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學完古琴54種指法,你來嗎?

2021-02-08 唐人古琴御工坊


減字譜:又稱指法譜,是中國古琴的一種以記寫指位與左右手演奏技法為特徵的記譜法。因為它是將古琴文字譜的指法、術語減取其較具特點的部分組合而成,故名「減字譜」。

由唐末琴家曹柔創立的古琴文字譜,是由文字譜減化而來。這種記譜法使用減字拼成某種符號記錄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彈奏指法,它是一種只記錄演奏法和音高,不記錄音名、節奏的記譜法,其特點為:「字簡而義盡,文約而音賅」。減字譜是對文字譜記譜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種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記譜法。

1、散:只用右手演奏,左手不觸弦。

2、託:右手大指向外彈出。此手勢稱為「虛庭鶴舞」、「風前鶴舞」。

3、擘(劈):右手大指(用指甲)向內彈入。

註:(託、擘)兩手勢的要義是觸弦果斷,但同時要松。

4、抹:右手食指向內彈入。此手勢稱為「鶴鳴在陰」。

5、挑:右手食指向外彈出。

註:(抹、挑)兩手勢的要義是:食指觸弦應和拇指的託擘一樣堅定,但不可過急,動作應平滑。

6、勾:右手中指向內彈入。稱之為「孤鶩顧群」勢。

7、剔:右手中指向外彈出。

註:(勾、剔)兩手勢的要義是:中指的彎曲應如野鴨的脖頸一樣:彎曲而不可生硬有角,彎曲過度則觸弦過急。

 8、打:右手無名指向內彈入。稱之為「商羊鼓舞」勢。「商羊」是一種傳說中的鳥,據說只有一條腿。

9、摘:右手無名指向外彈出。

註:(打、摘)兩手勢的要義是:與食指中指平滑的動作相反,名指的觸弦應短而脆。

10、全扶:食、中、名三指各入一弦,同時彈奏出一個聲音,稱為「風送輕雲」勢。

11、歷(度):右手食指輕輕地依次向外挑兩到三根弦。

註:(全扶、歷)均應觸弦輕且細膩,這樣聲音才能融為一體。

12、撮:和弦性質,兩手指分別撥動兩弦,使之同時發聲(需要撥動的弦數分別寫在「撮」的減字「早」的豎劃之兩側)。稱之為「飛龍拿雲」勢。一般的撮為「託勾」,相反的是「擘剔」,稱為「反撮」(「反撮」的寫法是在撮的減字上方寫一「反」字)。

13、潑剌:右手食、中、無名指在兩根弦上首先向內拂弦(潑),然後立即向外彈出(剌)。稱為「遊魚擺尾」勢。其像形畫的是一條鯉魚,其要旨是掃弦要寬廣而有分寸。

14、打圓:是一個涉及兩根弦,發出七個聲音的指法。稱為「神龜出水」勢。

15、背鎖:右手在同一弦上,剔、抹、挑依次彈出,共三個聲音。稱「鵾鷂翱翔」勢。

16、短鎖:右手在同一弦上,先徐徐抹勾,然後接以背鎖,共出五個聲音。

17、長鎖:右手在同一弦上,先抹挑抹勾,再接背鎖。

註:(全扶、歷)均應觸弦乾脆,三音次第彈出要快。

18、輪:右手在同一弦上,依次摘、剔、挑,動作非常迅速。彈奏要輕而細膩,使三個聲音融合在一起。稱之為「紫蟹傍行」勢。

19、半輪:與「輪」的動作相同,但只用中指和無名指。

20、如一:兩根琴弦同時發聲。稱「鳳鸞合鳴」勢。

21、雙彈:在同一根弦上依次迅速彈出兩音,通常是抹勾。為「寒鴉啄雪」勢。應只用指尖彈奏,觸弦短而乾脆,像是啄的動作。

22、索鈴:左手依次輕輕滑過數弦,右手食指配合左手的動作,同時輕挑左手墊的那根弦;雙手的動作須嚴格平行。稱「振索鳴鈴」勢。

23、滾:右手從七弦到二弦,或從六弦至一弦連續剔過。為「鷺浴盤渦」勢。

24、拂:是「滾」的對立指法,從一弦彈至六弦,或從二弦彈至七弦。

25、再作:重複上一段。

26、從勹再作:從括號處開始重複上段部分。除了「從勹」外,還有「從頭」,意為從頭重複。

27、少息:短的休止。

28、入慢:漸慢。

29、至:到。如滾六至一。

30、連:相當於西方音樂中的連奏。

31、輕:相當於西方音樂中的弱。

32、重:相當於西方音樂中的強。

33、緩:相當於西方音樂中的緩慢的。

34、急:相當於西方音樂中的急板。

35、大指:左手拇指。

36、食指:左手食指。

37、中指:左手中指。

38、名指:左手無名指。

39、綽:左手在應取音的徽分左方約5毫米處按弦,然後迅速向右滑動,直至到達應取音位處。稱「野雉登木」勢。聲音的效果是一種上滑的、延長的聲音,應該像是野雉清晨打鳴的叫聲。

