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膠捲迷俱樂部快速關注,膠捲迷們堅實的陣地
內容主要原創,配圖來自群友和網絡,所有水印保留
最下方為微信自帶廣告,支持請點擊(本號可獲微量收入)
由於暑期工作原因,7月,8月更新頻率會下降
2019年是奧林巴斯100周年,在回顧中奧林巴斯列舉自己的成就,裡面有4太膠捲相機,分別是1936年他們第一臺相機,1959年的PEN,1972年的OM-1和1991年的µ卡片機,其中並沒有列舉他們的雙反相機。
日本很多廠家都造過雙反相機,除了瑪米亞後來的C系列外,其他基本全部模仿祿來。有很多大家聽都沒聽過,比如nikkenflex(山寨尼康品牌),COSMOFLEX,BEAUTYFLEX等等……
大廠家也有自己的傑作,美能達的AUTOCORD,雅西卡的124G都是著名的機器,其中也有奧林巴斯一閃而過的身影。
奧林巴斯在50年代曾經推出過一大雙反相機,雖然數量不多,時間不長,但是其中敢於挑戰2.8光圈鏡頭,讓它在雙反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而當時普遍流行的是模仿相對簡單的天塞3.5鏡頭。
1952年8月發布了第一臺相機,就叫OlympusFlex,也叫I型,鏡頭為75mm F2.8,SEIKO快門,B,1-1/400,相機一出就技驚四座,因為這是第一臺真正意義上2.8級別的非祿來雙反,而且它的純右手操作,也更符合大部分人的使用習慣,祿來主要是左手操作的。
這臺相機的特色是它的取景鏡頭和攝影鏡頭都是75/2.8的指標。
相機整體操作是完全仿祿來的,但是和祿來2.8的操作還是有點不同的。但是這臺相機的整體操作依然是模仿祿來的。
1953年推出了B型,取消了取景器裡的一個小鏡片的平時取景設計,因為這個設計是祿來的專利,價格也比原型便宜了4000日幣,本來原本是52000日幣,這個B型是48000日幣,按照定價大概是當時普通日本工人半年的工資。
同年,又出了B-II型號,價格又降低了5000日幣,到了43000,閃光燈插座換了, 用料做工全部簡化。
在B-II的最後期,開始出現了3.5光圈的鏡頭,取景鏡頭依然是2.8。
到了1955年,又推出了3.5的版本,叫做A型,鏡頭75mm F3.5,因為鏡頭光圈縮小了,使用的快門也變小了,從SEIKO的0號變成了00號。相機也取消了用轉盤控制光圈的祿來設計,該用了直接的撥杆,價格23000日幣,廉價很多,主要出口美國市場。
又過了1年之後,在A的基礎上,推出了A2.8版本,基本設計和3.5一樣,只有鏡頭不一樣,鏡頭光圈更大是2.8的。而且這個A2.8的鏡頭和原來的2.8也不一樣,原來的鏡頭是6片的,仿PLANAR,這個A2.8的只有4片,也不知道什麼結構,找不到資料,價格和3.5一樣,都是23000日幣,是當時最廉價的2.8光圈雙反相機。
1956年,推出了3.5光圈的A-II,做工更好一些,也是奧林巴斯最後一臺雙反。
奧林巴斯一共只造了4年的雙反,共有6個型號。所以對於奧林巴斯而言也不算是什麼輝煌的歷史,反而是一場比較失敗的嘗試。
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奧林巴斯雙反在二手價格上不算高,最早的型號很罕見,但是性能還可以的B和B-II在日本就3萬多日幣一臺,在國內很少見,有的也被炒了,也不知道這幫奸商有什麼好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