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潔白柔軟的身段,是多少窮孩子的夢想

2021-02-16 漁舟之唱晚

我把我的一生零零碎碎地寫給您看,希望您加關注,點「在看」,轉發。

下面的故事是朋友藍君告訴我的,發生在五蓮縣管帥人民公社一個小村莊。

當地風俗,家裡沒了老人,需要派專人報喪;到誰家報喪,誰家要管一頓麵條。

有一個村人又餓又饞,提著一截柳樹棍,到鄰村報喪。他吃光了麵條,抹抹嘴走了。

接著人家哭哭啼啼地趕去奔喪,誰知到了一問,才知道是那人謊報軍情,騙麵條吃的,於是恨得咬牙切齒,渾身哆嗦。

下面的故事發生在我的村莊,五蓮縣叩官人民公社大榆林村。

有一對夫妻過日子。媳婦擀了麵條,男人端一碗送給住在隔壁的爺娘。

媳婦大吵大鬧,不依不饒。男人無奈地說,你喝你的,我的那一碗我給我的爺娘。

從此,每擀麵條,男人端給爺娘一碗,自己連麵條湯都不粘嘴。

最終,媳婦也跟著孝敬公婆,兩口子一輩子恩恩愛愛。

男人姓陳,早已和妻子離開人世。但他的傳說仍在流傳,被村裡的老人用來告誡子女。

經歷貧窮歲月的人,毫不懷疑這兩個故事的真實性。

我深知一碗麵條對一個窮孩子的巨大誘惑。

故事就從這兒說起。

沒有飢餓就沒有美味,絕對的美味一定源自絕對的飢餓。具有4000年製作歷史的麵條,到了上世紀70年代,在農村,仍然是奢侈品。 捨不得白面,母親擀地瓜麵條。地瓜面沒有韌性,不易擀。母親擀的時候,極為小心翼翼,輕輕的揉面,輕輕的擀成薄片,沒有摺疊,直接在用刀劃出一根根麵條。 地瓜麵條沒有韌性,下鍋即爛成泥,故不能水煮。母親將麵條盛在篦子上,上鍋蒸熟。 與此同時,母親用大號黑鐵勺子,在灶膛裡烤油。放入蔥花,倒入盛著開水的盆裡,再加上韭菜。一盆清湯製作好了。 待地瓜麵條出鍋,熱氣騰騰,趁機分放入大碗裡。再倒入早已備好的清湯,輕輕攪拌幾下,就大功告成了。 

趁熱吃,口感潤滑,味道甜甜的。

地瓜幹最充飢又節約的吃法是餾了吃,其次是烙煎餅,最後是磨麵包包子、擀麵條。加之費事,故地瓜麵條在村裡不受待見。

那是童年的味道,甜蜜的味道。

奶奶是叩官大家族徐家的閨秀,嫁給大10多歲的爺爺。爺爺中年暴亡,留下1歲的父親。

後來,年輕的奶奶要改嫁,偷偷抱著年幼的父親跑了。剛到諸城,被得知消息的族人趕去攔截下來。

父親被抱回來,成了孤兒,寄養於叔伯兄弟。

小時候,和父親去膠州看望奶奶。臨近做飯,奶奶說,吃掛麵吧。我迷惑不解,什麼是掛麵?父親說,就是麵條。
吃飯的時候,一碗麵條,上面是青菜之類,油水不大。奶奶見我先狼吞虎咽地吃光了青菜,便立馬又給我添加了一些青菜。 

我頓時嚎啕大哭。奶奶不解,反覆問我怎麼回事。我就是哭個不止。還是當小學教師的姑姑(奶奶後來所生)善解人意,問我是不是想吃麵條?

我委屈地點點頭。 

於是,我的碗裡撤出了青菜,只留下細長的光溜溜的麵條,並又添加了一些。我吃得津津有味。

奶奶對大家說:這孩子真奇怪。

奶奶啊,我的奶奶,奇怪的不是您的孫子,而是這個世界。

在我迫切需要白面和魚肉的年齡,它卻給了我無窮無盡的飢餓,讓我備受煎熬。

白面麵條,那潔白光滑、細長柔軟的身段,是多少窮孩子的夢想。

除了白面,更好吃的是豌豆面和爬豆面的麵條。當然,手擀得摻入一半的白面。

青蘿蔔是它們的絕配。切成絲,下鍋。不僅僅是色的搭配誘人,更是那兩種特有味道融合的鮮。芫荽切成段,次之;韭菜切成段,又次之。 

十裡外的董家樓村有一個八桿子打得著的親戚。一直替生產大隊穿村賣豆腐。那時,豆腐也吃不起。「豆腐敖~~豆腐!」有時賣豆腐的要挑擔幾十裡路。 親戚來到我村,午飯時分,豆腐還沒賣光。他拿著一小塊豆腐到我家蹭飯。 農村待客,需要男主人先陪客人吃,剩下的才輪到女人與孩子。那次,是一塊吃的。也許飯越少,人越多,飯也越好吃。

