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商網訊(記者 鄧帆慧) 日前,我市制定發布了《關於加強元旦春節 兩節 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對農集貿市場等重點場所提出了相關的防控規定。記者昨採訪了解到,當下市區多數農貿市場管控嚴格,戴口罩、測體溫已經成為 常規操作 ,大面積消殺、下架無證進口海鮮、無接觸付款等一系列舉措也讓市民的 菜籃子 拎得更安心。
請您出示健康碼,佩戴好口罩,謝謝合作。 12日下午4點,記者一走進現代菜籃子大南門農貿市場就聽到了市場循環重複的響亮的語音廣播。市場門口早已設置了嚴密的卡口,4名管理人員正在對入場者進行相關檢查。查驗為綠碼且佩戴口罩的市民,進入測溫門通道,檢測體溫正常後,才能進入市場。記者也觀察到,絕大部分市民非常配合,小部分市民在進市場之前不用工作人員提醒就主動戴上口罩,打開健康碼,排隊等候查驗。
習慣了。 一位經常買菜的阿婆表示,這一年來基本每回買菜都要重複這套流程,她也從疫情前的手機盲到現在可以熟練打開關閉健康碼。個別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人也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查驗了綠碼,對於未攜帶口罩的人員,市場也提供了免費的誠信口罩。
進入市場,記者看到來往的顧客和商家基本都能規範佩戴口罩,偶爾有商家和市民脫掉口罩或者半戴口罩的,在市場幾名專門監督巡視員的提醒下,他們也能很自覺地立即戴好口罩。
記者逛了一圈市場發現,進口烏賊、進口龍蝦等往年大受市民歡迎的年貨海鮮如今在市場裡卻難覓蹤跡。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出於防疫安全考慮,當前市場進口海鮮產品已經全部下架,眾多售賣進口生鮮的經營戶已經轉賣國內生鮮。
記者隨後走訪了現代菜籃子興文裡農貿、現代菜籃子黎明路農貿,發現這些農貿市場大門均設置了卡口,實現了市民出入的分離,門口擺放了專門的標識,提醒市民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同時配備了專門的測溫人員和測溫門儀器。市場內手續不全或者沒有浙冷鏈碼的產品均已經下架,大多數商戶採取了無接觸的掃碼付款。
現代菜籃子興文裡農貿負責人黃獻忠告訴記者,其實這套檢測流程自疫情後一直在實施,誠信口罩、專人巡邏 市場各項防疫舉措也在實踐中不斷優化。經過一年的宣傳和提醒,現今市民尤其老年人的防疫意識顯著提高。同時他表示,受當前疫情形勢影響,市場開市時間將調整為8:00-12:00,15:00 -18:00,其餘時間市場將開展實施閉市消殺。
記者從菜籃子集團了解到,當前菜籃子集團緊急成立了由班子成員帶頭、各部室人員組成的專項巡查隊伍,全面走訪督查各個經營點,並在大南門、新田園、新南塘、生態園、興文裡、黎明、黃龍、南浦、下呂浦、上田、濱海冷鏈11個菜籃子農貿市場實施 四一律 防疫管控措施,要求員工 一律戴口罩上崗、一律崗前體溫檢測、一律定時消殺、一律保持物價穩定 ,成立交叉巡查小組,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三次各市場之間的互查活動。自1月8日以來,菜籃子集團已經對1576個攤位從業人員信息、去向等相關信息進行排查,尤其針對市場中一些經營進口海鮮產品未能提供 三證一碼 的檔口,產品均已經下架。與此同時,成立保價穩供小組,確保疫情期間農產品供應穩定,下屬所有農貿每日對30個重要菜品進行價格監測、比對。此外,據介紹,自10月22日在市場設置誠信口罩,為進場市民提供免費口罩以來,目前每月發放誠信口罩2萬餘個。
來源:溫商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