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夫妻同寫日記體小說 講述女教師獻身教育的故事

2021-02-08 鳳凰江蘇

原標題:武漢夫妻同寫日記體小說《因為愛情》

導讀:10年前,他們開始醞釀創作《因為愛情》。《因為愛情》女主人公滿山紅高考落榜回大別山家鄉小學當民辦教師,不久與餘思憶戀愛。出於對留守孩子的愛心,她多次放棄轉為公辦教師調往縣城的機會;為墊付貧困學生的讀書費用,撫養被遺棄的女嬰,還欠下3萬多元債務。

夫妻檔作者,丈夫寫男主人公日記,妻子寫女主人公日記……近日,武漢一對白領夫妻創作的180萬字日記體青春勵志小說《因為愛情》出版,小說講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別山一名女民辦教師獻身老區教育的故事。

這對夫妻從麻城考入武漢大學求學,畢業後丈夫郭睿在省直機關工作,妻子王向葵在武漢一家雜誌社工作。兩人經常拿出工資稿酬資助老區一些學校、特困家庭和輟學孩子。

10年前,他們開始醞釀創作《因為愛情》。《因為愛情》女主人公滿山紅高考落榜回大別山家鄉小學當民辦教師,不久與餘思憶戀愛。出於對留守孩子的愛心,她多次放棄轉為公辦教師調往縣城的機會;為墊付貧困學生的讀書費用,撫養被遺棄的女嬰,還欠下3萬多元債務。餘思憶研究生畢業之際與城市富二代女大學生戀愛,滿山紅堅守老區教育不悔初衷。山洪暴發,26歲的滿山紅救出了孩子,自己被洪水捲走。

郭睿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希望這個故事能激勵農村青年和大學畢業生在逆境中積極追求,不輕言放棄。

