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努力是沒有用的?

2021-02-27 正和島

漫畫家蔡志忠說,努力是沒有用的。這句話很反常識,卻贏得了一片掌聲和歡呼。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聽到這樣的言論——努力就會走到巔峰。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不是所有人都走上巔峰了嗎?沒有人開始不努力,但為什麼後來不努力呢?因為努力沒有效果。

 

當然不是說不去努力,努力只比不努力好一點而已,而是要會思考。人生不是走斜坡,持續走就可以走到巔峰;人生像走階梯,每一階有每一階的難點,學物理有物理的難點,學漫畫有漫畫的難點,如果沒有克服難點,再怎麼努力都是原地跳。

 

最重要的是,選擇自己最拿手、最喜歡的事物,全力以赴把它做到極致,無論做什麼,沒有不成功的。以下漫畫家蔡志忠的演講全文:

作 者:蔡志忠

圖 片:視覺中國

來 源:一席(ID:yixiclub)

大家好,我老婆說我站著躺著都不厲害,我坐著很厲害,所以我要坐著演講。

美國有一個化學教授得了諾貝爾獎,《紐約時報》找不到他的照片,就派了一個攝影記者去學校找給他拍照片。他問為什麼要替我拍照片?「因為你得了化學諾貝爾,很偉大。」「我偉大不是我的臉蛋,而是我的屁股,因為我可以一天工作十五個鐘頭就做化學實驗,所以請拍我的屁股吧。」

 

我自己也是屁股最厲害,我臉蛋長得並不怎麼樣。我曾經坐在椅子上58個鐘頭做一個4分鐘的電視片頭;我曾經42天沒有打開門,關在屋子裡面做一件事;我曾經花了4年時間,到日本畫了40本諸子百家跟四格漫畫;我曾經花十年零四十天研究物理、數學。

 

我平常是坐在那根棒棒上,所以我的屁股從頭到尾有一道疤痕,開始會紅腫,後來就結痂,現在是完全沒有問題。

我可以持續用電腦工作18個鐘頭,不過椅子的工學位置要對:椅子45公分,桌子70公分,手放在桌子上,唯一會動的就是手指頭。所以我雖然每天工作16-18個鐘頭,卻沒有手臂酸肩膀酸脖子痛。我一生沒有生過病,沒去過醫院,死掉以前都不會去。

 

去年5月5號,中信出版社要出我的書,它想出的是我的一生。然後我就開始回想我的一生。後來發現我是早期教育養大的,因為我一歲就念《聖經》,三歲半開始思考,四歲半找到人生之路。

三歲半的我就開始思考,我什麼都不會。《聖經》裡面有100到1000個故事,有50到100個厲害的人物,例如耶穌基督有超能力,可以讓瘸子走路、可以讓瞎子睜眼,可以用兩條魚、五張餅餵飽了三千個信徒;摩西可以分開紅海,諾亞可以製造方舟,而蔡志忠什麼都不會。

 

蔡志忠什麼都不會,看起來好像不太奇怪,事實上在我們鄉下是很奇怪的。我們鄉下沒有三歲半的小孩不知道他將來要做什麼。農夫的小孩已經可以在田裡幫忙,鐵匠的小孩已經在幫忙拉風,拉車的小孩已經在幫爸爸餵牛,三歲半的小姐姐已經背了一個一歲半的小妹妹,只有蔡志忠什麼都不知道。

因為我爸爸是全鄉書法第一,他是鄉民代表會秘書,我不能說我長大一定要做鄉民代表會秘書,所以就很焦慮。

 

所以我就會躲在我爸爸的書桌下,那裡有一塊墊子,然後再把椅子拉進來。像鄉下用九重葛立籬笆,把九重葛剝開裡面像火車的車廂,是空的,所以我會整理一塊地方當我的別墅,在裡面思考。

思考了大概半年,記得大概四歲的時候,爸爸送給我一個小黑板。他教我學字,第一個寫我的名字,然後寫天地行、孔乙己,類似這樣的。所以我四歲半就開始會寫字會看書,也從這個小黑板發現了我的人生之路。

