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外國電影的中文譯名,逼格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2021-01-08 斯巴達之子Dante

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實從一些外國電影的中文名字就能看得出來。其中不乏一些經典的好萊塢電影,你知道它們原來的英文名是什麼嗎,拿來和它們的中文名比較一下,有的逼格完全不同。不得不說,一些優秀的外國影片真的是被名字耽誤了。

先來看看一部美國影史經典傳記電影,它直接就以主人公的姓名作為英文名《Forrest Gump》。但在中國人看來,這樣的命名逼格實在有點不夠啊,於是就幫它想了一個中文名《阿甘正傳》,雖然改動倒是不大,但中文名一看就能知道電影的主旨了,原來是在講述阿甘一生的經歷啊。

如果說《阿甘正傳》的改動還不夠的話,那再來看看這一部同樣是以主人公姓名命名的電影《Lucy》,乍看之下,你是不是以為它跟《阿甘正傳》一樣是一部講述一個叫Lucy的人的傳記片啊?其實不然,它是一部科幻動作片,說的是一個叫Lucy的女子誤打誤撞攝入了一種毒物,導致大腦功能被完全開發,具有了超能力的故事。這樣的英文名顯然是不符合中國人口味的,於是,當它引進內地是,中國人便給它起了一個直入主題的名字——《超體》,沒錯,就是「寡姐」斯嘉麗演的那部。

繼續,再來一部以主人公名字命名的電影——《Léon》,沒錯,說的就是主人公Léon的故事。但這樣區分度不明顯啊,難道又是一部傳記片?於是,為了彰顯它的經典,國人給它起了一個逼格超高的中文名《這個殺手不太冷》!沒錯,就是那部豆瓣9.4分的經典動作片。怎麼,是不是一看名字就有點想看的衝動啊?不知各位看過沒?

好的,說完以名字命名的電影,接下裡看看其他的幾部。

2017上映的一部電影,它的英文名叫《Get Out》???什麼玩意?滾出去?出去?這樣的名字怎麼吸引得了中國觀眾呢,中文名必須起得更有範啊,於是,《逃出絕命鎮》來了!說的就是一個黑人男主人公落入一個針對黑人的陰謀裡面,然後拼死逃脫的故事。這部電影確實不錯,連奧斯卡提名都拿到了。

接下來這部就厲害了,《The Bourne Identity》,伯恩的身份。嗯,其實還是能看明白的,不就是圍繞著一個叫伯恩的男子,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來展開嘛。不過,這樣的名字還是太過平淡,對國人來說還是不夠的,於是大陸就幫它起了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諜影重重》!怎麼,一看名字,緊迫感,興奮感一下就來了。現在都已經拍成系列了,就是那部和《007》《碟中諜》並稱影史三大諜戰片的經典諜戰電影。

還有一部經典動作片,現在第六部都準備開拍了,《Die Hard》,一看名字你肯定一頭霧水吧,啥玩意?要死就死的轟轟烈烈?其實這個名字還是蠻符合電影的氣質的,只不過在國人看來確實沒啥辨識度,所以試試這個名字怎麼樣?《虎膽龍威》,無法言表的霸氣,不愧是影史最厲害的動作片之一。

接下來說說一部經典恐怖片,這部片的英文名非常短,就一個詞,《It》,它?哪個它?對國人來說確實雲山霧罩,這片子它要說些什麼完全不明白。但要是看到這個名字你立馬就有興趣了,《小丑回魂》。沒錯,去年還曾翻拍過,效果非常好。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最後壓軸的來了,《Ghost》,沒錯,就一個詞,幽靈。難道是部恐怖片?其實不然,它是一部愛情片,還非常的經典,曾經感動了無數世人。顯然,如果中文名直接譯成《幽靈》肯定是不夠逼格的,於是,國人給它起了一個無比纏綿,浪漫,悽美的名字——《人鬼情未了》!佩服

