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蒙聊教育
升入初中後,很多學校會安排一場「摸底考試」,了解學生的實力,然後根據學生成績和排名再進行分班,算是「因材施教」。
但是已經有很多地方發布通知,初中不允許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不僅是摸底考試,平時的測試和考試也不行,消息公布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不小的爭議,家長對此意見不一,班主任說出的想法,卻被很多家長贊同。
初中不得「公布成績和排名」,老師沒法教?
其實,很多小學的學校,就已經公布不會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很多家長還是表示支持的,畢竟,孩子年紀小,公開成績和排名,會造成不小的心理壓力,個別家長還可能會打罵孩子,對於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非常不好。
但是,升入初中就不一樣了,成績和排名將會直接影響他們升入高中,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差別很大,誰都希望孩子考上重點高中,如果不知道成績和排名,就像航船在大海上找不到燈塔一樣,這樣會很危險的。
所以,初中的家長對這則消息,表示反對,老師也有話想說,如果不按成績和排名分班,就如同雞和鴨同籠,學生之間差異性太大,難以教學,這還怎麼教,教育是要公平,可不應該是這種公平的「方式」,根據成績和排名分出班,才是「因材施教」。
班主任的這些想法,家長很贊同
1、學生難以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知
考試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屬於什麼水平,而成績和排名能具體的表現出來,同時,還能知道其他同學的成績位置,有了對比,就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的動力,雖然看似很殘酷,但到了社會不是比這更殘酷。
如果學生不知道成績和排名,心裡對自己很難有清楚的認知,努力的成果到底有多少,還有什麼地方需要進步,都很難了解,很容易導致學習止步不前,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後退,競爭意識變弱,以後可能會吃虧。
2、失去學習的動力,態度消極
這一消息公布,有些學生是暗自竊喜的,這樣家長也不會說誰家孩子好了,老師也不會說看某個班的學生如何了,離開了老師和家長的批評,這類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態度變得散漫消極,每天過著掩耳盜鈴的日子。
成績會下滑得很快,如今中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將會有近一半的學生考不上高中,初中或者中專的文憑,想要改變命運太難了,可他們不是壓根就很笨的學生,只是缺少了外界的壓力,才導致走到這樣的地步。
家長很認同這兩種想法,但公布這一通知,也自然有其優點,那不公布成績和排名,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
不公布成績排名,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公布成績和排名,主要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現在的學生心理抗壓能力弱,一旦發現自己怎麼努力,也不如別人的時候,很容易內心崩潰,來自家庭的壓力也會增加很多倍,這也是很多初中生因不堪心理重負,做出傻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公布成績和排名,也會緩解一些學生和家長的心理壓力,能夠靜下心來努力,不用聽別人的看法,學習就是為了自己,家長能夠將目光放在孩子身上,發現他們很小的進步,心裡會感到無比的欣慰,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老師的想法,也不是沒有道理,那到底該怎麼做呢?有人提出了一種建議,筆者認為還是蠻不錯的。
成績和排名需要做出來,然後老師做到心裡有數,方便因材施教,學生想要知道自己成績如何,老師可以單獨告訴這位學生成績,不說排名,也不公布其他學生的成績和排名。
這樣既保護了學生自尊心,也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成績處於什麼位置,算是兩全其美了,中考已經越來越重要了,不努力真的會考不上高中,又何談考大學,將來怎麼找到好工作,所以,希望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你認為不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是好事還是壞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中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