 

我很愛畫,也很會畫,只要不餓死我就要畫上一輩子。其實要餓死我還蠻難的,我已經四十五年不吃早餐,現在大概一天都只吃一餐,而且我的一餐是很少的,例如一碗清粥,米粒很少,平常還會配一塊豆腐乳。如果今天豪華一點,就配兩塊豆腐乳,一塊放到碗裡面,一塊在上面。

我立志一輩子要走畫畫這條路,可是當時並沒有這條路,當時最接近畫畫的就是畫電影招牌。因為畫平常的招牌只是寫字,我又不會寫那種美術字,所以四歲半的我就立志要畫電影招牌。

我大概四五歲就可以自己搭車去都市裡面,其實以前沒有綁架小孩,車子也很少,所以父母也不會擔心你被車子撞到了、被綁架,所以我會去每個城市。

我去彰化市、雲林市這些專門畫電影招牌的地方,站著看他們畫。畫一張大概四平方米的,就是六尺乘六尺,我問他多少錢,他說六十塊。我算了算,一個電影招牌大概要畫十八片,十八片乘以六十塊,大概一千塊。我那時候覺得他們很厲害,一個鼻子只是畫一點白點然後繞一圈,遠遠看過去就會反光,所以以前畫電影招牌的就是我的偶像。

 

九歲的時候,臺灣流行漫畫,當時的漫畫都是原創的,我那時候就立志要當漫畫家。當開始決定畫漫畫以後,我知道我跟其他漫畫家不太一樣,我知道漫畫最主要的是內容,內容才是王道。其實你們看我畫的漫畫,我大部分只花1%的時間去畫,其他99%都是在編故事。無論畫莊子、老子,或後來的物理、數學,都是花99%的時間去了解故事內容,所以我很喜歡編故事。

我會講故事給我媽媽聽,她一邊餵雞我一邊講,她一邊餵鴨我一邊講,她餵豬我一邊講。我說你都沒有注意聽,她說有啊有啊,我有聽。我說那你講一遍我講的什麼。她說好啦好啦,我會仔細聽,你再仔細講。

 

我們家跟一般的中國家庭好像不太一樣,可能是我們那個村莊都是這個樣子。我們家沒有問句,就是你生而為子,出生了就是家庭的一份子。

比如一年到頭最多就是中秋節有人送一盒月餅,每一次回到家我就去看書櫃裡有沒有月餅。終於有一天有一盒月餅,我一定先吃兩個,第二天要上學,我又帶了兩個走,下課回來再把最後兩個吃掉。這樣十幾年,從來沒有人問我這個月餅是你吃的嗎?

就像我要去彰化看電影,可能是五歲,就是告訴爸爸我要去彰化看電影,不是問可不可以。我的任務就是坐白天的最後一班車回來,因為天黑以前要回來。

 

像我們平常都在外面玩,我媽媽煮完飯就會站在曬穀場邊上說回家吃飯嘍,我還在玩。到了三點,人家說哎呦你糟糕了,你媽媽半個鐘頭前就叫你吃飯了,你還在那裡玩。我說哦,再繼續玩。玩到十字路口,別人又說你糟糕了,你媽媽一個鐘頭前就叫你回家吃飯,你還在玩。我說哦,又玩。玩到隔壁家,他說哇,你糟糕了,你媽媽一個半鐘頭前叫你吃飯,你還在玩。我說哦。我回到家就是把竹籠的罩子打開,吃完再把罩子蓋好就好了,從來沒有被罵過。

 

我一生沒有被父親或母親罵過一次、打過一次。最右邊那個小男生就是九歲的我,我那時候為了要站得太正頭就歪了。左下角那個是我大哥,他們是很優雅的,他們在高雄的電信局。五六十年前,電信局是最高端的職業,是要打摩爾斯碼的。

我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就畫了四頁漫畫寄給臺北的集英出版社。出版社不曉得我幾歲,就說你畫得很好,我們請你當漫畫家。

