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祝家莊」和「曾頭市」,是什麼樣的社會組織?

2020-12-23 待曉兒

《水滸傳》中的「祝家莊」與「曾頭市」都對梁山造成了比較大的傷害,而它們其實代表了宋朝時期社會上的兩種特殊組織。

這些人對社會的危害不亞於「匪患」,甚至猶有過之。

祝家莊:官府保護下的「匪患」

祝家莊的地理位置很有意思,它就在梁山附近,一個名叫「獨龍崗」的地方。

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裡和梁山以及周邊一樣,都屬於「窮鄉僻壤」,官府的管控力非常弱,屬於一些「不法分子」的寶地。

久而久之,這裡就形成了一些游離於官府管制之外的勢力。

但是,這裡又沒有像梁山那樣四面環水的地利,如果官兵殺來,雙方就得硬碰硬了。

然而有趣的是,無論是官府還是這些「山莊」勢力,他們都不想硬碰硬,也就是不想承擔損失。

於是,雙方就找到了一個合作的契機。

官府被迫承認這些勢力的「合法性」,也被迫保留了他們類似「聽調不聽宣」的特權;而得到的回報就是,這些勢力承認「王化」,並且有維護周邊治安的義務。

說得再簡單點,他們以「官府」的身份進行一些不法活動,比如蓄養私軍,調整稅收,甚至偶爾地打家劫舍。

當然,這些行為都需要在一定的限度之內。

這樣一來,周邊治安穩定,雙方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相當於官府將這一小片區域「承包」給一個或者幾個家族共同治理,而這些家族只需要承擔一定的義務即可,比如稅收和身份。

祝家莊等地和小旋風柴進這樣的莊子不一樣,這一類的地方沒有合法特權,它們與官府的合作也是在臺面之下的。

而祝家莊也不同於晁蓋所在的東溪村那樣,它不在官府體制之內,不是官府主動選取一些鄉紳階層代為治理地方,而是因為強大使得官府被迫對之妥協。

所以,從實質來說,這是一群託庇於官府的「匪人」,它們與梁山的衝突實際上就是「黑吃黑」而已。

曾頭市:外族人的欺壓

如果說「祝家莊」的存在還屬於官府的縱容,那麼曾頭市這樣的地方就是地方官府無法招惹的存在了。

因為它們不是宋朝本土的勢力,而是外族。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地名,聯想到「曾家」以及他們所接納的人士,如史文恭等,就忽略了這一個地方真正的由來。

「曾頭市」的創建者是曾弄,原本是金國人士,來中原是為了做一些關於「人參」的生意。

他原本就相當於這場生意中被外派到宋朝駐紮的聯繫人員,其自身也會些武藝,畢竟身處異國他鄉,在不太平的光景裡能解決些問題。

但久而久之,他在這裡賺了很多錢,於是仗著自身的強大開始稱霸鄉裡,並且將這個地方改名為「曾頭市」。

這種事情自然是不符合規定的,但無奈曾弄是金國僑民,官府無法懲治他,也不敢懲治他。

畢竟宋金兩國間,宋朝是處於絕對劣勢的。

「曾頭市」有這樣大的優勢,擴張起來就更顯得明目張胆,私下蓄養的軍馬超過萬人,其戰鬥力也遠超一般的軍士。

然而,這個創建「曾頭市」的曾弄因為商人的特性,也很「明白事理」。他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合法的,但因為身份原因不好處理,於是他就左右逢源,在宋朝也找到官府作為保護傘。

這樣一來,事情就簡單多了,官府既然無法處理,而曾弄也「給面子」,雙方合作一下也不是不行。

在「曾頭市」與梁山的衝突中,它所打出的旗號比較怪異,叫做:

