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籃球 路在何方

2020-12-24 瀟湘晨報

9月16日,記者從在東莞舉行的宏遠大益茶冠名合作儀式上了解到,廣東宏遠將以「廣東東莞大益隊」為隊名出徵新賽季CBA聯賽,球隊將保留上賽季基本班底,目標仍然是奪得冠軍。雙方籤訂的協議時長為3年,新賽季的主客場球衣,背面冠名字樣將為「大益普洱」。

從體育的角度來看,此次冠名贊助合作,也搭建起了雲南和這支高水平人才輩出的CBA強隊溝通、交流的橋梁。之後能為雲南籃球、體育事業發展帶來什麼效應,我們拭目以待。

曾出現CBA「紅河奇蹟」

雲南與CBA的淵源,要追溯回2004年。首次進入CBA的雲南紅河奔牛隊在首個賽季就打出22勝16負的成績,排在積分榜的第四位,令不少人驚嘆。當年,許多業內媒體把這支只用了七個月,就從邊境小城走到中國男籃頂級聯賽,並闖進四強的年輕隊伍,稱之為CBA史上的「紅河奇蹟」。

但在2009年,因出現經營不善導致拖欠運動員、教練員工資等問題,中國籃協宣布剝奪雲南紅河奔牛俱樂部參加下賽季CBA聯賽的資格,隨後,球隊走向了消亡。

截至目前,雲南再也沒有一支屬於自己本土的CBA球隊,CBA現役球員的花名冊裡,也難以找到一位雲南籍球員的名字。

雲南籃球經歷兩次「斷檔」

雲南省籃球協會主席張雄說,雲南籃球經歷過兩次「斷檔」。

上世紀50年代開始,擁有省體工隊的雲南算是籃球運動開展得比較好的省份,籃球運動在我省得到了長足而廣泛的開展,各種類型的比賽頻繁不斷,群眾喜愛程度很高,成績雖談不上全國先進,但也很不錯。後來,因種種原因,雲南重新調整了競技體育的發展戰略,籃球從此被列為非重點項目。

這是雲南籃球的第一次「斷檔」。

在雲南紅河奔牛隊參加CBA時期,這個來自雲南的俱樂部和很多來自廣東、北京等大城市的俱樂部幾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搶先在不少地區的俱樂部之前參與到中國頂級的職業聯賽中去。球隊剛組建時,集中了財力、人力,請到了一波在國內具有較高水平的老隊員,在前兩個賽季都取得了很優異的成績。但後來,投入和回報沒有形成良性循環,導致欠薪等問題發生,這支「紅河奇蹟」也走向了消亡。

職業體育俱樂部的消失,對雲南籃球來說,可謂是「斷崖式斷檔」。此後,雲南籃球的龍頭、頂尖、高水平隊伍,成為了空白。

籃球事業發展仍任重道遠

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群眾體育事業發展。張雄說,在這方面,雲南目前不算很落後,甚至在青少年培養、基層籃球參與熱情、籃球項目機構改革、板塊分離等方面,與情況相近的省份相比,還有些「走在前面」。

據張雄介紹,雲南省籃球協會目前的工作重心主要是打好未來籃球運動發展的根基。2010年5月,雲南省籃球協會正式成立;2016年,協會以中國三對三籃球聯賽為突破口,讓三人籃球項目在雲南從無人問津發展到遍地開花;2018年,在協會努力下,本來未被列入第一批小籃球開展省份的雲南,獲得中國小籃球聯賽承辦資格,連續舉辦了兩屆中國小籃球聯賽(雲南賽區),並被評選為「優秀賽區」。

但無論是雲南省籃球協會,還是雲南省籃球事業發展,仍需要面對資金不足、關注程度不足等諸多問題。「目前,雲南省籃球協會正式註冊一共有11人,作為一個社團組織,活動資金來源,有的只有品牌賽事沒有資金,我們就靠自籌,而有的靠考核獎勵。」張雄說,「其實對於我們這些雲南老籃球人來說,做這些事更多是靠責任和情結。我們更需要相關部門的認可,也需要更多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支持。雲南籃球事業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多知道點

廣東宏遠與雲南的緣分

在雲南紅河奔牛隊角逐CBA的首個賽季,就與廣東宏遠隊有過交手。今年,中國男籃、CBA廣東宏遠男籃主教練杜鋒邀請「雲南滑翔機」矣進宏參加CBA扣籃大賽,後者兩輪扣籃得到95分,獲得2020CBA全明星賽扣籃大賽冠軍。