接到信的那天下午,我就跟媽媽說:「媽媽,明天我要坐早班車到臺北了。」意思是永遠不回來了。她說你要跟爸爸講一聲。

我平常很少跟我爸爸講話,我一輩子只有跟媽媽講了無數的話,我跟我爸爸、大哥、二哥,跟我姐姐、妹妹一輩子講的話不超過五十句。我還跟我二哥兩個人同住一個房間一張床,好像三年中沒有講話,因為那時候我看不起他,我覺得他沒什麼文化,我雖然小他五歲。

 

那天晚上我爸爸吃完飯,坐在藤椅上看報紙。我就站在他後面,說爸爸明天我要去臺北。他說去幹嗎,我說去畫漫畫。找到工作了嗎,我說找到了,他說那就去吧。一共27個字,我講14個字,他講13個字,講完了我沒有走到他前面,他也沒有回頭看我。

 

第二天早班車,他好像去田裡,我就拎著皮箱先坐公車到彰化,然後搭平快的。他給我兩百塊,搭平快的32塊,到了臺北又花了三塊半坐三輪車——我說的是臺幣,其實就是帶了40塊人民幣。

坐火車的時候,我就走到最後一節,看著鐵軌往後面跑。我對著故鄉說永遠不回來了,再也不回來了。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做不了農夫,我爸爸媽媽以前都說我以後只能去路上撿牛糞——以前鄉下有這個職務,斷了手的或是跛腳的,他帶著一個竹籠,沿路去找牛糞,已經幹了的可以賣錢。

 

到臺北,那個老闆才發現原來我這麼小,大概沒有比皮箱高多少。睡的地方很糟糕,一個大概四平方米的屋子,裡面有兩張床,兩層的,睡了四個人。

第二天早上,我通常是大概四五點就起床了。從以前在鄉下的鳥叫聲公雞叫聲狗叫聲,突然變成卡車發動的聲音和喇叭聲,我突然發現,哇,我現在已經是職業漫畫家了,就非常高興。

所以我就從15歲畫到20歲,從一張八毛錢畫到一張一塊半。當時畫漫畫的時候必須要非常快,一個月要畫456張。我們每一本是152張,這樣才剛剛好可以在臺北過得還不錯,可以去看電影,可以做衣服,可以買唱片,所以我就訓練畫得非常快非常快。

今天的漫畫家聽說一個月畫不到三十張,以前我們是兩天就要畫超過三十張,因為那個賺錢不夠活,其實也是今天的漫畫家沒有辦法維持很長遠的原因。很多漫畫家誤以為他會畫漫畫就是漫畫家,其實還是差得很遠。因為漫畫家畢竟是一個創作者,所以內容、故事才是主要的,而不是畫畫技巧。

通常我的一生都是自己想,就像我們打開門走出去是知道要去哪裡,我們開車上高速公路是知道目的地,然而人生這麼大的旅程,居然99.99%的人都不曉得他要去哪裡。我四歲半就決定一生,到今天並沒有改變。

 

我到今天一天的花費都很少超過三十塊人民幣,其中要花十塊去買一包香菸,這個不是故意展開的。我拿著破包包,穿著破鞋,還穿著帶補丁的褲子,我很多衣服都是破了還在穿著——當一個人找到了自己的最愛,其他都不在乎。

  

三十五年前我在日本。我是臺灣人,同樣的日語也不夠溜,那為什麼日本出版社願意出我的書,一定是不肯的。所以第一個就是思考:我要畫什麼東西可以非常暢銷,我要畫什麼東西日本漫畫家畫不了,所以就決定畫諸子百家。

其實我剛開始打稿打了八十幾張就找講談社的阿久津先生給他看,他說哇,這個肯定很暢銷。我說當然了,我也知道。他說這個會賣瘋了,這一本書一定要給我們講談社出版。我就說,對不起,不是一本,是三十本。他說這三十本一定要給我們講談社出版。我說行。所以一開始就是要想通,你在畫的時候就知道一定很暢銷。

其實我的人生觀,可以教你們一點——我已經68歲,很有資格教你們一點。我覺得努力是沒有用的,小學三年級我就知道不能跟老師學,跟老師學沒有活路。就像前天我告訴兩個美院的學生,我說你怎麼可以跟永遠賣不了畫的老師學如何去畫畫呢,辦不到嘛。