我特別喜歡豌豆麵條。後來到叩官王家祠堂那兒讀初中,我寄宿在從叩官徐家那兒論起來的姑姑家。

姑父在生產大隊打麥子時失去了一隻胳膊。姑姑到學校做飯,維持生活。校長是許加雲,很帥。他的未婚妻從街頭小學來校找他,兩人同進同出,引得我們大為驚奇,竊竊私語。

姑姑先給校長和老師們做飯,再回家做飯。

吃飯的時候,姑姑做麵湯、大鍋菜之類,給我盛一碗,然後我拿出兩張從家裡背來的煎餅,吃下。

有一次姑姑擀了豌豆麵條,我細細吃了一碗。

姑姑姑父都說再舀上吧。我口上連忙說吃飽了,吃飽了,姑姑,姑父。

一桌子人,除了姑姑姑父,我,還有表弟、兩個表妹,正是吃飯的年齡,我怎麼好意思再舀一碗。

那時,五蓮師範的東鄰是洪凝初中,洪凝初中的斜對過往裡,有一家用機子加工麵條。
小媳婦很用心,加工得很精緻。記得那次,我們還添加了雞蛋。

你還記得正式工、農民合同制、合同工、季節工、臨時工等等將人分為三六九等的稱謂嗎?

那些年,女正式工奇缺,普普通通、老老實實的男子很難娶一個正式工媳婦,男教師尤甚。

媳婦是正式的,麵條是豌豆的,空氣是香甜的。

「海沙子」,大概是最小的貝殼了,體長大都五六毫米,外殼潔白如玉,形、色皆如沙子,故被漁民稱為海沙子。

它盛產於日照地區濤雒和兩城河流的入海口,每年五至十月才可打撈。

2004年8月,我轉到日照海濱小城教書為生。

大學同學李女神設宴招待,在北京路日照報社的那個酒店,還有我們的大學校友吉君。三人在雅間,久違重逢,無所不談。

服務員問吃什麼麵食,兩人道:這個季節,當然是海沙子面啦。

及端上桌了,看見一小碗手擀麵條,熱氣騰騰,湯汁略呈金黃色,夾雜著幾粒所謂的海沙子,點綴著小段翠綠的韭菜。

並不起眼,我毫不在意地入口,頓時感覺平生未曾品嘗過的「鮮」。那一種極致的、恰到好處的鮮,被五蓮人和日照人稱為「震鮮」。鮮潤滑香,簡直是猝不及防,過口難忘。

宴席最後一道麵食,上水餃取團團圓圓的意義,故有「落地餃子」一說;上麵條取常來常往、纏纏綿綿的意義,故有「出行面」一說。

那一碗海沙子面,那最鮮美的味道,升華了常來常往、纏纏綿綿的友情。

相關焦點

  • 高效彈性運動,舒展僵硬的肌肉,身段更柔軟了
    波姐語錄:隨時隨地能做的柔軟訓練,讓僵硬的肌肉更有彈性,身體更活躍長時間不鍛鍊的人身體僵硬是必然的,但是經常練習瑜伽的女人,隨著瑜伽體式的拉伸、扭轉、後彎等訓練,有效的活躍肌肉組織,讓身體緩慢的進行高效彈性運動,這樣以來,久而僵硬的肌肉就變得有彈性了,身段也就更加柔軟了。那麼跟著波姐開始今天的瑜伽練習吧!
  • 多加1勺它,饅頭膨鬆潔白,香甜可口
    多加1勺它,饅頭膨鬆潔白,香甜可口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發麵時,別只會加酵母粉!多加1勺它,饅頭膨鬆潔白,香甜可口!』麵食,在我們的飲食生活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它的種類很多,包括包子、饅頭、花卷、餅子、油條等等,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 伊萬卡串珠光粉西裝像穿了睡衣,華麗又高貴,身段真柔軟
    導讀:伊萬卡串珠光粉西裝像穿了睡衣,華麗又高貴,身段真柔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麵條怎麼和面呢?
    麵條最早起源於我國,應該是在漢朝時候,至今歷史源遠流長,是我國最常見的傳統主食之一,是中式麵食的一種,特別是在北方地區,對麵條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和面製作麵條,因為種類繁多、製作方法多樣,食用方便,營養豐富,深受人們所喜愛。
