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從此世上再無摩拜!人走、車變、品牌「黃」了!

2020-12-27 電商界的007

12月14日晚23點59分,摩拜微信小程序和摩拜App都宣布正式停止運營和服務。

而原本的摩拜單車業務,則併入美團App,用戶帳號裡的騎行套餐和餘額,都能在美團App內繼續使用。用戶可選擇使用原摩拜帳號登錄美團微信小程序或美團App,免押金騎行所有美團單車。

歷經15個月,「小橙車」摩拜單車最終告別了江湖,連名字都沒能留下。

01

摩拜沒死,只是換了種活法

現在我們再打開摩拜官網,只能看到灰色的頁面和一行小小的文字「美團相見,陪伴不變」,點擊文字就跳轉到美團汽車的廣告頁「來美團App,免押金騎行」。

說起摩拜單車,想必很多人還能想起關於它的往事。作為曾經佔領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之一,摩拜這兩個字也曾經每天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但轉眼間,和許多風靡一時的網際網路風口產品一樣,生於喧囂的摩拜,如今終於落幕。當然相比於其他共享單車,摩拜的下場可能是最好的一個。

其創始人胡瑋煒更是功成身退,成功套現15億,成為最後贏家。此後摩拜的原始團隊也隨之悉數退出,把公司交給美團的團隊接管。

也就是說,摩拜的品牌、創始人、團隊乃至產品全都被替換了,那它還是原來那家公司嗎?

雖然看起來摩拜單車只是改了個名字,但事實上現在的摩拜早已不是從前的那個摩拜。

其實早在2018年4月,美團就已經全資收購摩拜。到了2019年1月,美團方面宣布摩拜單車品牌未來將改名為美團單車,美團也將成為其國內的唯一入口。

去年9月,摩拜單車宣布正式啟動舊車置換更新工作,橙色的摩拜單車被首次置換為「美團黃」新款單車。到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再見到橙色的舊款摩拜單車了。

可是,當美團決定把摩拜單車全部刷成黃色的時候,一度引起了熱議,因為那是曾經ofo的顏色。從摩拜小橙車,到美團小黃車,在被收購的這兩年裡,摩拜逐漸在大街小巷失去了顏色。

至此,昔日風起雲湧的共享單車行業兩大霸主全都退場,不免令人唏噓。但摩拜的退場和ofo有本質上的不同:ofo屬於資金鍊斷裂,相當於徹底消失;摩拜雖然也沒了,但還有美團單車,相當於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著。

02

從瘋狂到冷靜,共享單車並未死亡

創業團隊日積月累得到的數據,最後只能為巨頭們做嫁衣,這也是當今網際網路行業最悲哀的地方。

但對於摩拜而言,納入美團體系至少不壞。胡瑋煒曾表示「項目做不成,就當做公益」,這句話透露出摩拜並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

當時,摩拜單車的日訂單為1000萬單,每個月的收入是1億元,但各項成本就高達4億元,相當於每個月都虧損3億。美團接手的無疑是個燙手山芋。

據美團2018年年報顯示,當年摩拜為美團賺了約15億的利潤,但貢獻的虧損高達45.5億。面對這樣的虧損,美團果斷選擇了裁員,並砍掉了摩拜海外市場的相關業務。

如此壯士斷腕,讓當初為共享單車瘋狂出海燒錢、打造名片的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但在陣痛過後,僅到2019年美團就成功收窄了共享單車的虧損。

其實不止是摩拜,當年在共享單車領域大放異彩的各色品牌最後相繼倒閉,原因也大都類似,就是無法盈利。

如今市場雖然已經冷卻下來,競爭遠不如當年那樣激烈,行業本身也回歸到了良性發展。

共享單車行業並沒有完全消亡,只是賽道內的玩家洗牌罷了,從ofo、摩拜的兩極大戰,變成了如今美團、哈囉、青桔三足鼎立。

根據易觀11月發布的《2020中國共享兩輪車市場專題報告》,目前國內活躍用戶數排名前三的分別為青桔單車、哈囉出行和美團單車,用戶數分別為3491.6萬、3153.2萬和2262.4萬。