該書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編輯夏帆昨日對記者評價,這部小說以悲劇結局挖掘人性,以愛情追求反映人性美,大大超越了市面上流行的勵志類暢銷小說。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戰疫情,創新文體,通知體,日記體,優秀範文
    2020高考:戰疫情,創新文體,通知體,日記體,優秀範文 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高考一定會考,我們多熟悉倡議書,演講體,書信體,今天我們介紹通知體與日記體寫作規範,引導大家會寫通知體與日記體。
  • 專訪方方: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繼續寫武漢日記
    1月25日,困在湖北省作協和文聯大院的方方開始寫「武漢日記」。凌晨等著看方方的「武漢日記」,已經成了許多人入睡前的一種默契。「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凌晨2點29分,方方在寫完第35篇日記後,接受《新周刊》專訪。她說,武漢解封之後,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更新「武漢日記」。
  • 方方日記英文版《武漢日記》將全球上市,方方稱不知此書是誰編的
    正在說中國作家方方在今年年初針對湖北武漢當地新冠疫情暴發後所寫的,反映疫情發展和記錄疫情下日常點滴的方方日記英文版預計將於8月18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記錄疫情親歷者的真實故事
    真實客觀、生動更富情感,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發揮融媒體優勢,展現武漢疫情的親歷者們的真實故事,體現危難時刻守望相助的力量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書寫感天動地捍衛生命之歌
    此時距離第一季結束僅間隔十天,《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從十集到十九集5分鐘的微紀錄片接續而來。而且立意更高遠,主題更明確,那就是把對生命的關照拓展寬度,把普通人戰疫的故事升華為全人類在大災難的考驗下捍衛生命的史詩,如泣如訴,委婉動人,悽美悲壯,但感動山河。   看吧,一位39歲的女患者朱紅,於1月23日在武漢協和醫院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後連夜轉往金銀潭醫院。
  • 寧波90後美女老師竟寫了6本小說!作品還入選雲南小學生課外必讀書目!小說原型就是…
    近日,寧海縣西店鎮中心小學出了一位網紅教師——陳肖敏,筆名肖米,她利用閒暇時間創作的連載小說《熊本快樂成長日記》,在三月底正式出版發行,四月中下旬將在全國上架。小說親切、幽默的文風,讓孩子們愛不釋手。有意思的是,這套小說裡的主角「熊本」原型就是該校五年級的一位男孩子,許多故事靈感也是來自校園。
  • 央視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記錄著真實的「武漢時刻」
    作為系列微紀錄片作品,《武漢:我的戰「疫」日記》體量短小,單集5分鐘左右時長。第二季節目繼續將鏡頭聚焦普通人,通過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堅守崗位的勞動者等不同疫情親歷者們,記錄特別的「武漢時刻」。拓展視角,讓更多人和故事被記錄
  • 戴嬌倩強勢回歸大女一《黎芳日記》挑梁演繹最美教師
    電影《黎芳日記》近日在河南信陽開機,實力派知名女星戴嬌倩挑梁出演女一號黎芳,演繹為救學生擋車的優秀女教師李芳的真實故事。她在工作中是幹練、職業的女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學習上嚴格要求,生活中是貼心、溫暖的親人,在49歲的某一天,在放學途中,黎芳隨隊護送學生,突然一輛摩託三輪車闖紅燈急速駛來,完全沒有剎車跡象。她一邊呼叫大家避讓,一邊衝上去用身體護住學生,推開孩子們,一邊用自己的身體去擋住三輪車,當場被撞倒,陷入昏迷,經過兩天的搶救,她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和喜歡她的學生們。
  • 央視聯合微博推出紀錄片《武漢日記》,網友故事入選「國家記憶」
    紀錄片《武漢日記》通過記錄一個個平凡人的生活,展現了武漢封城、全民抗疫期間最真實的畫面,這些內容很多來自於微博網友發自武漢抗疫現場的真實故事。從普通患者與病魔鬥爭的經歷,到醫護工作者不眠不休與死神搶時間的戰爭,再到社區工作者為居家市民的貼心服務,一個個真實的場景就發生在武漢每一位普通人身邊。
  • 《莎菲女士的日記》:中國第一部女權主義小說
    如今女權主義大行其道,中國已然是女強男弱之風,綜藝節目,短視頻,影視作品皆以女欺男為樂,「怕太太協會」遍及華夏,女權主義者取得了全面勝利。中國婦女解放運動距今也有一百多年了,多數都是男人替女人言,女人鮮有話語權。到了丁玲這裡,女人才開始說自己的話。丁玲其人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鬚眉。
  • 以學生為原型,將校園趣事寫成小說,一寫就6本
    疫情期間,寧海縣西店鎮中心小學的老師將三本小說帶到了全國的微師平臺上,以直播的方式為同學們呈現了精彩的小說導寫課,成了一位網紅教師。這位老師叫陳肖敏,筆名肖米,她利用閒暇時間創作的連載小說《熊本快樂成長日記》,將在三月底正式出版發行。    小說親切與幽默的文風,扣人心弦的故事內容,讓孩子們愛不釋手。
  • 武漢女教師的別樣隔離
    武漢女教師的別樣隔離 2020-02-27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作家方方:沒想到這麼多人讀我的「武漢日記」 現在仍不習慣
    其出處,來自65歲的武漢女作家方方的一系列「日記」。  因著有多篇以湖北武漢為背景的小說《水在時間之下》《武昌城》《塗自強的個人悲傷》,以及被改編成影視劇的《桃花燦爛》《萬箭穿心》等,此次她以本土作家身份連續在網絡發聲而形成的「日記」被更多人關注和傳播。
  • 《使女的故事》出新版:這部小說是關於女性、反宗教還是預言
    【編者按】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小說《使女的故事》出版於1985年,但這部小說卻在今年成為現象級文學作品,根據小說改編的劇集獲得艾美獎多個獎項,原著也一直位列暢銷榜,根據小說又引發了諸多關於女權主義的討論。小說中文版新版即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上市,本文為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為新版《使女的故事》撰寫的序言。
  • 翻譯碩果——《亞當夏娃日記》
    1900年前後,馬克·吐溫開始以夏娃為中心撰寫伊甸園的故事。「夏娃開口」篇幅較短,以夏娃之口講述逐出伊甸園的不公,以及第一次接觸死亡的悲傷,結尾則以撒旦之口,冷靜地敘說「死亡已經進入世界」,似乎要與夏娃喪子的哀痛形成對照。
  • 《武漢抗疫日記》新書發布會在武漢舉辦
    新華網武漢8月20日電(楊宇)記錄抗疫故事的《武漢抗疫日記》新書發布會,19日在位於湖北武漢的卓爾書店舉辦。發布會正值中國醫師節,主辦方還將500本《武漢抗疫日記》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贈予武漢協和醫院神經外科和麻醉科,以此向一直奮戰在武漢抗疫最前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
  • 方方武漢日記美國出版,網友態度反轉,是誰的眼界不夠大
    這段時間,關於方方在國外出版其所寫日記的爭議比較大。出版的內容和時間都受到了大家的質疑。和很多人一樣,對方方最初的認識來自於她的小說。1.方方小說前段時間宅家看完方方的一本中篇小說集《祖父在我心中》。多年前在圖書館看過《行雲流水》這一篇,覺得不錯,想再看一遍,正好此文包含在這部小說集裡,就順帶把其他幾篇一起看了。
  • 獻禮教師節 紀錄片《良師》講述張桂梅等感人故事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馬海燕)紀錄片《良師》10日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首播,為第36個教師節獻禮,講述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等教師的感人事跡。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廣泛開展向張桂梅學習活動。
  • 《使女的故事》橫掃艾美獎,小說原著關乎女性、宗教和預言
    根據阿特伍德小說《使女的故事》改編的同名劇集,橫掃最重要的劇情類劇集獎項,囊括最佳劇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等獎項。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一系列反烏託邦題材的小說開始在美國熱銷。其中,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也進入了美國亞馬遜圖書暢銷榜。本文為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為新版《使女的故事》撰寫的序言。
  • 這2對抗「疫」夫妻的愛情故事,硬核浪漫,戳人淚點|戰疫日記
    #中,本專欄將聚焦真實的抗擊新型肺炎人物故事,眾志成城,為真實發聲!在抗擊肺炎疫情的戰役中,以下這2對戰「疫」夫妻的愛情故事,戳人淚點,他們用「硬核浪漫」,向世人詮釋了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