40、註:綽的對立指法。左手在應取音位的徽分右方約5毫米處按弦,然後迅速向左滑動,直至到達應取音位處。「綽」和「注」都應該在右手彈弦的同時開始按弦。

41:吟:相當於西方音樂中的顫音。左手按在音位處迅速左右移動。稱「寒蟬吟秋」勢。應模仿蟬悲切、顫顫的叫聲。其變體有「長吟」(是一種持久的顫音,應該想像成鴿子每逢下雨時那種叫聲「鳴鳩喚雨」)、「細吟」(小顫音,應該讓人聯想起「喁喁私語」)、「遊吟」(搖擺顫音,應該讓人聯想起「落花流水」的情形)、「定吟」(比較特別,手指的震動幅度非常小,以至於幾乎感覺不到)。

42、猱(音為nao,但讀rou):相當於西方音樂中的漸慢顫音。是比「吟」幅度更大、加強的顫音。稱「號猿升木」勢。

43、撞:字意是「擊打」。右手彈得音後,左手快速撞向音位右方並極速回位。

44、進復:字意是「前進後返回」。右手按彈得音後,左手向上滑到指定的音位後,再回到原位,或滑向譜中指定的另一音位。

45、上和下:字意是「上升」、「下降」。是指法「進復」更加精確的形式,有時可以和上一個指法互換。「上」是按階段向右走;「下」的動作相同,但方向相反。

46、分開:比較特別的指法,可以使同一根弦次第產生四個音。(例:左手在九徽處按弦,右手彈得音後,左手帶音,堅定大膽地進至另一徽,停頓極短的時間後,再回到原位,回到原位的同時右手再彈一聲。)

47、罨:字意是「遮掩」。右手不彈,左手的大指、中指或無名指輕叩琴弦得一低沉、陰暗的聲音。稱「幽禽啄木」勢。

48、往來:字意是「來了又走」。是「進復」和「吟」的組合。右手彈得音後,左手向右走一徽,吟,然後回到原徽,吟,然後重複以上動作一遍。稱「棲鳳梳翎」勢。

49、搯起:字意是「拔起,上升」。主要是左手大指的指法。左手無名指按音位,比如九徽,左手大指抓弦得音。(同樣的音符也可以在左手無名指按音位時,右手手指撥弦彈得音,但這兩種指法得到的聲音音色是完全不同的。此稱為「二仙得道」)

50、滸:字意是「傾斜的河岸」。右手撥彈得音後,左手大指按於十徽,少息後向右滑,直到九徽處。該動作應慢而專注,感覺像是傾斜的河岸上拖東西。

51、跪:字意是「跪下」。用左手無名指指尖按弦有時候很不方便,特別是按彈低徽位的「搯起」時。解決辦法就是,不用左手無名指按弦而是用左手無名指的末關節背面按弦。稱「文豹抱物」勢。意指按弦要堅定、果斷。

52、泛起:字意是「泛音從這裡開始」。(泛音是指左手輕點弦上,而非按弦至面板上而得到的,稱為「粉蝶探花」勢。)

53、放合:字意是「放開再結合」。主要針對左手無名指,產生一種和弦。稱為「空谷傳聲」勢。(假設左手無名指按三弦九徽,同時右手彈三弦;下一個音符右手是彈四弦散音;現在,當右手彈四弦時,左手撥三弦,使兩弦同時發聲。)

54、推出:這一指法主要涉及左手中指。稱為「白鷳騰踏」勢。(假設左手中指按於十三徽時,右手彈此弦;演奏下一個音時,左手中指在原徽不動;當右手已彈完此音時,左手中指把第一次彈過的那根弦向外推出得音。)

