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氣與旨味

2021-02-07 拾珠

    姜文電影《一步之遙》開頭,有一段是劇中人物上海灘的官二代武七,自述他的困惑與窩心:他答應請義大利葛施裡妮小姐吃「王婆刀魚面」,店和街道都清了場,面端上來,葛小姐不吃,問了武七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王婆呢?」第二個問題是「街上的人呢?」武七答王婆走了,街上的人被他轟走了,結果被葛小姐斥為「小赤佬!」


   「王婆刀魚面」,劇中說是上海灘家喻戶曉的美食,這已成為滬上的一項飲食文化招牌,而王婆本人是這道菜體驗的一部分,能把這道簡單食材的菜做成美食的人應有她獨到之處,本人是否能在場,從心理進而能影響味覺,還能當面交流、致謝。同理,街上的社會民生百態也是這道菜的一部分,葛小姐要品嘗的是原味完整的飲食文化,而暴發戶武七少爺顯然無法理解。


       為了挽回自己無比看重的面子,在葛小姐回國起飛前,武七帶著王婆和面登上了葛小姐的飛機,葛小姐親吻了王婆,沒理武七,也不吃麵,武七不解,葛小姐問他「鍋氣呢?」武七又懵了,葛小姐問王婆「這麼好的面,是不是應該有鍋氣?」王婆點點頭,葛小姐這次諷刺武七是「New Money!」而武七少爺感到受到了來自國外貴族和國內底層的雙重羞辱,以至於後來他最先想到的是殺掉王婆。


       正如葛小姐所說,從廚房到餐桌的幾米距離內,面還留有特有的鍋香氣,這是粗暴發家的人達不到的生活細膩體驗,富人窮生活,還裝貴族,被葛小姐一眼看穿。

         

        一個小故事,幾個小問題,體現了文化與價值觀的巨大差距與衝突(當然不僅僅是文化)。姜文導演不愧是國內罕見的極具思想深度的導演。說完「鍋氣」,再來談談「旨味」。

         「旨味」是日本五大基本味之一,餘四味是「酸甜鹹苦」,但旨味和壽司一樣,起源自中國,來源於「鮨魚」,《爾雅▪釋器》中記載「肉謂之羹,魚謂之鮨。」一種魚加米的做法,所以在日本壽司又叫「握鮨」。而旨味,中國古文中多有記載,如《論語·陽貨》記載「食旨不甘,聞樂不樂。」晉張敏的《頭責子羽文》記載 「旨味弗嘗,食粟茹菜。」《宋書·謝靈運傳論》「妙達此旨,始可言文。」有人解釋旨味為鮮味,有人解釋旨味為美味,相比而言,後者比前者要準確些,酸甜鹹苦還是直觀的味覺,而旨味,不僅僅是味覺體驗,還有心理和思想體驗的層面。譬如愛喝酒的人在三伏天喝到美味的冰鎮啤酒,臉上會洋溢出陶醉的表情,或發出一聲驚嘆,那就是他喝出了「旨味」。

  關於對旨味的理解和追求,有一部日本紀錄片《壽司之神》表達的很入味,在日本東京銀座有一家只有十個座位的小壽司店,連廁所都沒有,來這裡就餐要提前一個月至數月,餐費3萬日元(約人民幣幣1800元),就餐時間只有15分鐘,吃完必須走,因為後邊還有排隊的客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此招待過美國總統歐巴馬,店是全日本僅有的兩家米其林三星餐廳之一。米其林兩星餐廳是「值得繞遠路」去造訪的餐廳,三星是「值得特別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訪的餐廳,史上曾有兩位米其林廚師因為降星而自殺。米其林三星的調查員說只有三星才配得上這家店,其十三位三星大廚品過以後無一人不點讚……

         這家店的主人叫小野二郎,壽司的旨味,就是小野二郎的必生追求,他的徒弟從擰毛巾開始,逐漸用刀、煮米,十年後才能煎蛋,被二郎誇獎達到「職人」標準,激動的哭了。二郎研究的上菜順序和過程,如同協奏曲,既符合人的最佳味覺體驗,又賞心悅目,他還通過觀察客人的體量和左右手習慣,製作合度的壽司和舒適的取位。他精研各種食材的特性,為了口感他會為章魚按摩五十分鐘,供應商看到上好食材首先想到的是「這個應該給二郎!」君悅酒店曾找到給二郎供應大米的米販購買最好品質大米,但米販大叔說「只有二郎才知道怎麼煮。」片中給二郎供貨的有能選買當天最好一條鮪魚的魚商、擁有市場唯一野生好蝦的蝦商正是這些在各自領域追求"旨味"的人、把簡單事物做到極致的人,拱建起小野二郎這位"壽司之神"。



         最後,再來談談「鍋氣」與「旨味」的關係,「鍋氣」與「酸甜鹹苦」一樣,還是一種直接的味覺體驗,小野二郎的保持米飯最佳溫度,現場製作壽司,都是利用和「鍋氣」相同的道理,它是達到「旨味」的其中一個因素,而「旨味」不僅僅體現在美食上,音樂、舞蹈、詩歌、字畫、器物……各行各業,都能有達到「旨味」體驗的高度,只是,我們象武七一樣對「鍋氣」都沒有意識,沒有深刻的思考和精準的總結,也就沒有追求,更別談「旨味」了。

          希望這篇文章寫出了「旨味」,不需要打賞,思想是有價值的,喜歡的話,請轉發,再次感謝!

