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也開始推行塑膠袋收費,由於語言文化習慣拖累了結帳速度?

2020-12-28 宅聞日常

拿了塑膠袋才發現要收錢的老人,痛罵店員要求退錢!

直接拿著提籃將商品倒在車上了!

記者計算了店員詢問要不要購買塑膠袋的整段對話,大概要花6秒鐘的時間完成,以一天會有2000人上門的店面來說……

每個人多花6秒,一天下來總共就花了3.5小時!

然而報導接著說這些亂象並不全是顧客的問題,"日語的特色"也會拖累結帳的過程!例如下面這個例子……

店員:"塑膠袋要收費了,請問可以嗎?"

客人:"好,沒關係。"

店員:"……"

客人:"……"

客人:"給我袋子啦。"

店員:"原來你要袋子。"

日文有很多模稜兩可、委婉迂迴的表現方式,像上面這個例子當中,客人使用沒關係(大丈夫)這個詞彙就可以代表肯定與否定兩種完全不同的意思,所以客人的意思究竟是

"沒關係,我不需要袋子。"

或是

"沒關係,收費我也要袋子。"

要是店員無法理解客人真正的意思,就必須耗費更多的溝通時間解開誤會了!

節目說這是"模稜兩可的日文造成結帳混亂"

節目後來還有討論該如何改進這種模稜兩可的日文,好比說客人應該避免使用"沒關係"這種模糊的詞彙回答,或是店員不要問客人"可不可以?"而是該問"需不需要?"才對……

店員一開始就問"需不需要",客人也容易說出需要/不需要這種清楚的回答了吧!

