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膠袋、紙質吸管、紙質餐具在港城上線

2021-01-10 中國江蘇網

1月1日,港城升級版限塑令實施開始實施。當天,記者隨機走訪了多家商超、奶茶店、小餐飲店。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大中型商超、品牌餐飲已不再售賣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塑料吸管了,轉而為市民提供有償的無紡布和可降解垃圾袋、無償使用的紙質購物袋和紙質餐具,而多數市民則自備購物袋「上陣」。不過如何讓規模小但數量眾多的餐飲企業配合「限塑令」加碼,可能是推行的「痛點」所在。

調查一:市民帶了自備袋

「我們已經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在市區一家肯德基店裡,現場的工作人員指著塑膠袋上的可降解標誌介紹,「根據總部的通知,我們外帶、外賣中使用的塑膠袋已經全面更換為紙袋或可降解塑膠袋。目前,這些塑膠袋是免費給市民提供的。」

在港城各大商超裡,可降解購物袋也被擺在顯眼的位置。「您要塑膠袋嗎?」如今,超市收銀臺前,這樣的問詢已經成為常態。在得到顧客肯定答案後,收銀員將商品一一掃完條形碼後,並根據購物量向顧客推薦了一個大號塑膠袋和一個中號塑膠袋。「我們從去年開始就更換了,並且一直是以成本價銷售。」市區南部的一家大型商超收銀員介紹,「目前我們超市可降解塑膠袋價格為0.2元、0.3元和0.5元,收費塑膠袋的背面有顯著的條形碼、環保標誌和生產廠家等信息。」

外賣是港城塑膠袋消費的重點領域。記者隨機點了一份鴨血粉絲,發現每份外賣打包餐一般要使用一個塑膠袋、兩個大塑料打包盒和一個放調料的小塑料盒。「我們對一次性塑膠袋的需求比較大。」在通灌路一家餐館採訪時,老闆王曉表示,「特別是冬天,為了保暖,我們通常會多套幾層袋子。目前,平臺雖然推出了打包費,但是我們餐館的一次性塑料打包盒的用量很難因為限塑令加碼而減少。」

同大型商超不同,菜場、小區小店限塑令執行有點慢。記者在小區超市購買了一袋方便麵,幾個西紅柿,老闆利索地從一堆塑膠袋中抽出來一個,幫記者把東西裝好。不僅如此,記者發現一些批發市場、建材市場的「限塑令」執行也存在盲區。

不過,記者在採訪時也看到了市民踐行綠色生活的變化。「以前一天的話,使用的塑膠袋要在5000個左右。」市區一家大型超市值班經理說,「今天市民購買的塑膠袋比以前少了很多。80%的顧客都自己帶了環保袋或者塑膠袋。

那麼可降解塑膠袋同一次性塑膠袋有什麼不同呢?記者隨機在超市、餐飲店購買了可降解塑膠袋同家裡的一次性塑膠袋進行了對比發現,可降解塑膠袋手感如手絹一般絲滑,而一次性塑膠袋更加光滑。可降解塑膠袋更加柔軟,搓動時聲音比較小,而一次性塑膠袋略顯粗糙,搓動時聲音比較大。當然最重要的是可降解塑膠袋更加環保。

調查二:紙質吸管剛登場

紙質吸管也是此次限塑令整治的關鍵。在市區一家知名品牌餐飲店,記者發現原來擺放在前臺收納塑料吸管的盒子內已經沒有塑料吸管了。顧客要吸管時,工作人員會拿出紙質吸管來。另一家品牌快餐店內,記者看到雖然吸管盒內依舊有塑料吸管,但是當你索要吸管時,工作人員會從櫃檯裡面拿出紙質吸管。吃聖代的塑料勺也變成了紙質勺子。

相比可降解購物袋普遍性,紙質吸管推廣略顯不足。記者在市區各大商業綜合體採訪時發現,大多數的奶茶品牌依舊採用塑料吸管,「如果塑料吸管被禁了,珍珠奶茶行業肯定受影響。」一位顧客表示。畢竟相比於液體可樂,擁有珍珠、椰果等配料的奶茶類飲品更依賴吸管。

不過在採訪中,記者發現coco是港城少數奶茶品牌推出紙質吸管的。「這個吸管是紙質的,你戳的時候要多使點力氣。」營業員提醒記者說。原來紙質吸管同塑料吸管相比,破壞力比較弱,因此要想戳破奶茶上的密封塑料,需要更大力度穿透密封杯蓋。

