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姓】曹操手下名將韓浩:曹操搞的屯田制,就是他最先提出建議的

2021-02-13 韓氏文化交流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韓氏文化交流」,即可免費關注。「韓氏文化交流」公眾號本著追本溯源、尋根問祖,緬懷先賢、傳承韓氏優秀文化、弘揚先祖愛國精神的宗旨,專注於韓氏文化的發掘和傳播。讓我們共同謹記祖訓、同心同德、承前啟後、敦親睦族,營造團結和諧的韓氏大家庭。

本文授權轉載於微信公眾號:四川百家姓(ID:scbaijiaxing),轉載請聯繫四川百家姓。

      在漢末三國時,韓姓人中除了割據西北的韓遂,還有曹操陣營的韓浩和東吳名將韓當。

      臨危不亂,韓浩成功解決夏侯惇被劫持事件

      韓浩,字元嗣,河內郡(郡治野王縣,即今河南沁陽市)人,曹操手下將領。

遊戲中的韓浩形象。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韓浩看到家鄉賊寇眾多,組織民眾起來自衛。

      河內郡太守王匡,認為韓浩是個人才,徵召他為從事(輔佐太守的官員)。關東群雄發兵討伐董卓,韓浩與王匡領兵抵禦董卓。

      韓浩的舅舅杜陽是河陰縣縣令,被董卓抓住。董卓用杜陽脅迫韓浩歸附於他,韓浩堅決不從,從此名揚天下。

      曹操的將領夏侯惇聽說韓浩的聲名後,與他相見,大為驚奇,讓韓浩跟隨麾下徵戰。

      興平元年(194),呂布派人到夏侯惇營中詐降,趁機劫持夏侯惇。

      主帥被劫,軍中大亂。韓浩守在營門口,把將領們召集起來,讓他們各自去安定手下士兵,不得貿然行動,軍隊慢慢穩定下來。

      韓浩來到夏侯惇的營中,怒斥劫持者,召集士兵進攻。劫持者嚇得放開夏侯惇投降,韓浩毫不手軟,將他們全部殺死。

      曹操聽說後,誇獎韓浩做得對。曹操為此下令,今後再有這種情況發生,連同人質一同消滅。果然,此後再也沒有出現劫持人質的事情了。

      韓浩建議實行屯田制,解決了曹軍的軍糧問題

      由於經常打仗,老百姓疲於奔命,種田的人很少,糧食經常短缺。

      有鑑於此,韓浩向曹操建議,在許都附近屯田,自力更生。曹操同意了,把無主和荒蕪的土地作為屯田,當年就獲得了大豐收。

屯田制(資料圖片)

      此後,曹操開始全面推行屯田制,各州郡設置田官、儲存穀物,軍隊四處徵戰,再也不用勞神費力地運送糧草了。

      由於韓浩是屯田制的主要發起人之一,建立了巨大的功勞,曹操升任他為護軍將軍(掌管選拔武官事務)。

      建安5年(200),官渡之戰後,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逃到柳城(故城在今遼寧朝陽縣十二臺鄉袁臺子村),曹操想去柳城追殺他們。

      領軍史渙認為,跑那麼遠去追殺二袁,不是萬全之計,找到韓浩,想一起去勸阻曹操。

      但韓浩很有政治遠見,認為現在形勢對曹操有利,如果不乘機根除二袁,後患無窮。

      一切按曹操計劃進行,果然攻破柳城,二袁投奔公孫康,被公孫康所殺。

      韓浩改任為中護軍,與史渙共同負責掌管禁軍。

      建安20年(215),韓浩跟隨曹操攻打漢中的張魯,張魯投降。大家認為,憑藉韓浩的智略,可以鎮守漢中,統率諸軍。

      但曹操捨不得有勇有謀的韓浩,把他帶回了許都。不久,韓浩病逝。

      韓浩沒有子嗣,收養了一個乾兒子韓榮,曹操讓韓榮繼嗣韓浩的萬歲亭侯爵位。

      至於韓榮的情況,史料中沒有更多介紹,想必沒有多大建樹。

  (作者 黃亦橙) 

——來源:微信公眾號「四川百家姓」 

                      韓氏文化交流

                     微信號:hswh959

 源流 | 郡望 | 世系  

文化 | 精神 | 美德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歡迎分享、點讚、留言!