搖動鐵環鈴,神鬼盡皆驚。鐵車並鐵鎖,上下有尖釘。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

這本來是官府應該做的事情,可是「曾頭市」卻搶著來做,而它自己的性質不見得比「梁山」更合法,甚至更見不得光。

那麼,顯而易見,「曾頭市」一再劫奪梁山物資,多次啟釁,實際上應該是有其目的的,很有可能是受到官府的委託,對梁山進行打擊。

由此可見,「祝家莊」和「曾頭市」的性質要比「梁山」等匪患更為惡劣。

「梁山」的性質在當時比較常見,「要做官,殺人放火受招安」,說的就是類似於「梁山」的匪人。

但他們的危害其實不大,頂多就是嘯聚山林,幹些打家劫舍的勾當而已,既要提防官府的剿殺,又要注意對周邊地區不能「涸澤而漁」,所造成的影響也就被局限於一時一地。

但「祝家莊」和「曾頭市」就不同了。「祝家莊」是官匪勾結欺壓良善的表現,「曾頭市」是宋金勾結欺壓百姓的罪證。

這兩種組織都是社會的「毒瘤」,它們隱藏在更深層,持續的時間更長,所造成的危害也更為隱蔽和持久。

從何時起,曹操「奸雄」的形象逐漸變成了「奸臣」、「奸賊」呢?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祝家莊和曾頭市相當於什麼組織?
    《水滸傳》中,祝家莊和曾頭市相當於什麼組織?祝家莊和曾頭市都是《水滸傳》中很強大的地方勢力,就算梁山高手前去招降剿滅,也並非一帆風順,梁上因此還損失了晁蓋。1、祝家莊宋江攻打祝家莊,首戰失利,乃約李應不助祝家莊。
  • 《水滸傳》:祝家莊到底是怎麼打下來的?
    但是,祝家莊到底是怎麼打下來的,其中的細節和來龍去脈,卻未必都能說得清楚。因為裡面牽扯的人太多,彼此的關係相當複雜。為了方便起見,咱們分幾條線來說。《水滸傳》:孫立其實,解珍解寶在開始的時候,只知道姐姐有個大伯哥在登州當兵馬提轄,卻根本不認識孫立和樂和。是當他們哥倆入獄後,在獄中當小牢子的樂和從中穿針引線,才把大家聯繫在了一起。
  • 水滸傳祝家莊本身就易守難攻,為何還要在莊前設置各種機關陷阱?
    祝家莊是《水滸傳》中一個規模較大的民間準軍事化組織,雖然比起州縣之類的地方行政單位要小得多,只是一個管轄範圍不過方圓30裡的村莊,但是論戰鬥力卻是數一數二的存在,梁山一打祝家莊就出動了大量的人馬,其中包括林衝、花榮、黃信等著名的軍事將領;但是梁山人馬的行動很失敗,哪怕是第三次攻陷了祝家莊,也是依靠孫立裡應外合才獲勝
  • 梁山人馬可以打贏宋軍,為何打個小小的曾頭市那麼困難
    軍威如此之盛的梁山為何在祝家莊和曾頭市打的困難得多呢?首先宋朝的軍隊採用的是傭兵制度,這是宋代很不同於其他朝代的一個特點。宋代的經濟非常的發達,朝廷的收入豐厚,宋朝解決流民的辦法就是徵兵,朝廷給事做,給飯吃,這樣流民就不會想著作亂了。
  • 水滸傳:誰殺了晁蓋?兇手肯定不是來自曾頭市,理由有七條
    第二:皇宮內院和邊疆為了便於管理,也往往通過刻字確定歸屬(包括戰後歸屬等)和戰功。除此之外,普通的莊園比如祝家莊,他們不會在弓箭上刻字的,又麻煩又費事!倘若加強管理的話,不如穿一個印有祝字的衣服來的方便。即便史文恭是曾頭市的武術教練,他也不會大會周章的在弓箭上刻字。
  • 《水滸傳》晁蓋曾頭市中毒箭,到底是意外事件?還是意氣用事?
    縱觀整部《水滸傳》,梁山好漢們最後悲劇實際上就是從晁天王戰死開始的。曾頭市晁天王中了史文恭毒箭,被林衝從敵群中拼死救回。熟悉《水滸傳》的讀者和觀眾也許都為梁山泊眾好漢受招安之後的命運感傷和嘆息,甚至於有很多人說,都是當大哥的宋江誤了眾兄弟。其實,這也是這部偉大作品之所以傳世幾百年的重要緣由。如果宋江真成了劉邦,那還有《水滸傳》這部小說嗎?也許江湖上流傳的就是《水滸英雄傳》了。
  • 《水滸傳》解讀——晁蓋命喪曾頭市
    曾頭市的話已經說出,整個梁山上的好漢都怒了,尤其是梁山頭領晁天王,他氣憤扔下手中的碗,說了一句「傷我兄弟,如同斷我手足」,因為曾家兄弟皇親的身份,所以宋江和吳用認為,小事可以忍耐,儘量不要做莽撞之事。然而老大晁蓋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梁山跟朝廷的戰爭剛剛開始,必須要蕩平曾頭市,再給朝廷一棒。
  • 《水滸傳》108將的倒數10位都是誰?有一個女人差點殺了武松
