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晚23點59分,摩拜微信小程序和摩拜App都宣布正式停止運營和服務。
而原本的摩拜單車業務,則併入美團App,用戶帳號裡的騎行套餐和餘額,都能在美團App內繼續使用。用戶可選擇使用原摩拜帳號登錄美團微信小程序或美團App,免押金騎行所有美團單車。
歷經15個月,「小橙車」摩拜單車最終告別了江湖,連名字都沒能留下。
01
摩拜沒死,只是換了種活法
現在我們再打開摩拜官網,只能看到灰色的頁面和一行小小的文字「美團相見,陪伴不變」,點擊文字就跳轉到美團汽車的廣告頁「來美團App,免押金騎行」。
說起摩拜單車,想必很多人還能想起關於它的往事。作為曾經佔領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之一,摩拜這兩個字也曾經每天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但轉眼間,和許多風靡一時的網際網路風口產品一樣,生於喧囂的摩拜,如今終於落幕。當然相比於其他共享單車,摩拜的下場可能是最好的一個。
其創始人胡瑋煒更是功成身退,成功套現15億,成為最後贏家。此後摩拜的原始團隊也隨之悉數退出,把公司交給美團的團隊接管。
也就是說,摩拜的品牌、創始人、團隊乃至產品全都被替換了,那它還是原來那家公司嗎?
雖然看起來摩拜單車只是改了個名字,但事實上現在的摩拜早已不是從前的那個摩拜。
其實早在2018年4月,美團就已經全資收購摩拜。到了2019年1月,美團方面宣布摩拜單車品牌未來將改名為美團單車,美團也將成為其國內的唯一入口。
去年9月,摩拜單車宣布正式啟動舊車置換更新工作,橙色的摩拜單車被首次置換為「美團黃」新款單車。到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再見到橙色的舊款摩拜單車了。
可是,當美團決定把摩拜單車全部刷成黃色的時候,一度引起了熱議,因為那是曾經ofo的顏色。從摩拜小橙車,到美團小黃車,在被收購的這兩年裡,摩拜逐漸在大街小巷失去了顏色。
至此,昔日風起雲湧的共享單車行業兩大霸主全都退場,不免令人唏噓。但摩拜的退場和ofo有本質上的不同:ofo屬於資金鍊斷裂,相當於徹底消失;摩拜雖然也沒了,但還有美團單車,相當於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著。
02
從瘋狂到冷靜,共享單車並未死亡
創業團隊日積月累得到的數據,最後只能為巨頭們做嫁衣,這也是當今網際網路行業最悲哀的地方。
但對於摩拜而言,納入美團體系至少不壞。胡瑋煒曾表示「項目做不成,就當做公益」,這句話透露出摩拜並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
當時,摩拜單車的日訂單為1000萬單,每個月的收入是1億元,但各項成本就高達4億元,相當於每個月都虧損3億。美團接手的無疑是個燙手山芋。
據美團2018年年報顯示,當年摩拜為美團賺了約15億的利潤,但貢獻的虧損高達45.5億。面對這樣的虧損,美團果斷選擇了裁員,並砍掉了摩拜海外市場的相關業務。
如此壯士斷腕,讓當初為共享單車瘋狂出海燒錢、打造名片的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但在陣痛過後,僅到2019年美團就成功收窄了共享單車的虧損。
其實不止是摩拜,當年在共享單車領域大放異彩的各色品牌最後相繼倒閉,原因也大都類似,就是無法盈利。
如今市場雖然已經冷卻下來,競爭遠不如當年那樣激烈,行業本身也回歸到了良性發展。
共享單車行業並沒有完全消亡,只是賽道內的玩家洗牌罷了,從ofo、摩拜的兩極大戰,變成了如今美團、哈囉、青桔三足鼎立。
根據易觀11月發布的《2020中國共享兩輪車市場專題報告》,目前國內活躍用戶數排名前三的分別為青桔單車、哈囉出行和美團單車,用戶數分別為3491.6萬、3153.2萬和2262.4萬。
從兩巨頭瘋狂營銷、價格補貼,到後來居上的哈羅單車和青桔單車選擇穩紮穩打,用稍貴的服務定價覆蓋運營成本,贏得良性的生存模式。
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共享單車的漲價潮一直刮到了今天。曾經免費騎行和5毛錢的起步價,早就成了美好遙遠的回憶。
共享單車的漲價,和國內所有網際網路產品的發展邏輯都是一致的。在燒錢和補貼之後,必然是漲價。
03
「接盤俠」美團會講出怎樣的單車故事?
如果不是賣身給美團,摩拜恐怕早就落得和ofo一樣的下場,因為兩者的模式存在著一樣的缺陷。
共享經濟的核心在於閒置,發揮物品的剩餘價值。共享單車雖然名為「共享」,但卻沒有利用任何閒置資源,反而造了幾千萬輛單車,這實際上就是把車租給用戶。
此外,凡是行得通的網際網路經濟模式,幾乎都只提供平臺,自己不下場,走的是輕資產路線。比如滴滴並不用買一輛車,就能做成無數單生意。與之相對的,共享單車是實打實的重資產模式。
共享單車不過是自行車的一種,所謂的共享也不過是變種的租賃,它並沒有創造什麼實際的東西。
既然如此,美團為什麼還要收購摩拜呢?因為流量。
正如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曾經說的,「共享單車這個業務賺不了多少錢,經營成本挺高的。但這對於美團來說是一個獲取用戶的業務,所以收購摩拜是為了獲客。」
以往共享單車的核心價值在於出行,但美團想讓共享單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人們探索城市的工具,喊出了「讓自行車回歸城市」的口號,這也與美團「讓大家吃的更好,生活更好」的願景契合。
在單車業務上,美團王興曾表示,共享單車將是2020年核心的投資領域。「不論多少個城市,全部加大投入」。
不過,同樣在共享出行領域有所布局的,除了收購了摩拜的美團,還有背靠阿里的哈囉、以及來自滴滴的青桔,在共享單車這條賽道上,美團單車會講出怎樣的故事,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失去名字,對摩拜來說,也許不是一件壞事。曾經的摩拜找不到盈利模式,現在或許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比起已經湮滅在網際網路的記憶裡,還在排隊退押金的ofo,摩拜的選擇未必不是一個好的歸宿。
04
結語
曾幾何時,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各種各種紅黃藍綠色的單車,幾乎每種顏色都是一個共享單車品牌的主打色。
如今風口散去,人群離場,只剩下一片唏噓。曾經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也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共享單車風雲。
再見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