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的日本電影《導盲犬小Q》
讓許多觀眾淚灑電影院。
那只可愛的拉布拉多犬小Q成為了導盲犬,
與他主人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福州有隻跟小Q一樣可愛的導盲犬,
它叫「卡拉」,
「卡拉」是福州視障人士擁有的第一條導盲犬,
根據法規,
它可以陪伴主人出入各種公共場所,
據最新數據統計,中國有超過1700萬的視障人士,在大連、上海和廣州目前只有200餘只現役的導盲犬,培養一隻導盲犬的成本在20萬元左右,視障人士可免費領養,但需要排隊申請,目前有超過十萬人提交了申領報告。倪先生申領「卡拉」,整整等待了三年,他開玩笑說:「領到卡拉,比中五百萬大獎還開心。」倪先生是一名退伍軍人,五年前,他視網膜色素變性,視力直線下降,只剩下光感。為了安全,他長期閉門不出,每半個月,在同學的陪伴下,外出散步兩次。在缺少戶外活動的情況下,他的體重從150斤飆升到180斤,膝蓋也出現了問題。
去年12月,倪先生突然接到大連打來的電話。隨後,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專業人士來到福州,了解倪先生家庭狀況。確認了倪先生的身體情況、居住條件、經濟能力等多個條件達標後,倪先生被要求到大連參加培訓和考試。去年12月30日,倪先生和「卡拉」一起,在大連進行了45天的培訓。今年2月14日,通過考試的倪先生帶著「卡拉」飛回到福州,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公園是不允許寵物進入的,但導盲犬是工作犬,是個例外。
起初公園的保安會攔下倪先生,因為他們都沒有見過導盲犬。後來倪先生出示了證件,並給「卡拉」穿上背心,閩江公園的工作人員和遊客都知道了「卡拉」。「卡拉」的出現,也讓很多熱心的陌生人和倪先生攀談交流起來。
「卡拉」的到來,讓倪先生的生活態度有了轉變。他和平常人一樣,在家的時候,通過手機,上淘寶,炒股票,聽小說。「沒有它的時候,我拄著盲杖,從長壽園到碧水芳洲都走不通。有了它,方圓一公裡多的區域都沒有問題,去超市、菜場,甚至到商場和市民服務中心都沒有問題。它經過訓練,會引導我走安全的扶梯。周末的時候,朋友帶我去鼓嶺郊遊,我也會帶上它。」倪先生說,他帶著「卡拉」出入了很多公眾場所,隨著戶外活動的增加,目前他的體重又回到了150多斤。「卡拉」是一隻白色的拉布拉多犬,它有自己的特點。
在基地中,它是少有能跳九宮格的犬。倪先生說,它調皮,但很聰明,「有一次我吃剩的香腸它也想要,就偷偷吃了,還把香腸的包裝丟到垃圾桶裡。」
到福州後,「卡拉」的生活很有規律。
「卡拉」一天吃兩頓飯,時間和食譜嚴格按照基地制定的方案,吃狗糧,吃水果,但葡萄等多籽的除外;排便在小區固定的位置,「卡拉」會先鑽到倪先生兩腿間示意,每天三四次,倪先生負責清理排洩物;每隔一段時間要洗澡,「卡拉」洗澡後,還會迎著吹水機,弄乾自己……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作為導盲犬只是帶領盲人去避開障礙物而不是領路,一條路需要走多次之後我們才會記住,我們也不是看家犬,不會衝陌生人叫,是沒有任何攻擊性的。
在中國,一般接受導盲訓練的我們分屬兩個犬種,金毛獵犬和拉布拉多犬,性格溫順是其共同特徵。我們的血統十分關鍵,一般是拉布拉多獵犬、金毛尋回獵犬或德國牧羊犬中的純種犬,其次,我們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導盲犬。
全球第一隻導盲犬是1819年維也納一個神父訓練出來的,但人們對於我們的了解大多數都是源於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了幫助在戰爭中喪失視力,回國後生活難於自理的士兵,德國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導盲犬訓練學校。
按照國際慣例,我們的一生要經過四個階段:寄養期、培訓期、服役期、退役期。對於「準導盲犬」來說,我們出生僅僅兩個月後就要開始長達18個月的「求學之路」了。我們會先被送往愛心志願者(一般都是養犬高手)家寄養12-14個月,使幼犬適應社會環境,健康成長。然後被送去學校。我們導盲犬學校的條件很好,訓練也很嚴格。遇到正在認真工作的我們,請你們千萬不要去幹擾我們。更不能去測試我們,不能餵食,不要圍觀,不要用帶閃光燈的相機拍攝我們。如果實在喜歡我們,得先跟主人說一聲。還有,如果你們遛狗的時候遇到我們要避開,防止自家狗狗對我們進行幹擾甚至攻擊我們,要知道,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做一隻溫順聰明乖巧的狗狗,遇到攻擊我們是不會反抗的。
1. 增進行走速度
視障者一般使用手扙/盲杖出行,走路時需要小心緩慢探測、判斷道路情況 ;而當視障者選擇使用導盲犬,並與導盲犬建立了良好配合和默契之後,導盲犬不單可以提供更為迅速的引導,同時也提高了視障者行走期間閃避障礙物及尋找定點的速度。
2. 增加行動安全
導盲犬接受過專業的引導訓練,可迅速和準確地引導視障者閃避障礙物及尋找定點或目標,降低意外發生的機會率,提高行走時的安全性。
3. 增加靈活性
在良好的默契配合下,視障者及導盲犬行動自如,不會跌跌撞撞或處處受障礙所阻。導盲犬面對不同的道路情況時,相比手扙/盲扙能更安全靈活地處理。
4. 增加心靈上的支持
導盲犬除了提供行動上的協助,也提供了心靈上的支持和撫慰,成為了視障者的家人和伴侶。
5. 增加社交機會
許多視障者表示:使用導盲犬後,大眾更加樂意主動接觸或提供協助,因此而結交了更加多的朋友,拓展了更加廣闊的生活領域。
6. 提升了視障者的獨立、自信及尊嚴
因導盲犬增加了視障者出行的信心和能力,視障者不用再常常依賴家人或朋友, 也因此而增加了就業機會。所以導盲犬除了增強了視障者的獨立性和自信心外,更讓他們的生活更有尊嚴。
年滿十八歲或以上,並持有國家殘疾證明
具備基本定向行動能力,曾接受相關的訓練課程
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等方面有使用導盲犬的確切需求
心理成熟穩定,無不良嗜好
具備基本經濟能力,可自行負擔犬只的飲食、醫療等相關費用
願意負擔照顧犬只生理及心理需求的責任,並會依照專業導師的指導,適當使用導盲犬
申請導盲犬服務是出於自身意願,而非其他因素(如家人或朋友的要求)
海峽都市報數媒編輯中心 出品
編輯 老郭
海峽都市報視頻公眾號
專業分享最新、最快、最精彩的視頻新聞
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