  • 在鐵鍋裡煮麵條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麵條質地柔軟,味道獨特
    我妻子是南方人,但她喜歡各種麵條,自然她也喜歡燉麵條,我原以為她不習慣吃這種麵條,但看起來還可以。我記得我很久沒吃燉麵條了,我有點懷念他的味道,我不喜歡每天都吃,偶爾也想吃。餐廳裡有段時間,一日三餐,兩餐都是燉麵條,我真的不想吃最後一個,然而我離開家鄉很久了,有時我吃燉麵條,味道很好。我們要做美味的鐵鍋燉麵條,看看我是怎麼操作的。
  • 46歲貝嫂維多利亞身段柔軟靈活,重現高難度動作,網友:看膩了
    不僅嫁給了曾經讓無數女性,為之瘋狂、酷帥的前足壇巨星——貝克漢姆,生下了4個孩子,一家人幸福無比,還成功從歌手,跨界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創立了自己品牌的服裝公司,在時尚圈混得風生水起。更讓人羨慕的是,雖然已經46歲了,維多利亞卻仿佛越活越年輕,依舊維持著姣好緊緻的身材。
  • 46歲貝嫂維多利亞身段柔軟靈活,重現高難度動作,網友:看膩了
    不僅嫁給了曾經讓無數女性,為之瘋狂、酷帥的前足壇巨星——貝克漢姆,生下了4個孩子,一家人幸福無比,還成功從歌手,跨界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創立了自己品牌的服裝公司,在時尚圈混得風生水起。雖然褲子比較緊,維多利亞卻依舊能夠將小腿貼近自己的臉龐,46歲身段靈活柔軟。而這和她平時的鍛鍊習慣,肯定脫不了關係。
  • 90度鞠躬展現柔軟身段?盧秀燕向民進黨團總召表達致謝祝福
    據臺媒報導 臺中市議會為期5天臨時會議25日落幕,各委員會審查報告的議員提案,5分鐘全數通過,擔任主席的議長張清照敲槌宣布散會,市長盧秀燕向議員致謝,民進黨團下屆總召由謝明源擔任,盧秀燕特別向前後任總召陳世凱、謝明源彎腰90度拜託支持,展現柔軟身段。
  • 寶媽一邊帶孩子,一邊吃煮麵條,這是多少全職媽媽曾經的生活?
    「帶孩子有什麼難的?上班多累啊?」「你每天不就是帶個孩子嗎,怎麼家務也做不了?」聽到這種話的時候,寶媽有委屈又生氣,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人,也就是說說風涼話,真的讓他們帶兩天孩子,說不定比誰跑的都快。視頻中的她忙碌了一圈,也穩住了孩子,終於可以有時間吃一口飯了。她的寶寶還不會翻身,所以她把孩子放在床上周圍擋住,急忙去廚房隨便煮了一碗麵條。煮麵條的過程中,還要時不時的回來看一眼孩子的情況。麵條煮好後她回到臥室,坐在床邊,一邊守著孩子一邊狼吞虎咽的吃著。
  • 做鮮麵條和鮮溼麵條放了什麼東西?
    家庭製作鮮麵條要放的東西在家裡自己做鮮麵條,為了使做出來的麵條有筋力,耐煮不渾湯,吃起來爽滑可口,可放入適量的食鹽,把和面的水部分用雞蛋液或鴨蛋液代替。如果和面時加入適量的果蔬汁,還可以做出各種顏色的彩色麵條。
  • 你嘲笑的是有選秀明星夢的窮孩子還是你自己?
    自己不就調侃取笑下參加選秀的窮孩子,怎麼還笑到自己身上了呢?真是莫名其妙!然而,仔細想想,嘲笑窮孩子的我們何嘗不是在嘲笑自己呢?觀眾們都早已預見,又有一批年輕的孩子帶著夢想和希望殺進娛樂圈,期望成為萬眾矚目的大明星,在鎂光燈下閃耀光芒。但是夢想總是好的,現實卻往往難如人意。有多少人殺進來,就有更多人黯淡退場,夢想破滅。這其中有諸多不差錢的富二代,還有寥寥無幾想逆天改命,跨越階級的窮孩子。
  • 有一天「窮到只剩下錢」,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夢想
