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生存,人生的另一種選擇,又有多少人敢去嘗試呢?

2021-01-07 崽崽講電影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現在想到為什麼不再等等呢,答案很明了,因為這個世界並不會等你,這註定是一條不尋常的路,也是一條孤獨的路,不同於「荒野餘生」的不可選擇性,克里斯多福的荒野流浪是一次主動的選擇,既是為了逃避世界,又是為了親近自然,流浪者的意義並不是我們傳統而言的去看世界,雖然它確實包含了這個意義,但是卻並不是它的全部,在原始的世界中測量自己存在的尺度,盡情的享受自己,作為生者無限的快樂才是流浪者的核心,在電影開頭加上一句引言,翻譯成中文,大概就是,無盡之林,常有情趣,無人之岸,幾多驚喜,岸畔崖間,鼓濤為樂,無人駐足,是為桃源,吾愛世人,自然甚之。對於家庭優越的克里斯多福而言,父母的獎勵就是對年幼時家庭不和諧的一種補償,因為在小時候,他的父母曾在克裡斯面前多次爭吵,甚至討論過離婚,這給克裡斯造成了不小的童年陰影,為了離開不負責任的父母,他走上了一條流浪的路。

克裡斯厭惡人類社會,首先就是表現在他厭惡人們對物質財富的貪婪上,他畢業於名牌學校,已經被哈佛大學法學院錄取,未來的前景一片燦爛,在畢業典禮結束以後,他的父母還有他的妹妹和他一起吃飯,慶祝他的畢業,父母提出要資助他去哈弗並且送一輛新車給他,但是克裡斯就非常反感,他認為自己的車還好,從這就能表現出克裡斯討厭人們總是貪得無厭想要新的,更多更好的東西。他的父親是一位科學家,由於卓越的技能而名利雙收,他的母親利用父親的名聲開了一家諮詢公司,兩個人賺的是滿盆滿缽,不過他們的這種貪婪沒有遺傳給克裡斯,反而令他厭惡自己的家庭甚至是整個社會,並且用行動來證明了。

這個電影一經播出就一起了觀眾的共鳴,讓觀眾覺得原來不是只有自己那麼孤單,同時也像觀眾打開了一扇大門,讓他們能夠體會到生命中不曾出現的事物,從而觸動了觀眾的內心;也有許多觀眾都有克裡斯那樣對於環境,對於社會的不滿,但是卻沒有人能像克裡斯一樣,能夠拋下一切走進荒野,於是也有很多觀眾理解克裡斯的決定,在驚嘆於他遭遇的同時,也感謝他帶著大家一起領略了北美大陸的壯麗;電影中將自然美麗的風光和人類生存意義的探索進行了完美的結合,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電影主題是回到了對生命的基本意義的探索上。

電影中不僅僅是描述了人類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的夢想,還有對生命存在的崇高精神,更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人的脆弱和人性的險惡,在令人震撼的同時也帶給人們更多的感動和思考,誠然有很多人都無法做到電影中克裡斯那般浪跡天涯的存在,但是《荒野生存》這個根據正是故事改編的電影,令人得以見識到一個理想主義者對不拘自由的追尋,正如電影中的那一句「我想那麼年輕,那麼乾淨,那麼寂寞的生活著,直到自己可以毫無防備的突然消失在馬路上的那一天。「

電影中克裡斯的流浪生活是那麼的精彩,他在美國的名勝古蹟生活,靠著步行,搭順風車還有扒火車行走四方,打零工和打獵的錢足以維持他的生活,甚至還可以讓他買一艘皮划艇,從美國一路漂流到墨西哥,他不但不覺得孤獨可怕,反而在享受自己的孤獨,即使在路上遇到那些幫助他的好心人,也不會和他們長久相處,而是堅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他出生在富人家庭,年輕力壯,衣食無憂,還有著高等學歷,但是這個原本可以在社會上穩穩噹噹成為經營的青年,最後卻在阿拉斯加的野外被餓死了,他的做法也對他的父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他們終生為他擔驚受怕,為再也見不到他而感到深深的痛苦和自責。

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瞬間就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人墨守成規,走著別人安排好的路;有的人則是放蕩不羈,一輩子活得瀟瀟灑灑,如果說走著別人安排好的路,那麼人生就好像是一具行屍走肉,沒有自己的主見,無法做出自己的決定,而活出自己,才是真正的一輩子,但是這句話說著簡單,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領悟呢?小編曾經也不止一次的想過出去浪跡天涯,但是百善孝為先,父母在,不遠行,這些條條框框就這麼深深的印在了腦海裡,卻也是始終邁不出去這一步,小編認為,人的已經真的需要去經歷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只有這樣才算圓滿,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相關焦點