你還知道哪些好萊塢電影的經典中文譯名,歡迎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你中意否:外國電影中文譯名
    細心的人們發現,有的電影名稱與其內容似乎不那麼貼近。比如,正在上映的美國影片《颶風營救3》,從名字上看,像是一部描寫自然災難的電影,其實講述的是一名超級特工如何探求殺妻真相、拯救女兒的故事。由此,引發了網友關於外國電影名稱如何翻譯成中文的話題。
  • 大明風華油管翻譯怎麼回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大明風華油管翻譯怎麼回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時間:2020-01-04 13:34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明風華油管翻譯怎麼回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近期,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大明風華》正在湖南衛視熱播,在油管上也挺火的,因為油管上多為外國觀眾,因此《大明風華》就需要漢譯英了
  • 被中文譯名耽誤的高分電影,你看過幾部?
    一部電影是否能否抓住觀眾眼球,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靜心觀看,很大程度取決於這部電影的海報,預告,還有中文譯名。一部優秀電影的逼格能從電影名字體現,一部高分電影的魅力由電影名字彰顯,因此外國影片的中文翻譯顯得至關重要。接下來讓我們盤點一下因為爛的中文譯名而錯過的高分電影。
  • 被中文譯名玩壞的高分電影,你看過幾部(四)
    一句火遍歐美大陸的中國歌詞,一句話彰顯大雪紛飛中人的孤寂與蒼茫,再次展現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而接下來的電影譯名則可能會讓部分觀眾虎軀一震。雖然該名與電影劇情沒有偏差,但在一些優秀的譯名的襯託下顯得略微逗趣。
  • 《何以為家》票房近4億,電影的中文譯名到底多重要
    (馬太福音 11:23 和合本)故此,「迦百農」在基督教文化中有「不知悔改之地、罪惡之地或被詛咒之地」的含義。所以《迦百農》的原片名在西方國家既能與其宗教文化相符,又能夠體現出電影中的難民元素,導演取此片名可謂用心備至。但同樣的片名拿到中國文化語境下就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迦百農」是啥?海報中這個小孩兒的名字?這就體現出「何以為家」這個中文譯名的妙處所在。
  • 電影譯名從何來?
    譯名是觀眾接受外國電影的第一步  電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豐富著人們的文化生活。電影院裡可選的電影越來越多,國產電影和外國電影同時放映,好電影與爛片混雜在一起,一時間令人眼花繚亂,不得不在觀影之前做一番細緻研究。如此看來,電影的名字便是它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能夠引發觀眾許許多多合理的遐想。  所以,一個好的電影名字就顯得尤為重要。抓人眼球、令人眼前一亮的電影名,更容易調動觀眾觀影的興趣。
  • 中文刺青已被外國明星玩壞了
    去年被網友吐糟得不亦樂乎的外國明星的刺青恐怕就是賈斯汀•比伯胸前的漢字 --- 「慫」了,比伯還認為它的含義是「follow your heart
  • 冬不冬晴寶貝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冬不冬晴寶貝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時間:2020-06-07 18:43   來源:新趣頭條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不冬晴寶貝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文字也是有很多層意思的,有時候說話都是需要一點技巧的,三不知就被別人帶著跑了
  • 電影中文譯名「套路」深
    各個國家和地區引進影片時,由於語言習慣和語言環境的不同,往往在片名翻譯上各顯「腦洞」,其中一些票房火爆的佼佼者,成了其他同類型電影譯名的「模板」。    在中國,發行商喜歡用觀眾已有印象的「熱門IP」翻譯片名,這當中最知名的或許要數「總動員」系列。1995年,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玩具總動員》在中國大陸上映,成為「總動員」熱潮的開山之作。
  • 迪士尼電影中日譯名大對比
    在之前的推送中我們介紹過一些電影的中日文譯名,雖說日本引進外國電影時取名多採取直接音譯的方式不過也有一些並未直譯的特例。
  • 讓你哭笑不得的外國電影英文翻譯
