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是愛奇藝迷霧劇場中的第二部懸疑短劇集,由韓三平監製、辛爽導演。演員陣容中有手握柏林電影節和中國電影金雞獎影帝的王景春以及實力派秦昊、張頌文和劉琳等,最驚喜的則是劇中飾演朱朝陽的榮梓杉、顏良的史彭元和普普的王聖迪。三位小朋友年紀雖小但演技精湛,後生可畏。
這部豆瓣評分8.9的網劇,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講述的是2005年的夏天,沿海小城中朱朝陽、顏良和普普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間拍攝記錄下了一次偽裝成意外的謀殺。隨著劇情的推進,越來越多人捲入其中。朱朝陽是劇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朱朝陽是學霸。但他卻遭受著校園霸凌。家長會上,當老師宣布朱朝陽不僅是班級第一也是年級第一時,他的母親周春紅露出了驕傲又矜持的笑容。
朱朝陽8歲時父母離異,他跟著母親生活。他的父親朱永平經營著一家水產廠,有了新的妻子和女兒。
劇中的朱朝陽懂事、冷靜、壓抑,也是不折不扣的「壞小孩」。他對顏良說說「我最後悔的事情是給你們開門。」
有不少觀眾認為朝陽變壞是因為交友不慎,被顏良和普普帶壞。但在我看來,他們只是導火索。真正影響朱朝陽的是他的父親、母親和同父異母的妹妹所構成的原生家庭。或者說原生家庭讓朱朝陽一步步靠近與惡的距離。
周春紅是驕傲的,在發現朱永平出軌後,毅然決然離婚。朱朝陽是她的驕傲也是她的全部。開家長會時,當老師宣布朱朝陽為班級爭得了榮譽時,周春紅嬌羞地笑著拍手接受其他家長羨慕的眼光。老師在會後跟她說朱朝陽在學校不合群的情況時,她說「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其實我還真怕朝陽跟一些壞孩子瞎玩,耽誤了學習。」當班級第二名同學的家長向她請教經驗時,她從面對老師時的強顏歡笑轉變為自信滿滿「我平時也特別忙,經常住單位宿舍。這孩子,他就是獨立性強,不怎麼教育,自己就知道學。學生就是以學習為主。」
當朱朝陽跟她說「我爸讓我上午去他那兒一趟」時,她不忘叮囑「帶上你的成績單。」
在周春紅看來,朱朝陽的成績單是他們母子倆共同擁有的軍功章,是她灰白生活中最亮麗的色彩。所以,她才會再三強調「學生就是以學習為主。」
在王瑤到周春紅工作的六峰山景區大鬧,周春紅以難堪的方式說出自己和馬主任的關係後,在面對兒子朱朝陽時她有些無地自容又羞愧。
她給朱朝陽煮了熱牛奶送到房間裡時,朱朝陽正帶著耳機聽英語聽力。她坐在床邊等了一會兒後「你怎麼還不喝?」朱朝陽回答「我想一會兒再喝。」她又等了一會兒繼續說「喝完了早點睡覺,我好洗杯子。」朱朝陽抿了一口感到燙又放下。周春紅拿起牛奶喝下說「這不正好嗎?喝涼的對胃不好。」朱朝陽接過牛奶放在桌上不想喝「我自己會洗杯子。」
暴風雨前的寧靜終於在這一刻打破,周春紅開始爆發,質問朱朝陽「你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你是嗎?如果你爸爸是個負責任的男人,如果當初他不拋下我們,今天的事情就不會發生。」朱朝陽直愣愣地看著眼前疲憊焦慮的母親一口氣喝下滾燙的牛奶。他把牛奶杯遞給周春紅時忍不住說「其實你可以告訴我。」這句話徹底點燃了周春紅的怒氣。她大吼「大人的事你懂什麼。你現在只管好好學習,早點睡覺、快點長大。等你長大了,什麼事都沒有了。」
飾演周春紅的劉琳在採訪中說「牛奶其實有一種我用乳汁把你餵養長大,你現在反而不想理睬的感覺。」她逼著朱朝陽喝熱牛奶就是想要讓他記住一直是她含辛茹苦養育把他養育成人。她在生活中肯定不止一次哭訴朱永平對他們的拋棄。
劇中,朱朝陽被綁架到冷庫送到醫院後,周春紅報了警。但是,朱朝陽卻幫著朱永平撒謊,沒有告訴警察是王瑤的弟弟王力綁架自己的事情。周春紅特別生氣。在只有他們母子二人時,質問他「朱朝陽,你為什麼這樣做,你為什麼對警察撒謊。」朱朝陽說「媽,我沒撒謊。」她當然是不信的「你現在怎麼,不跟媽媽說實話了,你把媽媽當外人了,是嗎,啊?」朱朝陽表示他很累了想休息但是周春紅不肯罷休,她又再次提起「你不許睡,他們這麼欺負你,你還幫著他們。我,我辛辛苦苦的把你帶大,你爸爸就帶你遊了幾次泳,你就胳膊肘往外拐,朱晶晶沒死的時候管過你嗎?你以為他真的愛你,他真的在乎你,他要真的在乎你,他就根本不會跟我離婚,他就不會拋下我們母子。」
