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北京的餐飲連鎖企業,我總是害怕老員工流失,新員工的培訓周期又特別長,店長都是開新店臨時提拔的,管理能力又不夠,總是感覺到特別累,做了很多事,又沒有好的效果,該怎麼辦?
這是很多企業都存在的問題,老員工特別容易流失,又培養不出來新的人,很容易斷層。CEO和管理者苦老員工流失久矣,奈何找不到應對的方法。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太大了,《財富》發現:員工離職後,從招聘新員工到新人順利上手,僅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代價則更高。
保留人才是核心關鍵,如果老員工容易辭職,又培養不出合適的代替者,一定會衝擊到業務。這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關隘,如果不能闖過去,對企業發展極為不利。
因此,這些老闆都會問,我要怎麼樣才能保留老員工?又該怎麼樣培養新人?
1
-THE FIRST-
員工離職通常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錢給少了,另外一種就是受了委屈。
但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當企業新人培養不起來,老人缺乏競爭,非常容易恃才傲物,認為企業沒有他不行,很容易膨脹,並且放大自己的欲望,這時候企業過度依賴於老員工,容易受制於人。
漸漸地,員工和企業的矛盾也不斷變大,當有別的地方開的待遇比你開的要好,老員工就離開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很自然做出的選擇,老闆和管理者不應苛責,不要去怪他們無情無義,花時間精力培養了他們,但培養好了他們就要離開。
更多的是要反思,為什麼他會膨脹?是你沒有複製他的能力,並且沒有培養出合格的新人,沒有做好人才梯隊的建設。
為什麼老員工會離開你?歸根結底就一個因素,是你的企業跟不上個人的發展,他在企業內已經不會有更好的成長空間了,覺得自己摸到了天花板,走到職業發展的盡頭,為自己的前途著想,索性辭職謀求新的職業道路。
老人離職了,新人能力跟不上,只好揠苗助長,因為新員工經驗不夠,能力達不到要求,使用起來也不順手,公司的業務增長也受到了影響。
上述種種,都是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因此如何培養人,如何發展人是首要解決的事務。
2
-THE SECOND-
很多時候,我們新員工成長不起來,是輔導方式錯了,大多數企業培養新人都是手把手帶徒弟,師傅帶徒弟是傳承了幾千年的帶團隊的方法,但是在阿里巴巴統計數據時,我們發現手把手輔導員工的有效性只有5%。
原因有二,第一,傳統的師傅帶徒弟,必須把所有的知識點都教一遍,師傅沒教過的地方,他就不會,徒弟出師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培養出來,很容易就辭職,極大的浪費了企業的資源。
我有一個客戶,培養一位項目總經理,培養了十年都沒有培養出來,因為上一個項目太大了,有1000億,項目做了10年都還沒結束,徒弟就帶不出來。
第二個,是因為我們帶徒弟時,有時候人不對,學習上不是特別開竅,講解十遍,他也未必聽得懂,比較慢熱,所以學習沒有效率。
因此我們要根據老員工、新員工、管理者做體系化的培訓,體系化的培訓能解決80%的問題。
另外,還需要設計出一套包含職級體系、激勵體系在內的框架,有著體系化、流程化、科學化的制度安排。這樣不但能激勵保留老的員工,同樣也能激勵他們帶新人,因為帶新人之後,老員工的利益關係和帶出來的新人之間有一定的聯繫,這時候,他才願意去帶徒弟,從而做到良將如潮,企業離開誰都能轉。
3
-THE THIRD-
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不要想著缺人的時候再招聘。很多公司都會儘量減少人力成本的投入,當崗位上有人了,就不再招聘,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企業內既要有出水口又要有進水口,如此才能保持企業內的活性,存在一定的競爭,才不至於淪為一潭死水。
不管外部的經濟狀況如何,最優秀的領導者和組織都願意投資在人才上,誠如管理大師吉姆·柯林斯所言:
要想從一家好的公司一躍成為一家優秀的公司,首先就要請到合適的人選。
亞馬遜創始人兼CEO傑夫·貝佐斯多次表示,讓公司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公司高門檻的招聘標準。
所以我們一定不能等到老員工離職,為了尋求替代者而匆忙招聘,當急於招聘,為了保證業務的順利運行時,非常容易降低標準,招來不合適的人。
招來不合適的人,雖然一時滿足了你的需求,但卻要付出15倍的代價。相比較,做好人才儲備是更合適的選擇。
4
-THE FOURTH-
企業管理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和學習,並且要系統性訓練。很多企業都有內訓,也花了不少錢送員工學習,但效果為什麼不理想呢?
因為企業內語言非常不統一,管理體系也不統一,今天把一批高管送到外面去學習德魯克,明天又把一批高管送出去學稻盛和夫,決策層又是學的阿里的文化。
等大家一回來,都覺得自己學得才是最好的,看不上別人學的。總是在和別人打架,不僅沒有得到加持,反而成了負擔,只是這種負擔對企業而言並不甜蜜。在理念上存在巨大的差異,是非常難以調和的。
學手藝絕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因此我們要自上而下統一管理語言,統一管理體系。
我們的管理工坊就是這樣設計的,決策層和高管共同參與,學習同一種文化,如何培養團隊,如何建文化,怎麼做制度的建設等等。
當大家的風格相同,有著同樣的管理體系和語言,再加上不斷的打磨,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才會打造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獨特價值主張。
END
編輯|思洋 校對|堅果 視覺|牛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