相關焦點

  • 旨味
    在日本料理店的招牌或日本出版的食譜上,有時會看到"旨味"這兩個漢字,讀作"UMAMI"。
  • 珍藏版秘籍,什麼叫鍋氣粵川魯三地大師對話小炒鍋氣.
    小炒非常講究鍋氣,那麼,什麼是鍋氣?論點1 原料受高溫,發生焦化反應後的一種焦香氣味論證人 廣東東方賓館行政總廚葉恩康論據 我在從業的這麼多年一直執著地認為:新派粵菜也好,傳統粵菜也好,都要講究三個字,夠鍋氣(廣東人稱其為鑊氣)!所謂鍋氣通俗的說法是:在烹飪菜品過程中運用猛火烹出的食物突出本味及口感。
  • 什麼叫鍋氣?粵川魯三地大師對話小炒鍋氣(珍藏版秘籍)
    鍋氣三要素 猛火、爆炒、料焦香 何為鍋氣? 什麼是鍋氣?所謂鍋氣通俗的說法是:在烹飪菜品過程中運用猛火烹出的食物突出本味及口感。一位有經驗的廚師,在烹飪過程中,能善於利用食物的特點,將味道及口感的精華都烹調出來,稱為「有鍋氣」。要烹調有鍋氣的菜餚,必須要利用猛烈的火力烹調,並要快速地翻炒鍋裡的食物。
  • 《未知的餐桌》走心三連問|用「人氣+鍋氣」烹調出「生氣勃勃」
    於是乎,《未知的餐桌》裡每一扇家門背後的約飯,成就了一集集由「人氣+鍋氣」烹調出的「生氣勃勃」的人生味素,一個字鮮,兩個字鮮美。 有料的食材開啟有趣的靈魂,人氣+鍋氣,開啟生氣勃勃的每一天
  • 香港 9 間原汁原味的港式大排檔,好味的秘訣就是夠「鍋氣」!
    大排檔的環境雖然草根,但大排檔的菜特別夠「鍋氣」,最對老街坊們的胃口,自然生意火爆。準備回歸樂壇的霆鋒,他的節目「鋒味」近日開播,最新一期主題:大排檔對決。霆鋒還特意跑到了深水埗的大排檔「增煇大排檔 & 增煇藝廚」開展廚藝對決。挑戰排檔式「大鍋」小炒菜。
  • 《中餐廳第四季》趙麗穎做「炊煙小炒黃牛肉」 林大廚:有鍋氣!
    7月31日,《中餐廳第四季》首播,嘉賓陣容引來無數關注,首次現身「中餐廳」的趙麗穎,更是親自下廚,做了一道「炊煙小炒黃牛肉」,出鍋後,被林大廚贊稱「有鍋氣」,店長黃曉明嘗後,頻頻點頭,高挑大拇指,還拿出手機拍照。
  • 《中餐廳第四季》趙麗穎做「炊煙小炒黃牛肉」林大廚:有鍋氣
    7月31日,《中餐廳第四季》首播,嘉賓陣容引來無數關注,首次現身「中餐廳」的趙麗穎,更是親自下廚,做了一道「炊煙小炒黃牛肉」,出鍋後,被林大廚贊稱「有鍋氣」,店長黃曉明嘗後,頻頻點頭,高挑大拇指,還拿出手機拍照。
  • 95後IT男說打開味蕾新世界,也有講究的姑娘說沒鍋氣
    外賣點的番茄炒蛋,沒吃出鍋氣「我是比較愛嘗鮮的,說實話,這種料理包解救了像我這樣不會做飯的手殘黨。」在杭州某網際網路公司上班的95後程式設計師小辰和我說,一開始,他是在同樣不會做飯的同事推薦下,在網上下單了幾次料理包。「原來在家的時候,不想點外賣,我就吃泡麵。」
  • 大排檔鍋氣省5斤油,煎魚還不粘皮
    做出來的菜,飄香四溢,鍋氣十足,難怪小到家庭,大到酒店都喜歡用不粘鍋。但不粘鍋可不能隨便買,什麼材質、工藝、品牌背景、評價等都很重要,畢竟這可是自己用的東西。有的三無品牌的不粘鍋,用的是「廢棄化工廢桶」製作,甚至還被央視點名曝光。
  • 肥而不膩碳燒鵝、鍋氣十足幹炒牛河、鹹香熱辣茄子煲好吃到舔盤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ID:tcsc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勝利廳·燒鵝·燒臘專家 # 皮薄肉嫩的勝利碳燒鵝鍋氣十足的幹炒牛河
  • 這麼拍美食,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鍋氣
    而捕捉那轉瞬即逝的鍋氣,也成了讓我樂此不疲的動力。如何拍攝美食的資料與教程總是難求,所以花了點時間整理下這兩年的拍攝心得,希望能給熱愛記錄美食的你一些幫助。」——wAysowAyso,《好好吃》App視頻製作人、專注食物攝影兩年多。真可謂是懂吃、懂做、懂拍的老司機呢!今天,就讓老司機帶咱們一段,分享一下他的「美食攝影心經」。
  • 炒鍋界的新晉網紅,鍋氣更香,更省油:圈廚無塗層精鐵不鏽炒鍋
    炒是通過鐵鍋與油雙重導熱情況下對於食材的重生計劃,由於製作炒菜的要求是少油旺火,在烹飪的過程中要求快速傳遞熱量,並能很好的儲蓄熱能,而採用甄選食品級鐵材精工打造圈廚無塗層精鐵不鏽炒鍋,其導熱快強儲能的特性,讓每次的爆炒更加得心應手,不僅在烹飪中充滿四溢的鍋氣,還能更好的還原食材的爽脆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