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我覺得努力是沒有用的

2021-02-17 21世紀商業評論

我是早期教育養大的,我一歲就念《聖經》,三歲半開始思考,四歲半找到人生之路。

三歲半的我就開始思考,我什麼都不會。蔡志忠什麼都不會,看起來不太奇怪,事實上在我們鄉下是很奇怪的。

我們鄉下沒有三歲半的小孩不知道他將來要做什麼。農夫的小孩已經可以在田裡幫忙,鐵匠的小孩已經在幫忙拉風,拉車的小孩已經在幫爸爸餵牛,只有蔡志忠什麼都不知道。

 

我爸爸是全鄉書法第一。我躲在我爸爸的書桌下,那裡有一塊墊子,再把椅子拉進來。像鄉下用九重葛立籬笆,把九重葛剝開裡面像火車的車廂,是空的,所以我會整理一塊地方當我的別墅,在裡面思考。

 

思考了大概半年,記得大概四歲的時候,爸爸送給我一個小黑板。他教我學字,第一個寫我的名字,然後寫天地行、孔乙己。我四歲半就開始會寫字會看書,也從這個小黑板發現了我的人生之路。

 

我很愛畫,也很會畫,只要不餓死我就要畫上一輩子。其實要餓死我還蠻難的,我已經四十五年不吃早餐,現在大概一天都只吃一餐,我的一餐是很少的,例如一碗清粥,米粒很少,平常還會配一塊豆腐乳。如果豪華一點,就配兩塊豆腐乳,一塊放到碗裡面,一塊在上面。

 

我立志一輩子要走畫畫這條路,可是當時並沒有這條路,當時最接近畫畫的就是畫電影招牌。因為畫平常的招牌只是寫字,我又不會寫那種美術字。四歲半的我立志要畫電影招牌。

 

我大概四五歲就可以自己搭車去都市裡面,以前沒有綁架案,車子很少,父母不會擔心。

 

我去彰化市、雲林市這些專門畫電影招牌的地方,站著看他們畫。畫一張大概四平方米的,就是六尺乘六尺,我問他多少錢,他說六十塊。

一個電影招牌大概要畫十八片,十八片乘以六十塊,大概一千塊。我那時候覺得他們很厲害,一個鼻子只是畫一點白點然後繞一圈,遠遠看過去就會反光。以前畫電影招牌的就是我的偶像。

九歲的時候,中國臺灣流行漫畫,當時的漫畫都是原創的,我那時候就立志要當漫畫家。我跟其他漫畫家不太一樣,我知道漫畫最主要的是內容,內容才是王道。

 

我大部分只花1%的時間去畫,其他99%都是在編故事。無論畫莊子、老子,或後來的物理、數學,都是花99%的時間去了解故事內容。

 

我很喜歡編故事。我會講故事給我媽媽聽,她一邊餵雞我一邊講,她一邊餵鴨我一邊講。

 

我們家跟一般的中國家庭不太一樣。我們家沒有問句。

 

比如一年到頭最多就是中秋節有人送一盒月餅,每一次回到家我就去看書櫃裡有沒有月餅。終於有一天有一盒月餅,我一定先吃兩個,第二天要上學,我又帶了兩個走,下課回來再把最後兩個吃掉。

 

從來沒有人問我這個月餅是你吃的嗎?就像我要去彰化看電影,可能是五歲,就是告訴爸爸我要去彰化看電影,不是問可不可以。我的任務就是坐白天的最後一班車回來,因為天黑以前要回來。

 

我一生沒有被父親或母親罵過一次、打過一次。最右邊那個小男生就是九歲的我,我那時候為了要站得太正頭就歪了。左下角那個是我大哥,他們是很優雅的,在高雄的電信局工作。五六十年前,電信局是最高端的職業,是要打摩爾斯碼的。

 

我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就畫了四頁漫畫寄給臺北的集英出版社。出版社不曉得我幾歲,就說你畫得很好,我們請你當漫畫家。

 

