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文化聚沙成塔 浙江象山精耕細作傳承海洋活態基因

2021-01-10 網易

2020-09-15 16:52:3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舉報

  

  活動現場。 林波 攝

  活動現場。 林波 攝

  中新網寧波9月15日電(記者 林波)海鹽曬鹽技藝、徐福東渡傳說、漁民開洋謝洋節、象山漁民號子……在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的版圖上,散落的漁文化串珠成鏈、聚沙成塔,傳承著海洋活態基因,訴說著別樣的生態保護故事。

  「正因為擁有獨特的海洋資源,積累了豐富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象山成為了全國惟一的海洋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並於2019年入選首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9月15日,在浙江省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現場會上,象山縣委副書記、縣長包朝陽表示,該縣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為浙江乃至全國文化生態保護貢獻象山經驗。

  

  活動現場。 林波 攝

  眾所周知,象山三面環海、兩港相擁、一線通陸,海洋資源豐富多樣,文化生態獨特,世代象山人傍海而行、倚漁為生,孕育形成了漁文化、海防文化、海峽文化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

  據了解,象山縣於2010年6月獲文化部批准建立海洋漁文化(象山)生態保護實驗區,成為全國惟一個以海洋漁文化為保護內容的國家級生態保護實驗區,也是浙江省惟一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2013年2月,《海洋漁文化(象山)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獲文化部批准實施。

  「加強瀕危項目搶救保護。」象山縣副縣長鈕晶瑩表示,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上,象山注重實踐傳承,延續海洋漁文化歷史文脈,「我們把非遺項目、傳承人、傳承基地進行綜合性保護,三者相互依存、利益共享、責任共擔。」

  與此同時,象山縣緊扣總體規劃要求,堅持「見人見物見生活」建設理念,圍繞漁字文章,不斷強化整體保護,重視傳承傳播,推動海洋漁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走進位於象山縣石浦鎮的中國海洋漁文化館,從「海史遺珍」「海絲遺船」,到「石浦魚市」「漁家印象」,再到「漁光重現」「漁家信俗」,每一層展館內海量的海洋漁文化實物遺存,充斥著濃鬱的漁區民俗氛圍。

  不僅於此,該漁文化館還運用AR技術、裸眼3D技術開發沉浸式項目,再現漁家生活場景。

  「難以想像這原來是一個破舊的冷凍廠,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濃濃的漁文化氣息,還原了我們的海洋世界。」在參觀完這座「神奇」的中國海洋漁文化館後,當地民眾李成凱如是說道。

  這是象山打造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中的一幕。

  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上,象山注重整體保護,改善海洋漁文化發展環境。以石浦—東門島核心保護區為例,象山投入2.1億元,建設國家級海洋漁文化生態保護區展示館,集漁文化展示、非遺傳承、創意孵化、文創體驗和研學培訓為一體。