  • 《荒野獵人》:一個人的荒野生存
    好像一直被侵佔一直被掠奪的印第安人一樣,他們一直為了生存在改變、遷徙甚至去戰鬥。可是依舊改變不了他們一點點的消失,直到徹底從地球上消亡。他們也曾為了種族的生存抗爭過,然而弱肉強食似乎是這片殘暴叢林的生存法則,一直如此。他們都用自己的力量和世界和自然和命運做著一場豪賭,格拉斯在本質上和克里斯多福(備註:荒野生存男主)別無二致。
  • 換個角度看《荒野生存》:自然界從來只有殘酷,沒有詩意
    但是生活上的富足, 並沒有帶給他精神上的滿足, 24歲的他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成為了一個「超級流浪漢」雲遊四方,最終到了他夢寐以求的阿拉斯加,在荒野中因為中毒和飢餓不幸離世。事實上,即便在崇尚個體和自由的美國,對故事原型遠走荒野的行為也褒貶不一,有人被他追求自由的精神所感動,也有人對他如此輕率斷送生命感到不解和惋惜。
  • 《荒野生存》:有些人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靜靜走到沒有人的地方
    但是,他從學校畢業後,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放棄令人羨慕的工作,把存款捐給慈善機構,剪掉身份證,斷絕一切和家人的聯繫,去阿拉斯加尋找真理。決然走向荒野,回歸原始,很多人都說克裡斯到死都是快樂的,他找到了自我。「然而,這就是一個悲劇」,這是電影給我最直觀的感受。
  • 《荒野生存》:家庭、自我、生存、死亡
    前段時間在咖啡館放映了《荒野生存》這部片,年輕時,沒有看懂這部片子,就是聽著名字與荒野有關,與生存有關,而且是真人真事改編,主人公放棄了去哈佛上學的機會
  • 旅行日曆 |11月在阿拉斯加圓荒野生存夢
    可定製師說了,越是冷越要起來嗨,還要去荒野嗨!十一月:性情中人,去野!無二之旅早就給你準備好十一月的請假密招請假5天+2個雙休=阿拉斯加荒野生存之旅11月,這裡還沒有冷到連呼吸都被凍住,但卻能滿足一切關於冬季的幻想:大雪紛飛、純潔的冰川、狗拉雪橇的瘋狂、漫天舞動的極光……這個『最後的邊疆』承載了多少旅人的夢,11月,踏上這條荒野生存的探險。
  • 荒野求生?陷入絕境的人能生存下來嗎……
    荒野求生之類的節目一直頗受觀眾歡迎,似乎現世安穩的人們都喜歡那種挑戰大自然、無論在觀感還是臆想中都極刺激的感覺。這其中具代表性的有「貝爺」(貝爾·格裡爾斯)的《荒野求生秘技》系列,和「德爺」(埃德·斯塔福德)的《單挑荒野》系列。
  • 【沁和電影欣賞】《荒野生存》
    電影能讓我們用另一個人的眼光來看待這世界,我們在現實無法實現的事、無法體驗的情感,在電影中可以體驗。每周三晚上20:00我們將放映旅行主題電影,歡迎所有愛旅行的朋友來參加。本周觀看的《荒野生存》,取材於發生在1992年的真實事件。24歲的理想主義青年克裡斯託佛·麥克坎德萊斯拋棄一切現代文明的束縛回歸原始,義無反顧的前往荒蠻之地阿拉斯加,將挑戰極限的生存方式一直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 紐西蘭美女雙胞胎全裸上節目,荒野生存21天......
    但一到周末和假期,她們就會去全世界旅行。為了鼓勵更多人挑戰自我,她們還專門在Facebook上開了粉絲專頁,分享自己的冒險經歷。更讓她們一開始不能接受的是,她們還要挑戰不穿衣服在荒野生存。Amber和Serena要光著身子坐在堅硬的石頭上,赤腳穿過荊棘叢生的荒野,每走一步對她們來說都是痛苦的,她們的肩膀、臀部等多處都滿是傷痕。甚至在寒冷的夜晚,明知道光著身子取暖會灼傷皮膚,但她們不得不選擇在被慢慢凍死前,離火更近一點,用皮膚的灼熱感來抵禦嚴寒。
  • 生活另外的可能性——電影《荒野生存》觀後感
    當年梭羅生活在瓦爾登湖邊的小木屋裡,從其書中的細節看可以知道,他並非一直生活在那裡,他也是要隔一段時間就回到人群組成的城鎮社會去一趟的。一個是食物補充、必需品補充,一個是看到同類、與同類交流的需要。美國電影《荒野生存》是根據真實人物、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 每周悅讀之六:Into the Wild - 荒野生存
    --傑克·倫敦 《野性的呼喚》有沒有想過孤身一人在荒野中可以走多遠,生存多久?或者換個角度,有沒有想過要去流浪,去荒野中生活,去重新認識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克瑞斯最終選擇了逃離,重新踏上了屬於自己的流浪之路。相同的經歷不久後又發生在拉斯維加斯,克瑞斯在一家義大利餐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無法忍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再一次選擇了流浪。克瑞斯南下漂泊到加州沙漠地區的小鎮Salton City。在這裡遇到了一位老年人弗蘭茲。兩人成為忘年交。克瑞斯多次勸說弗蘭茲賣掉房產,和自己一起流浪。