    你沒有錢能耐得過寒冬,沒棉襖保暖你熬的過去;你沒有錢買東西吃,你挨餓能多少頓不吃飯;你沒有錢租房子,難不成你一家老小住天橋底下......生活上至衣食住行,下至柴米油鹽醬醋茶,哪個不需要錢,哪個都是缺一不可的生活必需品。你不俗,那你倒是把全部家當給我啊!誰有那俗不可耐的勇氣,我敬他是條漢子。
  • 一碗清湯白水麵條
    水開,下入麵條,望著細白的麵條在水中慢慢的蜷曲,乃至徹底柔軟,爾後像藝術家創造的花朵一樣,朝各個方位緩緩地舒展開來,也許,正是被各種油鹽醬醋遮去了它本來的樣貌呢!今日一見它的本尊,驚覺自然而美麗,如出水芙蓉一般,展現著生命的另一延續帶來的奇蹟。
  • 《美國往事》裡的麵條與黛博拉
    對比一下影片最後,麵條放棄了對麥克斯的懲罰。我們就可以理解了。也就是說,麵條心中所紀念的才是那從小到大朋友們之間的手足情深。因此,麵條心中尚是有情的,這大概就是影片最後一個鏡頭,定格在麵條那張笑臉上的原因吧?然而,我更想談的可能是:麵條與黛博拉之間的事情。好吧,黛博拉在麵條被召喚之時,總是會說:快去吧,麵條,你媽在叫你了!
  • 從李易峰吃麵條,看國產劇數十年不變的老毛病
    然而,當同事媽媽把麵條端上來之後,柳林就徹底傻眼了,小夥伴們見下圖。民國的麵條長這個樣子?這種級別的麵條,只可能出現在總統和市長的飯桌上吧。那柳林就要問一個問題了,那麼請問每天賣出去的這一碗碗雞蛋面,要用多少油,相信大家的數學都比柳林好,能夠計算得出來。
  • 開學後孩子早餐吃什麼?10種麵條,簡單快手,10分鐘就能上桌
    開學後孩子早餐吃什麼?這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小廚今天給大家分享我10種麵條做法,簡單快手,10分鐘就能上桌,用來給孩子當早餐正合適,營養全面又擋飽。孩子愛吃,家長做起來也快手。4、接下來煮麵條,燒一鍋水,水開之後,放入麵條用筷子劃開,煮開之後,點一次水就可以了。
  • 給孩子這樣做麵條,保準孩子愛上吃飯,身體棒棒噠!
    今天老生常談,說說麵條的萬般風情,當然,做法一併奉上,26種,一個月吃不膩。麻麻快做給孩子吃吧!3、將火力調到最小,用鏟子將豆角均勻的鋪在鍋底,鮮麵條分兩次加入,均勻的鋪在豆角上面。每鋪一層麵條,都在上面淋上一層剛剛倒出的湯汁。4、加蓋中小火慢慢燜,直到水快要收幹,最後用筷子將麵條和豆角拌勻,撒上剩餘的蒜末、淋入香油拌勻即可。
  • 家常蔥油餅好吃有秘訣,柔軟千層做法簡單,孩子一天三頓也吃不夠
    家常蔥油餅好吃有秘訣,柔軟千層做法簡單,孩子一天三頓也吃不夠。哈嘍大家好,我是兔兔聊美食,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道營養價值豐富 的家常菜,老少皆宜,而且非常的簡單容易學,接下來就跟我一起走進廚房,學習一下這道菜的做法吧!
  • 大型話劇《窮孩子·富孩子》簡介_話劇《窮孩子·富孩子》_南方網
    《窮孩子·富孩子》劇照劇情簡介:以一個普通的劫持人質案為切入點,通過近兩個小時的舞臺演出,講述了藍天亮、牛聰和小梅父母三家人在交付贖金過程中,從爭鋒相對到互相體諒的過程《窮孩子·富孩子》劇照主創人員:  總策劃:王惠君  藝術顧問:鄭小陽出品人:李智勇總監製:張婉萍編劇:李新華導演
  • 吃米飯比吃麵條更容易發胖?營養師提醒:吃多少才是重點
    吃米飯比吃麵條更容易發胖?營養師提醒:吃多少才是重點研究發現,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以及糖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因此,三大營養素攝入過多,消耗太少是導致人體發胖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