接到信的那天下午,我就跟媽媽說:「媽媽,明天我要坐早班車到臺北了。」她說你要跟爸爸講一聲。我平常很少跟我爸爸講話,我一輩子只有跟媽媽講了無數的話。我跟我爸爸、大哥、二哥,跟我姐姐、妹妹一輩子講的話不超過五十句。

 

我跟二哥兩個人同住一個房間一張床,好像三年中沒有講話。那時候我看不起他,我覺得他沒什麼文化。

 

那天晚上我爸爸吃完飯,坐在藤椅上看報紙。我就站在他後面,說爸爸明天我要去臺北。他說去幹嗎,我說去畫漫畫。找到工作了嗎,我說找到了,他說那就去吧。一共27個字,我講14個字,他講13個字,講完了我沒有走到他前面,他也沒有回頭看我。

 

第二天早班車,他好像去田裡,我就拎著皮箱先坐公車到彰化,然後搭平快的去臺北。

 

坐火車的時候,我就走到最後一節,看著鐵軌往後面跑。我對著故鄉說永遠不回來了。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做不了農夫,我爸爸媽媽以前都說我以後只能去路上撿牛糞——以前鄉下有這個職務,斷了手的或是跛腳的,他帶著一個竹籠,沿路去找牛糞,已經幹了的可以賣錢。

 

到臺北,那個老闆發現原來我這麼小,大概沒有比皮箱高多少。睡的地方很糟糕,一個大概四平方米的屋子,裡面有兩張床,兩層的,睡了四個人。第二天早上,我通常是大概四五點就起床了。從以前在鄉下的鳥叫聲公雞叫聲狗叫聲,突然變成卡車發動的聲音和喇叭聲,我突然發現,哇,我現在已經是職業漫畫家了,就非常高興。

 

我就從15歲畫到20歲,從一張八毛錢畫到一張一塊半。當時畫漫畫的速度必須非常快,一個月要畫456張。我們每一本是152張,這樣才可以在臺北過得不錯,可以去看電影,可以做衣服,可以買唱片,所以就畫得非常快。

早期作品

 

今天的漫畫家聽說一個月畫不到三十張,以前我們是兩天就要畫超過三十張,為了賺錢。這也是今天的漫畫家沒有辦法維持很長遠的原因。

 

很多人誤以為會畫漫畫就是漫畫家,其實差得遠。漫畫家畢竟是一個創作者,內容、故事才是主要的,而不是畫畫技巧。

 四格漫畫《神探光頭》

 

我們打開門走出去是知道要去哪裡,我們開車上高速公路是知道目的地,然而人生這麼大的旅程,居然99.99%的人都不曉得他要去哪裡。我四歲半就決定一生,到今天沒有改變。

 

我一天的花費很少超過三十塊人民幣,其中要花十塊去買一包香菸。我拿著破包包,穿著破鞋,還穿著帶補丁的褲子,我很多衣服都是破了還在穿著。當一個人找到了自己的最愛,其他都不在乎。

  

三十五年前我在日本。為什麼日本出版社願意出我的書?我要畫什麼東西可以非常暢銷?我要畫什麼東西日本漫畫家畫不了?當時我決定畫諸子百家。

我草稿打了八十幾張就找講談社的阿久津先生,給他看。他說,這個肯定很暢銷。我說,當然了。

 

他說這個會賣瘋了,這一本書一定要給我們講談社出版。我就說,對不起,不是一本,是三十本。他說這三十本一定要給我們出版。我說行。

不同語種的蔡志忠作品

我的人生觀,可以教你們一點。我已經68歲,有資格教你們一點。我覺得努力是沒有用的,小學三年級我就知道不能跟老師學,跟老師學沒有活路。

 

前天,我告訴兩個美院的學生,我說你怎麼可以跟永遠賣不了畫的老師學如何畫畫呢?

