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記者從在東莞舉行的宏遠大益茶冠名合作儀式上了解到,廣東宏遠將以「廣東東莞大益隊」為隊名出徵新賽季CBA聯賽,球隊將保留上賽季基本班底,目標仍然是奪得冠軍。雙方籤訂的協議時長為3年,新賽季的主客場球衣,背面冠名字樣將為「大益普洱」。
從體育的角度來看,此次冠名贊助合作,也搭建起了雲南和這支高水平人才輩出的CBA強隊溝通、交流的橋梁。之後能為雲南籃球、體育事業發展帶來什麼效應,我們拭目以待。
曾出現CBA「紅河奇蹟」
雲南與CBA的淵源,要追溯回2004年。首次進入CBA的雲南紅河奔牛隊在首個賽季就打出22勝16負的成績,排在積分榜的第四位,令不少人驚嘆。當年,許多業內媒體把這支只用了七個月,就從邊境小城走到中國男籃頂級聯賽,並闖進四強的年輕隊伍,稱之為CBA史上的「紅河奇蹟」。
但在2009年,因出現經營不善導致拖欠運動員、教練員工資等問題,中國籃協宣布剝奪雲南紅河奔牛俱樂部參加下賽季CBA聯賽的資格,隨後,球隊走向了消亡。
截至目前,雲南再也沒有一支屬於自己本土的CBA球隊,CBA現役球員的花名冊裡,也難以找到一位雲南籍球員的名字。
雲南籃球經歷兩次「斷檔」
雲南省籃球協會主席張雄說,雲南籃球經歷過兩次「斷檔」。
上世紀50年代開始,擁有省體工隊的雲南算是籃球運動開展得比較好的省份,籃球運動在我省得到了長足而廣泛的開展,各種類型的比賽頻繁不斷,群眾喜愛程度很高,成績雖談不上全國先進,但也很不錯。後來,因種種原因,雲南重新調整了競技體育的發展戰略,籃球從此被列為非重點項目。
這是雲南籃球的第一次「斷檔」。
在雲南紅河奔牛隊參加CBA時期,這個來自雲南的俱樂部和很多來自廣東、北京等大城市的俱樂部幾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搶先在不少地區的俱樂部之前參與到中國頂級的職業聯賽中去。球隊剛組建時,集中了財力、人力,請到了一波在國內具有較高水平的老隊員,在前兩個賽季都取得了很優異的成績。但後來,投入和回報沒有形成良性循環,導致欠薪等問題發生,這支「紅河奇蹟」也走向了消亡。
職業體育俱樂部的消失,對雲南籃球來說,可謂是「斷崖式斷檔」。此後,雲南籃球的龍頭、頂尖、高水平隊伍,成為了空白。
籃球事業發展仍任重道遠
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群眾體育事業發展。張雄說,在這方面,雲南目前不算很落後,甚至在青少年培養、基層籃球參與熱情、籃球項目機構改革、板塊分離等方面,與情況相近的省份相比,還有些「走在前面」。
據張雄介紹,雲南省籃球協會目前的工作重心主要是打好未來籃球運動發展的根基。2010年5月,雲南省籃球協會正式成立;2016年,協會以中國三對三籃球聯賽為突破口,讓三人籃球項目在雲南從無人問津發展到遍地開花;2018年,在協會努力下,本來未被列入第一批小籃球開展省份的雲南,獲得中國小籃球聯賽承辦資格,連續舉辦了兩屆中國小籃球聯賽(雲南賽區),並被評選為「優秀賽區」。
但無論是雲南省籃球協會,還是雲南省籃球事業發展,仍需要面對資金不足、關注程度不足等諸多問題。「目前,雲南省籃球協會正式註冊一共有11人,作為一個社團組織,活動資金來源,有的只有品牌賽事沒有資金,我們就靠自籌,而有的靠考核獎勵。」張雄說,「其實對於我們這些雲南老籃球人來說,做這些事更多是靠責任和情結。我們更需要相關部門的認可,也需要更多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支持。雲南籃球事業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多知道點
廣東宏遠與雲南的緣分
在雲南紅河奔牛隊角逐CBA的首個賽季,就與廣東宏遠隊有過交手。今年,中國男籃、CBA廣東宏遠男籃主教練杜鋒邀請「雲南滑翔機」矣進宏參加CBA扣籃大賽,後者兩輪扣籃得到95分,獲得2020CBA全明星賽扣籃大賽冠軍。
今年5月,杜鋒率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代表團走進雲南昭通,與廣東省第五扶貧協作工作組、昭通團市委共選定了3個「杜鋒籃球場」的建造場址,助力農村青少年籃球運動發展。
杜鋒還接受了昭通學院客座教授的聘書,並表示將與學院強化溝通聯繫,在導入教練和裁判資格認定體系、拓展學生在籃球領域的就業創業、推動昭通籃球「走出去引進來」等方面一起探索、相互學習、共同發展。
廣東宏遠成立於1993年12月,1995年成為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創始球隊之一。至2020年為止奪得了10次CBA聯賽總冠軍。俱樂部培養出易建聯、朱芳雨、王仕鵬、杜鋒、陳江華等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主力球員。
當天,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總經理、知名球員朱芳雨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此次廣東宏遠與雲南大益有了初步合作,搭建起了籃球交流、體育交流的橋梁,後續雙方都會關注云南籃球基礎設施建設、籃球培訓、業餘籃球、青少年籃球發展等,有望促進兩地更多的籃球、體育交流,促成一些項目落成。
雲南大益茶業集團董事長吳遠之在發布會上,邀請全國茶友變成宏遠的粉絲,一起關注、參與籃球運動。他也說,「既然雲南大益和廣東宏遠成為了『一家人』,希望宏遠能多到雲南去,多幫扶雲南籃球、體育事業發展。」
本報記者 朱婉琪 攝影報導
【來源:春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