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秦始皇陵至今無人敢盜?曾有人進去過,但出來後就金盆洗手了

2021-01-13 谷城淺說歷史

秦始皇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在公元前221年統一天下的歷史功績更是被收錄進了我們的教科書。不過,許多人關於秦始皇的記憶並不完全集中在他的歷史功績上面,因為秦始皇除了建立起來曠世的歷史功績之外,還建立了一座曠世的墳墓——秦始皇陵。這座陵墓幾乎是中國皇帝史當中最為傳奇的陵墓之一。

在中國的皇帝歷史當中,一般而言只有一種皇帝的墳墓是完全不會被盜墓賊光顧的,還有一種則是完全會被當作重點光顧對象的。所謂不會被盜墓賊光顧的,就是「薄葬」的墳墓,因為裡面除了屍體和一些廉價的東西外啥也沒有;所以重點光顧對象,那自然就說厚葬的墳墓了。而秦始皇恰恰屬於後一種。

就說現在兵馬俑的價格吧。1987年,兵馬俑發生了一次失竊事件,一尊兵馬俑被流入黑市,而當時開價那尊兵馬俑的俑頭就是30萬!1987年的30萬的購買力是多少,我們完全可以拿當時的學費來估算一下:那時候的學雜費一個學期也就是幾塊錢的樣子,而現在的學雜費一個學期起碼也就是幾萬元的樣子。所以30萬這個購買力,往上可以直接乘以10000!

總而言之,誰要是能從秦始皇的墳墓裡盜出來一個什麼玩意兒,分分鐘暴富!那麼,為何秦始皇陵至今無人敢盜?曾有人進去過,但出來後就金盆洗手了。作為一座眾所周知的地下寶庫,秦始皇陵墓被歷史上的許多人盯上過,但是卻沒有人真正成功過,這其中包括許多著名的盜墓賊。

就比如說盜墓這個行業的「鼻祖」曹操,他可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盜墓行業的「開山鼻祖」了。當年,他為了彌補軍費不足,就曾經專門設立了摸金校尉這個職位,然後讓他們去盜墓。由於是當時的官方組織,曹操的摸金校尉主要是針對當時王侯將相的墓,做的都是「大生意」,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秦始皇的墳墓了。畢竟,誰不知秦始皇是大款呢?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但是等到曹操真正打開秦始皇的墳墓時,就被嚇了個半死。雖然曹操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亂世梟雄,不過面對那個曾經更加霸道的秦始皇,曹操還是免不得心裡有些發毛。最為關鍵的是,相傳曹操在秦始皇的墳墓當中看到了一具女屍懸浮在空中。這畫面感太過於恐怖,曹操想都沒想就直接帶著屬下跑路了。

「祖龍是真的惹不起!」估計曹操邊跑還邊在想,從此金盆洗手再也不盜墓了。在專業的盜墓行業誕生之前,還有另外一個狠人也曾經打過秦始皇的陵墓的主意。他就是項羽。他並不是為著盜墓來的,他的目的就是很單純的搞破壞,要報當年秦滅楚的國讎家恨。項羽是一個比曹操更加天不怕地不怕的狠人,歷史是這樣記載項羽的:

「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

「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總而言之,項羽在歷史上就是個殺神,他殺人無數,不怕神鬼,連秦軍都被他打敗,所以他當然也不怕什麼秦始皇陵裡面的神仙鬼怪了。但是他的部隊在挖掘秦始皇陵墓的一個邊角的時候,有一隻金色的燕子從空中飛過,顯得非常神秘。楚人崇拜鳳凰、鵬,也就是鳥類崇拜,看了這隻金燕子之後,他們任由項羽打罵也不敢挖了,最終項羽只得作罷。

這隻金燕子據說在漢朝還曾經出現過,更加突出了秦始皇陵墓的神秘之處,因此後世的人大多都不敢去挖掘秦始皇的陵墓。即便是1912年後軍閥混戰,禮崩樂壞,乃至於寡廉鮮恥、百無禁忌的時代,像孫殿英這樣的傳奇性盜墓賊,也從來沒有打過秦始皇陵墓的主意,這成了國人的禁忌。

事實上,幸好他們沒有去盜墓,不然可能都得死在裡面。因為,即便是拿現代的科學技術和工具,我們仍然不敢全面挖掘秦始皇陵,因為它的裡面藏著大量的水銀以及很多未知的危險。不說其他的,光是那些水銀,就夠盜墓賊喝一壺了:這玩意兒可是有毒的,而且已經被揮發在空氣當中了。

