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樂:一首《清淨法身佛》,帶你回歸生命的純淨!

2021-03-02 禪者Changer

音樂 | 靜心 | 冥想 | 療愈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這是一首鋼琴為主的曲子,勝在靜心,寧心,養心。旋律採用佛曲《清淨法身佛》,由古箏與鋼琴,笛簫奏響,請聆聽:

典雅、清麗、靈秀。如水墨丹青,從容鋪排,緩緩延展,嫋嫋升騰……

曲子無爭,安安靜靜地流淌,潤物細無聲,滲入我們心中最溫柔、最溫軟的內心深處。

樂曲融合了現代樂器的靈性與冥想音樂的神性,呈現心靈音樂難得一見的豐富層次。

每一個音符都在蕩滌著心靈的塵埃,給心靈疲憊的你帶來一絲感動與共鳴。

清淨法身佛,謂吾人之身即是如來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淨,並能生出一切諸法。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一切物象、心念等,都是法身所現。

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心即佛心,但因無明障蔽,所以眾生不能自見其本,自清淨與佛無異之法身。

清靜的生活,沒有張揚的幸福,亦沒有幸福的張揚,只有淡淡的相守。心靜,應該是繁複後的至簡,波瀾中的淡定。

紅塵靜心,掬一捧從容,守一份清靜;舍一份躁動,得一顆禪心。

編輯|焱開

審稿|建君 政潮

來源|療愈音樂(ID:liaoyuyinyue)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能靜觀音

本周我們一起共修《心經》

《心經》是記錄釋迦牟尼佛向其舍利子講述,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蜜多、專注思惟觀修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

把六百卷《大般若經》濃縮為五千字的是《金剛經》;再把五千字的《金剛經》,濃縮為二百多字的是《心經》。

《心經》宣揚空性和般若,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

點擊閱讀:《心經》到底講了什麼?看完這篇就懂了!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Changer邀請您每晚21:00,

我們一起共修15分鐘,

讓我們一起震撼共修!

共沐佛光,同沾法喜,

共同回向,福慧安康!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共修感受!