此時的朱朝陽直接反駁她「媽,離婚那天,是你逼著我爸去籤字的,是你非要離婚的,你以為我不記得。我記得。」
母子二人之間的劍拔弩張在此刻終於圖窮匕見,說出了心裡話。周春紅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你胡說,是你爸爸先在外邊有了女人。你胡說。」
一直以來,都是她用被拋棄這件事情對朱朝陽進行情感勒索,讓朱朝陽聽自己的話,卻沒想到在兒子看來,離婚是自己的錯。儘管如此,朱朝陽還是盡最大努力滿足她的要求。朱朝陽努力學習考第一的目的有兩個:首先,學習可以讓他不必直面內心的孤獨感;其次,學習成績好能夠直地證明自己能幹有價值,能夠讓母親開心些。
俗話說,有了後媽,親爸變成後爸。朱永平便是典型。在離婚前,朱永平應該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在朱朝陽的家中還保留著父親給他量身高的痕跡。但是,在離婚後,朱永平對朱朝陽幾乎沒有盡到一個父親應盡的責任。牌友調侃他「還不如同學的老爸對你兒子熟啊。」
作為一個在2005年就開著豐田皇冠的有錢人,朱永平牌友們說了「你兒子的衣服啊都快洗白了,那雙鞋都舊了,你也不帶他出去逛一下買雙新鞋嗎?」後帶著朱朝陽到商場購物。
在他們挑選鞋子時,他的現任妻子王瑤帶著女兒朱晶晶一出現,他便不再關注朱朝陽。他忙不迭陪著朱晶晶買連衣裙。朱朝陽望著他們一家三口的背影獨自留在鞋店裡。
朱晶晶墜樓後,王瑤憑藉著女人的直覺咬定女兒的死和朱朝陽有關,她滿大街追打朱朝陽,在樓道裡張貼朱朝陽是殺人犯的告示。
當周春紅帶著滿滿一疊紙來找朱永平時,朱永平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所受到的傷害,而是說「王瑤最近受了點刺激,你多多包涵啊。」
當周春紅說「你就不怕你兒子受到刺激,他頭都被打破了。」他才心不甘情不願地說「朝陽是我兒子,我不會不管他的。我過兩天去看看他。」
可以說,他完全沒有把朝陽放在心上。就像王瑤的弟弟王力把朱朝陽綁架到冷庫傷害他。朱永平在朱朝陽醒來後,卻讓他不要報警。朱朝陽生日時,他們約好了一起慶祝,但王瑤一通電話,朱永平再次留下朱朝陽獨自在飯店裡。儘管戲份不多,但他對朱晶晶的偏愛卻是無處不在。哪怕在朱晶晶死後,他到常去的飯店賣餛飩都會下意識買一份。而他帶朱朝陽去遊樂場吃甜品的目的是想用錄音筆記錄下朱朝陽所說過的話。朱朝陽發現錄音筆後,一番「情真意切」的言語,他說「我真想跟晶晶妹妹交換一下,就算我死了也沒有關係,你就不會那麼難過。」讓朱永平無地自容。
在父親面前,朱朝陽只能用謊言來偽裝自己,獲得父愛。
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寫道
圓滿離婚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存在。即使就當時的婚姻狀況而言,離婚是最健康的舉措,還是會對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造成一定的傷害。但是對父母而言,認識到自己離開的是伴侶而不是整個家庭,這一點至關重要。父母雙方都有責任與孩子保持聯繫,儘管他們自己的婚姻破裂、生活發生巨變。一紙離婚判決書並不能成為不稱職的父母遺棄子女的許可證。
父母任何一方的離開都會讓孩子心裡產生極為痛苦的缺失感和空虛感。記住,孩子們通常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家裡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一定是他們的錯。父母離異的孩子尤其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從孩子的生活中消失的父母會強化孩子不被關愛的感覺,繼而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而受傷的孩子將會帶著這種傷害步入成年,就好像囚犯拖著鐐銬一般。
朱晶晶從一出場就處處張揚著她是朱永平的掌上明珠。她一撒嬌,朱永平就拋下朱朝陽,帶著她去買連衣裙。在朱朝陽看來,他是多餘的,他們三個才是一家三口,就如朱永平車上掛著的全家福一般幸福美滿。他就像那雙舊鞋一般,是要被朱永平丟棄的。
