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大海裡的針
在真人綜藝頻頻登上熱搜的時代,國內的虛擬偶像們也開始進軍綜藝市場。
前不久,由愛奇藝推出的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在愛奇藝平臺獨播上線。這檔節目集結了來自樂華娛樂、絲芭傳媒、黑金娛樂、齊鼓文化等眾多公司的虛擬偶像,通過多輪殘酷賽制的激烈角逐選出2020年「地表最強跨次元新星」。
據悉,《跨次元新星》是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國內虛擬偶像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投入到這一領域,也誕生了各式各樣的虛擬偶像,究竟誰家的藝人能更勝一籌,國內虛擬偶像的發展現狀又是如何,《跨次元新星》或許能給我們一個答案。
「二次元+選秀」,國綜的一次創新
《跨次元新星》是一檔將二次元虛擬偶像與三次元導師、觀眾連接在一起的節目,因此稱為「跨次元」。
節目的主要受眾是基數龐大的二次元愛好者,所以在很多細節上也很二次元,如擁有選人權力的Angelababy(楊穎)、小鬼(王琳凱)和虞書欣的職務不是「導師」,而是「擴列師」。擴列是「擴充好友列表」的意思,在二次元愛好者中就是很流行的說法。
目前節目登場的參賽選手有二十多個虛擬偶像,這裡面既有剛剛出道的新人,如由齊鼓文化推出,隸屬於電子國風女團SING的扇寶;也有已經有不少作品傍身的前輩,如隸屬絲芭傳媒旗下,動畫《無限少女48》中的主角VIV女團。
扇寶
VIV女團
選秀的首輪比賽是在「次元博物館」中舉行,由22位青銅鬥士展示自身才藝,競爭3位擴列師的9個「次元合約」名額。
擔任「次元博物館館長」的是騰格爾老師,作為曾經和花澤香菜合唱過《戀愛循環》的老二次元,騰格爾老師在節目中的表現也是毫無違和感,鐵漢賣萌,最為致命。
在首輪比賽中,各虛擬偶像紛紛登臺展示才藝,從可愛、古風、賣萌,到冷酷、火辣、帥氣,風格百花齊放,絕活兒應接不暇。
首輪比賽之後,剩餘選手還將發起奪位賽,之後3位導師還有機會與資歷更老的虛擬偶像「黃金鬥士」籤約,率領戰隊參加公演。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綜藝,《跨次元新星》在舞臺效果上也花費了不少心思,動作捕捉、實時渲染、AR(增強現實)......呈現出來的部分效果還是非常驚豔的。
但是,虛擬偶像畢竟是一個比較新潮的概念,技術上也不是很完善,因此選手現場拉胯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如穿模、掉線、建模僵硬,甚至是工作人員誤碰電源等等。
這些拉胯現象有些可能觀眾猜得到,就是節目製作組的劇本設計,故意用各種「意外」來製造節目效果,甚至還有「官方吐槽」,但也有些真的是技術原因。
畢竟,虛擬偶像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單個虛擬偶像登臺的時候還好,當多個角色同時登臺,觀眾就會回憶起打遊戲時被「土豆伺服器」支配的恐懼。
國內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
《跨次元新星》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它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
從節目的播出效果來看,《跨次元新星》的熱度位居愛奇藝綜藝熱搜榜第四名,稍遜於同期的《哈哈哈哈哈——很高興遇到你》等真人綜藝,說明國內虛擬偶像市場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市場上,都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通常來說,真人綜藝的嘉賓、選手往往都是自帶流量的藝人,而《跨次元新星》的參賽選手絕大部分都是知名度較低的虛擬偶像,甚至大部分都是新出道的,沒有粉絲基礎,因此在熱度和話題度上不及同期真人綜藝。
另一方面,虛擬偶像表演的舞台風格和真人也大不相同,雖然虛擬偶像在某些音節、動作上能夠做到人類無法達到的程度,但是也有一些歌曲更需要用真人的「真情實感」去表演。
例如擴列師楊穎對某位虛擬選手的點評就是:「如果是這種歌曲的話,其實用真人的在那裡唱歌,可能會更有感情,更有魅力。」
此外,一些參賽選手粗糙的建模,也在節目播出後不久就勸退了一批觀眾。
其實觀眾就能很容易的分辨出哪些是節目想要重點推薦的角色,哪些則是隨便做的炮灰角色。實話說,這些炮灰角色的建模水平就像「我一個學了三年動畫的朋友」。
在豆瓣的評論區,觀眾對於《跨次元新星》的差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節目前幾期都是幾位擴列師和虛擬偶像在隔空互動,沒有現場觀眾,全靠擴列師暖場,「越暖越尬」;二是大部分參賽選手都沒有角色背景基礎,觀眾對角色不了解,導致角色也沒有了真實感。
對於第一個問題,其實節目接下來幾期就已經得到了解決。
當選秀進行到公演階段後,節目錄製場地就會換到容納了現場觀眾的舞臺,還會有時代少年團作為「充電Boss」加入,互動效果非常不錯;
對於第二個問題,即虛擬偶像的人設和真實感,則可能是一切虛擬偶像都要面臨的難題。具體到綜藝節目來說,雖然真人綜藝也是按劇本演,也會有後期刻意的剪輯,但真人畢竟會有自己的性格,這些性格呈現出來就是綜藝節目的看點。
而虛擬偶像畢竟是假的,不管有沒有背景故事,他們幾乎都在追求某種固定的人設,可愛、高冷、傲嬌、腹黑......很少有觀眾會真的把他們當做「真人」,所以「真實感」成了虛擬偶像的一個短板。
結語
也許在批評者看來,《跨次元新星》只是一場「程式設計師的比拼」,但是在從業者眼中,每一位虛擬偶像的登場,都是一個團隊智慧和心血的結晶。
在《跨次元新星》的比賽間隙,製作組多次穿插了節目後臺——「虛擬人物服務中心」的工作畫面。前臺是擴列師和選手們在選秀,後臺是這些工程師在緊張地處理各種bug。
當導演採訪其中一位工程師的時候,這位工程師說,看到虛擬人登上舞臺,就像看到自己的女兒一樣,她堅信,虛擬偶像這個行業一定會更好。
從技術角度講,做虛擬人實時選秀比做電影更難,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非常少見的嘗試,所以雖然節目的錄製出現各種技術問題,但只有不斷地試錯,才能為行業的發展積累經驗。
也許擴列師楊穎的那番總結,最適合拿來評價這個節目。
她說:「我覺得我們現在做二次元的節目,有一點像剛剛開始有人做電影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很新,每一個產業鏈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
已開通留言評論,互動起來吧!
喜歡記得分享轉發哦!
骨朵國漫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