  • 《方舟:進化生存》——在遠古世界裡上演荒野求生
    相信很多玩家都有看過《荒野求生》之類的節目,特別是貝爾在節目中令人驚奇的求生方式總是讓人嘆為觀止。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去遠古世界體驗一把求生之旅呢?《方舟:進化生存》這款遊戲就可以滿足你的想法。玩家的生存地點被設置於一處海灘上,同時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體驗到遠古世界的生存方式。由於一些新手玩家剛進入遊戲時,並不能很好地去適應其中遠古世界的環境,小編通過自己遊玩加上查詢資料,給大家說一下在《方舟:生存進化》這款遊戲中必備的生存技能吧。俗話說的好「起點選得好,後面都養老」。
  • 《荒野生存》:我們為何熱愛自然?
    看完《荒島餘生》不久,我被一部很特殊的電影所吸引,和前者一樣,這同樣也是一部講述荒野生存的電影。電影的名字就叫做《荒野生存》。這部電影主角名叫克里斯多福,在流浪荒野的過程中,他給自己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亞歷山大超浪人,英文是Alexander Supertramp,tramp本身具有流浪的意思,所以在這裡,克里斯多福把自己當做一個流浪者,一個不同於一般流浪者的超級流浪者。為什麼他會選擇去流浪呢?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他做出這樣的選擇的呢?
  • 電影:驢友必看的《荒野生存》
    關於我們:不一樣的夢想,不一樣的旅行,不一樣的人生。歡迎添加我們君個人微信sivennawy主頁君是個萌妹子哦,O(∩_∩)O~《荒野生存》,是一部改編自真實的故事的電影,劇本的靈感來源於1996年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的同名作品《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故事講述了一個理想主義和超驗主義者克裡斯多夫·麥肯迪尼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的流浪傳奇。該
  • 不可錯過的電影《荒野生存》-給想擁抱荒野的你
    經歷了兩年的流浪生活後,獨身一人走進了阿拉斯加荒野,在一個廢棄巴士中生活了一百多天,最終取得了智慧,卻再也沒能走出來。喬恩·克拉考爾於1998年出版的暢銷小說,就是取材於這個發生在1992年的真實事件。而電影《荒野生存》是根據該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而成。是什麼讓一個品學兼優、家庭優渥的大學生,放棄大好前途選擇了這樣一條厭世的冒險之路?
  • 格桑花電影|| 《荒野生存》
    電影《荒野生存》是改編自真實的故事,它源自於1996年喬恩·克拉考爾(Jon Krakauer)的同名著作《Into the Wild》。
  • 《荒野生存》,極端放飛自我,卻無處安放靈魂
    文 | 公子漁美國電影《荒野生存》是一部風格瑰麗的大片,影片展示了非主流青年克里斯多福放棄生活中的一切,選擇做一名「超級流浪者」,走向茫茫荒野求生。影片通過克里斯多福的經歷,把對生存意義的探尋與壯美的自然風光結合在一起,觀眾跟隨著他的腳步一起遊歷北美大地,探尋人生自由。
  • 電影《荒野生存》觀後感:一個嚮往自由的流浪背包客的自我救贖
    2007年9月21日在美國上映的冒險電影《荒野生存》,以一個孤獨悽美而又發人深省的故事感染著很多人。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裡,很多人按部就班地過著被提前計劃好的人生:畢業工作,娶妻生子,每個人的人生軌跡幾乎是重合的。
  • 荒野生存的8個常見致命因素
    1.沒有避難所野外生存技能1這是一個雙向的錯誤,將會導致你在荒野環境中無法度過更多的時間。第一點是沒有適當的避難所,第二點是你沒有知識能力去建立一防衛的避難所。當我們談到在荒野中遇難的人或一群人時,你會聽到一個常見術語,即暴露。
  • 《荒野生存》:獨自一人荒野生活尋找自由,臨死前才發現生活真諦
    大家好我是阿龍,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冒險感人電影《荒野生存》。克裡斯出生在富裕家庭,從小享受優越的生活條件,造成了他偏執的性格,大學畢業後他卻厭倦了日常的生活,選擇荒野流浪中尋找自由,但是在最後卻意外死在荒野。
  • 電影|《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拜倫有詩云:無徑之林,常有情趣。無人之岸,幾多歡喜。岸畔崖間,鼓濤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