相關焦點

  • 「清淨法身佛」,這五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的生命旅途中,會有很多的遺憾。比如,從世俗的角度來講,錯過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錯過了良好的商機、錯過了高薪工作的好時機等等,都可以算是遺憾。在佛教裡,有一種遺憾叫做不識本心:自心本是無戲論的法身自性,淪陷在迷亂輪迴淤泥中,委實可惜。心的本性是佛性,心的本性是法身。何謂法身?佛有三身:化身、報身、法身。
  • 何為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
    在談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之前,我們先來了解自己的法、報、化三身。法身是什麼?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就是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去不來、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這念心。 法身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本來具有的,不需要修,只要你悟,悟即見自己本源自性清淨的法身佛。 法身空寂,本自清淨,周遍含融,能生萬法。
  • 什麼是法身佛?化身佛?報身佛?
    在談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之前,我們先來了解自己的法、報、化三身。法身是什麼?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就是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去不來、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這念心。這念心能見、能聞、能知、能覺,而一切千變萬化的世界都呈現在這念心中;這都是法身含融一切的顯現。因此這念永不斷滅的心,就是我們法身。法身普賢王如來一般人總以為未出生前,自己不曾存在過;而一口氣不來之後,自己也將消失於無形,認為生命就是從生到死這幾十年的經歷。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
  • 何謂法身佛?報身佛?
  • 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分別是什麼意思?
    一般眾生若有機會見到佛,通常是見到化身佛或應身佛。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化身佛是佛所變化出現之影像,是為了眾生的需要才出現。報身佛是指莊嚴報身,或者說圓滿報身。如毗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圓滿報身,現正在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一般眾生並沒有機會看到。
  • 佛有三身: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報身佛(盧舍那佛),應身佛(又稱化身佛,即釋迦牟尼佛).
    法身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本源,就是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去不來、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第八識(也叫阿賴耶識,亦名如來藏),他就是《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心,第八識生萬法而不執取,恆常清靜。
  • 何謂報身佛,法身佛及應身佛?
    報身佛:盧舍那佛,義曰:光明遍照,又作「淨滿」。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萬行功德而顯佛之實智也。對於初地以上菩薩應現之報身,報身處於實報莊嚴土。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為即是中道之理體也,佛以法為身,故稱法身,法身處於常寂光淨土。其實十方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法身象徵了世間宇宙的一切法皆有此出。
  • 組合音響 | 回歸經典CD時代,享受高品質的原聲禪樂
    而這一切都對禪樂的音質提出極高的要求,普通網絡下載的數碼音樂已很難再滿足需求,或許是時候回歸那經典的CD時代。 CD組合音響 | 享受CD帶來的原聲音樂原價:1298元   限時折扣:899元 特別是對於喜歡禪樂的人來說,聆聽禪樂CD不是單純聽音樂那麼簡單,而是通過那清晰細膩的音符,將閒落的思緒引向了一個淡雅閒靜的禪境。也許,苦苦尋求高品質禪樂的你,距離「禪樂入境」差的只是一臺CD機。
  • 高品質「組合音響」 | 回歸經典CD時代,享受高品質的原聲禪樂
    而這一切都對禪樂的音質提出極高的要求,普通網絡下載的數碼音樂已很難再滿足需求,或許是時候回歸那經典的CD時代。 CD組合音響 | 享受CD帶來的原聲音樂原價:1298元   限時折扣:899元 特別是對於喜歡禪樂的人來說,聆聽禪樂CD不是單純聽音樂那麼簡單,而是通過那清晰細膩的音符,將閒落的思緒引向了一個淡雅閒靜的禪境。也許,苦苦尋求高品質禪樂的你,距離「禪樂入境」差的只是一臺CD機。
  • 佛教常見名詞:化身、應身、法身,《金光明經》中有詳細解釋
    這時,虛空藏大菩薩於大眾中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以上妙金寶花所制的寶幢、幡蓋供養佛陀,對佛問道:「世尊!大菩薩對於如來甚深秘法應如何如法修行?」佛陀回答:「善男子!你要仔細聽聞,認真思惟,我現在為你分別解釋。」
  • 心中有佛即佛心,心有善念即佛念
    心中有佛即佛心,心有善念即佛念。多行善事,遵紀守法,孝敬父母,敦親睦鄰,友愛他人。心中不存惡念,常與人為善,時時處處換位思考人生的命題,領悟人生真諦,意即覺悟人生,此乃與佛繫結緣,因此而覺悟,此乃佛系人生之首要。佛即大徹大悟,有覺性之人,因與佛有緣,因而覺悟。
  • 什麼叫法身、報身、應身?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宏海法師講解106什麼叫做報身呢?就是阿彌陀佛修因,我們每天都在修行,都在修因,因種下去熟了,果才叫圓滿。所以把因不斷地修,積攢到最飽滿的時候,體現的就是他圓滿報身。這種圓滿報身在整個色法宇宙裡是最清淨、最莊嚴的,任何色身都比不過他,叫圓滿報身。
  • 什麼是「二佛、三佛」?【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這是「不生示生,不滅示滅」的境界,釋迦牟尼佛那本體的法身──真身的佛,也沒有動。所以你不要以為佛和我們眾生是一樣,佛到這世界上來,不是像我們這麼來的;釋迦牟尼佛在他母親腹裡,已經就為天龍八部、人、天而說法了。三佛,也叫三身如來;佛也有三身,三身也就是三佛。三佛,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過去是已成的佛,現在是方才成的佛,未來是沒有成的佛。
  • 【名人與佛】佛樂歌手黃思婷
    黃思婷的歌聲讓人有如置身一片開闊的綠地,自然中帶給人寧靜與平和。  黃思婷覺得有道理,接觸佛經,後來又聽了宗教音樂,更讓她心情平靜許多,因此她才會建議唱片公司,推出了這張「心靈音樂」專輯。「情緣」專輯頗有世界音樂的味道,黃思婷不僅首度唱起國語歌,還將「綠度母」、「六字真言」編入歌中,還將清淨法身佛的原曲填詞成主打歌「情緣」。  她還創作一首「勇氣」,鼓勵自己面對各種困難。
  • 曼茶羅,世間最清淨的供養
    ● 化身曼茶羅化身曼茶羅,表示一位化身佛所化的世界。像釋迦牟尼佛,就是在眾生面前顯現的殊勝化身佛。觀修時,觀想將他所化世界中的一切微妙供品,全部供養給所修對境——五部佛或皈依境等。● 法身曼茶羅將無生法界安立為曼茶羅的基盤形象,所顯現的四相等一切分別識聚,安立為一個智慧供堆的形象,以此供養上師法身尊眾,這就是殊勝法身曼茶羅。
  • 佛教常說的「三身佛」是哪三身?
    佛教常說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稱為法身,智法之聚集稱為報身,功德法之聚集稱為應身。又作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法佛報佛應佛、法身報身化身、法身佛報佛化佛、法佛報佛應化佛、真身報身應身、自性身滿資用身化身、自性身應身化身、法身應身化身、法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自性身食身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應化佛、佛所見身菩薩所見身二乘凡夫所見身。
  • 《六祖壇經》: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驕狂染,從前所有惡業驕狂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簡介
    此唐卡即表現藏傳佛教金剛界(vajradhatu)五智如來,能夠成就五種智能和提供冥想的五位佛。 此唐卡中央為大日如來(Vairocana),又作毗盧遮那佛。法身裝束,膚白色,雙手胸前作講經印。代表清淨人的痴心之毒,將色蘊轉為法界體性智慧。 最左為東方不動如來(Aksobhya),又稱金剛不動佛,阿閦佛,是東方妙喜世界的教主,為藏傳佛教金剛界五智如來中的東方如來。
  • 慧律法師講解金剛經: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至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你可以用莊嚴的三十二相見到真正的佛嗎?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在這一段是告訴我們:法身無相。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啊?可以以三十二相,見到每一個人的清淨自性嗎?可以看到真正的釋迦牟尼佛嗎?須菩提說:如是如是,可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 佛說:隨其心境,則佛土淨。清淨心生智慧,純善心生福德
    才走了三五步,雪峰禪師又說:「喂,你的袈裟拖在地上了!」玄機比丘尼連忙回頭看自己的袈裝。雪峰禪師哈哈大笑說:「好一個寸絲不掛!」佛說:「隨其心境,則佛土淨。」清淨心生智慧,純善心生福德。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