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蘋果的這波春節營銷是走心了,可網友的質疑也是認真的

2021-01-09 藍鯨財經

為記者量身打造的行業資訊平臺

最快的傳媒要聞、最全面的財經輿情、最敏銳的傳媒投資風聲、最前沿的媒介變革趨勢,是資訊門戶也是工作平臺,近萬名財經記者註冊、二十萬主流財經人群實時關注。

作者 | 徐醒醒

知名香港導演陳可辛給蘋果拍攝的新年短片《三分鐘》自推出後已經霸屏各大網站頭條和朋友圈。在這部時長 7 分鐘的短片裡,劇情雖然落入春運俗套,但依然不減它的催淚效果。

短片講述的是一位火車乘務員的媽媽因為連著幾年過年值班,只能在火車停靠家鄉凱裡站的時候,和兒子丁丁見面 3 分鐘,也就是這珍貴的 3 分鐘,喚起了觀眾對至親的思念。

然而,「春運」、「綠皮車」、「乘法口訣」、「親情」這類續中國傳統元素香火的劇情為蘋果贏得觀眾們眼淚的同時也引來一波質疑聲。今天開始,朋友圈從刷屏《三分鐘》到轉發「相信我,整個拍攝過程中,最不重要的就是那個iphone」的言論以及《陳可辛 iPhonex拍攝的廣告,預算700萬》的反轉文。

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劇情反轉的戲碼時常都會上演,但對藝術、文化、科技精益求精的蘋果公司來說卻是一個怪現象:為什麼中國觀眾一邊擦眼淚一邊開始了對蘋果營銷手段的審視?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質疑:你的 iPhone x 跟陳可辛的 iPhone x 沒有半毛錢關係

對《三分鐘》提出的質疑聲中,我們看到最多的是對拍攝器材的質疑。

原因是在蘋果官方宣傳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段介紹:

這個春節,我們聯手著名導演陳可辛,取自真實素材,完全用iPhone X 拍攝,為大家帶來一個關於團圓的故事。另外,我們還特別製作了一些影片,將陳導的拍攝心得分享給大家。快拿起你的iPhone X,跟陳導學著拍出你家的春節故事吧。

雖然蘋果這波營銷因為沒有在短片中出現自己產品廣受讚譽,畢竟除了開頭「用 iPhone X 拍攝」的字幕,短片沒有出現任何蘋果的產品。

然而,劇情說反轉就反轉。這兩天朋友圈開始流傳的幾張短片背後的拍攝圖:「你以為只有 iPhone X ?圖樣圖森破。」

後來,公眾號《01》還把把配套拍攝器材以及預算都給扒出來,比如Beastgrip附件架125美金、Carl Zeiss 85mm F1.4 CY 二手約5000RMB、SmallHD監視器1499美金...再加上 700 萬的預算,最後得出結論:陳可辛的iPhone X廣告,可能欺騙了全世界。

吃瓜群眾也從含淚轉到開始對蘋果營銷手段的質疑:

但小鯨想說的是,買了 Angelababy 代言的美顏手機,大概也不會認為自己拍出來就跟 Angelababy 一樣效果吧?

這一波營銷,專家們怎麼看?

大家糾結的點大概在於:從宣傳來看,會讓大家以為手持一臺 iPhone x 就能拍出這樣的效果,殊不知背後還加了那麼多昂貴的輔助器材。

在谷歌上輸入《三分鐘》,全程使用 iPhone x 拍攝十分顯眼。這一點,不怪吃瓜群眾們。

對拍攝來說,一貫有這樣的說法:重要的不是鏡頭,是鏡頭背後的眼睛。要拍出《三分鐘》這樣的效果,手拿一臺 iPhone 必定是完不成的,別說你,連陳可辛也辦不到。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陳可辛自我調侃說:「其實如果當時找了拍文藝片的賈樟柯導演,可能他拿著手機就能拍了。」

針對網上的質疑聲,藍鯨財經記者也請教了幾個營銷方面的專家。據不願意透露名字的胡姓專家表示,用手機取代專業攝像機,外加鏡頭設備不算是誤導消費者,也有人用華為手機試過,關鍵是春節留下瞬間,增進情感交流,看不出來哪裡需要指責的,自己比較喜歡這個故事以及講故事的方式。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劇情反轉的現象,海唐公關總裁刁龍認為,劇情反轉的劇碼在這個時代經常上演,實屬正常。不同的群體看待一事件視角不同。普通觀眾被故事和拍攝手法打動,攝影發燒友關注iphoneX能否拍出這麼牛逼的視頻,蘋果公司關注通過影片是否能提升蘋果在中國區的品牌形象。總之,對待許多刷屏事件,儘可能通過更多視角了解到事情更多細節,才有助對事情更加清楚地判斷。

不過,儘管質疑的聲音確實存在,但讚揚的聲音依然處於主流位置。

公眾號《烏雲裝扮者》:

社交網絡中很多人喜歡用幕後圖片抖機靈說單靠 iPhone X 拍不出這樣的片子,但你有沒有想過,把所有輔助設備都給你的 iPhone X 裝上,你也拍不出啊。

另外在知乎上有這麼一個帖子:怎麼看陳可辛和 Apple 合作的用 iPhone X 拍攝的短片《三分鐘》?

