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人說,你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活著就是一個不斷迎接變化同時跟各種事物告別的過程。根據對象和場景,告別也有若干形式和內涵。
Goodbye據說源自God be with you(上帝與你同在),但這個詞在美式英語裡用得不多,因為比較正式,有一種斬釘截鐵的味道,潛臺詞是「再也不見」。更常見的告別方式是bye,幾乎適用於任何對象。不過,語言的意思取決於說話時的場景和語氣,bye同樣可以很決絕:比如I never want to see you again! Bye!(我再也不想見到你了!拜!)
Bye bye是bye的萌版,可以用於小孩兒或者親密的對象,但對老闆或合作夥伴之類的不合適。See you later/see you soon/see you/talk to you later(一會兒見,再聊)也極為常用,可以放在bye前面,免得只說一個bye顯得突兀。如果是社交場合,離開時可以說I've got to get going/I must be going(我得走了),然後說明原因,比如I have to get up early next morning(我明天得早起),顯得比較禮貌。另一個宣告離開的較為輕鬆自然的表達是I'm off(我撤啦)。
Take care(保重噢)是一種親切友好的告別方式,既可用於朋友,也可用於陌生人。類似的用法還有take it easy(開心噢),表示祝對方放鬆、開心。但take it easy比take care不正式得多。比如,對長輩說take care一點兒問題沒有,說take it easy就得謹慎——除非對方很酷,或者跟你相處的模式是沒大沒小。
較正式的告別分為幾種情況。如果是初次見面,告別時可以說It was nice meeting you(跟你見面很開心)。見過一兩次但不太熟的,可以說It was nice to see you again(跟你再見面很開心)。如果是有合作關係的對象,可以說I look forward to our next meeting(希望下次再見)。
《音樂之聲》裡有首歌唱到「So long, farewell, auf wiedersehen, good night」,通常譯為別了,珍重,再見,晚安。So long和farewell都是老派用法,前者表示再見,後者表示永別。電影《霸王別姬》的英文名就是Farewell My Concubine。Auf wiedersehen是德語,比較正式,相當於until we see again(下次再見)。Good night是一種常見的告別方式,只適用於晚上。
日常生活裡還有一些更口語或者俚語式的告別。Later,laters,catch you later在青少年中較常見,只用於特別熟悉的對象。Peace out是一種嬉皮的告別方式,流行過一段,但現在有些過時。I'm out/ I'm out of here是向朋友宣告撤退的乾脆利落的方式。I gotta jet/ I gotta take off和I gotta hit the road /I gotta roll都表示得趕緊走了。
講英語的人有時候也用其他語言告別。比如西班牙語的adios(顯得陽剛),義大利語的ciao(顯得時髦)和法語的au revoir(顯得浪漫)。
所以,你怎樣和你的2016年道別呢?
下一頁:【雙語彙】Hygge/愉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