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英文星報,魔都最in的雙語資訊平臺
白米飯,矯情起來,比什麼都酷。那麼我大上海到底有哪些好吃的飯呢?
小星星在《申》報上看到這篇推薦有銷魂飯、黃金飯、貓咪飯、彭于晏飯,還有,豬油飯、魚翅飯、煲仔飯、石鍋飯…… 轉給你們看看吧!
「黯然銷魂飯」
探店 | 翠豐園
地址 | 陝西南路145號
沒錯,就是《食神》那碗飯。久聞魔都有一碗黯然銷魂飯,被譽為「周星星附體」,誘惑無數粉絲「拔草」。臨近飯點過去,必定「長龍」。
咬上一口,味道出來了,叉燒呼呼熱,軟嫩多汁,不像別家的又涼又柴。一打聽,用了上等梅頭肉,肥瘦相間,下醬料烹製5小時出爐。難怪了,要知道一頭豬只有兩條這樣的肉呢,肉頭細嫩,夾帶「雪花」,熱煮後化成油脂,拌入米飯油光錚亮。更妙的是,淋上去的秘制醬汁,香氣襲人,細細一看,擱了油炸的洋蔥末,真是把電影裡的那碗飯還原到99%。
八卦一下:老闆是香港人,周星馳的粉絲,在銅鑼灣吃著燒臘長大。來上海工作,走遍大街小巷,找不到正宗味道,乾脆自己開店。原先在浦東,叫「銅鑼灣三記」,專做港式燒臘。後來不曉得什麼原因,老闆帶著舊班底,搬來市中心,還請了知名設計師Baptiste Bohu,立馬王寶強變馮紹峰,愣是把茶餐廳給升華了。
「醬油貓飯」
探店 | DEMOCAFE
地址 | 興安路139號
「貓飯」,不是給貓吃的。看過《深夜食堂》,都曉得美幸最喜歡這碗飯,如今在魔都也能吃到。Demo Café,白天是咖啡館,晚上是夜排檔。店長月野先生,親手製作各種美食,包括著名的「貓飯」。薄薄的鰹魚屑,放在熱騰騰的白米飯上,再淋上一些海鮮醬油,便如花般輕盈舞動。這麼一碗飯,還未入口,也是醉了。
有人不屑:哼,不就是醬油飯麼!沒錯,然而簡單也是一種風致,米粒飽滿,鰹魚清香,醬油鹹鮮,搭配一碗味增湯,深夜飢腸轆轆之時,把腸胃照顧的「妥妥滴」。遇上胃口大的,點「黃油貓飯」,黃油包裹住粒粒米飯,珠圓玉潤,濃香四溢。若是問我什麼味道,《武媚娘傳奇》看過沒,就是那感覺。
解釋一下,為何叫「貓飯」:因為貓愛吃鰹魚,以前人們常用鰹魚混合剩飯剩菜餵貓,後來考慮高鹽分有礙貓咪健康,所以都改餵貓糧了。
「霓虹黃金飯」
探店 | SMALL SPICE
地址 | 淡水路250號
這碗號稱「兩個人幹不掉」的咖喱蛋包飯,出自一家25 平米的小店。老闆Hiro,地道「霓虹人」,不過人高馬大,超乎我的想像!他來上海6年了,當初幹的可不是這行,後來突發異想,辭職開了咖喱小店。
招牌就是咖喱蛋包飯。咖喱飯自然想到壱番屋,太有名了,全球1700家店呢,可中央廚房配送,做出來都一個味道。Hiro不一樣,只開一家店,用的咖喱,不是市面上的大路貨,而是自己熬煮,每一鍋都要花上三天時間,而且只做三種口味,牛肉、豬肉和蔬菜。
吃飯,「霓虹人」就是認真,不僅自製咖喱,居然還拿蘭皇蛋做蛋皮,那個可以生吃,老貴的。看著這金燦燦的「黃金飯」,心想那得用上幾個蛋,立馬覺得自己賺了。味道如何呢?趁熱在中間劃開蛋皮,肉香米香咖喱香,隨即湧出,勾起饞蟲無數。嘗了一口,果然與眾不同,咖喱不是糊狀,而是細微的顆粒感,與舌尖繾綣,相當特別。
「腊味煲仔飯」
出品 | 百勝娘舅
地址 | 陝西南路11號
老娘舅開的店,經常可以看到他在店裡端盤子。對於開飯店,老娘舅是這樣說的:「我開飯店不是為了大富大貴,只是希望大家能吃到好吃的米飯,因為我最愛吃米飯。」小店向來低調,不做營銷不做推廣,幾乎都是朋友口碑相傳。
老黃對於食材的考究,那是出了名的。店雖小,但每一樣食材都是經老黃之手親自挑選的。照他的話來說:「店裡每一道菜都是我自己愛吃的,才能讓朋友來吃,不好吃那是坍自己臺。」就拿腊味煲仔飯來說,為了還原澳門老店百勝食家的原汁原味,從臘腸到米飯,都是花費了大力氣從澳門找回來的地道原材料。腊味必須是用最好的豬肉手工製作;而煲仔飯的靈魂——大米,也是進口來的,國內根本找不到符合要求的米。
這種米味特別濃鬱,煮出來有種獨特的飯香,而且吸水性好,與腊味同煮,油潤鹹香,相當入味。更特別的,飯粒還夾帶著脆脆焦焦的小鍋巴,吃起來很過癮。這樣的食材組合在一家只有40個平方的快餐式小店裡真的很少見,而28元一份的價格也是良心價。從老饕到老闆,老黃賣的是情懷。