我們可以看到了國產手機依然處於劣勢地位:

蘋果越來越接地氣,可為何感覺卻離我們更遠了?

近年來的趨勢的國外的公司越來越喜歡講中國的故事,最常見的就是各大奢侈品品牌推出的新年生肖限定,雖然常常認為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大誤會。

但正如《烏雲裝扮者》所說:不講中國故事的外國品牌都消失在了中國。本土化對任何跨國企業來說都極其重要,而在中國市場如何體現品牌價值又是「八仙過海」的事情了。

蘋果這是連續四年推出中國春節短片,前三年推出了《新年製造》、《恭喜恭喜》和《老唱片》,而《三分鐘》是被認為最接地氣以及製作最精良的一部,但也是質疑聲最多的一部。

記得在蘋果和許鞍華導演合作的《老唱片》中,還可以看到類似「科技產品的廣告分兩種:蘋果的廣告和其他公司的廣告。蘋果的廣告:大家因為新產品開始了解代言人;其他公司的廣告:大家因為代言人開始了解新產品。」「高科技企業有技術沒人文,有人文沒技術,但蘋果做到了平衡」這樣的評論。

如今可以說質疑的言論呼聲也很高,原因與蘋果新出的 iPhone 問題越來越多也不無關係。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品質問題也是蘋果公司過不去的一道坎。

近年來新出的 iPhone 問題多到讓用戶開始對蘋果品質開始產生懷疑,而這次短片的主角 iPhone x 更是自推出而來問題不斷:從一開始出現的綠線門、燒屏門、觸屏失靈,到後來的揚聲器雜音、邊框掉漆,此外還有攝像頭進灰的問題等,更讓消費者難以接受的是 iPhone x 還是作為蘋果公司有史以來賣得最貴的手機面世。

所以正如你所知道,iPhone x 在中國賣得並不好,許多供應商都表示因需求不足,產量目標都在調低:據產業鏈蘋果今年一季度對iPhoneX的訂單再縮減至2500萬,這較原來的計劃3500-4000萬縮減了最高近四成。

所以,陳可辛拍攝的這部《三分鐘》也被看作挽救 iPhone x 銷量的作品。本土化營銷對蘋果業績促進作用可以從財報中窺見一斑。在蘋果2017Q4財報中可以看到,蘋果公司大中華地區營收環比增長22%,同比增長12%,結束連續6個季度下滑的態勢,而此前蘋果本土化策略還包括庫克數度訪華,註冊微信公眾號,推出「中國紅」手機(儘管蘋果並不認為是為中國用戶設計)等。

但是從 iPhone x 的表現來看,如何嚴格把控蘋果品質,創新能力能否匹配得上越發高昂的售價應該是蘋果公司真正關心的問題。

賦予冰冷的科技以人文關懷,把產品做到極致,這大概是讓蘋果屹立在高端手機行列不倒和擁有無數果粉的原因。但回歸手機本身,一件好的產品憑的是精湛的技術和對用戶的真心,不必自誇自會有用戶背書,顧客掏錢買的是貨,不欠必須感動的人情。