 

我的小學老師叫李再興,他就說學問啊,就是平常要學,不懂要問,如果課堂上的問題不懂上課問,生活上的問題不懂下課問。

 

我們鄉下不怕老師的,老師一下課,就有人問,為什麼玩水玩久了每個手指頭都很皺,大拇指最皺。李再興老師說,明天告訴你——很明顯他家裡的資料很少,都經不起你問。

 

有時候問老師,為什麼筷子插在水杯會轉彎,他說這是折射。我說老師為什麼會折射,他說因為光在空氣中比較快,在水中比較慢。我說老師光在空氣中為什麼比較快。他說老師明天告訴你。

 

那時候我就知道,不能跟老師學,老師什麼都不會。我從來都是自己的問題自己找答案,所有的東西都自己學。

 

為什麼努力是沒有用的?老師或父母老是說努力努力就會走到巔峰——才怪。如果這樣,不是所有人都走上巔峰了嗎?沒有人開始不努力,為什麼後來不努力,因為努力沒有效果。

 

人生不是走斜坡,你持續走就可以走到巔峰;人生像走階梯,每一階有每一階的難點,學物理有物理的難點,學漫畫有漫畫的難點。你沒有克服難點,再怎麼努力都是原地跳。

 

當你克服難點,你跳上去就不會下來了。就像你學會語文,即使你十年不講,碰到狀況就會講;就像學腳踏車,十年沒騎,碰到腳踏車一上去就可以上手一樣。

 

當然不是說不去努力,努力只比不努力好一點而已,重要的是要會思考。人生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找尋你最拿手、最喜歡的事物,把它做到極致,無論做什麼,沒有不成功的。你做迷魂湯、做水晶包或做漫畫家、工程師,都一樣。

 

當你在做的過程中,要比其他人快,比其他人好。我每一次開畫展都會要求這次要比上次快,還要比上次好,價格要比上次更貴,最後都達到這個目的了。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漲兩千,然後你越做越快、越做越好,你就會進入到第三個狀態——身心合一、排除一切。