 

像我的小學老師叫李再興,他就說學問啊,就是平常要學,不懂要問,如果課堂上的問題不懂上課問,生活上的問題不懂下課問。

我們鄉下不怕老師的,老師一下課,就有人問老師老師,為什麼玩水玩久了每個手指頭都很皺,而且大拇指最皺。李再興老師說,老師明天告訴你——很明顯他家裡的資料很少,都經不起你問。

有時候問老師老師,為什麼筷子插在水杯會轉彎,他說這是折射。我說老師為什麼會折射,他說因為光在空氣中比較快,在水中比較慢。我說老師光在空氣中為什麼比較快。他說老師明天告訴你。

 

有一天我從教室走出來,李再興老師從教室休息室走出來,看到我他馬上閃進保健室,因為他欠我23個問題沒有回答,包括手為什麼會皺——玩水以後皮膚表面會增大,大拇指表面積最大,所以皺得最厲害——那個他也沒有告訴我。所以那時候我就知道,不能跟老師學,老師什麼都不會。所以我從來都是自己的問題自己找答案,所有的東西都自己學。

 

為什麼努力是沒有用的?老師或父母老是說努力努力就會走到巔峰——才怪。如果這樣,不是所有人都走上巔峰了嗎?沒有人開始不努力,為什麼後來不努力,因為努力沒有效果。

人生不是走斜坡,你持續走就可以走到巔峰;人生像走階梯,每一階有每一階的難點,學物理有物理的難點,學漫畫有漫畫的難點,你沒有克服難點,再怎麼努力都是原地跳。

所以當你克服難點,你跳上去就不會下來了。就像你學會語文,即使你十年不講,碰到狀況就會講;就像學腳踏車,十年沒騎,碰到腳踏車一上去就可以上手一樣。

 

改變觀念聽起來好像很容易,其實是不太容易的。像我第一次到香港,知道水果之王榴槤,然後就買了一顆,57塊港幣。回到朋友的別墅,打開就像嬰兒大便,味道也像,形狀也像,怎麼也吃不下,就把它放到了冷凍庫。7天以後就要回去,想想那麼貴,再拿出來看,再怎麼看都是大便,還是拿去外面丟了。

 

有一次我去馬來西亞,要走的前一天,我看到街道上有一個人挑著一擔榴槤,有兩個人蹲在那裡吃。我就給他馬幣,他給我一個榴槤,我覺得非常好吃。我在飛機上就恨自己為什麼不吃兩個。所以後來我去峇里島都是去吃榴槤的。

同樣都是榴槤,只是我的觀念改變了,就像老外永遠不敢吃皮蛋,永遠不敢吃臭豆腐。所以觀念改變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有點難。就像你們後來會覺得老師、文憑不重要,但這個對大部分的媽媽們好像很難改變。對我來說,我只念到初中二年級。後來臺灣一個漫畫家叫可樂王,他宣稱到小學三年級就不念了,我很恨自己為什麼要去上小學,輸了人家一大截。

 

另外一個例子是小洛克菲勒。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各國決定要成立聯合國。聯合國的地址首選是倫敦、巴黎或紐約,但倫敦跟巴黎都很危險,大家就一致選定紐約。紐約光那片土地跟蓋大樓就要花860萬美金,但是沒有人願意捐土地給聯合國,因為聯合國沒有任何利益。但小洛克菲勒知道了,宣稱他要捐給聯合國。所有人都覺他這個完全沒有利益,可事實是,洛克菲勒買了100倍土地,中間那一塊捐給聯合國,當聯合國建立了,他的土地漲了10倍,所以他雖然捐了860萬,其實賺了8600萬。

 

當然不是說不去努力,努力只比不努力好一點而已,是要會思考。我的結論就是人生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找尋你最拿手、最喜歡的事物,把它做到極致,無論做什麼,沒有不成功的。你做迷魂湯、做水晶包或做漫畫家、工程師,都一樣。

 

