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指法】
古琴左右手指法合共約一百種。左手指法還可分為主要指法、裝飾指法和說明指法三大類。
左手第一類主要指法約共ニ十多種。
第二類之裝飾指法約共三十多種,此類指法是「附屬性」的。它能幫助增加曲情的深度和韻味,是整個古琴音樂風格及意境構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至於第三種說明指法,注於旁者,不過令奏者特別注意而已,言其向奏者加以說明解釋之意。
~ 主要指法 ~
左手第一種主要指法約共二十多種,有:大指、食指、中指、名指、跪指、上、二上、下、ニ下、引、抑、進復等。
【進復】~進復的彈法為於按彈得音後,左手指帶音向右上一音為進(有虛音),然後再向左下一位為復(有虛音),進復連原彈一聲共三聲,音色一實兩虛。
雙進復、退復的動作指法和進復一樣,不過前者將動作重複一追而後者取相反方向進行,故在此不述。
【拖】~拖為乘音掐起之際,左手名指隨即帶音施上一位,琴書喻其聲如蟬鳴過枝。掐起之音為實,拖上之音則為虛音。
【淌】~按弾得聲後,帶著餘音緩緩向左滑下如淌水,運指先速後遲,先虛後實。
【滸】~按彈後少息,即上一位得聲,隨即按彈他弦,取其停後兩音捷連之意。在兩按彈音中的滸上便得到虛音的效果。
彭社卿在《桐心閣指法析微》中說:「按彈得聲少息,走上一位,以連他聲,運指宜虛,妙在有意無
意之間也。」
【上】~按弾得音後,向右走上一位,運指兩頭實中間虛。
【下】~下與上同但取相反方向,故此處不述。
【引】~按彈得音後,緩引其音二上,運指先遲後速,先實後虛。
【抑】~用指與引同,不過取其相反方向。
【分開】~按彈得音後,左手帶音向右虛上一位,再立即用注(先虛後實)的方式再滑到本位得一聲,共得實、虛、虛實三聲。以圖表示如下:
【抓起】~大指按弾之後,隨即用指頭將弦帶起,得輕清的散音,產生音色特殊的虛音。
【帶起】~指法與抓起同,但換了名指。
【虛罨】~弦未經按彈而以大指磕下本位得聲為虛罨。罨如名指按十徽而大指磕下九徽得聲,故與罨相對來說,虛罨則為虛音。
【虛按】~右手先彈空弦得音,乘聲未歌,用指浮點弦上,以過其餘響,似泛音,故屬虛音。
【虛上】~與上相若,按彈得音後,向右走上一位,惟於結尾處左手輕離琴弦,得「返虛入渾」的虛音效果。
未完待續。。。左手第二種~裝飾指法~
「往期精選合集篇」
直接點擊下文即可查看
古琴名曲鑑賞篇合集(三)
古琴名人傳記(二)從魏晉南北朝~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