真沒想到塑膠袋收費的亂象竟然會跟日語特色有關係啊。

編者:記得國內好早就開始推行了,沒想到日本才剛剛開始,我還一直以為國外更早就推行了。

相關焦點

  • 日本塑膠袋收費後的亂象,日語中的曖昧表達拖慢結帳速度!
    日本從7月1日起全面推行塑膠袋收費,如今已經過去半個月,在這期間也發生了許多亂象。 日本TBS電視臺的晨間情報節目「グッとラック!」就報導了塑膠袋收費政策後發生的亂象,比如有人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買塑膠袋,找零錢買塑膠袋也要找很久花費很長時間。
  • 日本塑膠袋也開始收費了!背後意味著什麼?塑膠袋汙染有多嚴重?
    日本於7月1日開始對塑料購物袋收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於7月1日起,要求便利店、超市、藥店等零售商店對塑料購物袋進行收費。此舉是為了鼓勵購物者自帶購物袋,以減少塑料垃圾,防止過多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從而造成海洋汙染。
  • 日本零售店停止免費提供塑膠袋
    日本零售業從7月1日起對塑料購物袋收費,收費標準由各商家在有關法規基礎上自行制定。政府希望通過此舉抑制對塑膠袋的過度使用。
  • 日本零售店塑膠袋7月起必須收費
    中新網7月1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要求全國超市和便利店等零售店必須對塑膠袋收費的制度,於7月1日起開始實施。此舉旨在防止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海洋汙染。收費對象是用來放入商品的有提拎處的塑料購物袋。
  • 日本的超市裡最讓人不可思議的5件事
    (越南/20幾歲/女性)日本大部分的超市在結帳時,工作人員都會順道將生鮮食品裝進薄薄的塑膠袋當中。雖然在日本是很普通的事,但在海外大多得自己裝,或是有些地方甚至連塑膠袋都沒有提供。或許對日本人來說已經太過習慣,而從來都沒有意識到這件事,但是仔細想一想,這個服務真的是非常便利又貼心呢。
  • 記者調查|打包的餐盒,該不該收費?
    石家莊市開展「文明餐桌 節儉惜福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活動以來,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光碟行動」,大部分人養成了將吃不完的食物打包的習慣。假日期間,一些市民在餐飲企業消費時發現,部分飯店提供打包服務時使用的餐盒並不是免費的,而是要收取1元到3元不等的費用。打包餐盒收費是否合理呢?
  • 日語學習/2020年去日本要注意了,這8條新規開始實施!
    5、部分便利店取消24小時營業日本便利店是旅遊必逛的地方,很多人在便利店買很多小零食回國,也有人深夜專門去便利店吃宵夜。但是由於日本勞動力不足,現在很多便利店無法支持24小時營業了。從去年11月1日開始,日本7-11的8家便利店開始取消24小時服務,其他分店也在嘗試非24小時營業制。今年3月開始,全家也允許旗下便利店縮短營業時間。羅森也已經有上百家店鋪實行深夜休息模式。
  • 深圳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0.5元,網友不幹了
    來源:界面新聞記者 : 吳容編輯 :昝慧昉「以付費來倡導環保、改變人們消費習慣的做法,在實際推行中並不容易。」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深圳麥當勞因為對一次性餐具收費上了微博熱搜。麥當勞表示,涉及上述規定的信息已在餐廳及點餐渠道公示,目前麥當勞暫未向全國推行該收費政策。而深圳麥當勞會「持續關注政府政策,聆聽顧客回饋,同心協力支持環保」。
  • 日本環保塑膠袋可在海水中快速降解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近日,三菱化學和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共同研發出了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新產品是根據微生物分解土壤中垃圾的相同機理創造,其材料是用甘蔗等植物性成分製成,很容易溶解在海水中。因海水中的微生物通常少於土壤,所以塑膠袋在海水裡需要約1年時間即可完全降解,預計該產品的價格將是傳統塑膠袋的6倍以上。降低塑膠袋的使用頻率亦可幫助解決白色汙染問題。
  • 沒有塑膠袋後,我在上海尷尬的一天
    除了商店,目前在上海,餐飲打包外賣服務都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連菜市場都開始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不得不說,「禁塑令」是好事,為了環保做努力,倒逼消費者能夠培養環保消費的習慣。 但對於現代人而言,沒有塑膠袋的一天,也確實是麻煩不斷。
  • 地球·公民·傳媒 | 環保責任:從拒絕一個塑膠袋一隻吸管開始……
    在90後的印象裡,小時候買東西使用塑膠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這種「理所當然」與「便捷」到了2008年被全面禁止,並開始實施塑料收費政策,敲響了警鐘,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意識因此改變。我國「限塑令」政策於去年2018年已執行滿整整10周年,我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於2017年12月31日頒布,全面禁止各大超市免費試用塑膠袋,而我國臺灣地區的「限塑令」政策則於2001年開始實施,起步早。但對於「禁塑令」的執行效果一直存在不同的聲音,由於政策實行的範圍與塑膠袋設置的價格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國「限塑令」的實行效果一直存在一些爭議。
  • 市場買菜,請用環保塑膠袋
    家住大亞灣西區街道上楊村的邱先生在鴻運農貿市場購物結帳時,用環保塑膠袋打包選購的農產品。他告訴記者,「我在這個市場買菜6年了,今年8月中旬以後,這裡打包換上了結實耐用的環保塑膠袋。」
  • 日本便利店真會玩!塑膠袋上印小說,可分解飯盒?限量款一秒搶空
    在去年的6月份,日本開始實行了塑膠袋收費制度,為了人們不再過度浪費塑膠袋造成環境汙染等等 要知道在此前,日本所有地方便利店都不要錢 為了讓人們這幾毛錢花的值得,設計者就想出了個辦法,「不如,我們給他們印點小說吧」 於是這款印有小說的塑膠袋就出現了
  • 日本各家便利店7月1日起對購物袋收費每個3日元
    人民網東京6月4日電 綜合日本《讀賣新聞》的報導,從7月1日開始,日本便利店連鎖企業7-11將對購物塑膠袋收費,按照小、中、大、特大四個尺寸以及便當盒分類,小、中、大和便當盒每個收費3日元,特大尺寸塑膠袋收費5日元。
  • 大多數人超市購物習慣性使用塑膠袋,浪費十分嚴重!
    我國從2008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限塑令」,明確規定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9年過去了,「限塑令」似乎已被多數人漸漸遺忘。  「你平時出門購物是自備購物袋嗎?」近兩日,記者走訪市區幾大超市、菜市場發現,塑膠袋在市民的生活中仍我行我「塑」,塑膠袋重複使用率並不高,浪費現象嚴重。
  • 日本網友自製購物袋彈射裝置 像蜘蛛俠一樣噴出塑膠袋
    本文轉自【GamerSky遊民星空】;日本從7月1日開始實施塑膠袋收費規則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對於購物袋收費或者經常忘記帶購物袋出門的民眾可以說一開始挺難適應的。使用時就跟蜘蛛俠噴絲時一樣的手勢輕拉圓形扣環,裝置裡面的塑膠袋就會自動射出來,省去平常還要把收納好的購物袋攤出來的時間。這整個裝置除了裡面放的塑膠袋跟固定在上面的橡皮筋以外,整體都可以使用家庭用的3D列印機製作。既環保又有趣的塑膠袋噴射裝置,影片一出當然引發推民瘋傳。
  •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可降解塑膠袋發展前景如何?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有發展前景嗎? 對於採購而言,可降解包裝袋是什麼意思已經不是新鮮詞彙,隨著市場的大量需求,不少人已經開始大量採購可降解包裝袋,那麼從日常銷售量和長遠經營角度來看,購買可降解塑膠袋是否有發展前景,銷量會高嗎?
  • 可降解塑膠袋、紙質吸管、紙質餐具在港城上線
    1月1日,港城升級版限塑令實施開始實施。當天,記者隨機走訪了多家商超、奶茶店、小餐飲店。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大中型商超、品牌餐飲已不再售賣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塑料吸管了,轉而為市民提供有償的無紡布和可降解垃圾袋、無償使用的紙質購物袋和紙質餐具,而多數市民則自備購物袋「上陣」。不過如何讓規模小但數量眾多的餐飲企業配合「限塑令」加碼,可能是推行的「痛點」所在。
  • 調查|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去年12月底開始,北京最嚴限塑令「京十條」落地,商場、超市等零售業門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使用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近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走訪發現,京城多家大型連鎖商超已經全面更換可降解塑膠袋,售價多在每個0.6元至1.2元,比此前的普通塑膠袋翻倍。
  • 專家:臺灣客家語言和文化以每年5%的速度流失
    專家:臺灣客家語言和文化以每年5%的速度流失 2014-09-09 23:16:3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武平9月9日電 (張羽 鍾旖)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秘書長、臺灣世新大學教授黃肇松9日在福建武平表示,「要保存客家文化,尤其客家語言,責任其實在客家人自己身上,不要因周邊的因素影響就懈怠了這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