畢竟,蘋果也不是一家靠營銷發家的公司。

《黎瑞剛投資術:看得見的真實與看不見的美學》

《雄安48小時:媒體人的筆和炒房團的腿》

《誰不說俺家鄉好?葉檀就不》

專為記者打造的平臺

行業資訊 | 傳媒大咖 | 傳媒動態

相關焦點

  • 《三分鐘》:蘋果的這波春節營銷算成功嗎?
    《三分鐘》短片講述的是一位火車乘務員的媽媽因為連著幾年過年值班,只能在火車停靠家鄉凱裡站的時候,和兒子丁丁見面 3 分鐘,也就是這珍貴的 3 分鐘,喚起了觀眾對至親的思念。然而,「春運」、「綠皮車」、「乘法口訣」、「親情」這類續中國傳統元素香火的劇情為蘋果贏得觀眾們眼淚的同時也引來一波質疑聲。
  • 蘋果的本地化營銷 最近你被蘋果《三分鐘》刷屏了嗎?
    這個短篇就是《三分鐘》,是全程用iPhone X拍攝的。陳可辛導演的這部短片滿打滿算只有7分鐘的時長,不過已經足夠吸引人了。一方面,春運和親情戳中了我們的淚點,另一方面,iPhone X拍攝的效果也讓人非常震撼。今年的這個廣告短片,拿春運作為了拍攝的背景,講述了一位火車乘務員的媽媽因為連著幾年過年值班,只能在火車停靠家鄉凱裡站的時候,和兒子丁丁見面 3 分鐘。
  • 春節營銷怎麼做?滿漢大餐這波堪稱教科書了
    隨後,在今年的春節,滿漢大餐聚焦「真肉」,以提升品牌顯著度為宗旨,展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品牌營銷,在即食麵市場掛起來驚嘆風。1月17日,一篇#誰敢動朕的肉肉#的趣味長圖,在知名微博@銀教授 帳號上發布,由此拉開了滿漢大餐春節前期傳播的序幕。緊跟著《皇帝究竟能吃什麼》長圖文緊隨其後,在微信自媒體@格調範上發布。
  • 陳可辛廣告短片《三分鐘》和蘋果的「中國風」
    2月1日蘋果中國的官方主頁出現了新的板塊。那就是陳可辛用iphone X拍攝了短片《三分鐘》。但實則更多的是蘋果中國為了營銷拍攝的廣告片,甚至直接突出了iphone X這個手機型號。造成了一種僅僅用iPhone X就能拍出大片。從某種角度來說。
  • 楊國福麻辣燙請張亮代言,這波營銷可以的
    這波熱搜只是故事的結尾,故事的開頭:是因為張亮一條微博:某綜藝節目開播之後,趙麗穎明星被質疑用筷子扒菜不文明,而這時候一起錄製節目萬萬沒想到,這條微博沒有火,火的居然是張亮回復某網友質疑「這波營銷不得不誇誇楊國福麻辣燙的營銷人員,真聰明,既「拉踩」了張亮麻辣燙,又將這波熱度收入楊國福麻辣燙盆中。麻辣燙界兩大名家之爭,也是兩家公司的營銷人員之爭,此前張亮麻辣燙有一丟(tian)丟(tian)蹭明星張亮的熱度,現在張亮和楊國福麻辣燙聯手合作,給張亮麻辣燙一擊。當然此番宮鬥之爭最終獲勝的還數楊國福麻辣燙。再來看看這屆吃瓜網友的舉止,哈哈哈。
  • 這波營銷很666啊
    雖說借勢營銷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還是要為飄柔最近這波操作打Call 從腦洞大開的《歌手》中插視頻
  • 以神曲唱響2021,康師傅冰紅茶這波春節營銷有點燃!
    那麼,在2021年春節到來之前,康師傅冰紅茶這波「神曲營銷」基於怎樣的市場洞察,又有哪些創意亮點呢? 眾所周知,剛剛過去的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食品飲料行業遭遇重創,就連春節這一國人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如今,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人們積蓄了一整年的消費熱情等待釋放,壓抑了一整年的團圓情感等待撫慰。
  • 羅永浩在線「打臉」,這波自黑營銷可還行?
    雖然Flag常立常倒,但是人類對立flag這件事有著迷之嚮往。馬上就是2021年了,立下新年的flag也成為當下年輕人社交圈中的熱門話題。 有意思的是,一向被flag打臉的「知名網紅」羅永浩,在2021年到來之際,通過一支群口相聲廣告立下新年flag,花式上演打臉戲碼,這波操作實在太「老羅」了!
  • 《扶搖》開啟「鵝式營銷」創新玩法 騰訊視頻這波操作走心了
    這是時候,廣告主角來了!小七告訴大家:俗話說的好,人不理財,財不理你,手機理財上PPmoney,安全可靠高收益。 在第17集中,廣告主是騰訊微視,廣告畫風突變,穿著古裝的雅蘭珠竟然學起了101小姐姐,邊唱邊跳《創造101》主題曲,視頻裡的雅蘭珠也是非常上鏡,騰訊微視果然讓人增色不少!當創意中插廣告融入潮流元素,更加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訴求,也使廣告更具趣味性,觀眾的接受度也更高。
  • 春節檔六片營銷,在短視頻「開跑」