今年5月,杜鋒率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代表團走進雲南昭通,與廣東省第五扶貧協作工作組、昭通團市委共選定了3個「杜鋒籃球場」的建造場址,助力農村青少年籃球運動發展。

杜鋒還接受了昭通學院客座教授的聘書,並表示將與學院強化溝通聯繫,在導入教練和裁判資格認定體系、拓展學生在籃球領域的就業創業、推動昭通籃球「走出去引進來」等方面一起探索、相互學習、共同發展。

廣東宏遠成立於1993年12月,1995年成為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創始球隊之一。至2020年為止奪得了10次CBA聯賽總冠軍。俱樂部培養出易建聯、朱芳雨、王仕鵬、杜鋒、陳江華等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主力球員。

當天,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總經理、知名球員朱芳雨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此次廣東宏遠與雲南大益有了初步合作,搭建起了籃球交流、體育交流的橋梁,後續雙方都會關注云南籃球基礎設施建設、籃球培訓、業餘籃球、青少年籃球發展等,有望促進兩地更多的籃球、體育交流,促成一些項目落成。

雲南大益茶業集團董事長吳遠之在發布會上,邀請全國茶友變成宏遠的粉絲,一起關注、參與籃球運動。他也說,「既然雲南大益和廣東宏遠成為了『一家人』,希望宏遠能多到雲南去,多幫扶雲南籃球、體育事業發展。」