當你在做的過程中,要比其他人快,比其他人好。我每一次開畫展都會要求這次要比上次快,還要比上次好,而價格要比上次更貴,最後當然都達到這個目的了。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漲兩千,然後你越做越快、越做越好,你就會進入到第三個狀況,就會身心合一、排除一切。

就像我沒有手錶,沒有手機,沒有名片,不跟人家來往,我唯一的就是E-Mail。像一個懷胎九個月的媽媽,她很迫切地急著把自己的小孩生下來,所以捨不得睡覺,一醒來就趕快去完成事物。所以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人生的最大秘密,原來完成事物不是工作,而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我今天講得已經超過了30分鐘,不好意思,謝謝。

點擊下列關鍵詞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正和島島親企業展播:

萬科 | 西貝 | 長虹 | 分眾傳媒 | 艾佳生活

百度 | 海爾 | 京東 | 方太 | 正泰集團 | TCL

長虹 | 宜信 | 復星 | 紅領 | 東盛集團 | 蘇寧

森馬 | 巴奴 | 柔宇 | 中坤 | 科大訊飛 | 萬通

華爾 | 鏈家 | 李寧 | 慕思 | 溫氏集團 | 大成

紅領 | 信譽樓 | 比優特 | 倍思特 | 三全食品

吉利 | 大三湘 | 五星控股 | 新希望 | 康恩貝

信中利 | 小天鵝 | 福明蜂蜜 | 李氏自然食品

聯想 | 格力 | 小米 | 阿里巴巴 | 新東方 | 建業

正和島合作品牌展播:

習酒 | 康師傅 | 騰訊 | 美團 | 寶馬 | 釘釘

波司登 | DaDa | 沃爾沃 | 特勞特(中國)