韓氏文化交流投稿郵箱:hswhjl@163.com 

相關焦點

  • 屯田制是啥?曹操靠它雄霸北方,背後卻藏弱點
    最初提出屯田制的是曹操麾下的棗兵,韓浩也是受黃巾軍和黃巾起義的啟發,在後來對屯田制的實行者比較給力的是任峻和曹魏時期的鄧艾。曹操和他創立的曹魏統一了軍屯和民屯,在各地設立了田官,專門負責屯田。屯田制逐步確立後,成為國家政權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時也解決了軍人和軍人的生活問題。
  • 曹魏除了「八虎騎」「五子良將」,還有哪些不可忽視的名將?
    ID:shuosanguo曹魏除了「八虎騎」「五子良將」,還有哪些不可忽視的名將?那曹魏勢力之中,除了「八虎騎」「五子良將」,還有沒有其他不可忽視的名將呢? 這個答案是肯定,相比之下,還是曹魏勢力的名將,基本上有很多的,這是蜀漢勢力和孫吳勢力不能匹敵。
  • 呂布手下有3大名將,曹操收了張遼和臧霸,斬了最厲害的高順
    呂布的人品在當時是被詬病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更是為他起了一個響噹噹的外號——三姓家奴。呂布原為丁原的手下,董卓掌權後,忽悠著呂布殺了丁原,董卓還收了呂布當義子,可是董卓此人太不得人心了,呂布又被司徒王允忽悠著殺了董卓,隨後引來了董卓舊部李傕的討伐,被打得大敗。
  • 假如趙雲跟了曹操,結局會怎麼樣?
    ——《雲別傳》載:趙雲的家鄉常山在冀州境內,屬於冀州牧袁紹的管轄範圍,但趙雲出山時沒有就近選擇袁紹,而是選擇了公孫瓚,理由如趙雲對公孫瓚所說:他選擇的是「仁政」所在。「仁政」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愛護底層百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 關羽曾勸劉備刺殺曹操?曹操:我忙得很,根本沒時間陪你玩
    不過曹操和劉備這兩位梟雄,還曾經是一對關係不俗的朋友,更為我們留下了煮酒論英雄的傳奇故事。那段時間,劉備在許昌為曹操做事,這也是他們之間的蜜月期。不過在一些史書中,記載劉關張三人在許昌生活的時候,曾經和曹操一起外出打獵。後來曹操在狩獵過程中落單,關羽便建議劉備趁機殺死曹操,解決掉這位奸臣。
  • 盤點: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將都有哪些?
    很多人對於三國時期的曹操存在很大的誤解,雖然曹操過於奸詐,但是確實是一個人才,這也是很多人稱他為梟雄的原因。但是實際上他手下的大將數不勝數,謀士也比其他兩國多很多。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得出曹操本身還是有值得稱讚的地方的,那麼曹操都有多少謀士那?
  • 當年曹操若同意華佗建議做開顱手術,結果會如何?只會有一種下場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詩人,他在位期間積極治理中國北方,尤其是採取屯田制,大大削減了當時老百姓身上沉重的負擔,使得北方的經濟得以快速發展。而曹操採取唯才是舉的制度,又使得當時的中國寒門有了足夠的機會上升,社會階級矛盾得以調解。所以當時人評價他:
  • 名將滿寵是被曹操猜忌才身亡的嗎?
    滿寵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名將、重臣,他不只是在軍事上有著不小的成就,為了曹魏的壯大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在政治上也有著自己的見解,執法非常嚴苛,算是一個
  • 三國百年(二十)——曹操的髮小張邈為什麼背叛他(呂布的逃亡之路)?
    看到了沒,邊讓素有才名,他的死導致兗州的士大夫都很恐懼。而作為當地士大夫的代表人物,陳宮也開始自疑。陳宮開始考慮,曹操這麼不給文人面子,會不會將來也殺了自己?當時陳宮的位置,是在東郡。沒錯,就是曹操在出任兗州牧之前的東郡。此時的東郡太守,是夏侯惇。陳宮在東郡,實際是在夏侯惇手下任職。
  • 夏侯惇當人質犯下死罪,曹操不殺反而給他升官,55年後發現真高明
    有人羞辱他的老師,14歲的夏侯惇手起刀落,就是一樁命案。關羽早年殺人,逃到了幽州涿郡;徐福犯下人命,嚇得改名徐庶;可夏侯惇殺了人,人們都誇他英烈勇武。這就是曹家和夏侯家的能量,也是兩家人才輩出的物質基礎。太祖初起,惇常為裨將,從徵伐。
  • 他在呂布手下當兵,妻子被呂布霸佔,給曹操當兵,妻子被曹操霸佔
    被稱為"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就生活在那個時代,還有富有才學的蔡文姬,她年輕時候被匈奴搶走,曹操掌權後不惜花重金贖回她。還有江東二喬,坊間流傳曹操徵討江東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大小喬,但碰上了諸葛亮和周瑜這兩個傳奇人物導致戰敗而歸。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這麼一個人妻,她被呂布和曹操接連霸佔,可謂是十分無奈。