在商場外等朱永平開車來時,朱晶晶蹦蹦跳跳,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踩髒了朱朝陽新買的鞋子。她毫無愧疚,囂張得理直氣壯。那一刻,朱朝陽的心情差到極點,他已經十分隱忍卻還是處處受欺辱。自卑與不甘心讓他想要快速逃離這個不屬於他的地方。
普普在少年宮看到朱晶晶,打算警告一下她。朱晶晶依舊是蠻橫的小公主,搬出自己的媽媽說「你要是再不讓我下去的話,看她一會兒怎麼打你。」在看到朱朝陽出現後,她更加無理取鬧「原來你們兩個是一夥的。是你叫她來欺負我。」朱朝陽驚慌失措地解釋,她也不聽,不依不饒地說「我去叫我爸,讓他打死你。剛欺負完我就想走,我要喊老師抓住你們。」她果然大喊「老師,救命啊。有人打人了。」
她站到窗臺邊的椅子上對著朱朝陽高聲宣告「你不是想和我搶爸爸嗎?他都跟我說了。他只喜歡我,根本不喜歡你。他討厭你,討厭你。就是討厭你,討厭你。」
無數的「討厭」迴蕩在朱朝陽的耳邊,徹底激怒了他。無論是見死不救還是有意為之,
他終究是釋放了心中的惡意。
埃裡希·弗洛姆·在《人心:善惡天性》中寫道
面對一般選擇,多數人總是趨「善」避「惡」,但像這樣在「善」與「惡」之間進行選擇是不存在的。只存在特殊的行動,其中一些行動是行善的手段,另外一些行動則是作惡的工具,我們在選擇問題上的道德衝突發生在我們做具體決定的時候,而不是發生在選擇一般的善和惡的時候。
朱朝陽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壞小孩。就像《隱秘的角落》的作者也就是朱朝陽的原型紫金陳。他在《人物》雜誌的採訪中談到「朱朝陽的原型就是我。小時候,我家裡雖然不富裕,畢竟是生活在城市,我媽也是有份工作的,比起農村的赤貧好很多。但和我爸很有錢的對比之下,心理還是有創傷。」 9歲時,紫金陳的父母離婚後,父親組建了新家庭。面對父親的忽視,他只能埋頭於學習,考上浙江大學,成為知名作家。
就像肖舒妍在《小孩是怎麼一步步「變壞」的?》中所寫
每個人本身不是非善即惡、非黑即白的,而是在善惡之間糾結的一個「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人可以選擇用熱愛生命、美好與祝福等發展性的方式 「變好」,也可以選擇用熱愛死亡、暴力與詛咒等倒退性方式「變壞」。
朱朝陽最終滑向了「惡」,而紫金陳在一步步走向「善」。
《原生家庭》中寫道
父母在我們心裡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會隨我們一同成長。在有些家庭裡,父母種下的是愛、尊重和獨立,而在另一些家庭裡,則是恐懼、責任或負罪感。
把朱朝陽式的變壞和作惡都歸結於原生家庭似乎有些避重就輕。畢竟,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紫金陳就是靠著強大的自我走在光明大道的正途上。
但是,我們無法不重視原生家庭這個重要外因對人的塑造和影響。哪怕是功成名就的紫金陳,他在多家媒體的採訪中都談到了自己的內心深處也依舊有自卑。在《人物》雜誌的採訪中他直言「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更強烈地想起小時候的事情,挺難受的。我很想把現在的錢寄給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我希望他變得有錢,那樣就不會自卑,生活會過得開心一點。」但他也談到了「但我覺得萬事萬物都是修行,童年經歷讓我不自信的同時,也造成我敏感的性格,觀察事物更加仔細了。如果沒有這些經歷的話,我也寫不出深刻的故事。」
萬事萬物都是修行,是強者在完成自我實現後的心得體會。但是對於成長期的少年兒童,要有如此大徹大悟實在不易。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內心有隱秘的角落但他們同樣渴望陽光與愛。作為家長,就如過來人紫金陳所說
「成年人應該提高自己的認知,不要認為孩子小,不懂,其實都懂,只是不說出來而已,我們成年人對孩子的外部環境才是最根本的。父母離婚與否是客觀存在,無法改變,我也不贊同要為了考慮孩子而勉強為難的婚姻,但是父母的關係和給予孩子平等的關心和愛才是最重要的。與此同時,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你如果以平等的姿態平心靜氣講道理,其實孩子都懂。」
平等的關心與愛,是遠離惡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