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蜀漢被往往被視作正義的一方,而曹魏則是他們最主要的敵人。不過曹操和劉備這兩位梟雄,還曾經是一對關係不俗的朋友,更為我們留下了煮酒論英雄的傳奇故事。那段時間,劉備在許昌為曹操做事,這也是他們之間的蜜月期。
不過在一些史書中,記載劉關張三人在許昌生活的時候,曾經和曹操一起外出打獵。後來曹操在狩獵過程中落單,關羽便建議劉備趁機殺死曹操,解決掉這位奸臣。但是劉備居然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遲疑了,他覺得曹操畢竟為獻帝做了不少實事,這讓他們喪失掉了這個絕佳的機會。
這段記載乍聽起來很有可能發生,首先劉備之前在徐州曾經和曹操有過摩擦,而且董承等人還積極拉攏這位漢室宗親投入到推翻曹操的行動之中,劉備一行人是有這樣的動機的。但是我們在看歷史的時候,不能只分析動機,當時曹操面對的情況,似乎不允許他抽時間來享樂,而且用地極多的狩獵更是不可能。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那段時間裡曹操面對的局面,當時雖然曹操和劉備聯手擊敗了佔據徐州的呂布,穩定了自己的東部形勢,還收穫了張遼這樣的大將,似乎收穫了很大的戰果,但是曹操其實還有很多煩心事。
首先在自己南邊的劉表依然是一個心腹大患,他隨時可能對自己發動進攻,同時老上司袁紹對於自己的快速發展也很不高興,隨著有決裂的可能,最重要的是,當時全天下都陷入了饑荒,糧食根本不夠吃,在軍隊外還要供養一個漢廷的曹操更是壓力山大。
作為一名追求實幹的政治家,曹操在壯年時期是沒有什麼享受的想法的,他當時最重要的命令是在許昌附近實行著名的屯田制,就是將附近流散的百姓召集起來,將土地分給他們。這說明曹操這是在積極地整理無主的土地,那麼他根本不可能進行圍獵這種需要大片土地的活動。
而且當時曹操受到了袁紹送來的公孫瓚的首級,這說明這位北方豪傑已經平定了河北,準備將重心放到南邊了,這時的曹操忙著練兵還來不及,還要處理繁忙的政務,又怎麼有空閒去打獵呢。更何況曹操和劉備回到許昌的時候是夏天,古人的狩獵一般在秋冬之際,這也是曹操不可能外出圍獵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見,在劉備稽留許昌的日子裡,他除了在院子裡種菜之外,並沒有打獵這樣活動筋骨的機會。退一步來說,即使曹操真的有這份閒心,小心謹慎他也不可能像孫權那樣在打獵中落單。更何況當時他手下的不少人都在提醒他劉備是個不可小覷的人物,要他注意提防,他不可能給劉備這樣接近自己的機會。
由此可見,當時的曹操不但很忙,很緊張,更把土地看作重中之重,他是絕對不可能在不合適的季節舉行圍獵的,劉備因為仁慈放過曹操的事情更像是後人的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