「彭于晏的飯」
探店 | 一起牛油果餐廳
地址 | 襄陽北路100號2樓
小鮮肉的粉絲,先別激動,這不是彭于晏喜歡的飯。因為「小彭彭為保持身材,幾乎不吃飯滴」。那麼,到底跟他有何關係?老闆出來解釋:這個飯,和彭于晏一樣,都有胸大肌!呃,在場的小夥伴們,瞬間「石化」了。
端上來一瞧,還真是這麼回事,白飯打底,配以彩椒炒雞胸肉,外加香煎流黃蛋,賣相贊。吃口也不錯,雞肉切成條狀,比起整塊的更入味;煎蛋很嫩,輕輕一戳,黃澄澄的蛋液緩緩流出,融入米飯,拌著醬汁一起吃,有味道。
環境也「拗造型」。大片落地窗,拿襄陽公園當背景;每桌都有燭臺,一到晚上燭光熠熠,相當浪漫;MUJI風格的木桌椅,清新可人;牆上掛的畫,據說全都出自顧湘之手;最好玩的是洗手間,男生《GQ》,女生《VOGUE》;每周六晚9點,還會免費播放電影呢。往四周一看,有人看書,有人喝茶,有人聊天,有人碼字,還有人在發呆……簡直就是「文青樂園」,沒半點餐館的煙火氣。
「豬油拌飯」
出品 | 香港粗菜館
地址 | 天鑰橋路333號騰飛大廈5樓
從前人們手頭不寬裕,不常有肉吃,一勺豬油,一碟醬油,拌著飯吃,就是一頓美餐了,頂多加只蛋。如今不同了,醬油中加了鮮美的耗油,再搭配雞絲、蔥花等,變成餐桌上的花色主食。這家店,是蔡瀾先生開的,包房以明星命名,成龍館、德華家、學友家、黎明家等。去那邊吃飯,常會撞星,據說很多大牌來此,只為求一碗豬油拌飯。
「魚翅撈飯」
出品 | 魚翅撈飯
地址 | 南京西路1168號5樓
豬油拌飯是屌絲,魚翅撈飯是土豪。難怪要開在中信泰富裡頭,有錢人扎堆的地方。端上來一小鍋,揭開蓋頭,別急著撈飯,先吃魚翅,粘軟嫩滑。想想看,那硬邦邦的東西做成這樣,得煨多少時間,功夫菜哪。吊起食慾再吃飯,混合著湯汁的米飯,軟糯濃香,搭配脆嫩爽口銀芽,口感豐富。服務生還會送上一小碟紅醋,剛好拿來解膩清口。硬要挑刺的話,魚翅只有幾根,建議改叫「大海撈翅」吧。
「石板起司炒飯」
出品 | 小豬豬烤肉
地址 | 政通路189號特力時尚匯4樓(近淞滬路)
一家烤肉店的炒飯會多好吃?這可是韓餐達人食家飯姐姐親鑑過的。不同於韓式的石鍋拌飯,因為它是脆米加上馬蘇裡拉芝士直接在石板上炒的,米飯粒粒分明,顆顆跳動的時候已經口水流下來了,吃的時候馬蘇裡拉芝士還可以拉出長長的絲來,就算是剛吃完肉,看到這份誘惑,還是忍不住要大開「飯戒」。
而且因為是鐵板的關係,每一粒米受熱都很均勻,夾雜著淡淡的芝士香氣,會比一般的米飯更脆更香。尤其是留到最後,借著石板的餘熱最後的飯會形成一層鍋巴,有鍋巴的炒飯最高!應該是很多米飯愛好者的心聲吧。
「墨魚汁飯」
出品 | Las Tapas
地址 | 思南路45號32幢1-2樓
典型的西班牙飯,量超大,海鮮扎堆,青口貝、龍利魚、大蝦、墨魚,瞧著就給力。雖然賣相有點嚇人,黑乎乎一大盤,吃口卻是蠻好滴,米飯裡拌了芝士,奶香十足。奇怪的是,瞧著重口味,其實比海鮮飯清淡。環境更贊,地段「高大上」,還有老外帥哥服務生,嘴巴、眼睛「雙豐收」。
「棉花炒飯」
出品 | Cotton's
地址 | 新華路294號(近香花橋路)
去酒吧不喝酒,而是悶頭吃飯,可見對這碗飯是真愛呀。酒吧重在氛圍,花園洋房式的環境非常小資,外邊的露天院子有不少老外喝酒聊天,會給人仿佛在異國的錯覺。室內有溫暖的壁爐,冬天這個時候朋友小聚很溫馨。其他的食物都一般,唯獨棉花炒飯是例外。帶點辣的炒飯,和泰式炒飯,有點想像裡面加了培根,帶著淡淡的煙燻肉香氣,旁邊有配辣椒醬油,可以根據喜好自己加。飯炒的很香,粒粒分名,不用加辣油其實味道就剛好了,微微的辣配上一杯清爽的啤酒,真是過癮。
你吃過哪些好吃的飯?別忘了在評論區和小星星分享~~
《上海英文星報》是《中國日報》社為上海地區讀者量身定製的一份生活資訊類周刊,每周三隨同《中國日報》在上海地區發行。
我們的內容以休閒、娛樂等生活資訊為主,介紹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使您在精彩的故事中感受上海獨特的城市魅力。
訂閱請點擊首頁右下角「報紙訂閱」按鈕
喜歡此文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