    細心的人們發現,有的電影名稱與其內容似乎不那麼貼近。比如,正在上映的美國影片《颶風營救3》,從名字上看,像是一部描寫自然災難的電影,其實講述的是一名超級特工如何探求殺妻真相、拯救女兒的故事。由此,引發了網友關於外國電影名稱如何翻譯成中文的話題。
  • 外國電影名譯成中文的時候,有哪些講究?
    譯名是觀眾接受外國電影的第一步電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豐富著人們的文化生活。電影院裡可選的電影越來越多,國產電影和外國電影同時放映,好電影與爛片混雜在一起,一時間令人眼花繚亂,不得不在觀影之前做一番細緻研究。
  •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成語大全及解釋,家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成語大全及解釋,家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二年級下學期即將結束,部分地區學生已經結束了本學期的學習,並開始進行三年級的預習了。對於三年級語文的預習,其實也沒必要完全把課文內容提前學了,但是可以把基礎知識學會。
  • 《變形金剛》引發兩岸三地電影中文譯名大PK
    變形金剛差「譯」》,引起兩岸三地關於外國譯名的討論。直譯好還是意譯好?擎天柱好還是柯博文好?貝克漢姆好還是貝克漢好?且看來自大陸、香港、臺灣三位影評人對本地譯名特色的觀察分析。   大陸   ● 直譯往往力不從心   ● 四字譯名走紅批片   你看過《懷疑》、《滑鐵盧的橋》、《偉大的瓦爾茨》、《隨機收穫》這幾部經典電影嗎?哪尼,你確定是經典?
  • 電影譯名從何來?烏瑪·瑟曼的《千鈞一髮》字面意思竟然是這個
    譯名是觀眾接受外國電影的第一步電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豐富著人們的文化生活。電影院裡可選的電影越來越多,國產電影和外國電影同時放映,好電影與爛片混雜在一起,一時間令人眼花繚亂,不得不在觀影之前做一番細緻研究。
  • 那些超經典的中文神翻譯,漢語真是博大精深
    它的博大精深為世人所公認,同一個意思,漢語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不僅如此,對於一些英語,漢語還能形象生動地翻譯出來,甚至賦予它漢語所特有的深層意蘊。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經典的中文翻譯,讓人不禁感嘆,漢語還真是博大精深!
  • 《花木蘭》:為中華文化傳播出了貢獻,卻因為語言問題就慘遭差評
    作者/鄭小弟我最近也去把《花木蘭》這部電影看了,確實語言問題在我們中國人看的時候確實有點彆扭,但是不得不說確實很客觀的在傳播中國文化,沒有像很多外國電影對中國人的無腦黑,這點就非常好評了。也不是像很多電影直接請外國人拍中國的故事,特別是那些外族演員,健碩的體軀,粗獷的臉龐,很符合遊牧民族的形象。
  • 那就對了,漢語太博大精深
    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兩岸三地文化同種同源,一脈相承,但由於歷史原因,三地的話語體系和語言表達習慣存在明顯差異,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日常交際語中,也體現在書面用語,在外國電影譯名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1.同一部電影三種譯名電影名的翻譯歸根結底是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但又不局限於字面上的對應。譯者往往會根據電影的內容和主題對電影名進行加工,也會根據觀眾的認知和喜愛偏好做出一定的調整。大陸、香港、臺灣三地身處中華文化大環境之中,文化氣質和形象各具特色,從一部電影的譯名中就能窺見一斑。
  • 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無論是中國孩子還是外國網友,「阿木爺爺...
    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只要有人對木工技藝感興趣,我就願意一直拍下去,讓更多人了解木工技藝,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王德文說。2017年,王德文從山東搬到蒙山縣陳塘鎮隨兒子定居後,有一次給小孫子削了一個木陀螺,孩子的笑容喚醒了他重拾木工製作的想法。於是,他專心研究起了從前沒有機會做的精巧工藝品。
  • 娛樂知乎為什麼你總在外國電影聽到「假中文」
    像是中文老司機《殭屍肖恩》男星西蒙-佩吉,能寫出「祝您闔家歡樂,身體健康,萬事順遂,新年快樂」這樣的吉祥話。「精靈王」李-佩斯還能舉著自家養的大公雞錄一段「新年快樂」。講幾句中文,是外國友人來中國「圈粉」的必要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