從兩巨頭瘋狂營銷、價格補貼,到後來居上的哈羅單車和青桔單車選擇穩紮穩打,用稍貴的服務定價覆蓋運營成本,贏得良性的生存模式。

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共享單車的漲價潮一直刮到了今天。曾經免費騎行和5毛錢的起步價,早就成了美好遙遠的回憶。

共享單車的漲價,和國內所有網際網路產品的發展邏輯都是一致的。在燒錢和補貼之後,必然是漲價。

03

「接盤俠」美團會講出怎樣的單車故事?

如果不是賣身給美團,摩拜恐怕早就落得和ofo一樣的下場,因為兩者的模式存在著一樣的缺陷。

共享經濟的核心在於閒置,發揮物品的剩餘價值。共享單車雖然名為「共享」,但卻沒有利用任何閒置資源,反而造了幾千萬輛單車,這實際上就是把車租給用戶。

此外,凡是行得通的網際網路經濟模式,幾乎都只提供平臺,自己不下場,走的是輕資產路線。比如滴滴並不用買一輛車,就能做成無數單生意。與之相對的,共享單車是實打實的重資產模式。

共享單車不過是自行車的一種,所謂的共享也不過是變種的租賃,它並沒有創造什麼實際的東西。

既然如此,美團為什麼還要收購摩拜呢?因為流量。

正如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曾經說的,「共享單車這個業務賺不了多少錢,經營成本挺高的。但這對於美團來說是一個獲取用戶的業務,所以收購摩拜是為了獲客。」

以往共享單車的核心價值在於出行,但美團想讓共享單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人們探索城市的工具,喊出了「讓自行車回歸城市」的口號,這也與美團「讓大家吃的更好,生活更好」的願景契合。

在單車業務上,美團王興曾表示,共享單車將是2020年核心的投資領域。「不論多少個城市,全部加大投入」。

不過,同樣在共享出行領域有所布局的,除了收購了摩拜的美團,還有背靠阿里的哈囉、以及來自滴滴的青桔,在共享單車這條賽道上,美團單車會講出怎樣的故事,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失去名字,對摩拜來說,也許不是一件壞事。曾經的摩拜找不到盈利模式,現在或許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比起已經湮滅在網際網路的記憶裡,還在排隊退押金的ofo,摩拜的選擇未必不是一個好的歸宿。

04

結語

曾幾何時,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各種各種紅黃藍綠色的單車,幾乎每種顏色都是一個共享單車品牌的主打色。

如今風口散去,人群離場,只剩下一片唏噓。曾經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也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共享單車風雲。