古琴音樂的這種記譜法看上去似乎過於複雜棘手,不夠實用。然而經過正規的訓練後,會發現他和西方的記譜法一樣方便。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記譜法並不記錄任何真正的音符。然而,因為古琴各種定弦方式都是嚴格固定的,而且古琴的琴制也是固定的(甚至一根弦要用多少根絲做成也是固定的),因此,這種對音符記譜的缺失並不會對演奏者帶來嚴重的困難。



另註:該文由松欽工作室塵埃整理,原文圖片與內容選自《高羅佩學術著作集——琴道》,版權為原作者所有。這裡旨在促進古琴藝術的交流與分享。(轉自松欽文化藝術工作室)


網址:http://www.qixianqin.net/


相關焦點

  • 教你一張圖學完古琴54種指法!
    ,是中國古琴的一種以記寫指位與左右手演奏技法為特徵的記譜法。  由唐末琴家曹柔創立的古琴文字譜,是由文字譜減化而來。  48、往來:字意是「來了又走」。是「進復」和「吟」的組合。右手彈得音後,左手向右走一徽,吟,然後回到原徽,吟,然後重複以上動作一遍。稱「棲鳳梳翎」勢。  49、搯起:字意是「拔起,上升」。主要是左手大指的指法。左手無名指按音位,比如九徽,左手大指抓弦得音。(同樣的音符也可以在左手無名指按音位時,右手手指撥弦彈得音,但這兩種指法得到的聲音音色是完全不同的。
  • 古琴指法「拂」教學彙編
    點...點點擊藍字關注,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 基本字義       fú  拂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古琴減字譜全解(指法、術語)
    古琴減字譜:又稱古琴指法譜,是古琴的一種以記寫指位與左右手演奏技法為特徵的記譜法。因為它是將古琴文字譜的指法、術語減取其較具特點的部分組合而成,故名「減字譜」。減字譜是由唐末琴家曹柔創立的古琴文字譜,是由文字譜減化而來。
  • 古琴指法「掩」教學彙編
    李祥霆古琴教學視頻「注、淌、掩、虛掩」戴曉蓮古琴教學視頻「罨、掐起、 掐撮三聲」龔一古琴教學【掩】龔一古琴教學左手指法【虛掩】減字譜小課堂之《虛掩》搭訕、提問,加群添加不愛說話的小編 微號信gqdjt520                                                                                176種古琴減字譜常用指法圖覽
  • 古琴指法詳解(收藏篇)(上)
    【古琴指法】古琴左右手指法合共約一百種。左手指法還可分為主要指法、裝飾指法和說明指法三大類。
  • 古琴指法「掩」教學彙編更新
    李祥霆古琴教學視頻「注、淌、掩、虛掩」戴曉蓮古琴教學視頻「罨、掐起、 掐撮三聲」龔一古琴教學【掩】龔一古琴教學左手指法【虛掩】減字譜小課堂之《虛掩》搭訕、提問,加群添加不愛說話的小編 微號信gqdjt520                                                                                176種古琴減字譜常用指法圖覽
  • 古琴指法及符號解析
    精簡部分,大多是右手的複合指法和左手的裝飾指法。    減字譜的譜字,也就是指法符號,大多和現代漢語相吻合,現分三類敘述如下:    (1)古琴右手指法符號    彈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彈弦,彈的部位,一般在嶽山與一徽之間,高音區的按音亦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右手向徽彈出叫「出」,向身彈入叫「入」。
  • 明清古琴減字譜之擘託指法考
    關鍵字:古琴,減字譜,擘,託 古琴減字譜的右手指法中,大指向內向外的兩個指法,一稱擘,一稱託,這兩個指法的減字是「屍」和「乇」。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琴曲在琴譜上相同的部分,在早期的琴譜上標註的「屍」和「乇」與後期及現代的琴譜上相反。
  • 入門篇|古琴指法及符號解析
    精簡部分,大多是右手的複合指法和左手的裝飾指法。    減字譜的譜字,也就是指法符號,大多和現代漢語相吻合,現分三類敘述如下:    (1)古琴右手指法符號    彈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彈弦,彈的部位,一般在嶽山與一徽之間,高音區的按音亦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
  • 古琴「一弦多彈」指法之「輪指」