TCL | 小罐茶 | 君樂寶乳業 | 央視廣告中心

宜人財富 | 長城汽車 | 中國平安 | 海瀾之家

伊利股份 | 百度金融 | 南方黑芝麻 | 君智集團

新秀麗 | 鉑濤集團 | 華住集團 | 紅星美凱龍

金正大集團 |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相關焦點

  • 蔡志忠:我覺得努力是沒有用的
    我跟二哥兩個人同住一個房間一張床,好像三年中沒有講話。那時候我看不起他,我覺得他沒什麼文化。 那天晚上我爸爸吃完飯,坐在藤椅上看報紙。我就站在他後面,說爸爸明天我要去臺北。他說去幹嗎,我說去畫漫畫。找到工作了嗎,我說找到了,他說那就去吧。一共27個字,我講14個字,他講13個字,講完了我沒有走到他前面,他也沒有回頭看我。
  • 《奇葩說》為什麼說他真的很努力,是一句不好的話!
    你們剛才所使用的那些情景當中,所用的話全部都是,你記得嗎?你的隊友過來跟你說,你真的很努力!感動!第一個點告訴我們,教育要轉換,給學生說唉,!你真的很努力,鼓勵教育!辯題第一個字是什麼?Ta他真的很努力,不是你真的很努力,你知道這兩句話身份的轉變會帶來什麼區別呢?想像一下,一個媽媽?非常好的媽媽跟自己孩子說:「唉!
  • 努力也沒有用,不努力行不行?孩子過於悲觀怎麼辦
    當大家都在努力的準備去積極表現奪取獎牌的時候,優優卻拒絕去努力,她的想法讓現場的傅首爾和葉一茜甚至教育專家都感到心情無比的沉重。葉一茜說:優優衝呀!優優回答:我不想衝,我沒有信心,每次努力之後都會得到一個失敗,所以說如果不努力的話,還不如好一點。優優的回答讓陳宥維詫異不已,他嘗試著開導這個小姑娘不要如此的悲觀。
  • 你為什麼努力工作?我是說除了錢
    「如果努力工作就能保護我愛的人,為什麼不呢?」Ivy今年二十七歲,碩士畢業兩年,她晉升很快,是公司裡年齡最小的leader。在「努力工作=錢=自由」這個真理面前,沒有哪個成年人可以倔強地昂起高貴的頭。 寫字樓裡的女孩們,邊心疼眼霜邊熬夜做報表,不過是求一份「不被逼婚」的安全感; 焦慮的中產們,左手擰開降壓藥右手接通視頻會議,在國際學校和vip病房面前,只有工作和保險能讓他們有點底氣…… 「如果努力工作就能夠保護我自己和愛的人,過上應得的生活,我為什麼不呢?」
  • 團長說財商 | 為什麼總是很努力,也賺不到錢?
    最近也一直聽到身邊很多朋友自嘲「打工人」。不得不說的是,玩笑的背後都是心酸。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很努力的在工作賺錢,為此掏空身體、頭髮掉光、肚腩漸大。而自己,卻加班熬夜,外賣快餐,還一事無成。你是否也曾想過,為什麼會這樣?
  • 為什麼你很努力,但依然很無力?
    :努力是沒有用的!我覺得努力是沒有用的,小學三年級我就知道不能跟老師學,跟老師學沒有活路。就像前天我告訴兩個美院的學生,我說你怎麼可以跟永遠賣不了畫的老師學如何去畫畫呢,辦不到嘛。 像我的小學老師叫李再興,他就說學問啊,就是平常要學,不懂要問,如果課堂上的問題不懂上課問,生活上的問題不懂下課問。
  • 人品差的人,再努力也沒有用
    一個人不管智商多高,能力多強,背景有多牛,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太差,就算再努力也沒有用。這位銷售人員,將不合適的課程推薦給明顯沒有能力負擔的人,並且將這件事作為資本來炫耀,很難讓人相信,他是個有人品底線的人。馬化騰曾表示,騰訊的用人觀裡,最重要的就是人品,「人品要特別正直,如果說有人品任何的問題,哪怕能力再強我們都不會要這個人」。能力決定了一個人走得有多快,而人品則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走得遠,走得順。
  • 他很努力,用後天的努力,去向別人證明沒有什麼不可能
    說是背水一戰的人就不僅自己壓力大,別人也會壓力大,說是這樣的人做朋友不太適合。因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通過年齡,學歷等等的接觸中,給了他一個機會,所以人家就想看到他的逆襲,很牛的過程,然後給人驚豔讓我們知道選擇沒錯。但是在前幾次的實習中,存在一些誤差,讓帶教律師覺得不該說這樣的水平,從而要求更嚴格。
  • 為什麼《浪姐》裡的藍盈瑩越努力,越沒有觀眾緣?
    長相拿掉濾鏡就路人臉,骨相上面中凹陷+鼻梁低+顴骨高、顴弓突出+嘴巴苦相+五官沒有大bug不過都不精緻+側面拉垮+沒有個人魅力加分,臉上沒故事沒風情,骨架沒有漂亮女孩的氛圍,很薄,沒有抓人的點,對於演員來說太致命。
  • 感覺自己很努力卻沒有一點效果?別再用間歇式努力騙自己了
    朋友說,她自己並沒有用什麼特別的教育方法,只是鼓勵孩子每天堅持畫畫。開始的時候一天一到兩個小時,到後來是孩子自己要求增加畫畫的時間,幾年下來,孩子的畫也是畫得相當不錯了。朋友還說,她家的孩子並不是那種非常有天賦,一學就會的天才,而是通過每天不斷的練習,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 《誰說我結不了婚》田蕾說出普通人的辛酸,只有努力,沒有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田蕾的助理總是犯錯挨罵,但田蕾在公司一直保護她,因為她看到現在的安娜,就會想到十年前的自己,雖然剛開始田蕾看似不近人情,但確實教會了安娜很多東西。就不努力了?當然不是,努力的意義並不是努力後我們能得到什麼,而是努力這件事本身就有意義。