  • 曹操從袁紹父子手上得到多少人才?兩大名士,三大謀臣,四大名將
    兩大名士,三大謀臣,四大名將說到三國時期哪位諸侯帳下人才濟濟,大都想到的是曹操,因為曹操推行「唯才是舉」的用人策略以及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道義上的主動,這使得投奔他的人才很多,這個不能否認;其實還有一人人才積累不在曹操之下,甚至一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此人就是坐擁四州之地,實力遠超曹操的袁紹袁本初。今天不對比雙方陣容如何?
  • 是什麼讓曹操下決心殺了首屈一指的名將淳于瓊
    淳于瓊,是一個有名聲,有能力,也是有較深資歷的名將。曾在官渡大戰的前以段時間,袁紹就命令他和郭圖顏良一起去攻打白馬,那時由於顏良貪功冒進,又大意輕敵,於是被張遼關羽刺死於軍中。也是辛虧了淳于瓊,袁軍才不會導致潰敗,才使得袁紹能繼續保持對曹軍的對峙氣焰,一路追擊到延津。
  • 曹操,曹仁,曹休,曹真,曹爽,曹彰是什麼關係?誰是曹操心腹?
    所以,曹嵩本身極有可能就是與曹騰同宗族的子弟,至少曹嵩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了,只要知道他是西漢丞相曹參的後人就行了,這也是《三國志》明確記載了的,想要分清曹家的宗族關係,首先得從曹騰這一輩開始說起,為了敘述方便,暫時把曹騰作為曹操家的第一輩人開始說起。
  • 袁紹究竟為曹操貢獻了多少員名將?
    而且許多人都是主動投奔曹操,這一點讓所有人不禁感嘆,曹操究竟是多有魅力……或者我們換個角度想,良禽擇木而棲嘛……而在龐大繁雜的名士群體中,作為北方曹操最大對手的袁紹陣營,究竟向曹操輸送了多少名將?曹操徵討陶謙時,袁紹派朱靈統率三個營援助曹操,作戰有功。袁紹所派來的那些大將大多要被送回。朱靈說:「我閱人很多,沒有像曹公這樣辦事的,這真是明主啊!現在已碰上了真的明主,還要投奔誰呢?」便留下來不再離開,他所帶的將士都仰慕曹操,全跟著朱靈留下了。而朱靈從此在曹營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跟隨曹操南徵北戰,得以善終!
  • 三國時期呂布手下八健將,第一位身經百戰,後來歸降曹操
    八健將,特指東漢末年割據諸侯呂布與馬超手下的八員驍勇戰將。歷史上無記載「八健將」稱謂。呂布手下八健將,第一位身經百戰,後來歸降曹操。
  • 誰是曹操手下的西北戰區總司令
    而侵擾關中,攪亂羌胡,將使曹操首尾不能相顧。曹操為此憂心忡忡,問計於荀彧。荀彧對他說:關中的將軍數目不下十個,誰也不能統一號令他們,而其中只有韓遂、馬騰兩支最強。他們見到山東諸侯紛爭,必定各自擁眾自保。於是建議曹操,要對他們暫時安撫。同時向曹操推薦了一個人,說將西方的事情囑託給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 雄霸天下的梟雄曹操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話說三國時期群雄割據一方,他們各自分有各自的勢力,並且他們都想打敗對方,進而增加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曹操就是從中脫穎而出的梟雄豪傑。他是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他稱霸一方虎視著整個天下。曹操的成功絕非偶然,離不開他的獨特的個人領導能力,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曹操能夠成功的幾個主要因素。
  • 風鳴三國|曹操最大剋星究竟是誰?謀略不亞諸葛亮,郭嘉在世非他對手!
    曹魏帝國的大剋星,為漢朝續命43年,郭嘉在世也不是對手……今天筆者要說的是一個季漢政權的股肱大臣,季漢政權作為東漢和西漢的延續,能夠存活43年,諸葛亮和姜維就是用了他的戰略。筆者覺得,如果說信陵君是戰國晚期大秦帝國的剋星的話,那曹魏一統天下最大的剋星就是他了。有句話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要筆者說啊,郭嘉就是在世,亦不是他的對手。
  • 曹操:卑鄙的聖人
    此句的出處,就是來自曹操殺了父親的故友呂伯奢、恩將仇報的故事。楊修知道此時的漢中之地正如那雞肋,攻攻不下,就此撤退又有點可惜,料定曹操有回都之意,卻不料聰明反被聰明誤,殊不知,曹操虎狼之人,正在關羽手下吃了虧打了敗仗,如此丟人之事,卻被楊修當眾道出,面子上掛不住,加之楊修捲入立儲之爭,曹操早有殺楊修之心,只是在等待時機,此番「雞肋」事件令曹操大怒,正好借「蠱惑軍心」之名除了楊修,順便安了軍心。一石二鳥,可見曹操玩弄權謀之術,已然爐火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