    古琴指法變化多樣,除了右手的「四指八法」和左手的「四法或八法」等基本指法以外,還有各種組合指法。其中比較常用組合指法之一就是「一弦多彈」。
  • 古琴指法符號解釋,如何看懂古琴譜?
    © 點擊上方,聆聽最美音樂聽琴-交流請加小編微信:ziya2468商務合作QQ:320351925古琴指法符號解釋精簡部分,大多是右手的複合指法和左手的裝飾指法。減字譜的譜字,也就是指法符號,大多和現代漢語相吻合,現分三類敘述如下:(一)古琴右手指法符號彈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彈弦,彈的部位,一般在嶽山與一徽之間,高音區的按音亦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右手向徽彈出叫「出」,向身彈入叫「入」。
  • 子悅集靜心古琴一周年,零基礎3天學會彈古琴!(5月13-15日)
    ,等你來圓滿!3,平時工作壓力較大,通過修學古琴了解傳統文化,放鬆身心。▎靜心古琴課程跟傳統古琴教學有何區別?以往古琴培訓時間分散,費時費力,容易學完即忘,不經指導練習,指法就會生疏。子悅集靜心古琴課程:把平時需要學12周(1周一次)的古琴教學,集中到三天進行特色教學,用禪修的方法,在放鬆的情境和氣場下,集體練琴。
  • 子悅集●靜心古琴 零基礎三天學會彈古琴(2月26-28新春賀歲班)
    「我年紀大了,記性差,能學會嗎」?「之前我是學西洋樂器的,能彈好古琴嗎」?咱都笑而不語,只管彈琴,結果到了第三天,你再看...每個學員都在子悅集,完成了平生第一次古琴上臺演奏。第一次用自己彈奏的琴音唱誦佛號,第一次雙手彈琴,演奏出笑傲江湖、仙翁操,第一次讓自己在古琴的悅音清靜身心,覺照心靈。
  • 古琴知識100題,你能答對嗎?
    CA鋼琴    B古箏     C古琴     D揚琴 2、古琴的名稱有很多種,下面還有哪種也是對古琴的稱呼?ABCA瑤琴   B玉琴    C七弦琴    D古箏 3、以下哪一位不是我國著名的古琴演奏家?
  • 初學古琴指法:右手「八法」
    右手「八法」為古琴最基本的八種指法,分別是:抹、挑、勾、剔、擘、託、打、摘,這八種指法或緊、或慢、或多、或少等諸多不同的組合
  • 古琴課程 | 劉慧雪古琴入門基礎系列課
    哇,小姐姐小哥哥古琴彈的真好我如果會彈就好了唉,班主任你推出那麼多曲目課程但是我連基礎指法都不會
  • 教你看懂古琴的天書——減字譜
    古琴的介紹這裡就不多講了,我想有興趣看這篇小文的人多少對古琴有了個大概的了解,這裡想要說的一點就是古琴的文化由來已久,但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先把它當成一件樂器,否則你很難領會其中的文化。最怕的就是那些剛剛學琴就想著要修身養性與天地同壽,跟日月爭輝的人。古琴的入門相對其它樂器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它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復雜與深不可測。
  • 近期熱播影視劇中的古琴錯誤之處(二)
    但中景還是看到了,一個食指彈來彈去。電視這一幕中,各種樂器合奏,古琴的音聲在這裡被蓋過,僅琵琶聲音明顯。各伶官演奏樂器,實際也是擺拍。該劇裡的另一幕,古琴音,但劇臺詞是《琵琶行》裡句,「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彈的是古琴,他卻是引用描寫琵琶的句子。也許是對暗號呢?劇中人物臉色表情變換,絕不是對暗號。這是真正的對牛彈琴。
  • 七徽堂 ---寧波碧水和城古琴公益禪修班
    緣起:古琴,又稱琴、綠綺、絲桐、瑤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漢文化的瑰寶。喜愛中國傳統文化,鍾愛中國古琴,2014年跟隨寬賢師父習練心法,有幸得浙派琴家王政老師指導,逐步形成了細膩、個性而不事張揚的曲風,喜彈《良宵引》、《歸去來辭》《酒狂》、《臥龍吟》、《鳳求凰》等曲目。長期在寧波開展公益教琴,以琴會友、共結琴緣,希望與有緣人一起加入復興中華傳統古琴文化的行列,以綿薄之力推動古琴傳統文化在中國的發展。
  • 好用的古琴教材——《於水山古琴練習曲集》
    這部出色的原創作品為學者和琴人的古琴教學與實踐提供了一個階梯式的方法。於水山的《古琴練習曲集》為中國最為古典的樂器做出了極富創新性的研究。——作曲家、美國東北大學音樂系終身教授芮笛詩(Anthony Paul De Ritis)《於水山古琴練習曲集》是一本有新意並具實用性的學習古琴音樂和演奏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