  • 漫畫頑童蔡志忠:「努力」沒有用,想要成為很厲害的人要這樣做
    蔡志忠自畫像努力只比不努力好一點,努力其實是沒有用的。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這樣一個連初中都未畢業,沒有文憑,沒有師承,怎麼一個人能學到這麼多東西?成為這麼厲害的一個人?蔡志忠說:努力是沒有用的,唯有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無論做什麼沒有不成功的。
  • 藍盈瑩:為什麼那麼努力,卻不討喜?
    她上熱搜的原因,拋不開她立起來的這個flag——一個努力,積極又自律的女孩。而這樣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女孩,很多人卻喜歡不起來。剛開始的第一期,給人留下的印象還不錯,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可這兩期發現很多人對她,由粉轉黑。為什麼這個努力的人設,沒有成就她,反而使她陷入困境。
  • 沒有特別幸運,請先特別努力
    他沒有特別幸運,但他特別努力,因為,他是一個父親。 沒有地方住,他哄著孩子在地鐵站裡的公共廁所中睡了一夜。我看到他用手捂著孩子的耳朵,用腿頂著廁所的門,頭靠在牆上,淚流滿面。  02 看過了太多抱怨,說再也不相信什麼「越努力,越幸運」,說這個世界就是不公平的,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改變。
  • 為什麼你一事無成?因為你還沒有做到持續性努力!
    彼得·諾維格寫過一篇名為《十年學會程序設計》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諾維格表示,用十年的時間學習程序設計才真正現實。他甚至表示,任何領域的卓越成就都必須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取得,代價稍微低一點都無法換來。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莫扎特。即使莫扎特在4歲時就展露出了音樂天才,也仍然用了13年才寫出了世界名曲。
  • 天賦不一定能夠讓你成功,但是努力真的有用——用努力推平名為「天賦」的高牆
    章子怡看完很直白地表示:沒有天賦的努力是毫無用處的。意思就是說:你算了吧。而一旁的郝蕾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這種時候,各打五十大板的分辨,就是說「都有道理,也都有問題」,我覺得最沒有意義。因為關於努力與天賦這件事,過於主觀,涉及到每個人的人生價值觀,所以公開辯論沒有意義。但是每個人心裡卻都有一條自己的線——你心底認為:沒有天賦的努力是不是毫無意義?下面說說本文的觀點:努力,從各種意義上說,大於天賦。
  • 沒有努力,哪裡認同
    沒有天生的成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敗。她們被認同的背後,是常人看不見的努力。每一滴不放棄努力的汗水,都匯聚成今天舞臺上的萬丈光芒。01「吳昕舞臺實力」上了微博熱手,37歲的吳昕說:沒有想過有一天我的名字會關聯這個詞條,我很驕傲也很感動。
  • 乘風破浪的姐姐藍盈瑩的努力有用嗎?為什麼努力的人還要被看不起
    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成團名單上沒有藍盈瑩,這一個和大家之前的成團預測基本一樣,好像大家對她的印象都不太好。小編覺得她業務能力還是很強的,這樣的結果有點替她心酸。藍盈瑩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裡,場場都拼盡面全力,一遍又一遍,仿佛不知疲倦的練習,只為做到自己認為的最好,而且她在節目中都是標杆一樣的角色,從不拖團隊的後腿,但是最後她人氣居然還沒有復活了的姐姐高
  • 同樣是沒有哭,為什麼藍盈瑩被說沒共情,寧靜卻被誇可愛?
    我在想這是為什麼?然後馬上就會檢討自己,為什麼我還不哭,為什麼我還不哭?我不知道。」在她內心裡,付出多少的努力,就該獲得多少回報。她沒有什麼喜極而泣,也不覺得心有餘悸。只是她的性格並不是一個容易展現脆弱的人,畢竟整個節目中,她都一直保持堅強努力的人設,從不讓人看到脆弱的一面。她用誇張的笑意和故意疑問,也不過是在掩飾內心裡的感動情緒。04同樣是沒有哭,藍盈瑩和寧靜獲得的是截然相反的評價。
  • 為什麼要努力工作?很多人的邏輯都是錯的
    很多時候,越是「沒你也行」的工作,其實越應該努力。更為準備地講,你必須要比別人更努力,沒有選擇和退路的。為什麼說越是「沒你也行」的工作,越是要認真對待呢?有兩個主要原因。在工作中,我們為什麼會陷入可有可無的窘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