相關焦點

  • 千古「秘」帝秦始皇,皇陵為何無人敢挖?
    他就是大秦帝國的開創者、統治者——秦始皇,一位毀譽參半的歷史人物。秦始皇,千古「秘」帝不僅如此,秦始皇還是歷史上「秘」點最多的帝王,比如,他的性格之謎:他為何如此熱衷於求仙,他到底有沒有征服死亡?他撲朔迷離的身世背後到底是什麼?
  • 秦始皇棺槨為何至今不敢打開?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說出重要原因
    秦始皇棺槨為何至今不敢打開?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秘驚人真相引言: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秦始皇·嬴政眾所周知,在中國久經五千年歷史歲月中,能夠堪稱千古一帝,政績卓絕的,顯然只有秦始皇當之無愧,作為千古第一人,不僅奠定的中國統一的基礎,甚至在執政期間,作出許多影響後世的事情,而為了了解當時的歷史,秦始皇墓陵一直成為,不少考古學者最受熱議的話題之一,那麼問題來了,雖然已經發掘秦始皇陵,但為何他的棺槨至今無人敢打開
  • 秦始皇陵曾被多次盜掘,是一個空殼子嗎?專家勘測後,揭露了真相
    西翰上校的發現被曝光後,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這可能是,中國的一個地下防禦工程,也有人認為它是一個中國皇帝的陵寢。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戰亂的年代。西翰上校的發現,並沒有得到中國的回應。直到解放後,在中國考古人員的多次勘測後,才向世界公布了這個神秘的高地。
  • 身為世界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掘?原因難以想像
    然而,他並沒有想到,幾千年後,真正能保護皇陵的不是他精神設計的器官,而是能放出毒氣的「水銀」。 1962年,中國決定對秦始皇陵進行全面調查。在這次調查中,考古學家繪製了陵墓的第一個平面布局圖。經過詳細的底材勘探,最終確定秦始皇陵的範圍約為56.25平方公裡。那麼,這是什麼樣的人物?
  • 陝西的黃土埋皇上,陝西三大古墓分別是什麼,為何至今無人發掘?
    陝西的黃土埋皇上,陝西三大古墓分別是什麼,為何至今無人發掘? 俗話說: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據歷史統計,陝西關中地區一共有周秦漢唐的73位帝王長眠於此,被稱為東方帝王谷!
  • 秦始皇陵為何現在還不敢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露其真實原因
    但是這些如此優秀的人才,也並沒有把割據的天下合併在一起,直到秦始皇嬴政的出現。有人曾這樣評價秦始皇,「火烏日暗崩騰雲,秦皇虎視蒼生群」,作為第一個完成統一中國大業的君主,秦始皇足以擁有這樣的讚譽。但是在現代,秦始皇本人存在著諸多爭議,有的人說秦始皇是個暴君,有的人說秦始皇是一位了不起的千古帝王。
  • 秦始皇陵為什麼無人敢挖,看完衛星雲圖後,專家:不愧是千古一帝
    在這一年,秦始皇領導的大軍橫掃六合,完成了祖國大陸的統一。從此,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秦朝屹立在東亞!儘管秦朝存在的時間很短,但秦始皇在諸多方面的改革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像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全國修驛道等改革措施更是為日後漢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可惜的是,一代雄主秦始皇竟然在公元前210年離開了人世。其去世後就被安葬在了位於西安東邊驪山腳下的陵墓中!
  • 千年不腐秦始皇陵至今還未挖掘的真相是什麼?你知道嗎?
    秦始皇陵自發現到現在已經不下四十多年的時間了,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了。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來作為理由。按理說幾千年前的墓葬處理技術在現如今發達的科技面前應該只是小兒科。難道是有人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有關秦始皇的其他事情而且遲遲不動手,只讓人看到了其中一個小小的俑坑,更加讓人好奇,但裡面到底有些什麼東西?
  • 關外第一高手,盜上百個古墓,被判死刑時大喊:我能打開秦始皇陵
    導語:關外第一高手,盜上百個古墓,被判死刑時大喊:我能打開秦始皇陵我們知道,在各種小說以及影視劇中盜墓賊的盜墓技術以及古墓的場景被描繪得神乎其神,但在實際生活中的盜墓賊是怎樣的呢?姚玉忠會白天會一個人拿著羅盤等工具自己一個人踩點,確定好位置後晚上就和團夥一起挖掘,據說只要被他看中的地方幾乎都能挖出墓室和文物。姚玉忠在找墓穴位置時會藉助羅盤、金屬探測儀以及一種叫「扎子」的工具,這種「扎子」是自製的一種工具,它比洛陽鏟的性能還要好,只要把扎子扎到土裡,再拔出來觀察扎子的顏色變化就能判斷出那裡是否有墓穴。
  • 大巧不工-秦始皇陵的探索
    在秦始皇陵東側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按《水經注》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冢北。」可見魚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