在市區一家商業綜合體採訪時,一位奶茶店工作人員也表示,細吸管用紙質的代替還勉強可以,但紙質粗吸管肯定受影響,主要是泡軟的吸管沒法吸小料。因此,每天選擇紙質吸管的顧客只有1/3左右。對此,不少人開始推薦可循環使用的不鏽鋼吸管:「有可攜式的小盒子,還有專門的刷子。現在不少人都自帶餐具,多加根吸管,也挺方便的。」

當然,商家也收到了消費者的反饋。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採取開窗式的杯蓋。這種杯蓋上附有小窗戶,消費者需要吃小料的時候,可以用紙質勺子挖著吃,也可以大口大口一邊喝,一邊吃。不過,昔日喜歡吸椰果和補丁的奶茶妹妹們可能會隨著這波紙質吸管上線,而失去往日快樂。

「雖然不太習慣,但是想到可以為環保做點事,也感覺很滿足。」在市區一家奶茶店門口,市民周軒告訴記者,這種犧牲是每個公民都應該做的。

調查三:可降解塑膠袋推廣難

早在2008年,國家就曾實施過「限塑令」。有研究顯示,在實施一年後,當時消費者對「舊限塑令」的認知程度達到96%,可見當時「限塑令」已經深入人心。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零售企業可持續發展實踐調研報告》顯示,在推動實施「限塑令」過程當中,企業的「攔路虎」是缺乏合適替代品,所謂合適必須滿足「價廉物美」才能得到市場推行。而調查顯示,超過85%零售企業表示缺乏替代品是推進減塑的主要困難。

「如果用可降解的塑膠袋來替代不可降解的塑膠袋,成本就得翻番。」業內人士介紹,綠色化、可降塑膠袋成本通常是非可降解塑膠袋的三到五倍不等。

市區一家外賣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制於目前可降解標準不一、市場合格供應商稀少的情況,平臺雖基於社會責任不計利益積極幫助商家集中採購符合環保標準的餐具,但仍面臨市場供應不足,且商家成本負擔過重的情況。「目前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細化標準,並統籌平臺、供應商、商家以及技術研發部門、回收企業共同推進落實『固廢法』。」該平臺負責人表示。(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陳蓓蓓 王從帥)

