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消費升級」已經成為了即食食品行業內的共識。去年以來,統一企業在官網細分出了「生活面」一欄,旨在創造一個全新的品類,通過生活化新品的推出,讓每一碗麵更有生活。
在「生活面」品類中,滿漢大餐尤為引人矚目。因為它通過技術的升級,利用高溫高壓燉煨工藝,成功將軟嫩肉塊和盈美肉汁封存於一包比麵餅還大的大餐包內,一舉解決了消費者對泡麵「真肉」的想像(此時市場上絕大多數泡麵使用的還是用動植物蛋白做的肉)。
隨後,在今年的春節,滿漢大餐聚焦「真肉」,以提升品牌顯著度為宗旨,展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品牌營銷,在即食麵市場掛起來驚嘆風。
1月17日,一篇#誰敢動朕的肉肉#的趣味長圖,在知名微博@銀教授 帳號上發布,由此拉開了滿漢大餐春節前期傳播的序幕。緊跟著《皇帝究竟能吃什麼》長圖文緊隨其後,在微信自媒體@格調範上發布。通過妙趣橫生的科普、對宮廷飲食文化的深入解讀,以卓越的原創內容一舉實現了10W+的突破。成功向用戶傳播除了滿漢大餐是一款「有顏」、「有肉」、「有內涵」,與眾不同的生活面。
隨後,一系列測評視頻和測評軟文紛至沓來,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這其中當然有品牌方針對性的文案泡製,但更多的,是尋覓新奇特美食的KOL,他們善觀風色,善擇時機,嗅到了滿漢大餐這波大勢,自發進行的測評。此行此舉,讓滿漢大餐覆蓋了豆瓣、知乎、微博、微信、抖音、嗶哩嗶哩等一系列自媒體平臺,同步完成了品牌顯著度的種草。
那麼滿漢大餐這一次的營銷,究竟贏在哪裡?從對此次活動整體觀察,可以總結出以下三點可借鑑之處。
(點擊圖片可查看原文)
以宮廷飲食文化為主題的趣味長圖和長文,讓人眼前一亮,帶著墨鏡的皇上,出現在電視臺的貴妃,把「有趣」與「科普」融在一起。產品到用戶之間,有料有趣,讓人會心一笑。並且會心一笑過後,還能圍繞消費者對滿漢大餐的品牌聯想,讓消費者學到讓人漲姿勢的知識,這波內容製造不可謂不成功。作為一款與眾不同的生活面,用原創內容凸顯產品的個性與差異一直是驅動滿漢大餐營銷的核心。
趣味的長圖文給用戶留下深刻印象之後,滿漢大餐聚焦臺式半筋半肉口味,選擇了用自媒體平臺來給消費者種草。微博美食測評Kol@嘿老外,以外國人試吃中國的泡麵,介紹滿漢大餐。
測評視頻在國內19家核心視頻平臺傳播,包括秒拍、美拍、微博、天天快報、騰訊視頻、人人視頻、AcFun(A站)、今日頭條、bilibili(B站)、咪咕、搜狐媒體、微信公眾平臺、梨視頻、QQ空間、UC大魚號、網易雲音樂、百家號、優酷、網易視頻等視頻平臺,同時還獲得了搜狐生活精選的首頁推薦。
(點擊圖片可查看原文)
通過測評視頻打擊TA過後,滿漢大餐用軟文測評的方式,進一步體現滿漢大餐產品的優勢與「有肉有料」。微信美食測評Kol:尋吃、吃啥都發布了相關UGC測評,滿漢大餐在多款面的橫向縱向對比中都是脫穎而出,多角度地給大家安利了滿漢大餐的獨特優勢。
一款產品的推廣,最重要的洞察消費者,偏離消費者需求較遠的產品,都是不可取的。滿漢大餐的出現,證明了一點:泡麵居然可以真材實料,真正還原包裝上的外觀。消費者看到測評之後紛紛留言「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這麼大塊肉的泡麵?」「再也不是包裝圖片僅供參考了」……許多品嘗過的消費者更是自發成為了「自來水」,向身邊的人安利滿漢大餐。
優質的傳播內容讓消費者對滿漢大餐產生期待,當他們嘗試過後,發現滿漢大餐沒有低於期待值甚至超越了他們的期待之後,便能贏得大家的好感,讓這部分消費者成為潛在的「自來水」,這說明只有好的產品才是品牌最終的王牌。
滿漢大餐作為一款高端生活面,構建除了獨一無二的「有料」差異化訴求,向消費者傳遞出了滿漢大餐高品質、高價值、高文化的附加特性,一舉佔據即食麵食物鏈的最頂端。同時將「滿漢大餐,真肉●真好吃」這一品牌口碑滲透到了對速食產品有追求的年輕白領之中,營造了「內行人的選擇」這一先賦地位。
正是因為定位的精準及對傳播的完美把控,滿漢大餐較為成功的塑造了位於泡麵食物鏈頂端的高逼格形象,成功成為了眾多明星大咖出國首選商品。典型的案例,是春節檔《唐人街探案2》的熱播,王寶強手持滿漢大餐的畫面給觀影者留下了深刻且直觀的印象。
有介於此,品牌方在大年初三聞風而動,聚焦電商平臺進行關鍵詞精準投放。淘寶/天貓搜索王寶強、唐人街探案,均出現了同款滿漢大餐產品展示。讓統一官方旗艦店在過年淡季,滿漢大餐銷量仍強勢提升340%,聲量被進一步加持。
短短2個月,幾乎在不藉助任何媒體資源且品牌知名度不顯的情況下,滿漢大餐通過微小的投入,成功覆蓋所有社交及視頻媒體平臺,種草視頻、趣味軟文廣為傳播。加之春節票房TOP1,擁有過億人次觀看的《唐人街探案2》的加持,滿漢大餐可謂迎來了2018最好開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