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無名無姓的孤兒,母親生下他之後就死掉了,連名字都是孤兒院的掌事根據字母順序取的,註定了這個孩子一生不平凡的艱難路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就是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給予我們最深的思考。
生活的環境我們不能選擇,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遵從自己的內心。我們都曾是茫茫人海中那個迷途的羔羊。
奧利弗在倫敦之前生活的所有環境,對於一個9歲的孩子來說,都是如霧霾一樣的空氣,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只有無條件地服從才能卑微地活著。
奧利弗9歲就被安排到了當地的孤兒院,做苦工,做不飽,穿不暖,儘管如此,奧利弗有著與身俱來的倔強,就好像母親帶著肚子裡的他,千辛萬苦磨爛了鞋底生下了他,是要他獨立勇敢面對這個社會的象徵,也是他獨自生活在這個社會的底氣。
奧利弗果然不負眾望,敢向孤兒院的掌事多要一碗粥,因為太餓了。這個舉動既是出頭鳥的下場,是對上層制度的挑戰,也是對下層勞工不公平的發聲,很顯然,因為勢單力薄而遭嫌棄,被孤兒院的管事以5英鎊的價格賣給了棺材鋪做童工。
本來做童工,奧利弗也可以過得不錯,至少比孤兒院強,雖然是剩菜狗食,但可以吃飽。還在棺材鋪老闆的建議下做了兒童出殯人,本來可以過得更安逸,但是卻因為棺材鋪老闆家長工的嫉妒,隨意辱罵奧利弗的媽媽,最終奧利弗忍無可忍,和長工大打出手,最後逃走。
走了一個星期,鞋子磨破,腳流血,終於走到了倫敦,身無分文,饑渴難耐的時候,賊窩的機靈鬼給了奧利弗一個選擇。
賊窩的頭子費金企圖像訓練其他的孩子一樣,把奧利弗培養成一個為他謀利的小偷,但是奧利弗卻始終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獨自開放。
在一次機靈鬼偷絲巾的時候,被發現,最後被眾人送上法庭的人卻是奧利弗,去到警察局,書店老闆為奧利弗澄清了誤會,紳士布朗羅先生收留了無父無母的奧利弗。
不管是孤兒院還是棺材鋪還是賊窩,在奧利弗面前的都是冷酷自私自利的人和黑洞般的環境,一不小心就會是南希那樣的一生,一邊苦苦地掙扎著,一邊努力地活著。
就好像我們不能選擇出生的家庭,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活法,至少,我們還有父有母,還有親情的陪伴,而奧利弗,毫無選擇的餘地,被安排到了這個世界。等待他的是謎一般殘酷的世界。
人生中的重要選擇往往能夠決定人一生的命運。我們都曾是迷茫塵世中的掙扎者,好與壞,善與惡都只在我們的一念之間,人性才是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一抹濃霧。
奧利弗鼓足勇氣逃離苦難和不公平的生活環境,但是,逃離了生存的環境,我們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那些才是我們應該看清和理解的。
小小年紀的奧利弗可以選擇和同齡同命運的機靈鬼一樣,為了吃飽飯,找一個依靠,心甘情願做費金的幫手,但是,他偏偏教都教不壞,這也是人性最神奇的地方。
我想小奧利弗的善良和堅持一定是她的媽媽胎教的影響,要不然,沒理由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小孩子怎麼可能有這麼明白的是非觀呢?搞得南希一個成年人都忍不住要幫他一把,為的是南希自己的悲情命運不會再發生另外的小孩身上。
在奧利弗的人生中,南希是他的貴人,如果沒有南希的善良和解救,奧利弗從此就一輩子只是一個為了生活而被迫偷東西的賊,儘管南希過著不如意的生活,但是卻還有一顆善良的心始終在指引著她做自己想做的事。
賊窩裡也有心地善良的好人,有窮兇極惡的壞人,在上流社會有黑白不分的法官,也有仁厚慈愛的紳士,生活中,對人的認識才是我們面前最大的迷團,只有看清了身邊人的真面目,我們才能夠做出更理智的選擇和決定。
比爾就是一個十足的社會產物,為了生存,不惜放棄所有的情感,賊窩裡費金和利益相關的孩子們的友情,甚至是愛情,最後因為南希報信,放走了奧利弗,一氣之下毫不留情地殺死了南希,可憐的南希,還心存僥倖,以為比爾會看在多年情人的份上不會對自己怎麼樣,最多是一頓毒打,這也是南希識人不善的悲劇。
善良在壞人眼裡就是罪惡,跟壞人談感情就是在耽誤自己的性命,好在因為南希的善良解救了奧利弗出了火坑,為南希的善良畫上了一個句號。
南希的死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徹底暴露自己的行蹤,比爾最後在警察追捕途中,失手自己將自己吊死在橋上。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生活中我們總需要到很多新的地方,結識一些新的朋友。新的環境和新的人都像一團團迷霧一樣環繞在我們的周圍,我們都是孤立無援的人,需要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闖蕩江湖。
奧利弗的不斷出逃就是在不斷地在找機會,尋找適合自己生存的優良的土壤,紳士布朗羅的仁善吸引著奧利弗的純善,善良一直奧利弗不變的追求和信念,正是這種個性成為了保護自己的一道光,讓南希有了解救他的念頭。
所以《霧都孤兒》這本書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對自己,生活需要有明確的底線和堅定的信念,在任何的利益誘惑面前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決心,才能抵抗命運的洪流。
我們都是有著渺茫未來的獨行者,以自我為圓心,以愛、善良和責任為半徑畫一個生活空間,融入三觀相合,志趣道合的友人為目的,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明朗天空才是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