重達65.8%;萬元GDP能耗「十三五」以來累計下降22.32%,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十三五」目標任務的10.32%。

【來源:雲南省農業農村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擔使命 聚同心 促巨變】五營鎮龍頭山:生態綠起來 產業富起來
    荒山綠化是一項公益性事業,更兼具著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近年來,五營鎮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大力推進荒山荒坡綠化美化工作,積極做好增綠、管綠、護綠工作。針對這種現狀,五營鎮在交通相對便利的龍頭山流域近5000畝的區域,建設了高標準花椒產業生態示範區,栽植優質大紅袍花椒,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鎮果椒產業整體發展。       自龍頭山綠化項目工作實施以來,五營鎮蔡仁村村民陳雙宗和其他護林員每天天亮出門,天黑回家。他親手栽種樹木,又親眼看著荒山披綠,他感慨萬千。
  • 林長制:生態文明建設的安徽樣板
    」產業園林長、半塔鎮鎮長助理陳翠鳳介紹。   今年以來,安徽省深化林長制改革,設立30個不同類型的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先行區,全省5.2萬餘名各級林長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目前全省森林面積達到6262萬餘畝,森林覆蓋率超過30%。林長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新時代安徽改革的知名品牌。
  • 推動綠色發展(137)丨未來,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有新目標(雲南發布)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保護好,並明確要求雲南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 邁開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實步伐——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習心得...
    二是強化務實舉措,實施「四大生態工程」。全力實施「治氣、淨水、增綠、潔地」四大工程,統籌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描繪「天藍、水清、城綠、村美」的生態文明畫卷,努力實現「治氣」天更藍、「淨水」綠水長、「增綠」美家園、「潔地」換新顏。
  • 圍繞「三個美起來」建設農村精神文明
    原標題:圍繞「三個美起來」建設農村精神文明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美麗鄉村建設的安排部署,我們緊緊圍繞「三個美起來」的目標,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高水平管理,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顯著提升。   一、聚焦美的目標,用新理念引領新發展。堅持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貫穿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過程。
  • 建設更高標準水生態文明城市 長沙做好「活水、安水、淨水」文章
    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系列報導之長沙篇長沙是湖南省會城市,是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總面積1.18萬平方公裡,轄6區1縣2市,常住人口815萬。長沙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多年平均降雨1508毫米,多年平均本地水資源量為96.19億立方米。全市流域面積1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335條,母親河湘江穿城而過,多年平均過境水量700億立方米。
  • 【頭條】綠染邊城盡春色——「十三五」期間我州強力推進生態文明...
    這「美」的背後,正是我州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累累碩果。 「十三五」以來,我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改善生態環境,不斷推進綠色發展,描繪出一幅青山綠水的生態文明建設新畫卷。
  • 加強環保宣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發揮協會作用,加強環保宣傳促進我縣生態文明建設益陽市環保協會駐安化辦事處主仼:夏嶽來2020年6月6日,在益陽市環境保護協會領導和支持下,安化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6個多月以來,益陽市環保協會駐安化辦事處在市協會和安化縣委、縣政府及益陽市環保局安化分局的領導和重視下,堅持以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還河流以清澈,還山河以綠色,還大地以生機,還天空以蔚藍」為宗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積極發揮協會引導作用,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凝心聚力守護安化的藍天、碧水、淨土,為我縣生態文明建設助一臂之力。
  • 新時代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南平是一塊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基因的熱土,今天的南平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生態文明的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生態環境和產品價值實現的邏輯。這于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美麗中國是有益的。
  • 鍛造綠色轉型發展「金鑰匙」——輝南縣生態文明建設走筆
    「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點燃綠色發展新引擎 近兩年,輝南縣不斷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結合地方發展優勢,努力打造「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探索出一條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綠色轉型發展新路。 山核桃產業的興起只是輝南縣生態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依託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輝南縣牢固樹立生態發展理念,把綠色產業作為經濟發展支柱,堅持「工業立縣、綠色強縣、生態興縣」發展戰略,將生態發展理念融入社會經濟發展各個領域。生態產品林下參、藍莓、黑木耳、中藥材、綠色大米已具備相當規模,市場前景廣闊。
  • 王夏暉: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十四五」怎麼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看江西建設生態綠洲 守護黃金水道生態文明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徐立鳴報導:11月1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隊從九江永修出發,走進九江湖口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沿長江最美岸線,先後在國華電廠碼頭、方大九鋼、湖口縣北門碼頭江豚基地等地實地採訪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情況。
  • 楚雄州上央視,武定獅山、己衣大裂谷露臉!
    ,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提出的「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核心區,主要有5大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楚雄州是滇中重要的水利樞紐。楚雄州分屬於長江、紅河兩大水系,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63.22億立方米,是昆明市、滇中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滇中引水工程總乾渠過境楚雄142.91公裡,佔全長的21.6%,輻射我州9個縣市,年可分配楚雄州水量3.75億立方米。楚雄州是重要的能源樞紐。
  • 國外高度評價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一、國外各界人士高度肯定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採取有力政策行動。過去10年,森林資源增長面積超過7000萬公頃,居全球首位。長時間、大規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護修復溼地,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
  • 鄭建新:以高水平水生態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以高水平水生態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 鄭建新城市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治城先治水已成城市管理者的共識。長沙位於湘江下遊、洞庭湖尾閭,水系發達、河網密布,年均過境水量達700億立方米,加強水生態建設尤為重要。
  •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到楚雄州永仁縣開展SDGs示範村項目考察
    ,到楚雄州永仁縣宜就鎮外普拉村開展考察工作。在永仁縣宜就鎮外普拉村,調研組領導和媒體記者們深入「一院一品」示範點、外普拉書院(含青年旅社)、樸門永續農場進行實地考察,並走進農戶家中進行面對面交流訪談,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對SDGs示範村建設情況、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女性參與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了解和挖掘,並就項目實施以來促進女性創業、推動當地產業發展、各級婦聯對女性的引導幫扶、生態旅遊合作社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度採訪
  • 碧江區「六個聚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六個聚焦」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工作,推動志願服務工作精準對接群眾。(二)聚焦助力脫貧攻堅,做足「後半篇文章」。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結合「新市民·追夢橋」工程,整合資源。
  • 【十四五 · 開新局】建設北回歸線上的「喀斯特綠洲」!
    、綠色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州「綠色文山」建設根本遵循。十大行動、「用綠」十大產業為引領,推進喀斯特綠洲建設取得新成效。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和美麗河湖建設。同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構建循環型工業、農業、服務業體系。繼續化解過剩產能,加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十四五」期間,我州還將建立健全一系列生態環保體制機制,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動綠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營造崇尚綠色生活、踐行綠色理念的良好氛圍。
  • 聚焦攻堅一線 感受綠色脈動——「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採風四川...
    這裡自然環境優美,生態資源富集,瓦屋山巍峨雄壯,立於西南,岷江奔騰澎湃,匯入長江。初冬時節,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主辦,中國環境報社、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四川省作家協會承辦的「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採風活動走進四川省眉山市。
  • 把產業新動能、城市新軸線、發展新環境立起來 富陽高水平打造現代...
    杭州日報訊 近日,富陽召開區委一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要堅定轉型發展、一體發展不動搖,持續推進高新產業發展、高品質城市建設、高水平社會治理,把產業新動能、城市新軸線、發展新環境立起來,高水平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在「重要窗口」建設中展現富陽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