本報記者 朱婉琪 攝影報導

【來源:春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43歲的「霸道總裁」言承旭,未來路在何方?
    當初怎麼說也是紅遍整個東南亞的道明寺,如今只能靠著和小娃娃談戀愛混口飯吃,再這樣混下去,他的未來路在何方?除了2006年的《白色巨塔》讓人眼前一亮之外,言承旭幾乎清一色都在演偶像劇,包括《籃球火》《熊貓人》《我的燦爛人生》等等。
  • 配唱《敢問路在何方》人選的折騰
    他說《敢問路在何方》是一首充滿男人氣質的歌曲,本該由男聲演唱。而且他是按照主題歌的想法來創作的。可是寫完了歌曲,劇組的音樂編輯告訴他,主題歌他們找了王立平寫,歌名叫《百曲千折顯精誠》,比較有氣勢,擔任配唱的是吳雁澤。片頭片尾的歌曲都讓男高音唱恐怕過於陽剛。
  • 從小聽到大的《敢問路在何方》竟然用了電音?
    伴隨著《西遊記》片尾畫面中唐僧一行四人在取經路上艱難前行的身影,一首《敢問路在何方》也被大眾所熟知,從此廣為傳唱。《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在兼具民族特徵的同時,還展現出通俗和新潮的風格。在編曲上,它是民族風格濃鬱的羽調式,但是在器樂上,卻使用了電聲音樂、民樂和管弦樂相協調配合的形式。
  • 張紀中的《西遊記》「涼了」,刀郎演唱的《敢問路在何方》卻火了……
    不過,電視劇中由刀郎演唱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卻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視頻:刀郎版《敢問路在何方》(新版「西遊記」MV)該作品不僅對原曲進行了較大的改編,刀郎的唱腔也與蔣大為的演唱有著明顯的不同。
  • 未經授權改編《敢問路在何方》 譚維維發文致歉
    今年的中秋晚會上,歌手譚維維演唱了西遊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不過她演唱的是自己改編後的版本,不僅被網友吐槽難聽,而且這次改編也沒有獲得原作者許鏡清的授權,為此譚維維今天晚上發表道歉聲明。作為全國播放次數最高的電視劇,央視版的《西遊記》是很多80後、90後的美好回憶,劇中的主題曲、插曲也是耳熟能詳,其中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也是經典之一了。
  • 阿妹戚託小鎮: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羅玉時)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走出來的,黔西南州晴隆縣三寶鄉原本是貴州20個極貧鄉鎮之一,2017年6月,三寶彝族鄉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整鄉搬遷的建制鄉。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至阿妹戚託小鎮,三寶鄉走入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
  • 譚維維侵權許鏡清,音樂傳承與創新,敢問路在何方?
    中秋節過後這幾天,熱度最高的應該數「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的改編爭議吧,實力唱將譚維維也因此身處漩渦之中,不得不出來公開致歉。 「敢問路在何方 值到這一事件越鬧越大,特意搜出了譚維維唱「敢問路在何方許鏡清老師還說,如果沒有人生的坎坷,他斷然寫不出「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因此他第一時間站出來發出指責之聲,將矛頭直指演唱者譚維維。
  • 《西遊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被譚維維改編翻唱 引發了熱議
    譚維維改編了歌曲《敢問路在何方許鏡清提到的不滿,最初的《敢問路在何方》,有三個方面:第一,未經同意擅自更改;第二,沒有版權意識;第三,徐先生不接受,不喜歡。情節仍然相當糟糕。網民們不接受譚維維的道歉,因為她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
  • 《敢問路在何方》亮相 中美合拍電影版《西遊記》
    15日,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前一天,中韓合拍片《神秘家族》、中美合拍片《敢問路在何方》同在北京亮相。前者有創作過韓國超高票房的韓國團隊參與,後者故事根植於《西遊記》這一經典,均吸引了不少媒體前往採訪。
  • 中秋晚會改編版《敢問路在何方》未經授權?
    央視中秋晚會上譚維維改編翻唱《西遊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引發了網友熱議。因為譚維維對這首經典老歌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其魔性的風格,加上炫技版的演唱,以及華陰老腔的加持,讓這部經典的影視插曲成了整臺晚會最受爭議的部分。
  • 《秘密森林2》時針CP路在何方6
    分享:時針CP 路在何方(隨更)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不過,這篇影評一不小心發到第一季裡去了😂😂😂😂😂大家抬腳走一趟《秘密森林》的豆瓣影評:【時針CP路在何方6】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
  • 蔣大為當年一首《敢問路在何方》救活《西遊記》
    當晚,熊汝霖演唱了那首家喻戶曉的《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應該是蔣大為老師的歌裡年輕人最為熟悉的一首,當然這與那部承載了幾代人記憶的電視劇《西遊記》有關,當片頭的音樂響起,大屏幕上播放著《西遊記》的畫面,現場的觀眾都情不自禁的跟著唱了起來……  《西遊記》可以說重播率最高的電視劇,一到放假就有電視臺在播,《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成為不同年齡層的觀眾的共同的記憶
  • 《敢問路在何方》英文版,果然是一曲斷人腸啊
    2001年,美國紐約評選最受華人喜愛的歌曲,《敢問路在何方》名列榜首。並且,於1988年該曲榮獲首屆中國十佳影視金曲獎。然而,最近網絡熱傳一首英文版妖聲《敢問路在何方》,引無數網友圍觀折腰.先來聽聽秒殺無數靚女俊男,縱橫幾十載,不可褻瀆以及不可一世的86版《敢問路在何方》。
  • 「敢問路在何方」的創作過程(含歌詞賞析)!
    導語:2月12日,閻肅離世,提起閻肅,可能有很多同學不知道他,下面我給大家說一首歌你就知道了,敢問路在何方,也就是西遊記的主題曲
  • 敢問路在何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今後的道路一切都將是未知,一切百端待舉。也許前路會是迂迴曲折、荊棘載途,但我會一如既往前行。因為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歷來多磨難。
  • 《白雲之下》:套馬的漢子啊,路在何方?
    《白雲之下》:套馬的漢子啊,路在何方?陳枰編劇、王瑞導演的《白雲之下》,作為新冠疫情以來電影院復工的首批電影,片中故事與現實有著相當的精神同構。本片在2019年東京國際電影節上入圍主競賽單元,斬獲最佳藝術貢獻獎,電影提出的藝術問題,就是當代人(無論TA在哪裡)如何選擇人生路的根本問題。
  • 從張暴默到蔣大為,一首《敢問路在何方》,許鏡清看盡世間百態!
    《敢問路在何方》是1986年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主題歌。由許鏡清作曲,閻肅作詞,張暴默首唱,第11集後改由蔣大為演唱。這首歌曲1986年秋季被列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文藝宣傳材料。1988年獲首屆中國十佳影視金曲獎。
  • Apple Pay中國發展路在何方?
    Apple Pay在國內的發展路在何方?今天行動支付網來討論一下這些問題。Apple Pay的優點:順滑的使用感受2016年2月,在與中國銀聯以及商業銀行的合作下Apple Pay入華,Apple Pay的金融支付功能正式落地國內。
  • 再見了,雲南路!上海又少了一條老馬路……
    --正在慢慢消失的雲南路-- 整個雲南路包括雲南南路、 中路和北路,長1261米, 雲南南路:南起大境路壽寧路,北迄延安東路。
  • 中秋晚會譚維維翻唱《敢問路在何方》,遭原作者怒批:我徹夜未眠
    近日,因為參加央視中秋晚會演唱改編後的歌曲《敢問路在何方》,歌手譚維維捲入了侵權風波。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晚譚維維演唱了86版《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著實讓人們感受了不一樣的《西遊記》!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