    此外,片方最近還打起了情懷牌,在元旦發起話題#唐人街探案5周年,用照片回顧了小唐和老秦二人的探案往事,這波回憶殺煽情營銷,勢必會勾起更多唐探老觀眾的觀影欲,這是其它電影不具備的宣發優勢。在六部電影裡,《唐探3》是唯一從2020年撐到今年的春節檔影片,也是唯一的IP系列電影。藉由前作的口碑加成、漫長的宣發周期,《唐探3》的官抖號現已累積了驚人的150w粉絲量,這一數據遠遠甩開其它五部電影。最後一個月,《唐探3》的短視頻營銷更多是錦上添花的作用。如何吸引沒看過唐探系列的觀眾去看片,可能是這一階段的營銷重點。
  • 蘋果《三分鐘》刷屏 但業績卻如此反轉?
    2月1日晚,由蘋果公司製作、陳可辛導演的短片《三分鐘》在優酷進行首播。距離春節沒多久,該短片就是以火車站為敘述背景,講述春節期間一個列車員母親利用停站的三分鐘時間和兒子見面的故事。 影片全長只有約7分鐘,但卻十分感人,十分貼近當下的春運環境。「如果和家人的團圓只有三分鐘,該怎麼過?」這也成了大多數人看完短片之後自問的問題。
  • 蘋果用iPhone 11 Pro拍電影卻被質疑「侮辱用戶智商」!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Apple」)這並不是蘋果第一次在中國春節前推出用當年旗艦手機拍攝的短片。2018年,蘋果和國內知名導演陳可辛合作,第一次推出了用iPhoneX拍攝的短片——《三分鐘》。但是吧,蘋果這連續三年推出「春節大片」,大力宣傳iPhone強大視頻拍攝功能的行為,在網上還是引發了較大的爭議。
  • 蘋果用iPhone 11 Pro拍電影卻被質疑「侮辱用戶智商」:這效果手機能拍的出來?!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Apple」)這並不是蘋果第一次在中國春節前推出用當年旗艦手機拍攝的短片。2018年,蘋果和國內知名導演陳可辛合作,第一次推出了用iPhone X拍攝的短片——《三分鐘》。但是吧,蘋果這連續三年推出「春節大片」,大力宣傳iPhone強大視頻拍攝功能的行為,在網上還是引發了較大的爭議。
  • 蘋果春節賀歲片《阿年》來了!
    這句話當然有一定道理,但短片卻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孩子的不怕,能夠帶給我們另一個看世界的視角。「你看,我們每些年放這些煙火,真的是為了趕走那些怪物嗎?」今年春節,對很多中國人來說,與眾不同,與疫情抗爭依然不容鬆懈。這支短片《阿年》放在疫情仍未完全消散的當下,在我看來,有更多的精神意義:戰勝未知的恐懼。
  • 灣仔碼頭春節營銷:來!看神仙打架
    今年春節營銷大戰已然收官,各大品牌各出奇招,紛紛希望在這個傳統廣告營銷重要的節點上,成為最吸引眼球的那一個。
  •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蘋果的廣告《三分鐘》?
    最近很多網絡視頻的廣告中又會有《三分鐘》的廣告,這是用蘋果X拍攝,陳可辛導演的微電影。我們應該怎麼來評價這一步電影呢?首先我覺得《三分鐘》對於蘋果公司帶來的是廣告營銷效果是成功的,電影也算是有淚點的。小編也是在看到小固背到九九八十一的時候感動了。
  • 蒙牛純牛奶3.2克純+升級,如何巧妙結合「三打」做走心營銷
    而蒙牛純牛奶與《三打》的結合,伴隨著《三打》票房衝破十億,似乎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答案。探究蒙牛純牛奶此次的大獲成功,可以用兩個詞概括——走心、立體。正是通過形式多樣的「走心」跨界營銷,蒙牛純牛奶才能獨闢蹊徑,實現了對傳統電影營銷的突破,得到市場的一致肯定。
  • 蘋果新春短片《女兒》,開年最走心「廣告」,iPhone也能拍大片
    雖然這部影片時長不到9分鐘,但蘋果邀請的陣容可以說相當豪華,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導演西奧多梅爾菲、奧斯卡提名影片《小丑》的攝影師勞倫斯謝爾作為攝影指導,華語影后周迅傾情出演,拍攝地在中國「霧都」重慶。整個影片從幕後到演員都屬於大片級別,看得出來蘋果對這部作品很有信心。
  • 春節營銷案例「遺珠」,看QQ音樂如何「音樂連接愛」破局
    但,如歌手姜育恆所唱的《再回首》一樣,回首來看,在春節營銷案例中,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個呢?有哪些「遺珠」?有哪些可供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呢?相信不少人曾刷到過《謝謝你陌生人》,這部企鵝號聯合出品的治癒都市頑疾「漸凍症」微型劇,給我們帶來滿滿正能量的同時,被人民日報點讚堪稱2018開年刷屏第一廣告。
  • 這波social營銷大戲帶來哪些品牌啟示?
    這波social營銷又給品牌帶來哪些啟示?借著這波熱度,束從軒再次出馬亮出了本輪營銷的核心目的——在線邀請嶽雲鵬代言老鄉雞。網友也直呼,老鄉雞這波操作實在是高!短短幾分鐘,轉發數就已經破萬,甚至許多紅V、藍V都主動參與了話題的互動,效果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