相關焦點

  • 西安商家"禁塑"動起來:制定"禁塑"新舉措 上線紙質吸管降解袋
    為減塑,平臺首先從源頭減量,於2017年9月在全國範圍內上線推出無需餐具點餐功能,倡導平臺用戶的一次性餐具減量化意識。近一年多來,上海、北京已先後將是否需要餐具變為下單前的必選項,這一功能後續也將陸續在全國範圍內上線。記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7月底,「無需餐具」已累計吸引千萬消費者參與,餓了麼平臺也因此送出無需餐具訂單累計近3億單。
  • 成都市「限塑令」來了 部分快餐店加緊準備提供紙質吸管
    部分商超: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限塑令」進入倒計時,成都市各大商店準備的如何?據家樂福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已經給供應商提出要求,定製符合要求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年底前,家樂福所有門店會使用新到的可降解塑膠袋。
  • 請取用環保紙質吸管
    《意見》提出,到2020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此外,《意見》還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
  • 年底全省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具、塑膠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8月21日,廣東省發改委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到今年底,廣東全省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廣州、深圳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
  • 睿思一刻·浙江:換了紙質吸管以後,你的奶茶不香了嗎?
    根據杭州市的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市區建成區(上城、下城、江幹、拱墅、西湖、高新區(濱江))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縣城以上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新京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6家烘焙門店發現,多數企業已明示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包裝使用紙質手提袋或可降解塑膠袋。有的門店還將飲品塑料封膜更換為紙質封膜,提前將塑料咖啡棒更換為木質材料。儘管整體執行情況較為理想,但也有個別門店存在違規情況。新京報記者1月5日在麵包新語北京國瑞店發現,該店所售手提袋雖標稱「降解塑料購物袋」,經生產廠家證實為「部分可降解塑膠袋」,並不符合限塑令規定。
  • 部分商超啟用可降解塑膠袋
    該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成都市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紅旗連鎖、舞東風、家樂福、伊藤洋華堂、全家等商超,發現部分商超已經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 飲品店告別一次性塑料吸管 紙質吸管遭吐槽
    作為不起眼的「工具人」,吸管在飲品界不可取代,可因為限塑令的到來,其正在經歷一場由普通塑料到紙質、PLA材質的「大換血」。紙質吸管體驗感不好,PLA材質吸管較普通吸管貴三四倍,眾多飲品店該怎麼辦?今年6月,河南省發改委發布關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2020年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省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限塑令即將到來之前,鄭州飲品店是否做好了準備?
  • 「最嚴限塑令」下,紙吸管和可降解塑膠袋新訂單「爆了」
    2020年7月,九部門又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同樣以2021年1月1日為時間節點,進一步明確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同時,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記者調查:限塑令致可降解塑膠袋訂單井噴 上遊原材料瘋漲30%一貨難求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叢萍 濟南報導從今年1月1日起,在省會城市、地級以上城市等地買東西必須使用可降解的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將退出飲料店;在這些地方的景區吃飯,一次性塑料餐具、吸管將不能「上桌」。在最嚴「限塑令」的推動下,生物可降解塑料迎來巨大的市場前景,各類可降解塑料、紙質製品企業訂單井噴式增長,同時也帶火了上遊原材料市場,原材料瘋漲30%,並且一貨難求,各生產企業加速擴產。訂單井噴增長、年前不接訂單「從9月開始接國內可降解塑膠袋的訂單,主要是大型企業、商超客戶,11月迎來銷量明顯增長,每月訂單接近200噸。」山東青界生物降解材料有限公司國內銷售部經理王哲說。
  • 不可降解塑料吸管還有兩個月「出局」,珍珠奶茶不用吸管怎么喝?
    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明確,到今年底,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塑膠袋 吸管 飲料杯 拜拜!
    據了解,4月1日起,海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率先在省機關食堂開展「禁塑」行動,我省部分大型超市、醫院也逐步開始使用環保餐具,將一次性塑料用品逐步替換成可降解塑料用品。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點,「禁塑」效果如何?有何經驗值得學習推廣?菜市場會否使用價格較高的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日前,記者對此進行走訪。
  • 不可降解塑料吸管 年底禁用
    距離塑料吸管「禁令」紅線只剩一周時間,不少地市餐飲店已陸續更換紙質等可循環使用吸管。我市餐飲業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情況如何,市民又是如何看待一次性塑料吸管退市的?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我市數家大型連鎖餐飲店已「換裝」近兩個月來,細心的市民已經發現,在我市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餐廳,店方已經不再提供塑料吸管了。
  • 奶茶店裡的吸管已「新年大換新」
    這種透明杯其實也不是普通塑料,而是一種新型環保材料,但聽說之後也都將統一成更環保的紙質磨砂款。」店員表示。在另一家奶茶品牌奈雪的茶門店,不只吸管變成了紙質,麵包的內袋包裝也由之前的塑膠袋變成了可降解材料袋。據店員介紹,袋子剛換了沒幾天,就是在元旦前改的,和傳統塑膠袋比起來,這種材質的包裝非常輕薄且軟,承重力很弱,但作為內包裝也足夠了。
  • 記者調查:限塑首日,濟南外賣、小店仍使用普通塑膠袋
    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濟南具體執行情況如何?限塑、禁塑是否真正落地?2021年1月1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展開調查。大型企業、連鎖品牌已經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大潤發歷下店在收銀臺掛出了關於可溶解塑膠袋使用的溫馨提示。
  • 餐飲行業即將全面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限塑商家如何「求解」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 路龍帥 通訊員 劉銘今年7月,我市印發《德州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明確自今年年底開始,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一次性可降解餐具將普及,你的外賣會漲價嗎?
    今年年底,推薦性國標《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將正式實施。與此同時,塑料吸管正在被各奶茶店、快餐店淘汰,由此帶來網友討論:奶茶會因此漲價嗎?不僅僅是奶茶,隨著「限塑令」的實施,一次性塑料餐具將逐漸被可降解餐具取代,然而預計成本提升4倍,成本的增加會影響你的外賣嗎?
  • 環保餐具收費你願意嗎?
    塑膠袋的價格根據大小和數量不同,在2.5元—45元/包(30/50個)左右,而塑料餐具盒價格在18元—40元/提(50個)。「現在批發市場銷售的塑膠袋除印有『食品袋』字樣的達到國家食品級標準外,材質都不是可降解的。後期如果按照國家要求,陸續生產並進購可降解材質的塑膠袋,其價格肯定高於現在。如果零售行業對可降解塑料製品堅持免費,必將羊毛出在羊身上,在其他方面提高成本價格。」一位塑料製品批發商表示。
  • 喝奶茶、吃外賣、逛超市,以後難見到塑料吸管了
    這種透明杯其實也不是普通塑料,而是一種新型環保材料,但聽說之後也都將統一成更環保的紙質磨砂款。」店員表示。在另一家奶茶品牌奈雪的茶門店,不只吸管變成了紙質,麵包的內袋包裝也由之前的塑膠袋變成了可降解材料袋。據店員介紹,袋子剛換了沒幾天,就是在元旦前改的,和傳統塑膠袋比起來,這種材質的包裝非常輕薄且軟,承重力很弱,但作為內包裝也足夠了。
  • 塑料吸管年底禁用!因降解時間達500年,可降解材料有哪些呢?
    根據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部分商場、超市、藥店、書店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