題圖來源:CFP

相關焦點

  • 漫畫頑童蔡志忠:「努力」沒有用,想要成為很厲害的人要這樣做
    蔡志忠自畫像努力只比不努力好一點,努力其實是沒有用的。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蔡志忠答道:「其實,是100倍。」這樣一個連初中都未畢業,沒有文憑,沒有師承,怎麼一個人能學到這麼多東西?成為這麼厲害的一個人?蔡志忠說:努力是沒有用的,唯有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無論做什麼沒有不成功的。
  • 36歲就財務自由的漫畫家蔡志忠:我永遠不奮鬥,永遠不努力
    蔡志忠老師關於努力的一段話深深地吸引我:我永遠不奮鬥,永遠不努力,從來沒有努力。就像你問,風為什麼要吹?雲會吹,風會飄,水會流,花會開,樹會長,時鐘會走。72歲的他拿著自己15歲那年的畫,他也依然覺得畫的很好。2一開始就想通,你最後的Ending。蔡志忠說他在四歲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要從事一生的事情,那就是畫漫畫。
  • 15歲輟學,28歲迎娶白富美,36歲賺386萬,蔡志忠:我從來不努力
    沒有誰的成功是隨便得來的,每個人都成功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堅持,蔡志忠本人也是一樣的。他在漫畫上所取得的成就也都是因為他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他曾經為了做一個四分鐘的電視片頭,坐在椅子上58個鐘頭,曾經連續42天沒有打開門,關在房裡做一件事。
  • 我的「偶像」蔡志忠 | 臺灣漫畫大家蔡志忠作品談
    後來三聯書店重新出版了《莊子說》,在書的結尾頁還附上了蔡志忠漫畫的出版計劃,打算出蔡志忠的中國古典系列,我樂壞了,有一陣子幾乎天天跑到當時在朝內小街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不是現在的三聯韜奮書店)去問,有沒有出新書。已經出版的幾本如《老子說》、《列子說》、《禪說》,還有《六祖壇經》,我反覆看了無數遍。
  • 為什麼說努力是沒有用的?
    >漫畫家蔡志忠說,努力是沒有用的。後來發現我是早期教育養大的,因為我一歲就念《聖經》,三歲半開始思考,四歲半找到人生之路。三歲半的我就開始思考,我什麼都不會。《聖經》裡面有100到1000個故事,有50到100個厲害的人物,例如耶穌基督有超能力,可以讓瘸子走路、可以讓瞎子睜眼,可以用兩條魚、五張餅餵飽了三千個信徒;摩西可以分開紅海,諾亞可以製造方舟,而蔡志忠什麼都不會。
  • 文史 | 蔡志忠:我過了普通人的十輩子
    就這樣,父子間短短十幾秒的對話,決定了蔡志忠一生的發展方向。多年後,蔡志忠參加臺灣「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典禮,特意邀請父親出席。他致辭時這樣說道:「我特別要感謝我的父親,因為他沒有逼我繼續上學,沒有叫我去上補習班、電腦班,也沒有將他一生未完成的願望,要我去替他完成,因而才使我有機會畫漫畫。」那年夏天,蔡志忠帶著200元臺幣和一隻大皮箱,隻身來到臺北。
  • 蔡志忠:臺灣漫畫家的地位是我奠定的
    蔡志忠以他對諸子百家、古典名著、唐詩宋詞、佛經禪語的獨到心得,用線條演繹著深刻的哲學和幽默,用畫筆描繪出他強大的心靈世界。他的漫畫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看著三聯版蔡志忠漫畫長大的我們,對於蔡志忠,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不僅如此,他還閉關十年,研究數學和物理學,並在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四卷本《東方宇宙》,探索時間、空間、物質的真相。
  • 蔡志忠的漫畫人生:我不再切割任何生命去換取財富
    36歲那年,蔡志忠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同年,在給臺灣一家刊物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撰文的時候,他這樣寫道:「用時間換錢,到頭來一定是個虧本生意。因為我們無法在臨死之前,用一千萬換回多活十年或一年或一天。從此我的生命不零售,將整個後半生批發給自己。我不再切割任何生命去換取財富,只做自己樂在其中的事。」
  • 蔡志忠:我們這輩子,不是拿去換人民幣的......
    一個鄉下孩子為興趣離開家鄉,一個留級生努力在心智各方面成長,一個漫畫工作者自我累積及思變,蔡志忠沒有漂亮的教育履歷,也沒有雄厚的經濟支撐與繁密的關係網。十五歲隻身上臺北,二十歲入伍當兵,一路自立向前,不服輸、不認命的個性為自己謀得最舒適的生活方式。他的一生都是夢想,然後實現夢想。「我的其他才華比漫畫厲害十倍,我是開悟的禪師。」
  • 蔡志忠教女