  目前,海洋漁文化(象山)生態保護區建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後被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漁文化之鄉、省級非遺保護綜合試點縣。(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蘇州運河文化遺產活態傳承保護之思考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大運河文化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要按照「河為線,城為珠,線串珠,珠帶面」的思路,構建具有經濟文化影響力的空間格局框架。蘇州作為運河「線」上的重要一「珠」,如何利用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勢,重塑蘇州「運河城市」新名片?
  • 象山美景美食等你來品鑑
    8月3日下午,第二十三屆中國(象山)開漁節暨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會在半邊山皇冠假日酒店召開。本次活動由象山縣人民政府、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由第二十三屆中國(象山)開漁節執委會辦公室、象山縣旅遊發展中心、象山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
  • 這個夏天,一起去象山趕海吧!
    7月27日下午,由象山縣人民政府,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象山縣旅遊發展中心、象山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的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親子趕海季推介會在浙江杭州圓滿舉行。本次象山「北緯30度 最美海岸線」親子趕海季推介會上,象山重點推出了6條親子趕海旅遊線路,其中既有玩沙戲水的「趕海親子遊線路,也穿越古今的影視親子遊線路,以及體驗海島民宿的漁文化親子遊線路。
  • 伏休已至,象山海陸聯動嚴打各類涉漁違法行為!
    5月1日12時起,象山2782艘漁船進入伏休期。4月30日上午,寧波市2020年海洋伏季休漁暨中國漁政亮劍2020海上執法行動在石浦漁政碼頭正式啟動。伴隨著汽笛聲,8艘執法船艇浩浩蕩蕩開出石浦港……為即將到來的伏季休漁做好準備。
  • 象山東門漁村、奉化桐照村 獲評全國「最美漁村」
    本報訊(記者沈孫暉 通訊員陳冠 嚴世君)記者近日從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7年休閒漁業品牌創建主體認定名單的通知》中獲悉,我市象山東門漁村、奉化桐照村獲得全國「最美漁村」稱號。此外,奉化翡翠灣海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翡翠灣基地)獲評全國精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    東門漁村位於石浦港畔東門島上,面積約2.8平方公裡。
  • 「明德風苑」蔡少華:堅持守正創新、活態傳承把時代感注入傳統文化
    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發時代之先聲。早在1956年1月,為響應黨中央反對官僚主義作風的號召,浙江國風崑蘇劇團在杭州上演新編崑曲《十五貫》,這齣戲反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引起轟動後受邀進京演出。
  • 象山縣召開文化基因解碼工程專家座談會「圖」
    2020年12月21日下午,象山縣文化基因解碼工程專家座談會召開,象山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邀請了23位在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文史方面有深入研究的本土專家與會座談。會上象山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文化基因解碼辦主任沈穎洪介紹了文化基因解碼工程提出的背景、重要意義以及我縣文化基因解碼工作方案。
  • 浙江象山東門漁村、石浦漁港、溪口古鎮三日遊-顥櫳國旅
    D1:上海早6:45人民廣場出發(具體地址以導遊通知為準)前往象山,中餐後前往【東門漁村】東門漁村山海兼備,風光旖旎,海防歷史悠久,島上古蹟、古貌、人文景觀眾多,海洋文化歷史遺存豐富
  • 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這6大旅遊線路你喜歡哪條?
    在象山,一條最美海岸線串起了各色美好出遊體驗。下午(8月3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暨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會,在半邊山旅遊度假區舉行。每年一屆的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開創了中國獨一無二的海洋慶典活動,集文化、旅遊、經貿活動於一體,具有濃鬱的漁鄉風情和海濱旅遊特色。
  • 浙江:用工藝美術基因打造中華文化國際品牌
    浙江,人傑地靈,雅韻流芳,經過時間長河的積澱,有多個省級、國家級、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至今。  40年前,浙江省工藝品進出口有限公司誕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40年來,公司憑藉自身的「工藝美術基因」和「國際國內貿易經驗」,始終服務於工美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致力於打造各類藝術品的展示、收藏與交流平臺,浙江工藝大廈收藏廳成為浙江省工藝美術文化重要的宣傳展示窗口。  走在建設「文化強省」的前列  12月18日,浙江省工藝品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工藝」)成立40周年大會在杭州舉辦。
  • 浙江象山縣有一個沿海小鎮,人口10萬,素有「浙洋中路重鎮」之稱
    石浦鎮,浙江寧波市象山縣下轄鎮,地處浙江中部沿海,象山半島南端,位於東經121°48ˊ-121°57ˊ,北緯29°08ˊ-29°013ˊ,北接新橋鎮、定塘鎮等鄉鎮;西扼三門灣;南與鶴浦、高塘隔港相望;東臨大目洋、貓頭洋,素有「浙洋中路重鎮」之稱。
  • 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產業趨藍 向海圖強
    浙江在線12月20日訊(記者 應磊 共享聯盟象山站 陳光曙)50多米全自動生產線,一頭「吃」進各種原材料,經過裁剪摺疊等工序,幾分鐘後另一端就「吐」出一支反滲透膜元件。日前,位於象山的中化膜產業生產基地和膜研發創新中心項目一期進入試生產。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年產22萬支反滲透膜,主要面向工業超純水、工業汙水以及飲用水處理三大領域。
  • 最高獎勵60萬元 象山出臺政策重金扶持海洋運輸業
    原標題:最高獎勵60萬元,象山出臺政策重金扶持海洋運輸業   對首次獲得年度省
  • 2020年,「天然氧吧」象山歡迎全國醫護人員來「洗肺」!
    象山縣地處長三角南緣、浙江中部沿海,位於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三面環海,兩港相擁,海岸線長988公裡、島礁656個,海洋旅遊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素有「東方不老島、海山仙子國」、「天然氧吧」之稱,是全國生態示範區、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首批浙江省旅遊經濟強縣、首批浙江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 快和中國「潮叔」張雙利、知名主持人王虹一起打卡詩詞象山!
    ↓點擊播放視頻↓詩詞朗誦:知名演員張雙利、原空政文工團副團長王虹詩詞作者:陳躍翔、胡雪梅、謝為群、一耕、陳先松、葉敏傑、蔣裕鴻、伊建新出品:象山縣漁文化研究會古體詩+漁文化,看象山漁民如何開漁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詩詞凝練而傳神,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
  • 紀錄片《西茂的婚禮》活態傳承...
    同時,多年來一直鍾情於裕固族民俗活態傳承的張掖本地導演王旭東和他的團隊,對這場婚禮的準備到舉行進行了全程拍攝,於是,紀錄片《西茂的婚禮》應運而生,並於7月31日在張掖市肅南縣成功舉辦了首映式。首映式現場的座談。
  • 紀錄片《西茂的婚禮》活態傳承國家級...
    同時,多年來一直鍾情於裕固族民俗活態傳承的張掖本地導演王旭東和他的團隊,對這場婚禮的準備到舉行進行了全程拍攝,於是,紀錄片《西茂的婚禮》應運而生,並於7月31日在張掖市肅南縣成功舉辦了首映式。首映式現場的座談。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範海瑞 攝裕固族傳統婚俗是2010年第三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文化傳承項目。
  • 寧波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2018年底,以象山為主體的國家級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成功獲批,該縣開始謀劃藍色經濟發展大文章,加快探索以海洋經濟為底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一批以海洋裝備、新材料製造等為代表的臨港工業主體。
  • 霞浦縣三沙漁業協會:三沙鎮千年漁耕文化的傳承綻放初華
    福建霞浦三沙鎮舉辦的「感恩海洋,開漁同慶」開漁儀式暨休閒度假旅遊直播推介會已於8月1日 圓滿成功舉辦。雷書記對活動致辭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方代表,三沙漁業協會郭秘書長表示,三沙鎮漁業協會成立已有百年,一直將生態文明建設及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於發展過程中,親身力行,保護海洋環境。
  • 「來象山真是大開眼界」 香港美食文化尋訪團,來象尋訪海鮮美食文化
    5月18日,一批來自香港的特殊客人來「東方不老島」——象山,開展了美食文化尋訪活動。這批特殊的客人是由香港經濟日報麥華章社長帶隊、多名香港知名美食家組成的「香港美食文化尋訪團」。寧波市文廣旅遊局局長張愛琴介紹,此次活動借著5·19中國旅遊日的東風,請香港的美食文化尋訪團成員們感受一下寧波的「詩和遠方」。18日一大早,尋訪團就向著象山石浦出發,去探尋「象山海鮮」為何那麼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