  •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殺了,為何司馬遷還能詳細描述地宮內的構造?
    ——唐太宗李世民 最近網絡上面流行著這個梗,電視劇《大秦賦》中,有人說:「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彈幕是劇透。」這個小事讓不少網友捧腹大笑,由此可知,其實很多人都挺關心這個滅六國,統一天下,拓定邊方的千古一帝。
  • 為什麼秦始皇陵至今任然不挖掘?
    那麼我們就可以想像秦始皇陵墓有多少奇珍異寶。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既然秦始皇陵墓裡有這麼多的奇珍異寶,甚至還有可能有很多失傳的文化典籍。保存了很多中國上古時期到西周時期的很多寶貴文物,對於我們了解和完善中國古代文《明史》有重要的意義。為什麼我們現在仍然不挖掘呢?
  • 秦始皇陵竟藏中國驚天秘密,十二謎團探尋歷史真相
    可是12月3日,記者在秦始皇陵看到,封土堆上石榴樹密布,灌木叢生。  《史記·秦始皇本紀》:「復土驪山」。《正義》曰:「謂出土為陵,即成,還復其土,故言復土。」意思是說把原來從墓穴中挖出來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  《水經·渭水注》說:「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汙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池在秦始皇陵東北五裡,周圍四裡。」
  • 揭密諸葛亮的墓為何千年無人敢盜的真相?
    據說在諸葛亮墓有著一個謎團,那就是千百年無人敢盜,連盜墓者都不敢碰諸葛亮的陵墓,這究竟是為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即武侯墓,位於陝西勉縣定軍山下,公元234年六出祁山,病死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現存墓上建築多為明清兩代建造,唯有四周古樹自古相伴。據說此處只是衣冠冢,諸葛亮真身是否在此,千百年無人敢一探究竟。
  • 秦始皇陵建好後,72萬工人全被殺,那後人是怎麼知道皇陵內部情況的
    到目前為止,秦始皇陵內部一直是個謎,後人對其了解甚少。甚至可能是除了建築的那個時候,再也沒有人進去過。據說建造秦始皇陵的人都死了,那麼,為什麼司馬遷能夠在《史記》中描述秦始皇陵內部的結構呢?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秦二世,皇陵歷時39年才得以修復,皇陵的修建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 全世界都在等中國挖秦始皇陵,考古專家說 沒錢不好辦!
    考古專家透露了不挖掘秦始皇陵原因主要是有如下的兩點:第一點:考古技術還不成熟,挖掘成本實在是太高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陵園的建造就進行了三十七年。從眾多史料中,我們不難知道,秦始皇陵園建造工程有多麼的浩大。秦始皇陵,去過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佔地面積跟一個縣城的面積相差無幾,以此類推,如果要開挖的話,那就要建造一個縣城大小的超大型博物館,人力、財力都是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 逆水寒玩家造秦始皇陵,地宮放置3000兵馬俑,稱其為約會聖地
    故事講述了秦始皇時期,一名墨家少年被製成活人俑,意外穿越千年在現代復活。場景中恢弘的秦始皇陵和兵馬俑令人嘆為觀止,開播就拿下B站千萬的播放量。而真正的皇陵地下30米高樓,面積可達4000平米,至今還沒有挖掘完全,秦始皇陵究竟長什麼樣,一直是全國人們都十分好奇的存在。
  • 唐朝一詩人路過秦始皇陵時,寫下一首詩評價嬴政,他想表達什麼?
    其實網上對於《大秦賦》裡的嬴政形象也有很大的爭議,有人說他好,自然就有人說他不好,但不管怎樣,在小矣看來,秦始皇此人,絕對是功大於過的。所以在小矣這,秦始皇始終是功大於過的。他也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而在唐朝的時候,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他途經秦始皇陵時,想起昨日今朝,心生感慨,忍不住寫下了這首詩。只不過這首詩究竟是諷刺還是誇讚,還得繼續往下看。
  • 秦始皇陵銅車馬,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最逆天的是車上那把傘
    而他所謂的功績,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直遺留到現在的長城,以及秦始皇陵而已。比如在1980年12月時出土的秦始皇陵銅車馬,就曾經讓人讚嘆不已。 對秦始皇陵兵馬俑了解一些的讀者應該知道,秦始皇陵內的很多文物都存在「縮放」的現象。而秦銅車馬也是如此,它出土的時候看起來並不算是很宏偉,因為馬匹比真實的馬要小了一半,而且斜躺在土地之中,自然就沒有那種雄壯感了。
  • 秦始皇陵內部是什麼樣的?《史記》裡為何還會有陵墓內部的描寫?
    秦始皇為了讓自己的陵墓關卡嚴密,防止有人進行盜竊,就把所有參與修建皇陵的人給殺了。既然修秦始皇的人都被殺死了,那為什麼司馬遷可以詳細描述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是不是有僥倖逃出的工匠留下了記載?這些我們不得而知,因此不能判斷司馬遷正確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