    1981年蔡志忠獲得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1999年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表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2011年獲「金漫獎」終身成就獎。雖說蔡志忠的生命密碼裡外沒有9,可是絲毫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漫畫家。
  • 對話蔡志忠:臺灣最紅的動畫片是我拍的,最紅的漫畫是我畫的
    人物周刊:自己住這不會覺得空嗎? 蔡志忠:不會,我在臺北的山莊都是一個人。只要有紙有筆,把我關30年都不會覺得空,沒有人找我是最幸福的,我只要一個人。我跟她講雜誌,講平鑫濤的事,講聶老闆的事、林先生的事,侵權啊,跟釘子戶撕啊,我們都可以講。但是她不會講她的內心。她嘴裡都是光明的,但我知道她每天回到家看到鏡子,一定會覺得很悲哀,她沒有目標,不快樂,沒有愛情,沒有人敢追她。 人物周刊:三毛去世的時候你在幹什麼?
  • 臺灣最紅的動畫片是我拍的,最紅的漫畫是我畫的 | 對話蔡志忠
    人家說達·文西的《哈默手稿》好厲害,我拿來看,一點都不厲害。人物周刊:你覺得他哪裡不厲害?蔡志忠:他不會數學,也不是用實驗方法,他用自己臆想,依他的觀察,得出結論。地球海水跟陸地各佔一半,地中海後面是阿爾卑斯山,但其實陸地只佔了28%嘛。
  • 蔡志忠的漫畫、稿費及其他
    ◎河西蔡志忠出家了!11月17日,一條新聞刷爆了朋友圈。說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在嵩山少林寺藏經閣落髮剃度,法號「延一」。6年前,他曾對陳魯豫說「等我死了,就葬在少林寺」。陳魯豫問:「為什麼是少林寺呢?」蔡志忠回答:「因為我把我葬在臺北或杭州沒有經濟效益,葬在少林寺可以收門票。」
  • 【254期】漫畫家蔡志忠,原來是個好老師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想叫什麼名字?你願意成為男人還是女人?你想長成什麼樣子?你想什麼樣的人與你長期共處?你想做什麼事?你會如何度過平常的一天?你想賺多少錢?你想擁有一套什麼樣的房子……為什麼?以上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問一下自己,為什麼你想這樣?
  • 蔡志忠:老婆說我站著躺著都不厲害,我坐著很厲害
    我平常是坐在那根棒棒上,所以我的屁股從頭到尾有一道疤痕,開始會紅腫,後來就結痂,現在是完全沒有問題。」蔡志忠的另一項「坐功」也非常了得——打橋牌。只要你找尋你最拿手、最喜歡的事物,把它做到極致,無論做什麼,沒有不成功的。你做迷魂湯、做水晶包或做漫畫家、工程師,都一樣。
  • 蔡志忠:漫畫繪人生
    他總是喜歡說「每個人都可以用一把刷子混飯吃,關鍵是要儘早找到這把刷子」。那多早算早呢?「厲害的角色在兩三歲的時候就知道這把刷子是什麼了」。蔡志忠出生在臺灣的鄉下。15歲的蔡志忠,拎著一隻皮箱踏上了職業漫畫師的人生旅途。出版社的老闆看到大皮箱後面小小的蔡志忠,倍感驚訝,沒有想到畫出自己相中作品的人竟還還是個孩子。 第一個月,老闆給了他600元報酬,他寄了450元回家,還給父親寫了一封信:「我不僅要做全鄉最好的漫畫家,全彰化最好的、全臺灣最好的,我還要做全亞洲最好的。」
  • 老衲蔡志忠,法號釋延一
    蔡志忠的父親,被朋友勸說後也成為天主教徒。但蔡志忠的父親骨子裡是個無神論者,也從不念《聖經》、進教堂,而她的母親則把天主當觀世音、媽祖等傳統神明崇拜。倒是蔡志忠,因此受益,這份「益」,首先就是誠實。人生第一次撒謊,是他3歲半,在望彌撒時打瞌睡,卻回答老師「沒有」,後來領聖餅的時候他怎麼都不敢去領受,因為他撒謊了,他不敢受取耶穌的聖體。
  • 蔡志忠的稿費成了三聯書店的員工宿舍
    說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居然在嵩山少林寺藏經閣落髮剃度,拜在大和尚釋永信門下,法號「延一」。6年前,他曾對陳魯豫說「等我死了,就葬在少林寺」。陳魯豫問:「為什麼是少林寺呢?」蔡志忠:「因為我把我葬在臺北或杭州沒有經濟效益,葬在少林寺可以收門票。」他還曾說:「我是開悟的禪師,一生都知道要去哪裡。」所以他能皈依我佛,也算是佛度有緣人。
  • 漫畫大師蔡志忠落髮少林寺:我只是一直在做我喜歡的事
    十五歲時,他的父親允許他退學,從他們生活的小鎮搬到臺北的都市,在漫畫出版商收到他不請自來的手稿時,根本沒有意識到他是那麼年輕。很快,年輕的蔡志忠發展了自己的幽默漫畫人物形象,同時不斷磨練自己的技能,並向其他插畫家學習。在軍隊服役的三年裡,他利用業餘時間自學藝術史和平面設計。
  • 四歲到七十二歲從未放棄漫畫的狂人———蔡志忠
    ———《我》-蔡志忠# 採訪視頻部分摘錄●我老婆說我站著、躺著都不厲害,我坐著最厲害,所以我要坐著和大家講。●「我偉大不是因為我的臉蛋,而是因為我的屁股」— —屁股最偉大。●我曾經坐在椅子上58個鐘頭沒有離開,為了做一支4分鐘的電視片頭;我曾經四十二天沒有打開門,關在屋子裡面做一件事;我曾經花了四年時間到日本,畫了40本諸子百家和四格漫畫———《三國志》、《封神榜》;我曾經花10年又40天研究物理、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