再見摩拜。

相關焦點

  • 一覺醒來,世間再無摩拜單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作者 | 龔進輝一覺醒來,世間再無摩拜單車,只有美團單車。早在去年1月,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在內部信中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團App,並更名為「美團單車」,摩拜單車將成為美團LBS平臺單車事業部,由他本人兼任事業部總經理。這意味著,摩拜品牌退出舞臺只是時間問題,美團品牌上位已成定局。
  • 再見了「摩拜」!摩拜APP正式停止服務
    2019年1月,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發布內部信,宣布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美團方面也表示,這種更名和切換入口不是一刀切式,而是一個逐漸的過程。 9月,摩拜單車宣布從即日起正式啟動舊車置換更新工作,橙色的摩拜單車將首次置換為「美團黃」新款單車。新款單車車身寫著「美團APP掃碼騎行」,而「摩拜/mobike」品牌的字樣將不再露出。
  • 摩拜也「無了」,共享單車的危機來了麼?
    2020年12月14日,摩拜單車正式宣布全面接入美團,曾經作為共享單車「高端服務輸出點」的摩拜終於也難以獨步四方,以「寄人籬下」的方式繼續存在。不過,相對於早就退不起押金的ofo,摩拜的結局還算不錯。截至目前,ofo依然有千萬數量級的用戶排隊等待押金退還,就算一輛車一百塊,那也是幾十個億的虧空,光靠其賣辦公桌,估計還到人類定居火星都還不完。
  • 摩拜單車,最終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顏色
    再見!摩拜單車!經過15個月的「緩刑」,摩拜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12月14日晚,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停止服務和運營。但事實上現在的摩拜,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摩拜了。2018年4月4日,美團宣布已全資收購摩拜。次年1月,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發布內部信,宣布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原本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還在全員大會上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不會離開摩拜,要給用戶更好的體驗解決更多的問題。
  • 摩拜,拜拜!
    再見,摩拜單車!你好,美團單車!共享單車江湖風雲再變。說到共享單車,就不得不提作為共享單車「雙雄」的ofo和摩拜,曾經,是所謂的共享經濟的代表,只是,如今,一切都變了。1單車江湖再無摩拜12月14日晚,摩拜官方公告,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於2020年12月14日23時59分正式停止服務和運營。
  • 再見了,摩拜單車!
    雖然共享單車品牌眾多,但其中名氣最大的要數ofo和摩拜,這兩家公司可以算是早期共享單車的代表,但是隨著「共享經濟」泡沫的破裂,兩家公司也是首當其衝,被迅速湮滅了。相對於ofo,摩拜的處境可能要更好一些,在2018年,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而「摩拜」這個品牌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近日,據摩拜微信小程序公布,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於在2020年12月14日晚23點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摩拜單車全面接入美團並更名美團單車。至此,一個時代結束了。
  • 再見了:摩拜 App 今晚正式停止服務
    12 月 14 日消息 摩拜 App、摩拜微信小程序今晚將停止服務和運營。目前,摩拜單車已接入美團 App,帳號中的餘額、騎行卡套餐等相關權益仍可在美團 App 內繼續使用。
  • 摩拜告別單車江湖!你剩的餘額、套餐該咋辦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衛波報導:12月14日23時59分,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已停止服務和運營。摩拜單車和我們說再見,曾經的「小橘」變身黃色的美團單車。那麼摩拜用戶在APP裡剩的餘額、套餐該咋辦,能退嗎?可以繼續使用嗎?
  • 美團收購摩拜?不存在的
    有趣的是,再往前幾天,3月26日ofo創始人戴威在發布的與馮大剛的採訪中,對面合併話題還是這樣表態的:「摩拜與他們高層接觸密切,最新的溝通結果是一切皆有可能。」摩拜基本沒聽過主動提起這事,但是ofo從創始人到投資人隔三岔五就把合併的事情拿來說一說,也算是把共享單車投資與合併的話題保持了一個長期熱度。
  • 摩拜沒有「死」,只是換了種活法