    《水滸傳》108將,一般人能想出的一般不過寥寥幾十人,如果是要按照排位來的話,那更是考驗記憶力了;現在不討論那些猛將們,看看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中排位最後的十人,別小看小人物哦,有時候小人物反而更容易做些驚天動地的大事。TOP、108 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段景住是涿州人氏,以盜馬為生。
  • 名著品鑑:《水滸傳》中所謂的好漢,其實都是不入流的惡棍
    《水滸傳》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千百年來為世人所熟讀。其中的梁上108條好漢「替天行道」的英雄形象被大家所喜歡,但就是這麼一本書,創作出來後卻一度被官方列為禁書。許多人都覺得其中的原因是《水滸傳》這本書中「替天行道」的理念為朝廷所不容,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基礎、愚昧民眾思想才禁止這種書籍的流傳的。
  • 在《水滸傳》中,打撈宋代真實社會生活的遺痕
    真實的宋代究竟是什麼樣的?宋代的社會生活究竟如何?以宋朝為歷史背景的四大古典小說之一《水滸傳》又為我們展示了哪些宋代社會的細節和風俗名物?作為宋史專家,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虞雲國在正史、筆記、話本與戲曲之間,重新開掘《水滸傳》,從地名、市肆、遊藝、器物、風俗、規制、人物等著手,打撈了大量社會細節。
  • 【書香校園】九年級名著導讀《水滸傳》第七講
    「兄弟」是《水滸》中最令人動情的兩個字,根據下列個性化的語言,依次寫出人物的姓名和綽號。【甲】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斷了,便扶起林衝,叫:「兄弟,俺自從和你買刀那日相別之後,洒家憂得你苦,……」【乙】對四家鄰舍道:「小人因與哥哥報仇雪恨,犯罪正當其理,雖死而不怨。卻才甚是驚嚇了高鄰,……」【丙】見說,亦垂淚道:「罷,罷,罷!
  • 細讀水滸109將之大戰曾頭市的導火索:鬱保四
    梁山在開始時就和曾頭市有刻骨仇恨,那是因為由於段景住盜得一匹好馬「照夜玉獅子」,想將此馬進獻給梁山的宋江。不料經過曾頭市的時候,被「曾家五虎」奪去了。以此事為誘因,引發晁蓋對曾頭市發動報復之戰。在這次交手之中,晁蓋被曾頭市的教頭用利箭射中,負了重傷,並很快死亡。
  • 如果水滸傳中晁蓋不攻打曾頭市而死,梁山好漢最後一個也剩不下
    《水滸傳》中梁山泊的一把手易了三次主,第一次是白衣秀士王倫,此時的梁山就以名揚天下了,不過在外人看來,梁山只不過是一群土匪的聚集地,況且想要入夥還要納投名狀,就是去山下殺一個人。林衝因奸臣陷害,殺了人後逃往梁山,也是被王倫處處壓制。
  • 水滸「抗金」故事:段景住盜白馬,晁蓋攻打曾頭市
    起初,他曾組織吳用、劉唐、公孫勝和阮氏三雄劫取生辰綱;上梁山後,林衝火併王倫,推舉晁蓋做了寨主;他還率領好漢,江州劫法場,救了宋江和戴宗;曾頭市之戰中,晁蓋因為急於求勝,輕信和尚的話,遭遇伏擊,中毒箭身亡。臨終前,晁蓋又留下遺言,引出了盧俊義、燕青等好漢。很多讀者認為,晁蓋之死,要歸咎於段景住,因為若沒有段景住,晁蓋根本不會攻打曾頭市。
  • 水滸裡曾頭市的可疑之處,原著裡有所披露,很多人忽視了這兩個字
    晁蓋之所以失敗,就在於他的輕敵,他把曾頭市看作類似於祝家莊的普通地方。曾頭市確實不簡單,不簡單就在於人員的構成,原著裡有兩個字,披露了曾頭市不簡單的原因,可是,讀水滸的人,很多人忽略了這兩個字。 (曾頭市的可疑之一 關於曾頭市,戴宗偵查過,「內有一家喚做曾家府。這老子原是大金國人,名為曾長者,生下五個孩兒,號為曾家五虎。」可見,曾家是宋朝的國外移民。
  • 水滸傳:宋江為何攻打曾頭市?為晁蓋報仇是假,其他三個目的是真
    似乎晁蓋的死和曾頭市沒有任何的關係,亦或是宋江攻打曾頭市替晁蓋報仇就是假的。既然宋江攻打曾頭市替晁蓋報仇是假,那麼宋江為何還選擇攻打曾頭市呢?個人認為另外三個目的至為重要。目的一,維護宋江仁義無雙、手足情深的形象。
  • 《水滸傳》中女性角色.
    水滸傳中女性人物有:母夜叉孫二娘、母大蟲顧大嫂、一丈青扈三娘、閻婆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