    文/東方亦落單車江湖中從此沒有摩拜了。12月14日23時59分,摩拜發布公告: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正式停止運營服務。許多摩拜用戶大概會有些慌。當年ofo倒下之後欠了廣大用戶大筆押金,因為這些押金上演的種種鬧劇早就傷了用戶的心,有人放棄追討有人繼續堅持。如今摩拜也退場了,裡面的餘額怎麼辦?
  • 摩拜徹底走了,但我更想念我的 99 元 ofo 押金了
    摩拜雖然黃了,但是體面;ofo 還活著,卻徹底爛尾。摩拜單車,在活了不到六年之後,已經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2020 年 12 月 14 日晚 23 時 59 分,摩拜 App、摩拜微信小程序正式停止服務和運營——與此同時,摩拜 App 也從蘋果 App Store 下線,摩拜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也消失,原來的官網(mobike.com)也只顯示:美團相見陪伴不變。
  • 即將公布C輪融資的摩拜單車,到底能走多遠?
    至於摩拜為何以如此迅猛的速度融資,答案很簡單,其高成本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必須擁抱資本,想要成功,就得一輪又一輪地融資,然後,高速造車、大量鋪貨、佔領山頭,讓後來者無路可走。那麼,問題來了,從門前冷落鞍馬稀,到如今踏破鐵鞋無覓處,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摩拜到底是怎麼打贏這場翻身戰的?其實也不難,他們就講了3個故事。
  • 摩拜APP14日晚起停止服務
    12月14日晚,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停止服務和運營。目前,摩拜單車已接入美團App,帳號中的餘額、騎行卡套餐等相關權益仍可在美團App內繼續使用。摩拜在上月的一份通告中稱,為了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體驗,摩拜單車服務已全面接入美團,並更名為「美團單車」。
  • 摩拜徹底走了,但我更想念我的 ofo 押金了
    摩拜單車,在活了不到六年之後,已經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2020 年 12 月 14 日晚 23 時 59 分,摩拜 App、摩拜微信小程序正式停止服務和運營——與此同時,摩拜 App 也從蘋果 App Store 下線,摩拜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也消失,原來的官網(mobike.com)也只顯示:美團相見陪伴不變。
  • 【爭鳴】ofo全面向摩拜「靠攏」,還來得及嗎?
    實際上,ofo與摩拜從創立初始在模式上就完全迥異,走了兩條完全相反的方向。你會發現,摩拜一直堅定地按照自己最初設計的路線在走,而ofo的步調似乎不斷在調整,甚至模式上開始全面向摩拜靠攏。為什麼這麼說,別急,懂懂後面再做詳細地闡述。先說說,今天早上懂懂受到的「驚嚇」。早上起來,手機裡的各個群都在轉這個:
  • 摩拜更名美團單車 摩拜更名原因是什麼?
    5月23日,美團點評董事長兼CEO王興在2019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計劃將摩拜更名為美團單車,並且最新版本的美團APP已經支持共享單車的功能,王興還表示美團將會成為摩拜的唯一入口,更名的主要原因也是考慮共享單車會幫助公司增加用戶
  • 摩拜單車美女創始人32分鐘演講:為什麼做出摩拜的人是我?
    2015 年做摩拜單車也是這樣。「有兩次,一次在杭州,一次在瑞典的哥德堡,我都看到了公共自行車停在路邊。兩次都是靠近傍晚的時候。我就想,其實在城市裡面騎車去遊蕩還是非常舒服的,我就使勁地想知道我該怎麼來租這個車。我不知道去哪裡辦卡,也不知道去哪裡交押金。那個硬體的小亭子,我用信用卡塞了半天也不能解決。」
  • 摩拜推出「mobike可攜式騎行雨衣」
    作為時下最流行的出行方式,毫無疑問,共享單車的爆發式增長為城市居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由於產品設計不合理,部分共享單車品牌不僅沒能便利人們的出行,反而為用戶的生活帶來諸多困擾。  最近,摩拜單車就因為擋泥板事件廣為用戶詬病。
  • 摩拜徹底走了 但我更想念我的99元ofo押金了
    摩拜單車,在活了不到六年之後,已經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2020 年 12 月 14 日晚 23 時 59 分,摩拜 App、摩拜微信小程序正式停止服務和運營——與此同時,摩拜 App 也從蘋果 App Store 下線,摩拜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也消失,原來的官網(mobike.com)也只顯示:美團相見陪伴不變。
  • 摩拜實控人李斌一句「商業模式不可持續」,揭開了摩拜的尷尬處境
    高昂成本導致資金告緊,摩拜已到「生死關頭」從去年年底共享單車行業開始湧現上億融資,風口初起,到現在洗牌期已至、單車品牌接連倒閉,時間差不多正好一年左右。不過,一年恰恰意味著行業風險的高峰,這個在網際網路商業中絕非「吉利」的時間節點,正是每年網際網路風口所能持續的最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